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太絕了!
雕版的雕刻工藝,是整個雕版印刷技藝的核心所在,單是刻字的刀法就有數百種之多,視字型、材質不同而靈活多變、因勢利導。一個合格的雕刻大師,必須由經年的時光和無數的汗水共同磨礪而成,方能練成高難的刀法、隨心的節奏,可謂是「雕版江湖」的絕頂秘技了。書版刻好後,接下來的印刷可謂至關重要。首先刷印所用的墨汁極其講究,用的都是保存了數十年的松煙墨。
-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太絕了!帶你探秘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為蘇大臉演示寫樣的這位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芮名揚老師,已經在這些薄薄的宣紙上篤定地寫了50年, 凝氣、定神、提筆、落墨,一行行妍麗秀逸的小楷黑字,展現在紙面上,工整程度可謂「人肉印表機」,更為後續的雕版工藝打下了絕佳的基礎。雕版首先要選板料,雕版板料一般多選用硬度適中、紋理細滑的梨木和棗木。
-
古代的印刷技藝——雕版印刷
最開始有紙的時候,人們是在書上手寫內容,十分麻煩,效率低下,但是自從有了雕版印刷技藝,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雕版印刷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年幼無知的時候,我以為雕版印刷就是把內容反刻在木板上,然後用像印泥一樣的東西印一下,然後按在紙上就能搞定。
-
學做線裝書、親手雕版印刷……中山圖書館這些互動活動超讚
今天是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2018年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月之館長接待日,主辦方舉辦了「中華古籍之魅力」、「你悅讀,我採購」、「館長與讀者面對面」、「走進中圖」等多種讀者體驗、互動活動,吸引了逾千讀者參與。古籍修復專家:妙手修復蟲咬破洞記者看到,活動的「中華古籍」展區最聚人氣,成為攤位人氣最旺的地方。10位中山圖書館的古籍修復組館員親臨現場,解讀古籍版本鑑定秘籍,精細展示遭到蟲咬的古籍的修復過程,還設置古籍裝訂演示體驗、雕版印刷演示體驗、傳拓體驗和古籍版本鑑定等區域,與古籍書閱讀者互動。
-
雕版年畫傳統剪紙,這個冬日下午體味匠心收穫年味
潤版、沾墨、上墨、放紙,勻勻地刷,輕輕地撣,最後揭紙——終於,一幅喜氣的年畫躍然紅紙之上。拿著親手刷出來的年畫,來參加這次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系列活動的小朋友別提有多興奮了,就連一旁的家長看著也躍躍欲試。2020年12月19日,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系列活動在綠城城市耕讀館舉行。本次活動由綠城·相心谷主辦、美如意承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杭州協會支持。
-
「顯影中國」金溪木刻雕版印刷:百年積澱的墨韻書香
木刻印書業的興盛為金溪贏得「江南之書鄉」的譽稱,創出了「江西版」的稱號。新華網 楊益民攝滸灣出產的印書款式大方,校勘精細,字體規範,裝幀牢固,長期飲譽全國刻書行業。滸灣雕版印刷特點尤為鮮明,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制板、寫樣、刻版、印刷、裝禎等工序,現在這些工序都由許挺和另外幾個雕版印刷技藝傳承人分工協作來製作完成。
-
莫愁中專非遺體驗中心赴北京東路小學開展非遺體驗活動
2020年9月9日,莫愁中專江蘇省公共職業體驗中心(以下簡稱非遺體驗中心)受北京東路小學邀請,為其全校100多位教師,開展一場充滿古風雅韻的非遺項目體驗課程。本次活動由非遺體驗中心負責人秦德斌老師帶隊組織實施。 活動由手工花草燈製作和雕版印刷兩部分組成。
-
從唐傳承千年的凸版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02、蘸墨印刷在凸出的文字上手工塗上墨水,將紙蓋在木雕印版上面,用棕刷輕掃紙面,直到紙背顯出墨跡,輕輕揭下紙張。03、蘸墨將排版好的活字印刷版上墨。上墨也是熟能生巧的,要也勤加練習,上墨要均勻,也要經過一下時間的練習的。否則墨水多了容易糊,少了印不清晰。
-
體驗活字印刷 青少年變身「小畢昇」
日前,在南京莫愁湖街道水西門社區「傳統技藝活字印刷」少兒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上,一名五六歲的小朋友拿著自己剛完成的作品,高興得手舞足蹈,「第一次嘗試活字印刷,我要帶回去給爺爺奶奶看」。當天,社區組織13名青少年來到南京科舉博物館,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課正在這裡上演。
-
【魅力江蘇】雕刻歷史傳承文化——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尋珍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著「活化石」之稱,它是運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圖案,再用墨、紙、絹等材料刷印、裝訂成冊頁或書籍的一種特殊技藝。它肇始於1300年前的中國,開創了人類複印技術的先河,承載了難以計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傳播史上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
傳承國學文化 體驗活字印刷——市圖書館開展少兒讀者活字印刷體驗活動
為豐富少兒讀者暑期文化生活,增強他們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及感悟,近日,白銀市圖書館與超星集團聯合舉辦「追溯活字印刷,感悟非遺魅力」少兒體驗活動,共有25組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現場,超星集團的指導老師通過播放視頻短片「活字印刷的起源
-
「西湖課堂」第二課|在萬松書院裡,古法造紙雕版印刷是這樣一種體驗
這一天的課程就是:古法造紙與雕版印刷。打漿。提起來查看紙的成形度。一個6歲的小男生做出了當天最完美的一張紙。接著就是設計樹葉畫了,擺放好幹樹葉和乾花後,再做一張紙覆蓋上去。第二節課是學習雕版印刷。先根據要印刷的文本來選字。然後在雕版上刷墨、覆蓋白紙、敲打後印刷完成。
-
回顧|在活態手作館,體驗一天南宋小百工的生活
小百工城裡技藝眾多,不同於隔岸觀火式的參展,在此以沉浸式體驗為主,投壺、捶丸、團扇、繡畫、提線木偶、夾纈、官窯……應有盡有。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印刷業的始祖。其出現大大提高了文學傳播的速度,可謂是「解放雙手」的第一步。孩子們對雕版印刷都不陌生,但具體怎麼「刷」,如果沒有講解員的幫助,恐怕就有些為難了。
-
閩西四堡:鼎盛數百年的雕版印刷基地
,當年最多時共有書坊一百多家,鄉村中72%的鄉民從事雕版印刷,編印出來的書籍遠銷江南13個省150個縣及泰國、越南、印尼等南洋諸國,被譽為「東方雕版古鎮」,與北京、漢口和江西滸灣並列為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
-
上城網:非遺文化進社區 雕板印刷DIY
10月28日上午,紫陽街道結合杭州市美術節,舉辦了「非遺文化進社區,雕板印刷DIY——紫陽街道武強年畫進社區」美術節活動,轄區60多位居民親身了武強年畫這種「非遺文化」的魅力。武強年畫產生於宋末元初,起源於河北省武強縣,以武強年畫博物館為載體,其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是民間年畫中的佼佼者。
-
鉤沉|河北寧晉刻書:閃耀河北雕版印刷史
它們就出自金代寧晉荊氏雕版書坊。寧晉雕版印刷自北宋崇寧創始,至明靖難之役遭重創,到清光緒十年衰落,經歷近800年,刻印書籍數以萬計。是什麼推動了寧晉雕版印刷業的出現和興盛呢?專家認為,主要是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教育行業對圖書有著巨大的需求。
-
連城縣四堡鎮雕版印刷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東南網龍巖12月19日訊(通訊員 鄒善水 鄒善衡)12月15日,連城縣四堡鎮舉行雕版印刷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為四堡鎮非遺保護工作增添了一支生力軍。到會的50位會員代表通過了《籌備工作報告》《協會章程》等議程,民主選舉出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理事會成員與監亊長等監事會成員。
-
傳播事業突變性的進步,版業進入現代化——雕版印刷
大家好,我是小編方冬香,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傳播事業突變性的進步,版業進入現代化——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像用紙張書寫一樣的對於傳播事業具有持續增長效益的突變性的進步。自從運用雕版印刷,整個中國的出版業進入了「現代化」。關於雕版印刷最早使用的時間恐怕永遠也難以推定了。因為它基本是先在民間「悄悄」的使用,見諸記載不知滯後了幾多時光。而所謂雕版,就是用陽文反刻塗上色彩印出來,又成了正字。雕者,刻也。中國人早就在使用這種技術,但用於批量的印製印刷品則是唐代的事情。
-
親手印一版三字經 體驗活字印刷VR實景 重慶圖書館邀你來玩
不少市民在重慶圖書館展位參與互動活動。記者 李文科 攝市民體驗雕版印刷。記者 李文科 攝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4月22日12時訊(記者 董進 林楠)在今(22)日啟動的「4·23世界讀書日」暨第十一屆重慶讀書月活動上,重慶圖書館的站臺內人潮湧動,展示的各種瓷盤擺件、筆記本摺扇套裝等「重圖古韻」系列文創產品及其取材的古籍字畫創意原型,市民紛紛駐足,近距離探索圖書館的「文化寶藏」。
-
熱烈祝賀我校南京非遺技藝職業體驗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
8月17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2019年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名單,莫愁中專南京非遺技藝職業體驗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 莫愁中專緊貼時代脈搏,積極響應國家振興傳統文化發展的號召建設南京非遺技藝體驗中心,依託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的辦學資源,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辦學、體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