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發燒家長不能自亂陣腳,立足病情症狀做到心中有數

2020-12-23 母嬰全知道

每一個寶寶都是家長的心頭肉,當含辛茹苦帶大的寶寶出現發燒的情況,很容易讓家長們不知所措,甚至出現病急亂投醫的情況。當寶寶發燒後,根據情況可採取下列措施。

(圖源網絡)

如果寶寶只是低燒,且精神狀態良好,可以不必採取措施,督促寶寶多飲水,並避免劇烈運動,為機體對抗病毒、細菌等做準備。但如果持續低燒超過三天,即便沒有額外的症狀,也需要去醫院做檢查,以防錯過醫治時機。

當寶寶在發燒的同時,還出現咳嗽、流鼻涕等情況,很有可能是感冒。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且發燒溫度不超過38.5℃,不必急著去醫院,可服用小柴胡等清熱解毒的衝劑,幫助寶寶緩解症狀。當寶寶發燒超過38.5℃後,需要考慮口服美林、泰諾林等退燒藥,如果高燒持續一天不退,或高燒超過39℃左右,亦或者寶寶有肌肉抽搐、熱驚厥等情況出現時,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圖源網絡)

對於第一次發燒的寶寶,如果發燒時沒有其他伴隨症狀,比如沒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狀,可以嘗試撫摸寶寶的枕部淋巴群,如果發現有小塊淋巴腫起,則很有可能是嬰兒急疹/燒疹/玫瑰疹。如果寶寶發燒在38.5℃以下,可以考慮不必去醫院,待3-5天後,發燒會自動緩解,爾後身體出現紅色的疹子。而如果寶寶發燒溫度超過38.5℃,甚至接近40℃時,則要前往醫院就診,並排查其他病情隱患。

在寶寶高燒期間,泰諾林、美林等退燒藥每天服用的總次數不得超過4次,並且需要根據寶寶的體重適量服用,以免因為藥物服用錯誤而對寶寶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相關焦點

  • 【孕校素材】嬰幼兒發燒,定義,原因,應對,兒科醫師對新生兒及嬰幼兒發燒的處理
    發燒可能是前24小時內唯一的症狀。病毒感染其它症狀的開始(流鼻涕,咳嗽,稀便)通常會延遲。幼兒急疹是典型的病毒感染的例子。發燒可能是前2或3天的唯一症狀。然後出現皮疹。細菌感染。細菌感染的發燒會更危險。腦膜炎,肺炎,鏈球菌咽喉炎等。鼻竇感染。這是感冒引起的問題。主要症狀是退燒幾天後,再次發燒。鼻竇堵塞發展為鼻竇疼痛。鼻涕的顏色對於診斷沒有太大的幫助。
  • 不可輕視的新生兒及嬰幼兒發燒,甚至無法挽回生命!
    那是一個 13 天的小寶寶,因為發燒加上呼吸略為急促,住進了NICU。小寶寶的活動力及食慾不算太差,檢查報告也不是太嚴重,我開了常用的廣效型抗生素,跟接手的學長交班時心中想的是:小寶寶應該可以順利康復吧。
  • 寶寶發燒時,千萬不能立即吃退燒藥……
    發燒是症狀而不是疾病,這是身體對於感染的一種防禦反應,也是提示身體發生疾病的前兆。從某種意義上發燒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低燒不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威脅,還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使病菌變弱,有利於戰勝炎症。假如寶寶一發熱家長就立即餵退燒藥,將會減弱今後寶寶對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掩蓋真實的病情,延誤治療時間。所以,只要單純體溫不超過38.5度,不要急著吃藥,應進行物理降溫退熱,注意多給寶寶補水,預防脫水現象。
  • 早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有關寶寶打疫苗後不良反應的相關事宜,寶媽們要早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盲目擔心或影響就醫的最佳時機。1、為什麼會有不良反應?疫苗是減活的病毒或細菌,當疫苗進入人體時,機體會調動免疫系統與之「對抗」,在對抗的過程中,會出現輕微的紅腫,低熱等免疫反應也屬正常。
  • 宮頸癌晚期的症狀有哪些?關注宮頸癌出血特點,做到心中有數
    由於宮頸癌早期多無症狀,或症狀易與慢性宮頸炎混淆,導致不少患者因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導致病情發展到晚期。那麼,宮頸癌晚期的症狀有哪些?說到宮頸癌晚期症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出血特點。確實陰道出血是宮頸癌典型症狀特點,病情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宮頸癌患者陰道出血的量會增加,面對這種現象如果不及時解決,很容易出現失血過多嚴重的時候直接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 孩子發燒老不好?要分清楚發燒的誘因!修正系列!
    怎樣才算發熱,確實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可以為醫生提供較可靠的信息。 體溫異常升高也就是發熱,與哭鬧後造成的體溫升高是不同的。 發熱時不僅體溫增高,還同時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異常表現,例如面色蒼白、呼吸加速、噁心、腹瀉、皮疹等。 由於小兒個體差異和導致疾病原因的不同,發熱的表現和過程存在很大的差別。
  • 嬰幼兒為什麼比成人更容易發燒?
    發燒拖不得,抗生素用不得。年輕的爸爸媽媽,一看到孩子的額頭髮燙就驚惶失措,又找不到合理的辦法。其實,只要掌握了兒童發燒的常識和退燒要領,發燒問題就能解決。嬰幼兒為什麼容易發燒?發燒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原因可輕可重,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發燒以外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視。很多孩子發燒是由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還有一部分孩子生病是由於生活護理不當引起的。嬰幼兒為什麼比成人更容易發燒?嬰兒較成人容易發燒原因在於,他們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
  • 寶寶發燒,非要查尿常規,家長不理解,結果出來才理解醫生用心
    兒童發燒是非常常見症狀,但是不同年齡,可能有不同發熱病因,大的兒童由於能夠表達,大多數能快速明確發熱感染部位,感染性質,但是嬰兒發燒就相對比較可能,相對比較隱匿,所以醫生更要細心,尋找發熱病因。發燒1天,體溫在39℃,無其他明顯症狀,沒有哭吵不安。血常規超敏CRP:白細胞超敏CRP均明顯升高。
  • 發燒不能吃什麼,發燒的時候有6件事避免一下,對病情不利
    發燒屬於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是其高發人群。發燒的時候,患者朋友的身體摸上去很燙,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可迅速流失掉,這時候必須要多喝點水,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鹽分。需要注意的是,發燒之後,患者朋友不能亂吃東西,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 小傢伙發燒,護理時這些錯堅決不能犯!
    小傢伙發燒,護理時這些錯堅決不能犯! 雖然發燒是常見症狀,但一遇到寶寶發燒,還是有很多家長不知所措,恨不得趕緊讓寶寶退燒,又是吃退燒藥又是打退燒針。如果真這麼做,才是坑了孩子。下面咱們直接科普相關知識,讓大家避開發燒誤區。
  • 孩子發燒的10個真相!很多家長都被蒙在鼓裡,做錯了!
    中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周忠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醫師 羅菲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小兒內科主任醫師 王新良孩子發燒是每個家長都會經歷的考驗,你做對了,就能少讓孩子吃苦頭,而一旦做錯,後果就……尤其是民間流傳著多個「孩子發燒時的習慣做法」,更是讓無數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今天我們就來揭露孩子發燒時的
  • 孩子發燒貧血,不是小事!可能是小兒白血病!
    核心提示:小兒白血病的早期症狀主要體現在身體發熱發燒等症狀,所以經常會被人們誤以為普通的感冒發燒,導致耽誤了治療的時機。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嬰幼兒發生白血病的機率比較小,大多數發生白血病的都在5歲以上。白血病的發生與生長環境和飲食習都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生長在汙染嚴重的地方,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有機會患上白血病。
  • 嬰幼兒發燒科學應對方法,讓寶媽遠離退燒誤區!
    小寶寶出生對於新手寶媽是非常喜悅的事情,但是小寶寶抵抗力差,因此會出現很多小病,也會讓很多寶媽感到煩惱,在嬰幼兒時期最讓寶媽們煩惱的就是寶寶發燒。每個嬰幼兒的基礎體溫都不同,對於新生兒體溫只要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
  • 孕婦要做到心中有數
    孕婦要做到心中有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期腹痛,是正常還是胎兒發育異常?孕婦要做到心中有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懷孕期間,孕婦最大的期望就是胎兒可以健康成長。
  • 雞蛋是「發物」,咳嗽發燒不能吃?會加重病情?對此,醫生有話說
    每次開始降溫,就會有很多人感冒、發燒,然後不斷的咳嗽,雖然都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家裡人都會說雞蛋是發物,別吃雞蛋,吃了病情會加重。這句話可能已經聽過很多遍,經過家長的「洗腦」,子女們也會將這個說法再延續到下一代,那麼雞蛋是「發物」嗎?只要咳嗽發燒就不能吃嗎?對此,醫生有話要說。咳嗽發燒,能吃雞蛋嗎?
  • 為孩子留著:家長處理孩子發燒的全方法
    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給孩子煮的稀飯裡面加上兩片生薑、兩段蔥、幾滴醋,煮好後,去掉姜、蔥,餵給孩子吃,能祛寒、發汗,退熱的效果不錯,孩子也願意吃。家長可以一天給孩子餵2~3次,孩子退熱後就不要加蔥了,舌苔不再發白時,姜也可以不放。
  • 孩子發燒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招,在家就能輕鬆解決
    給孩子多喝水可以幫助身體降溫,寶寶發燒時,因為身體溫度上升,所以比較缺乏水分,讓寶寶多喝水可以促進汗液排放,汗水蒸發時可以帶走一部分熱量,除此之外,多喝水也能加快排尿,同樣能夠幫助身體降溫。不過在孩子出汗時,家長要注意及時給他們擦汗,防止寶寶身體受涼,引起其他不良症狀。
  • 兒科專家崔玉濤:寶寶發燒退燒的真相(全文)
    也就是說,不能只根據體溫作為確定異常的指標。遇到這些情況時,家長可繼續觀察孩子體溫的變化,一般不需任何處理。正常人體溫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
  • 寶寶發燒如何護理,可能你以前全都做錯了
    冬天裡得個發燒感冒是很常見的問題,寶寶也是這樣,幾乎每個孩子都經歷過發燒的折磨。而在應對小兒發燒這件事情上,家長們的做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不去看醫生就給孩子吃抗生素退燒的,有用白酒擦身的,甚至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偏方,比如用蛋清和鹼面塗身子的。
  • 不到1歲的嬰兒發燒被醫生灌腸,病情加重導致腎衰,很難恢復
    前不久,一個半歲的嬰兒小遊突然發燒,家長把他送到了村衛生室,村衛生室的醫生採取了灌腸的方式「幫助」小遊退燒。然而經過灌腸治療後小遊的病情不但沒有得到減緩,反而越來越嚴重,灌腸對小遊的腎臟、肝臟都造成了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