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為教師說話:待遇不高、地位偏低、職稱不合理!

2020-12-15 大教育評論

教師經濟待遇不高,職業吸引力不強;教師職業地位偏低;中小學中高級崗位比例偏低,對工作年限不夠重視,職稱政策難以有效調動教師積極性;非教學工作負擔過重;鄉村教師隊伍仍是最薄弱環節;教師編制「只減不增」;……

上述內容來自光明日報社《教育家》雜誌2020年6月刊第2期文《教師地位待遇不高,編制「只減不增」,職稱政策不合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面臨十大課題》。該文作者為南昌師範學院江西教育評估院院長、教授葉存洪。

作為教育評估院院長,葉存洪先生的上述文章,幾乎全方位分析和指出了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系列實際問題,也為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出了基本路徑。那就是以問題為導向,順著問題線索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深化改革。

教師

不說別的,就中小學教師收入而言,有一點非常清楚。即教師待遇法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文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公務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

既然是法律規定,那就該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落實教師的待遇。從官方舉措看,從官媒宣傳情況看,從兩會建言看,從基層教師呼籲看,從網絡輿情看,沒有人反對依法兌現教師待遇。但是為何卻遲遲難以落實?

收入水平上不去,教師職業的吸引力也就難以上去。教師職業缺乏社會吸引力,更多優秀青年學子也就不願意選擇教師行業。收入水平上不去,教師社會地位也就難以上去。社會地位上不去,教師的獲得感又從哪裡體現?

這些年,網上不斷出現「教師要漲工資」的傳言。所謂漲工資,應該是在達到法定工資的前提下的「工資增加」。但是事實上,在沒有依法落實教師待遇的情況下,說教師要漲工資,也就缺乏依據。教師應得的工資都沒落實,哪來漲工資一說?

還有,教師職稱年年在改革,可是成效呢?很難說獲得了廣大基層教師的好評。事實上,好評談不到,只有既得利益者才會說好,而絕大部分基礎教師對職稱制度是很不滿意的。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有關職稱申報和評審輿情就清楚了。

此前,有人拿職稱制度激勵教師專業發展說事,不承認中小學教師職稱有問題。比如,有所學校教師不滿職稱指標限制教師申報,校長變臉訓斥:你評不上高級職稱,就抱怨職稱制度不合理, 那你建議人社部改一改?

我們只能說,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制度的設計初衷,當然是為了激勵教師更好地發展。但是設計思路是一回事,實踐驗證又是一回事。實際上,在大多數一線教師看來,職稱制度走到今天,早已起不到激勵教師發展的作用了。

我們注意到,葉存洪先生在其文章裡直截了當地指出,教師職稱政策難以有效調動教師積極性,中小學中高級崗位比例偏低,教師發展通道不暢。評審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透明、不公正現象。

此前,很多一線教師深感職稱評審不公平,職稱與工資掛鈎不公平,希望取消職稱制度,按教齡正常晉升。此前,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沈巖提出的建議是「取消各類職稱評審」。如今大學教授直指現行的教師職稱制度不合理。

這一切說明,現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稱並非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好,那樣作用大。當各個層面的人都不同程度認識到某個制度有問題的時候,相關制度的設計和政策的制定者,是否也該好好反思?反思沒有職稱制度的國家、地區是如何激勵教師發展的。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工資有多高?復旦教授曬工資單被圍觀,這待遇你覺得咋樣
    大學教授工資有多高?復旦教授曬工資單被圍觀,這待遇你覺得咋樣大學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地方,能夠成為大學教師的人都能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受到世人的尊敬。不少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選擇走上一條學術的道路,讀完碩士之後再接著讀博士。
  • 提升鄉村教師地位待遇,職稱評聘傾斜!鄉村教師:能落實嗎
    提升鄉村教師地位待遇,職稱評聘傾斜!鄉村教師:能落實嗎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教育部聯合六部委發文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意見。在這份鄉村教師隊伍意見中,還是能夠感受到,鄉村教師隊伍的變化以及接下來鄉村教師所受到的福利將進一步突顯。
  • 鄉村教師地位待遇明顯改善
    原標題 教育部: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 地位待遇明顯改善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教育部召開2020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第二場,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落實評估情況,以及2020年教師節活動的安排,同時還發布了2020年的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 教育部:鄉村教師地位待遇明顯改善
    原標題 教育部: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 地位待遇明顯改善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教育部召開2020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第二場,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落實評估情況,以及2020年教師節活動的安排,同時還發布了2020年的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 大學教師月收入有多高?復旦大學教授給出了答案,網友:意想不到
    大學教師月收入是多少?復旦大學教授給出了答案,網友:意想不到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發展不斷進步,國家也致力於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在很多人眼裡都覺得教師職業的薪資待遇非常可觀,發展前景一片大好。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大學裡的教師是最讓人非常羨慕的,不僅教學環境好,而且假期多,最重要的是薪資待遇比中小學教師還要高,那麼大學教師月收入有多高呢?小匠最近瀏覽到一篇關於大學教師薪資待遇的文章,一位復旦大學教授曬出了工資單,給出了答案,很多網友對此表示:意想不到。
  • 打破職稱界限!這所大學講師也可享教授待遇,高校職稱評審改革成趨勢?
    今年9月初,南通大學藥學院青年教師陳勇博士在學校崗位績效定檔評審中,以優秀的業績被跨層級「低職高定」,直接被定檔為正高檔,享受教授檔崗位獎勵津貼。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以實績論英雄,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南通大學崗位績效定檔制度的改革受到了廣大教師歡迎。
  • 大學教授工資不如高中老師高?看完這兩份工資單,網友不淡定了
    不過從老師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教師工資相比物價上漲真的非常低,部分地方的老師工資偏低,甚至支撐不了一家人的開支,隨著國家對教師的重視,教育部也表示讓老師的工資待遇不低於公務員,這將會吸引大量優秀人才從事教育行業。
  • 復旦大學教授月收入8千多,在上海,這工資是高了還是低了?
    在文章開頭,向大家詢問一個問題:你覺得當大學教授,一個月的收入應該是多少才算合理? 在許多人看來,大學教授是人們所羨慕的對象,過著朝九晚六的生活,收入水平也比中小學教師高出許多,另外大學教授還能夠享受寒暑假期,因此大學教授也成為了許多人所羨慕的職業之一。
  • 大學青年教師待遇低,是考核體系的問題嗎?
    「青椒」,是大學青年教師別稱,大都面臨工資收入不高、工作壓力大和職稱評定瓶頸等共同難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位講師陳葉芬可能就是這樣一位「青椒」。近日,她在網絡吐槽,稱長期月薪6000元,生活壓力大,最近提出離職,但4個月未獲批准。 網友對陳葉芬的吐槽反應不一,其中不乏對教育、科研雙重考核體系表示不解者。那麼,當前「青椒」待遇到底如何?
  • 山東中小學教師將評「正高」 享受大學教授待遇
    我省實行了20多年的中小學職稱制度將進行改革,中小學教師將有機會評正高級職稱,這是17日記者從我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消息。  2010年,站了近30年講臺的昌邑市奎聚小學姜言邦老師評上了正高級教師,享受相當於大學教授的待遇。
  • 大學教授和副縣級領導幹部誰地位更高?
    大學教授是高校系統的職稱,雖然也對應行政級別,但那是比照,意義不大。高校只有中層以上幹部的行政級別才有意義。一般來說,大學教授分為正教授和副教授。通常老百姓口中的「教授」,其實指的是正教授。正教授在我國被劃分為四個等級,最高等級是一級教授。
  • 大學教師的待遇真的和想像中那樣好嗎?成為大學老師需要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大學教師是一個工資高、待遇好、假期多、地位高、輕鬆的好工作,不少同學讀研之後的就業導向,也是朝著大學教師去的。那麼,成為一名大學教師,有哪些要求?大學教師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課時費、安家費、補助、科研獎勵等組成,理工農醫的教師要比人文社科教師高一些,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高校教師待遇就會比重點城市(各省省會及省會級城市)要高出一些。
  • 教師職稱,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首先、原本地位平等、待遇平等的教師因為職稱被惡意地分成了三六九等。 1、如果職稱真能反映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高低,那些高級教師也不會遭受諸多教師的口誅筆伐。 這職稱制度的不合理性早都顯露無疑了,偏偏那些已經取得高級職稱拿著相對高額工資待遇的高級職稱教師們,又十分地不給力,根本就不願意在教學一線奉獻自己的智力。他們有著這樣那樣的藉口,就為了能夠找個合適的理由拋棄自己的責任。
  • 為何部分單位引進博後的待遇高過教授?不覺得怪嗎?
    博後階段,除了沒有事業單位編制,其他待遇大部分和青年教師很相似。除有科研啟動費(8-15萬,具體看學校),也可以申報青年基金,尤其是可以申請博後資助(未入站博後無法申報)。同時,部分高校認可博後資助項目為省部級,職稱晉升時很關鍵。2.為留博後單位工作,暫不符合條件。
  • 不同職稱的級別待遇差距有多大?廣東省高校教師如何評職稱?
    我們都知道,職稱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需要參評人員各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最後才能通過,獲得相應的職稱。現在職稱需求量越來越大,職稱證書的具體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不同職稱的級別待遇差距有多大?廣東省高校教師快來了解。
  • 內地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李輝
    內地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李輝**(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摘要】在內地,幼兒園教師的工資待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幼兒園教師總體工資待遇偏低。(2)公辦、民辦幼兒園教師收入差異大。(3)在編、非在編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差異大。(4)城鄉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差異大。
  • 依法維護教師待遇和專業發展是全社會的責任
    作者:揚州大學 江夏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專業發展是教師權益的重要內容,也是此次學前教育立法的重要內容。只有提升幼兒園教師待遇,充分促進其專業發展,才能真正增加幼兒園教師職業吸引力,推進整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
  • 復旦大學教師曬出工資單,引來不少嘲諷,網友:該知足了
    網友:羨慕此前,許多中小學老師因為一條喜訊而樂壞了,那就是國務院派出了專門的督導組來督促各地落實好「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一目標,簡而言之,就是教育部要為中小學老師「漲工資」了,這一福利待遇限定的為義務教育教師,非義務教育教師則不包括,因此也除去了大學老師,讓人好奇的是,大學老師或教授,他們一個月能拿多少錢呢
  • 教育部: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 地位待遇明顯改善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近年來我國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35歲(不含)以下教師佔43.4%,男教師佔比接近40%,本科以上學歷佔51.6%,中級以上職稱佔44.7%。任友群說,「特崗計劃」實施15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710億元,累計招聘特崗教師95萬人,覆蓋中西部省份1000多個縣、3萬多所農村學校。任友群表示,近年來鄉村教師地位待遇明顯改善。「近5年來,中央財政劃撥獎補資金206億元,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近130萬名教師,合力實施鄉村教師醫療、住房、榮譽獎勵等多種保障政策。」
  • 博士後與教授哪個職稱更高? 哪個級別更高?
    我國的學歷從低到高依次是:小學——中學——專科——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在待遇方面,不見得誰比誰更好,但一般來說,教授的待遇更高一些!通常在高校裡,你得先讀完博士,然後通過考核成為一名大學教師,再從最基礎的講師,慢慢努力,申請評選副教授,成為副教授之後,再申請成為教授。通常,博士的倒是都是教授,很多博士後也是跟著自己的教授導師一起搞研究。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至於哪個職稱更高,那肯定是教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