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線上輔導心得

2020-08-27 打怪升級的double豆

今年夏天,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三下鄉活動只能改為線上進行。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學校的暑假實踐號召,希望能過通過「雲輔導」的方式,為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給予一定的幫助,。雖然是在線上進行輔導,但「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各位隊員,都會本著負責、嚴謹的態度來開展各項輔導工作,力求讓孩子們能夠迎光啟航。

作為「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的一員,我也積極地投身於自己的輔導工作中,我輔導的科目是數學和英語,輔導對象分別是一名六年級的男生和一名初一的女生。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基礎不太好,但是從與他們的交談中,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對知識的「求知若渴」,都想通過這次的輔導讓自己把基礎打紮實,把成績提上去。雖然我之前也在一些機構當過家教小老師,但這次與以往不同,這次是真真正正地給孩子們上一堂課,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經過一段時間的輔導,我也慢慢總結出了一些心得體會:

一是要有萬分的耐心。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切忌急躁!與其因孩子對知識的不理解而惡語相待,倒不如給他們多點耐心與鼓勵。等待一朵花開,需要很多的耐心與微笑。

二是要換位思考。孩子畢竟是孩子,與我們現在的思維水平肯定不同,對於知識的傳授,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嘗試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如何講述,才能讓孩子輕鬆地說出「懂了」二字。

三是認真對待備課與講課。身為一名師範生,我深知這一點是重點,因為這關係到課堂質量和效率。因此在每次上課前的晚上,我都會思考第二天的課講些什麼內容,如何安排知識點的講解順序以及布置什麼樣的題目來鞏固等等;在課堂上,我會本著嚴謹的態度,對說出的每一句話負責。對於自己也不是很肯定的知識,我是寧願把它留到下節課再來告訴學生,也不會當場就說出一些模稜兩可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前期準備工作
    因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原本在線下舉行的三下鄉活動只能改為線上進行。同時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不僅在舉辦形式上有所創新,在內容更是與當前的「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主題緊密聯繫,鼓勵同學積極進行「雲支教」、「雲輔導」、「雲調研」等活動。
  • 「微光引航」線上輔導心得
    7月25號,我們「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正式成立了,而我,也開始了我的輔導之路。 我加入了語文輔導分隊,我的輔導對象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他的語文非常蹩腳,家長想讓我幫他提高一下語文水平。剛開始在微信上和他打招呼,他顯得很靦腆,似乎對我還有些許戒備,然後我就覺得在輔導之前我必須先和他「混熟」才行,於是我開始和他頻繁聊天,了解他的愛好,和他聊我的小學生活,慢慢地,我們熟絡起來,他也不再像之前那麼靦腆,他會叫我姐姐,然後我叫他弟弟。
  • 「微光引航」,我們帶著愛心來了
    由於疫情原因,很多線下的三下鄉活動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好在,現代網絡數據的普及與發達,讓我們在線上也可以達到支教的目的,在網絡上給廣大中小學生進行輔導,獻出我們嶺師學子的一份愛心。 我們「微光引航」社會實踐隊成立於7月25號,隨後三天,我們團隊都在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隊長几次召開會議,給隊員們講解線上三下鄉活動的要求以及回答隊員們的疑問,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也設計了好幾次投票,充分體現隊員們的意願和建議,每一位團隊成員也積極提出自己對活動開展的建議,讓我們有更多方式選擇,經過這樣一系列緊鑼密鼓的準備,我們有了合理的分工,線上三下鄉活動得以有序開展。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隊線上實踐 桃李滿園!
    7月31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的乘風破浪社會實踐隊在史習斌老師的指導下正式舉行為期十天的線上「三下鄉」活動,隊長易慧玲帶領29名成員一起給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公益輔導。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無法像往年一樣親自下鄉給孩子們輔導,只能選擇線上的方式。即使我們與學生們是通過冰冷的電子設備聯繫,但是我們的內心是火熱的,我們與學生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實踐隊線上「三下鄉」,服務他人
    為了響應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嶺南師範學院在2020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青年大學生結合相對貧困地區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運動工作要求,在家鄉就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 「乘風破浪奔小康」社會實踐隊 | 心得:責任與擔當
    因為受疫情影響,往年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增加了線上輔導的項目,也就是萬人輔導,我很榮幸我能有機會參加「萬人資源」這個活動。參加這個活動對我來說,其實是喜憂參半。一方面,我很高興能幫助到一些需要輔導的學生,也算是對社會的一點點貢獻,我也很期待我的第一次小老師體驗,但另一方面,我又很擔憂因為自己以前沒有過輔導或教學的經驗,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體驗。
  • GEO線上實踐隊輔導心得
    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線上教學志願活動,我興衝衝的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對於教人而言,我還完全是個生手,絲毫沒有經驗,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的信心,學生是個高二的學生生,要幫她補高一的地理,對我這個已經邁入大學的大學生而言,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要把她教好,要真正的讓她在暑假有所收穫。這一次的學習中學到東西,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
  • 「仲夏逐夢」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 第三次工作總結暨工作展望
    (撰稿人:文慧) 8月16日晚,為推進團隊工作順利進展、更好的改進工作,嶺南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仲夏逐夢」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在騰訊會議開展第三次工作總結暨工作展望。會議新聞組組長鄒文慧強調投稿題目命名問題,部分同學稿件命名不符合要求增加了新聞組工作;宣傳組組長卓子君強調輔導文件的命名需統一、輔導材料截圖需3M以上、視頻需15S以上;文體組組長李凱欣發言到目前已開展了兩次主題團課,分別是——音樂主題團課以及繪畫主題團課,接下來進一步開展第三次主題團課。
  • 嶺南師範學院文傳院「乘風破浪」實踐隊揚帆起航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我校2020年大學生「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採取全新的線上「雲支教」與線下支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 線上「雲支教」方式由學生進入「嶺南師範學院萬人志願者」小程序報名參與,志願者隨機匹配學生並利用智能設備於線上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線下教學由志願者遵循就近原則,進入當地中小學對學生進行線下指導。
  • 河北:「線上+線下」暑期社會實踐同樣精彩
    河北省各高校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暑期社會實踐新模式「線上+線下」:社會實踐同樣精彩「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河北省各高校紛紛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新模式。這種社會實踐新模式是怎麼開展的,效果怎麼樣?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 線上輔導,不一樣的「三下鄉」
    受到疫情影響,對大學「三下鄉」的開展方式線下進行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嶺南師範學院2020年採用了線上輔導的方式進行,讓這個有意義的活動繼續進行,同時也響應了國家「聽課不停學」的號召,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炎炎夏日,經過20名隊員的商議後,「線上助學」文化支教實踐隊捉住7月份的尾巴正式成立。
  • 山東學子三下鄉:線上線下相結合,發揮專長助防控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助力防疫小組」暑期社會實踐隊,選擇通過以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研活動。為深入調研疫情防控流程,實踐隊就近來到山東科技大學校內餐廳、教學樓以及臨沂市公交、臨沂市輔導中心、移動公司、工廠等地,以「助力疫情防控」為主題進行調研,收集到疫情防空試卷,並向學生進行宣講。
  • 嶺師「乘風破浪」實踐隊「線上三下鄉」:雲上星火,點亮未來
    學習貴在實踐,學而不踐是虛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的最廣闊的舞臺是社會,為了使廣大嶺南師範學院同學將理論運用於實踐,服務奉獻於社會,推動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7月31日,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乘風破浪」實踐隊正式開展了「線上三下鄉」活動。
  • 線上輔導活動心得
    數學一直是人類從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工具,是基礎教育中最基本的課程之一。每個學生都希望能掌握好數學知識,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對於數學的初步應用。而我作為一名小學生學科輔導志願者,我有以下體會。
  • 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作者/李錦秋 來源/嶺南師範學院寒招102隊作為一名剛來到嶺師的小萌新,今年我有幸與同鄉的師姐們和小夥伴們參加寒招活動。但是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並未能如願進行線下的寒招活動,雖然很遺憾不能與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師弟師妹們見面,但是我們隊伍並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在線上去為我們嶺南師範學院進行宣傳!我們隊伍裡的每個人在收到隊長的指示後都非常認真地準備,建立寒招公眾號、轉發關於我們嶺南師範學院的招生推文以及自己製作的招生推文和小視頻等工作均有條不紊地完成了!
  • 嶺南師範學院「乘風破浪」隊 線上「三下鄉」,奉獻社會
    7月31日起,嶺南師範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乘風破浪」社會實踐隊在線上正式開展了「三下鄉」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有幸邀請了文傳院的史習斌老師和我們一起完成這次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的三下鄉活動是在線上舉行。因為今年疫情的特殊性,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我們採取了線上教學和線上輔導的教育教學模式。
  •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及心得體會
    引言:  當歲月的樹還透著的沁沁綠意,當時間的風還拂著青春的氣息,匆忙的我們,在不經意間就步入一片夏的濃蔭中,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及心得體會。半小時後,全體實踐隊隊員共計十二人在我校大門口合影留念後便踏上了前往第一站——廣元昭化的徵程。
  • 線上輔導備課歷程
    7月22號23點04分,我第一次接到線上輔導的訂單,也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我內心異常激動。23號10點,我嘗試聯繫輔導對象成功。我和她相互問好,並且商量正式上課時間。距離正式上課時間還有6天,我著手準備上課材料,到淘寶網站購買電子版教材和習題。
  • 永信班社會實踐隊組織線上直播活動
    8月8日由洛陽師範學院永信班社會實踐隊與蒲公英社會實踐隊聯合舉辦的直播活動在抖音開展。主持人在直播開始之前,為大家簡單介紹了了兩個實踐隊。永信班社會實踐隊是以永信班人員為基礎,為了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實踐隊伍;蒲公英實踐隊則是以公益支教形式,培養成員們的良好品格和實幹精神,並不斷為社會輸送正向能量的實踐隊伍。
  • 集美大學「青春沃土」實踐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徵儀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響應黨中央關於大學生「三下鄉的號召」,秉承集美大學「誠毅」校訓,組建師範學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隊,弘揚嘉庚精神,發揚師範優勢,在暑期期間,8月3日下午,「疫起雲端聚,毅心築夢行」2020年集美大學「青春沃土」實踐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出徵儀式,受新冠疫情影響,在線上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