10月30日上午,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第十二次聯合集訓在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學術報告廳拉開大幕。本次聯合集訓以「新動力、新思維、新經濟」為主題,本次聯合集訓為期一周,包含13個專題學習。國會大學堂特此收集了我院培養的全國會計領軍企業類學員和特殊支持計劃學員的專題思考,每日更新,以饗讀者。
十月的廈門,氣候宜人,天氣格外晴朗。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承辦的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第十二次聯合集中培訓,為廣大學員提供了俱佳的學習環境和交流碰撞的平臺,30日下午臺灣中原大學呂鴻德教授講授的《超競爭時代企業戰略典範移轉新思維》,更是引起了廣大學員的陣陣掌聲,在學員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和共鳴。呂教授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通俗經典的案例、歷史人文的厚度把一個個經濟學原理與企業戰略典範移轉新思維解說得更加引人入勝,久久不能平靜,給人以許多啟迪和思索。
一、新時代需要戰略新思維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以信息化為代表的高科技革命,企業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更為複雜、動蕩,未來更加不可預測性,傳統的企業競爭戰略、營銷戰略、品牌戰略、發展戰略、技術開發戰略和人才戰略等已無法適應一個超競爭的時代,在這個動蕩無常、複雜模糊的世界,許多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機。如何化解和適應超競爭時代帶來的風險和變革,呂教授告誡我們首先要樹立企業戰略典範移轉新思維,構建包括超越競爭、加速度競爭和競合競爭三構面的超競爭戰略;其次要研究典範移轉的新方向,尤其要根據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競爭環境進行決策,並具體從網際網路時代、新經濟時代、競爭優勢、營銷革命、品牌價值、零售環境等六個方面的典範移轉進行分析;最後要加強企業未來競爭力的培育和戰略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預見性和洞察力,提升企業在劇烈變動的時代的駕馭能力和因變能力,確保企業基業長青。
二、戰略新思維創造企業新價值
「成就別人是你自己最大的榮耀」,這是呂教授一再強調的企業戰略新思維的體現。現代企業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你死我活的簡單競爭的時代,而是處於一個競合共贏的生態鏈系統,社會經濟發展正從製造經濟、服務經濟發展轉型到體驗經濟、共享經濟和隨經濟的時代,阿里巴巴的平臺經濟生態,既給廣大電商帶來了創業和發展,也給自己帶來了一個商業模式創新的奇蹟。共享經濟的實踐在於開放(信任、開放數據、開放API)精神,隨經濟的隨時、隨地、隨緣、隨處、隨支付和隨渠道將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勢將導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滾滾洪流。企業只有順應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變革創新,積極引入和樹立平等思維、共享思維、扁平化思維、跨界思維和場景思維等,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正如呂教授所說的,「看不見、摸不著、想不通的最值錢」,而「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到」的傳統企業,其價值也許就是它的帳面價值。企業戰略新思維的轉變,將會大大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大幅提升企業的市場價值。
三、使命擔當,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作為一名領軍學員,始終深深地被呂教授的家國情懷和使命精神所感動,他一再強調希望能以一介學者之力,提升海峽兩岸企業的競爭力,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和國家的富強,打造兩岸「超越漢唐「的太平盛世。使命就是源源不竭的前進力量,長期奮鬥在企業實務界的我們,更應該樹立遠大抱負,要把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作為我們的使命,勇於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添磚加瓦。
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需要我們在黨的領導下一起來奮鬥,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而作為一名共產黨人、作為一個青年,始終要牢記黨的宗旨,要對得起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們要把偉大的中國夢落實於具體的工作行動上,眾志成城,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三去一降一補」列為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關鍵任務。作為企業財務負責人,這其中的責任和使命擔當更加重大,如何在新的徵程中做出更大成就,如何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培育和革新戰略思維,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奉獻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 | 董付堂 全國會計領軍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第三期學員,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總法律顧問、首席合規官,教授級高級會計師,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融資財稅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企業家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