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問題:過於勤儉節約對孩子真的好嗎?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就像大海航行的指向燈,你的光打在了哪裡,我的船就航行到哪裡,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可以說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
勤儉節約對於中國的人來說,是一項非常值得歌頌的品德,但是凡事都有度,如果沒有把握好度的話,好事都要變壞事,勤儉就是如此。
小麗的媽媽是一個特別勤儉節約的人,節約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可以為了幾毛錢的菜錢在菜市場和賣菜的阿姨,吵上半小時,每次小麗和媽媽一起出去買菜,小麗都覺得很尷尬,周圍的人都看著媽媽,而自己在一旁不知所措。
除了買菜之外,買衣服也是這樣,幾乎小麗的衣服不是穿到不能穿幾乎是不會買新衣服的,每次買衣服都會等到大促銷,媽媽才會捨得給小麗買。話說小麗家其實也不窮,只不過媽媽這個習慣是從小時候就養成的,改都改不掉。
現在這個習慣也深深影響了小麗,小麗現在每次都怕自己花多了錢,浪費,不敢和朋友出去玩,不敢買衣服,長期如此,以致於小麗現在幾乎沒有朋友。
小麗的家庭其實並不是很窮,但是媽媽從小養成的節約習慣,即使到了老了都沒改變,而這個習慣又通過她影響到了小麗,就像惡性循環,一代影響一代,這個負面影響是很致命的,然後對於他們本人還不自知。
給家長的建議:
節約是一件很好的事,這個是從來不能否認的,但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適當的節約才是一件積極正確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畸形的消費觀去影響孩子,這種習慣的影響就像遺傳一樣,一代害一代。
1.不要盲目的節約
就像小麗的媽媽一樣,盲目的節約,儘管可能這幾毛錢對於自己真的幫助不大,但是就是滿足一種快感,好像自己佔到了很大的便宜,這樣自己在孩子的印象中其實一個負面的印象,適當的節約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德。
2.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現在的家長有的很極端,對於孩子要不就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要不就是買什麼都不肯,適當的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長期物質得不到滿足,就會養成自卑的情緒,同時很容易走向歪路。
3.以身作則,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可以根據自家的經濟情況,告訴孩子,我們家的條件能滿足你什麼要求,不能滿足你什麼要求,如果你要的條件是家裡不能滿足的,那麼你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些努力,去爭取,這樣還能養成孩子的自食其力的好品質,當然適當的獎勵是需要的,還有就是自己以身作則。
溫馨寄語:
窮爸爸和富爸爸都是好爸爸,只是看你如何教育好孩子而已,不同的家境有不同的教育方法,適合自己家裡的情況的是最好的,最主要是千萬不要強加自己的一些觀念到孩子身上,你自認為是對的,其實並不一定是對的,找到最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有益於孩子。
每日一問:你對於孩子有沒有過於的&34;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