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寶寶都是家長的心頭肉,當含辛茹苦帶大的寶寶出現發燒的情況,很容易讓家長們不知所措,甚至出現病急亂投醫的情況。當寶寶發燒後,根據情況可採取下列措施。
(圖源網絡)
如果寶寶只是低燒,且精神狀態良好,可以不必採取措施,督促寶寶多飲水,並避免劇烈運動,為機體對抗病毒、細菌等做準備。但如果持續低燒超過三天,即便沒有額外的症狀,也需要去醫院做檢查,以防錯過醫治時機。
當寶寶在發燒的同時,還出現咳嗽、流鼻涕等情況,很有可能是感冒。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且發燒溫度不超過38.5℃,不必急著去醫院,可服用小柴胡等清熱解毒的衝劑,幫助寶寶緩解症狀。當寶寶發燒超過38.5℃後,需要考慮口服美林、泰諾林等退燒藥,如果高燒持續一天不退,或高燒超過39℃左右,亦或者寶寶有肌肉抽搐、熱驚厥等情況出現時,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圖源網絡)
對於第一次發燒的寶寶,如果發燒時沒有其他伴隨症狀,比如沒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狀,可以嘗試撫摸寶寶的枕部淋巴群,如果發現有小塊淋巴腫起,則很有可能是嬰兒急疹/燒疹/玫瑰疹。如果寶寶發燒在38.5℃以下,可以考慮不必去醫院,待3-5天後,發燒會自動緩解,爾後身體出現紅色的疹子。而如果寶寶發燒溫度超過38.5℃,甚至接近40℃時,則要前往醫院就診,並排查其他病情隱患。
在寶寶高燒期間,泰諾林、美林等退燒藥每天服用的總次數不得超過4次,並且需要根據寶寶的體重適量服用,以免因為藥物服用錯誤而對寶寶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