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節奏之猛,出乎大部分吃瓜群眾意料,隨著補貼這個胡蘿蔔就要被拿走,雙積分策略接棒,我們不經意環顧四周,德系、美系、日系、韓系和法系等外資品牌虎視眈眈,他們將會以什麼樣的策略來應對轉變,對自主品牌會產生何種影響?對國內市場會造成何種衝擊?關稅貿易戰大背景下,他們會不會引發價格戰?我們該如何應對?
帶著諸多問題,我們進行了系列研究,共分為三篇,以饗讀者。本文為第三篇。【研究周報 | 熊出沒注意!跨國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幾何(上)、(中)】
如果按照常規車輛來配置,純電動汽車在動力表現方面與傳統燃油車並無明顯差異,如果著重於加速性能,0-100km加速時間甚至超越了目前部分運動豪華燃油車型,專注於純電動性能在加速性和動力感受上,能夠對高端車的動力總成形成駕駛感受上的接近和超越。
從美國Model S與大型豪華車的銷量趨同,到Model 3上量之後對於豪華車銷量的大幅度超越,豪華電動汽車企業需要在各個主打環保的市場進行投入。
純電動汽車在去掉了傳統動力總成的牽絆後,也成為了發展智能、網聯化技術的適當載體,從綜合角度來看,新興廠家和致力於產品高端化的車企,都開始重視純電動汽車和階段性網聯化信息服務技術及基礎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
在新一輪新能源汽車入華過程中,有了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的政策福利。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豪華純電動汽車這個細分市場,以跑車、SUV為代表的車輛扎堆,可以窺探外資品牌下一輪重點是面對中國一線、二線限購限行城市為細分市場的純電動車型推廣。
這些進入中國或在國內國產化的平臺,將直接對準蔚來ES8、拜騰、前途、上汽Marvel X等,試圖帶動中國的豪華電動汽車市場。在蔚來的招股書裡寫的比較清晰,這些車在定價和特性上構建了中國發展電動汽車高端化的天花板。
圖1 近期(2019-2021)會陸續在國內亮相的豪華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豪華車動力總成的要求
電動汽車豪華品牌要建立起來,總的來說是車不能小、裡程不能短,加速性不能差,整體需要有動力性、有科技感,座椅和操作要有舒適性。
圖2 豪華電動汽車的消費者調研考量因素
首先是消除裡程焦慮,要給消費者足夠的續航裡程和與之匹配的充電速度,續航裡程的基本基礎是電池要足夠大。
圖3 純電動汽車平臺的過渡和開發
如上圖所示,基本是以70kWh為起點。從這裡細分,400V的電壓平臺和800V的電壓平臺分別需要200Ah和100Ah的電池容量。核心就是在開發基於現有的VDA電芯規格條件下,大容量電芯並聯的安全性和一致性的問題。主要的路徑分為:
1)圓柱形電芯:特斯拉從18650升級成21700電芯,從14-16個模組轉化為4個模組,按照UBS的估計,單位電池系統成本降到了178美金/kwh,75kWh的電池成本為13331美金。
圖4 特斯拉模組的變化
2)軟包電芯:這是幾款豪華車Audi Etron、捷豹I-pace和奔馳eQ的電芯選擇,依託於60Ah的軟包電芯,實現4P並聯達到220Ah的容量。
圖5 基於軟包小模組的90kWh以上的電池系統
3)方殼電芯:按照基礎的VDA PHEV2的規格進行60Ah的對標性設計,隨著容量提升,方殼電芯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少。按照寶馬發布的純電動版本雛形,是考慮20個模組分別對著布置,每個模組3.75kWh。
圖6 寶馬電動汽車系統外輪廓
在充電方面,每個豪華車企都是從100kW的快速充電功率起步,不僅考慮絕對的充電功率,而是在固定的時間,如30分鐘的充電電量對應的裡程,使得電動汽車的使用端配置足夠快的補電速率。在電池的散熱方面,需要充分考慮由於快充的要求帶來的溫度控制需求,優化急冷降溫模式。
在動力系統方面,各個企業都充分挖掘前驅和後驅系統的潛力,以捷豹I-PACE為例,分別位於前後軸的兩臺同軸永磁電機根據整車的特性要求,充分去發揮從靜止加速至100公裡/小時的加速時間。
科技感和外觀的要求
有關車輛的美與醜,外形設計和相關成本投入還是能帶來足夠的顏值,大家仁者見仁。而在科技感上面,電動汽車高端的配置,則充分發揮了各個車企在網聯和高端自動駕駛的一些特性部署,所以比較典型的是Waymo拿著捷豹I-pace兩萬臺要去做自動駕駛運營。而特斯拉通過Autopilot系統不斷提升自動駕駛的特性,也使我們對高端自動駕駛車輛能夠達到的潛力充滿了期待。
這幾臺電動汽車,都會從基本的感知和處理系統的配置上提供一個相當高端的搭配,以特斯拉Autopilot系統為例,主要包括:前視攝像頭(擋風玻璃後),前視攝像頭三個本身功能上進行了分工,與長距毫米波雷達(77Ghz)融合來做處理。廣視角前視攝像頭(低速城市路況):120度魚眼鏡頭,用於特定功能的處理,獲取交通燈,障礙物切入行前方行駛路徑和近距離物體。主攝像頭:多用途;窄視角前向攝像頭(高速路況):檢測前方車道情況。側方檢測和側後方檢測攝像頭:這兩邊兩組(4個)主要的功能是檢測側後方盲點區域內的車輛,主要防治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車輛插入變道的信息,還有一些交叉路口 。後方攝像頭:主要考慮在複雜操作和城市道路環境中的情況。
圖7 Autopilot硬體的演變
小結:
除特斯拉以外,豪華電動汽車是各個車企都需要在未來嘗試的,而電池系統成本仍舊高昂的現實,可以通過較高的定價來抵充,在不虧錢的基礎上,嘗試做一些綜合性的儲備和品牌嘗試,是這些豪華電動汽車的主要戰術目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7598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