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瞎節約",會毀了孩子的眼界,這樣做的媽媽太無知

2020-09-04 麗寶的媽咪

今日問題:過於勤儉節約對孩子真的好嗎?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就像大海航行的指向燈,你的光打在了哪裡,我的船就航行到哪裡,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可以說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

勤儉節約對於中國的人來說,是一項非常值得歌頌的品德,但是凡事都有度,如果沒有把握好度的話,好事都要變壞事,勤儉就是如此。

過於勤儉的消費觀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麗的媽媽是一個特別勤儉節約的人,節約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可以為了幾毛錢的菜錢在菜市場和賣菜的阿姨,吵上半小時,每次小麗和媽媽一起出去買菜,小麗都覺得很尷尬,周圍的人都看著媽媽,而自己在一旁不知所措。

除了買菜之外,買衣服也是這樣,幾乎小麗的衣服不是穿到不能穿幾乎是不會買新衣服的,每次買衣服都會等到大促銷,媽媽才會捨得給小麗買。話說小麗家其實也不窮,只不過媽媽這個習慣是從小時候就養成的,改都改不掉。

現在這個習慣也深深影響了小麗,小麗現在每次都怕自己花多了錢,浪費,不敢和朋友出去玩,不敢買衣服,長期如此,以致於小麗現在幾乎沒有朋友。

在本案例中:媽媽的節約害了孩子

小麗的家庭其實並不是很窮,但是媽媽從小養成的節約習慣,即使到了老了都沒改變,而這個習慣又通過她影響到了小麗,就像惡性循環,一代影響一代,這個負面影響是很致命的,然後對於他們本人還不自知。

給家長的建議:

節約是一件很好的事,這個是從來不能否認的,但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適當的節約才是一件積極正確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畸形的消費觀去影響孩子,這種習慣的影響就像遺傳一樣,一代害一代。

寶媽知識小time:父母如何做才能養成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1.不要盲目的節約

就像小麗的媽媽一樣,盲目的節約,儘管可能這幾毛錢對於自己真的幫助不大,但是就是滿足一種快感,好像自己佔到了很大的便宜,這樣自己在孩子的印象中其實一個負面的印象,適當的節約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

2.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現在的家長有的很極端,對於孩子要不就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要不就是買什麼都不肯,適當的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長期物質得不到滿足,就會養成自卑的情緒,同時很容易走向歪路。

3.以身作則,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可以根據自家的經濟情況,告訴孩子,我們家的條件能滿足你什麼要求,不能滿足你什麼要求,如果你要的條件是家裡不能滿足的,那麼你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些努力,去爭取,這樣還能養成孩子的自食其力的好品質,當然適當的獎勵是需要的,還有就是自己以身作則。

溫馨寄語:

窮爸爸和富爸爸都是好爸爸,只是看你如何教育好孩子而已,不同的家境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適合自己家裡的情況的是最好的,最主要是千萬不要強加自己的一些觀念到孩子身上,你自認為是對的,其實並不一定是對的,找到最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有益於孩子。

每日一問:你對於孩子有沒有過於的&34;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爸媽的"瞎節約",會限制孩子的眼界,很多父母還在做
    中國式爸媽的&34;,會限制孩子的眼界,很多父母還在做!勤儉節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值得每個人都擁有的,但是凡事都有個度,過於節約會把好事變成壞事的。因為自己朋友的媽媽們都是很溫柔很客氣的,每次婷婷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朋友的父母都會給婷婷準備很多吃的,但是每次婷婷帶朋友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她很希望自己的爸媽可以多準備點吃的,但是每次媽媽都說:&34;。
  • 中國式父母的「瞎節制」,會毀掉孩子的眼界,這樣做的媽媽太無知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就像大海航行的指向燈,你的燈打在哪裡,孩子就會去往哪裡,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的重要的,可以說是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沒有把握好度的話,好事也會變壞事,這句話在這裡也是這樣的。過於勤儉的消費觀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很多的家庭裡面,媽媽算是一個比較勤儉的存在,要打理生活中的很多瑣事。勤儉持家也會有所體現,買菜可以為了幾毛錢砍價半天的,買衣服也是這樣,有時候為小孩子買衣服也是穿到不能再穿了才會買新衣服。
  • 父母這種「節約」,會影響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明顯
    而小夢跟著媽媽一起買菜,這麼多年了也早已學了好幾分,以至於後來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都會想著怎麼多佔點便宜,覺得不能傻乎乎的吃虧。小夢媽媽這樣的做法雖說滿足了一時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但從根本上來看,某些「節約」可是會影響到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 中國式父母的「瞎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多數媽媽不知深淺
    雖然說「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一些中國式父母的「瞎節儉」卻是正在毀掉孩子的人生格局,孩子的個人成長往往都會受到父母們日常的言行舉止所影響大,而多數媽媽在這一方面往往都是不知深淺,沒有覺悟。
  • 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並不是窮養,而是很多父母的「盲目節約」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家長、老人,過去條件不好,節約習慣了,有了孩子之後,依舊秉承著勤儉的旗號,「蹭」別人的便宜,殊不知這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毀掉孩子眼界和格局的,不是窮養而是「盲目節約
  • 你眼中的好品質,孩子心裡的陰影,你的「瞎節儉」會毀了你的孩子
    而且每次買東西前,要想很久,才能能做決定,有時候考慮清楚了,終於下定決心買的時候,東西卻已經被別人買走了,只能徒留遺憾。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已經深入小紅的骨髓,小紅很多時候也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但是每次正常消費後,就會內心感到非常的自責,然後就又會按以前的消費方式生活。
  • 父母 哭窮式 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限制了眼界和格局
    父母都希望養育出一個懂事的孩子,對此很多父母都會陷入一種教育誤區,就是對孩子進行「哭窮式」的教育,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錢,父母都會展現出家庭狀況都是一貧如洗,概括一個字也就是「窮」。今天我在下班路上,偶然聽到一個媽媽在打電話,電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了孩子,就是在造她的錢。面對孩子對物質上的任何需求時,父母總是會表現出一臉的為難,這種情況我也有過。
  • 低俗且無知的"中國式逗娃"也許能毀掉一個家,千萬不要這樣做
    原因就是李女士二胎後,鄰居的無知的"中國式逗娃",對孩子說你媽媽不喜歡你了可是類似於"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喜歡你了","你媽媽走了,永遠都不要你了"這樣的話,經常會聽到。案例二:2016年,廣州某個村,媽媽生了二胎兒子後,旁人跟三歲的姐姐說"你弟弟有小雞雞,你爸媽只愛你弟弟,不要你了"。結果,不到一歲的弟弟被姐姐剪掉了小雞雞。
  • 家長這種「節儉」,正在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明顯
    而這種節儉是我們今天所不需要的,父母的這種節儉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種節儉會毀掉孩子的格局、眼界,等長大之後這種差距會更明顯。父母的勤儉到了一種有點"變態"的程度時就不正常了,會害了孩子長大後的發展。
  • 父母的這種「節儉」,毀掉的是孩子的格局與眼界,莫等長大才後悔
    父母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對我們的教導會對我們的世界觀有很大的衝擊。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得體,那麼孩子潛移默化之下,也會變得優秀。而父母的格局以及眼界對於孩子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父母的本意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會節約,因此採用了這種「平窮教育法」,但是這種教育真的是正確的嗎?對於孩子的格局和眼界是否會出現誤差,形成反效果呢?01,影響孩子對於家庭正確的價值觀父母的這些「平窮式教育法」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利。在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信以為真了。
  • 請停止「中國式逗孩子」:不要用你的無知,摧毀孩子的未來
    我是靜香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中國式逗娃」對年輕的寶爸寶媽們來說並不陌生,每逢家裡有客人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有一些大人抱著看熱鬧的心,從孩子驚慌難過的情緒中獲得惡趣味的滿足。也許在這部分大人眼裡,孩子天真的表現很好玩。但事實上,由此孩子所感受到的驚慌、難過可能會跟隨孩子走過整個童年,甚至影響他們的未來。
  • 韓國童模6歲開始化妝,12歲骨骼停止發育,媽媽的無知毀了孩子
    為了能夠讓孩子長個子,家長們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學習讓孩子長身高的各種知識。但即使是父母都比較注重孩子身高的情況下,依然有人踩坑。在韓國就有一位媽媽,因為自己的無知,導致女兒12歲就沒有了長高的機會。韓國12歲人氣童模,因為媽媽每天這樣做
  • 這些中國式節約看似勤儉,實則正在「毀掉」孩子,不少家長都在做
    懂得節約不浪費一直都是我們的優良傳統,現在很多的家長們從小就會教孩子培養這樣的思想,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不僅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困擾,也會影響他們未來對眼界和格局的認識。尤其是下面這些所謂的「中國式節約」,看似勤儉,實則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然後很多家長都在做,各位父母快來一起了解下吧!
  • 媽媽燒沸的一壺水,「奪走」了6歲女兒的臉,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一想到要住院還要每天做霧化治療,小朵的媽媽便開始心疼起錢來,她最後決定帶小朵回家自己治療。隨著「啊」的一聲慘叫,媽媽帶著小朵到了醫院。看著被燙傷而毀容了的小朵的臉,醫生憤怒地痛罵小朵的媽媽:「你也太無知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就這樣被媽媽的無知給毀了容。網友們的反應與醫生一樣,都在痛斥這位媽媽的無知之舉,並憤怒地譴責她不配當一個媽媽。那麼發現孩子被燙傷後,父母應該如何處理?
  •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懂禮貌、有素質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教導也是很上心。但是有時候家長自己認為很有禮貌的行為,由於家長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生活中有些很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似孩子學著做這些行為對成長是有利的,實則是恰恰相反。下面列舉3種「禮貌性」的錯誤,看看家長們是不是正在做。
  • 你的這種"節儉",會毀掉孩子的格局和眼界,長大後差距立現
    最近寶媽群裡有一位寶媽分享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她聽說鄰居家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生活方面非常的節儉,平時絕對不能多花錢,亂花錢。比如這家的孩子和媽媽一起出去,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東西而他的媽媽因為知道不便宜便拒絕了他,而且每一次都如此,導致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即使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捨不得給自己買。
  • 孩子「假哭」,家長「置之不理」?你的「無知」只會毀了孩子
    導讀:孩子「假哭」,家長「置之不理」?你的「無知」只會毀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假哭」,家長「置之不理」?你的「無知」只會毀了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郭德綱:你得把他罵夠了,中國式父母的通病是用貶低孩子來為他好
    郭德綱:你得把他罵夠了,中國式父母的通病是用貶低孩子來為他好在人前,極力地貶低孩子,一直是中國式父母的通病,有時他們甚至知道自己的孩子做得很好人前貶低孩子害娃不淺,家長別讓自己的無知,毀了孩子一生中國父母都喜歡,在人前誇獎別人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再通過他人的「反駁」自己,借他人之口讚揚孩子,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 「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這些行為要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染下,中國人大多講究謙虛有禮貌。父母也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懂禮貌,然而有時候強迫性的「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
  • 越"無知"的父母,更喜歡用這些方法教育孩子,到頭來只會毀孩子
    孩子教育的問題,一直是父母的心病,很多時候他們也並不知道用什麼辦法去教育好孩子,並且不同父母掌握教育方法的程度是不同的。不少父母認為教育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榜樣的力量,然後用這種正面形象日復一日的改善孩子的言行舉止。還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還沒到辨別是非的能力,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