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周報 | 汽車智能網聯五類功能趨勢和中國車企的應有策略

2020-12-13 電車之家網

編者按:為凝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研究力量,發揮協作效應,建立特約研究員機制,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大牛作者作為特約研究員,集中多方智慧,深入探索新能源汽車政策、資本、技術、市場等領域,並定期推出【研究周報】,解析行業熱點問題。

【特約研究員朱玉龍】本文想從消費者對車輛智能化配置情況的感知來對汽車智能網聯的各個部分做一個概覽性的分析,主要從分類和實現結構兩部分進行探討。

一、汽車智能網聯的功能分類

從消費者感知的角度,我們可以把智能功能分解成如下圖所示的五個部分:

圖1智能網聯類基本功能分類

基於傳感技術的車輛周圍環境顯示與信息提示:工程分類L0,這類功能的特點是根據車輛自有的傳感器給車主提供環境信息,不介入控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車主通過顯示和報警信息注意安全。顯示類的功能主要聚焦於駕駛者在行駛/倒車過程中的視野問題,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獲得了消費者的歡迎。

表1汽車各類顯示和提醒功能

基於網聯V2X的信息警告和圖示:從V2V和V2I兩方面構建基於車輛聯網的提示信息,提取出一些應用場景和功能,開始階段不介入控制。這類應用受基礎設施和其他車輛的裝車情況影響很大,實際的應用效果取決於廠家的協同效應。

防撞類:橫向/縱向介入控制,縱向從FCW發展到AEB和各類衍生的自動剎車功能,橫向從LDWS延伸到LKA、LCA等功能,自動調節大燈也是為了行駛安全考量的。這類功能的設計初衷,就是降低事故發生率和降低事故對人員的危害,其發展受道路安全和交通管理機構的直接推動。

去年8月5日C-NCAP發布的2018版詳細試驗及評分方案(尚未最後定稿),在主動安全領域有了很大突破,為了接近E-NCAP的標準,主動安全的評分權重佔到了15%,最大的變化點就是增加了AEB的追尾和行人(只考慮白天)評分項目。考慮到目前的一些車型並不是全系標配AEB,所以C-NCAP採用了試驗得分×配置係數的得分方式,具體見下表。

表22018版C-NCAP規則評分體系中涉及主動安全的配置係數

自動/輔助駕駛類:這類是與自動駕駛最為相關的功能,從L1級ACC可以延伸到低速L2TJA,高速道路L2。

停車輔助類:從倒車雷達、半自動的泊車輔助、遙控/全自動泊車再到代客泊車,其實是建立在低速和停車車位條件基礎上的。

所以總的來看,第一類的普及率的提高由消費者的偏好和廠家自身定位一起推動;第二類受基礎設施和法規的引導作用很大;第三類完全看安全法規的走向;第四類和第五類,每家車企做的東西在現實情況下實用度差距挺大。

二、汽車智能網聯的實現結構

下圖為某品牌汽車中央電子模塊的拓撲圖,我們無需看懂這些縮寫的意思,主要是看看重要的車身、底盤和安全系統的連接情況。

圖2某品牌汽車的CEM拓撲圖

之前我們要完成這些功能,有點像是在工地上加磚頭,各家車企都在演化自身的車內通信架構。V家透露比較早,我們就結合上面這個圖,談談汽車智能網聯五類功能可能的發展趨勢。

1.第一類和第二類

由於駕駛信息需要往多個單元去投射(HUD、液晶儀表、中控屏幕、後視鏡等),這裡就把這些單元整合成一個信息模塊來統籌和聯動了。

信息顯示模塊和車聯模塊通過乙太網進行連接:

T-box與車身系統連接獲取整車車身電子控制權限

聯網單元+駕駛信息顯示單元通過FlexRay的幹網獲取信息,與運動控制/主動安全模塊接上,也使得前面所談的一些安全功能得以獲取完整的信息支持

2.第三類

由於外部感知傳感器的集成化(雷達+圖像集成),主動安全模塊基本上就連了比較少的部分,就能把縱向和橫向的功能都協調好,既容易符合第三類的功能,也能較好地為下面第四、五類的功能發展提供「彈藥」。

3.第四類和第五類

這裡我們看到ASDM(各個功能協調地,處理各類功能的使用和禁止)和VDDM(把底盤和動力兩線滲透性提高了不少)裡面的應用層程序,覆蓋了我們所談的這些內容。越來越多的程序被整車企業收回去做,或者形成了一個明確的分工,該整合就整合起來了。

圖4汽車智能網聯部分功能的集成化趨勢

對車企的建議:

1.總的智能化戰略分布走

如前面所談的,國內車企在建立品牌的過程中,常常是拿高一些的配置進行相對低價的讓利以獲取市場,第一波靠性價比,第二波靠各種電子配置。

第三波SUV車子大、動力總成配置高,以後真的需要乘著智能網聯的東風,提高前面談的五類智能網聯的功能,依靠較高的配置推向市場,也通過車聯數據去改進車輛的配置功能和真實獲取車主的需求。

2.根據對標車型的一些時間點推測

隨著車輛電氣化的推進,PHEV變成了一個挺大的配置,也需要一系列車聯和智能的功能,把電氣化車輛的賣點做出來,如同歐洲主導的那樣。電子配置的提高可以有力支撐車價,電氣化也能提升駕駛品質,這兩者合力可以借著城市不限購的東風而提高市場佔有,電子化模塊化的低成本也可以幫忙消化一些由電氣化帶來的硬成本。

表3PHEV配置需要的功能支撐

參考文獻:

C-NCAP2018版評價方案介紹

2016年10月VolvocarMalaysiaTechTalk

相關焦點

  • 新造車企領跑,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影響力Top50榜單出爐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已進入實質階段,擁有智能化、網聯化的汽車產品正在逐漸被推向消費者。  通過近幾年發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智能網聯汽車整車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站在技術落地時間節點,2020年11月27日,億歐智庫對外發布了《2020中國智能網聯產業影響力指數研究》報告,希望通過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詳細拆解,以多維度指標,向行業展示出目前發展的總體競爭情況,以幫助企業認清未來發展趨勢
  • 車企到底需要怎樣的智能網聯作業系統?
    如何打造一款智能汽車,成為車企當下最重要的思考方向。當製造一款優秀的發動機不再是各家車企核心技術壁壘時,軟體在汽車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摩根斯坦利預測,未來,汽車60%的價值都將來自軟體,不斷迭代的軟體將賦予汽車更加持續的生命力。
  • 洞察行業新變局,《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影響力指數報告》正式發布
    資料來源:《億歐智庫-2020中國智能網聯產業影響力指數研究》報告站在技術落地時間節點,億歐智庫希望通過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詳細拆解,以多維度指標,向行業展示出目前發展的總體競爭情況,以幫助企業認清未來發展趨勢
  • 2019CES Asia | 智能網聯汽車時代來臨,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評價...
    6月11日,2019年上海CES Asia開幕當天,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百度Apollo等國內權威機構企業參與制定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評價測試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正式發布。這一技術規範的推出,或充當起面向車企的完整汽車信息安全評測「指南」,為智能網聯新藍海的各個入局者引領發展方向。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2月第一周) | 深圳將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
    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示範應用,包括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基礎設施,研究建設車路協同等新一代道路基礎設施,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應用。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示範應用,包括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基礎設施,研究建設車路協同等新一代道路基礎設施,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應用。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三周)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投產...
    本·周·目·錄 國內動態 ● 奇瑞捷途與梧桐車聯、高通合作「旅行+」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正式投產 ● 宇通發布L4級自動駕駛巴士小宇2.0
  • 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的思考與解決之道
    ——360政企安全集團汽車產品中心實驗室主任武元豐11月19日,以「智聯萬物 融創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其中以「智能網聯車加速,開進5G新時代」為主題的「5G+智能網聯汽車專題」引發與會觀眾頗多關注。
  • 新版智能網聯汽車藍皮書發布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豔軍)12月1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在經開區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為經開區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啟動建設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指明了方向。
  • 360發布《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
    3月24日,360春耕行動推出智能網聯汽車專場,以線上發布會形式邀請近20家媒體共同參與,正式發布《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發展趨勢,新興攻擊手段,汽車安全攻擊事件,汽車安全風險總結和安全建設建議等方面對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的發展做了梳理。
  • 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頒發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前景如何...
    根據《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智能網聯汽車包含了汽車智能化和汽車網聯化兩大技術路徑,協同實現「信息感知」和「決策控制」功能。國務院在2015年5月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中首次涉及智能網聯汽車,並制定了明確的技術路線圖:「2020年,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跨產業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創新體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主份額達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10%,DA、PA整車自主份額超過40%;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慧交通體系,ADAS自主份額達6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到
  • 360智能網聯汽車報告:數字車鑰匙漏洞打開汽車安全潘多拉魔盒
    3月24日,360春耕行動在線召開智能網聯汽車專場發布會,並發布了《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2019年,車聯網出現了兩種新型攻擊方式,大部分車廠將失守,數字車鑰匙漏洞也打開了汽車安全的潘多拉盒子,而汽車網絡安全的黃金分割點在於對供應商的安全管理。《報告》建議,車聯網安全要從正反兩面去考慮,做主動防禦。
  • 誰將成為智能網聯汽車明日之星?
    此次大賽主要針對智慧出行領域、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創業項目。十位大咖評委、六大車企、五家投資機構、九家知名媒體齊聚。為優秀的項目賦能,創造更高價值。本次活動時間:4月1日--4月16日活動主辦方:太庫科技聯合主辦方:億歐汽車報名條件:智慧出行領域、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創業項目參與方式:添加文末微信參與報名本次活動嘉賓將由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專家
  • 智能網聯將成汽車行業競爭焦點
    該路線圖明確,到2035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專家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發布定調了未來15年我國汽車產業的技術路線,也標誌著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 華為王軍: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雙輪驅動智能網聯良性循環
    智能網聯汽車集最先進的數位化技術於一身,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與普及,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將促進智能駕駛、共享出行、智慧物流、智慧公交等業務場景的發展,加速構建和完善安全、綠色、高效的智慧交通體系,提升城市運轉效率,推進智慧城市發展。
  • 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模式疑慮
    好機遇千載難逢,但讓智能網聯汽車給「碰」上了。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並加速向各領域滲透的當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成共識。而伴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紛紛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點布局方向,這一市場的誘人前景已依稀可見。
  • 研究周報 | 熊出沒注意!跨國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幾何(下)
    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節奏之猛,出乎大部分吃瓜群眾意料,隨著補貼這個胡蘿蔔就要被拿走,雙積分策略接棒,我們不經意環顧四周,德系、美系、日系、韓系和法系等外資品牌虎視眈眈,他們將會以什麼樣的策略來應對轉變,對自主品牌會產生何種影響?對國內市場會造成何種衝擊?
  • 綠馳汽車「低調布局」「自我梳理」 緊密布局智能網聯
    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其中首次涉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按照規劃,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2020實現V2V、V2X之間信息化。2025年我國將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規模化運行。
  •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正式發布
    2020年藍皮書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以及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共同組織40餘家細分行業的標杆企業、100餘位行業專家,歷時近一年時間,共同編寫完成,是一部較全面論述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發展的權威著作。
  • 我國智能汽車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智能網聯汽車則是其中關鍵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我國智能汽車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中國正向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邁進。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福建、湖北等地及百度等公司都在積極推進智能汽車項目。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未來幾年是車企的戰略機遇期,智能網聯汽車則是其中關鍵。昨日,廣汽集團與百度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合作打造新一代智能汽車,探索自動駕駛與移動出行、智能網聯和智慧交通領域解決方案。12月7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百度頒發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在京發布
    2019年5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修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適時組織行業力量啟動《技術路線圖 2.0》修訂工作,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通過聯合行業力量,共同梳理關鍵技術架構、組建編制團隊,形成3個應用組和15個專題組,結合行業內百餘家單位、三百餘位專家的寶貴智慧,按照不同領域方向共同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