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日本翻譯官」,中國欠他人情,為何戰後卻帶3個妻子出逃

2020-12-11 喬羽書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對於在電視劇中出現的日本翻譯官,中國人肯定是非常痛恨的,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會看不起他們,因為翻譯二字對當時的國人來說是多麼醜陋的字眼啊,在四五十年代的中國,翻譯官無疑就是背叛祖國的漢奸和走狗,這些人是為日本軍國主義賣命的,當然不招國民待見了。

而這些人能成為翻譯官,大多數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有文化,懂得比普通老百姓多。在那樣戰火烽飛的年代,國家缺的就是這種有文化的人才,這樣的人若有一點良知的話就會為國家奮戰。

而不是去當日本人的走狗,靠著做日本人的翻譯而在世上苟且,這樣還不夠,還要和日本人聯手來禍國殃民,給國家帶來更深重的災難。但是也有內心赤誠,一片忠膽為國的翻譯官,他寧願被世人誤會,也要為國家偷取情報。

臺兒莊大戰的無名英雄

這位翻譯官就是夏文運,1905年他在遼寧大連出生。在讀書期間,夏文運穩居班級前列,是出了名的好學生。他就讀於師範院校,從學校畢業之後,在偶然間他有了一次去日本留學的機會,並且此次留學是公費留學。

因此他抓住了這個機會,去了日本。當他在日本的學業都已經完成時,在1932年他返回了故鄉。日本參謀部和知鷹二非常賞識夏文運的才華,他相中了夏文運,擁有著高學歷高智商的夏文運被相中後就成了日本參謀部部長的翻譯。

時局動蕩不安,整個社會狀態相當混亂,日本人緊盯著國民黨軍隊,當時的情況真是難以言說。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人不得不和國民黨的李宗仁聯手,這次日方派出的談判代表就是和知鷹二,夏文運作為翻譯自然是要與他一起的。

1934年,夏文運開始給李宗仁傳送各種情報,1938年,夏文運給李宗仁發了密報,密報內容就是說日軍要進入蒙陰、沂水等地,所以才有了臺兒莊會戰。臺兒莊戰役擊退了日軍,令國際上的其他國家所震驚!而這次的勝利與夏文運傳送的情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被李宗仁策反

那麼夏文運究竟是不是漢奸呢?難道他就是人們口口相傳的賣國賊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故事的結局就以此為終點畫上句號了。原來夏文運非常愛國,儘管他去日本留過學,但是他愛國的心沒有一絲絲動搖。

既然他如此愛國,又為何給日本人當翻譯呢?答案不得而知。他也是人,他也需要生存下去,為了生存他才不得已當的翻譯。大學剛畢業的夏文運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什麼大的想法,只想著走哪兒算哪兒。

但人總要生存,所以日本留學的他就發揮自己的長處,做起了令世人唾棄的翻譯工作。當夏文運真正的接觸翻譯工作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對祖國的感情如此深厚,他的內心有一種慷慨激昂的感覺,他不忍心看國民被日本人所摧殘,所以他自己就成了世人眼中的惡人。

李宗仁與夏文運不謀而合,他倆見面後進行了大約幾個小時的交談,交談完之後,夏文運被李宗仁說服了!李宗仁對他旁敲側擊,用情感共鳴來說服他,最終夏文運幡然醒悟了!所以他就向李宗仁表示,如果可以為祖國出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的話,他一定會萬死不辭的。

夏文運自己也非常清楚,日本翻譯官的這份工作他自己無能為力,但辭掉的話又苦於生計,而繼續幹下去的話,說不定會為國家帶來更多有利的情報。就是在和李宗仁的交談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翻譯工作的重要性。這樣一來的話,夏文運就成了國民黨的人,翻譯工作會讓他為國民黨竊取有價值的情報,有了這些情報之後,對日本人的了解會更進一步,這樣方可以制定出更嚴密的作戰戰略。夏文運成了李宗仁安插在日軍內部的"釘子",不僅如此,夏文運還不從李宗仁身上獲取任何費用,他這次是主動免費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

3次坐牢,命運多舛

夏文運在1941年被關進了日軍大牢,理由是他犯了"間諜罪",後來出獄之後,他在報社工作,在日偽報社工作期間,他又幫祖國的軍隊運送物資。他前面的工作為他後來的生活留下了隱患。這樣的一些經歷讓他的人生道路非常坎坷。抗戰勝利後,他就成了恥辱柱上的人,更有甚者,還去刨他家的祖墳。

再後來,夏文運被關進了監獄裡,在李宗仁的擔保下,他才僥倖出獄。然而好景不長,出來後的第三個月,夏文運又被抓進了監獄,而這次給他擔保的不是李宗仁,是時任上海情報委員會書記吳克堅。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夏文運帶著3位妻子再次去了日本,在日本度過了他的晚年,一直到其逝世

結語

夏文運被世人當做"漢奸",到死都沒能回到家鄉。在他的內心深處,應該是非常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的,可是偏偏天不遂人願。"漢奸"這樣一個詞伴隨了他一生,他得承受住多大的壓力才能這樣堅持活下去啊。

在他去世後,直到2018年,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之後,在臺兒莊紀念館中,才將夏文運列為"諜報英雄"。雖然他活著的時候他沒能得到世人的尊重與原諒,但他去世後的今天,祖國將永遠銘記他

相關焦點

  • 他是「鬼子翻譯官」,戰後帶著妻子逃亡日本,中國人欠他一個情
    說起電視劇的日本翻譯官,大家的臉上都會不約而同的擺出一副看不起他們的樣子。畢竟,在四五十年代,翻譯官就是漢奸的同義詞。甚至於,翻譯官比漢奸還讓人唾棄。因為,能擔任翻譯官的人,大多是有文化的人。
  • 此人替鬼子做翻譯官,戰後娶日本女人,如今國人卻得給他說聲謝謝
    談起抗日戰中「翻譯官」這一角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把它和偽軍,漢奸列在一起。畢竟日本翻譯官是給日本人當差的,他們對於日軍的侵略行為,起著助紂為虐的作用。然而,在日軍的翻譯官當中,也不缺乏有良知有血腥的中國人!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在幕後為中國抗戰的勝利默默做著貢獻!
  • 他是鬼子翻譯官,戰後到日本娶了媳婦,但國人卻欠了他一句謝謝!
    文/歷史人物趣事他是鬼子翻譯官,戰後到日本娶了媳婦,但國人卻欠了他一句謝謝!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中華民族湧現了很多愛國人士為救國而流血犧牲,可也有那麼一個人,他為了救國忍辱負重,在日本人手下當翻譯,偷偷為戰爭的勝利而努力著。他就是夏文運,一個很少被人聽說過的名字。
  • 他給小鬼子當翻譯,在日本安家之後娶日本妻子,但國人欠他個道歉
    二戰時期,亞洲最大的戰場之一是在中國,日軍從東北等地輸送到中國的兵力多達200餘萬,即便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日軍仍有100餘萬的剩餘部隊,為日本人效力的還有近300多萬的偽軍,如果加上民間的漢奸,這個數字是相當大的,換個角度想一下,這些人要是都為國效力,那該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存在?
  • 此人曾是日軍翻譯,戰後無奈娶了日本女人,國人欠他一句感謝!
    特別是你學會了個日語,那你基本上就可以被人判定為「賣國賊」、「漢奸」了。在中日戰爭的時候,非常多的翻譯被定為漢奸,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給日本人做事兒,咱們現在看電視劇,那個「胖翻譯」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過這些翻譯也並不是都是壞的,十惡不赦的,其中也是有不錯的。比如咱們接下來要聊的這一位,抗戰時期的翻譯,雖然為日本人工作,但是他為咱們抗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不可小覷。
  • 日本醫學界為何參與731部隊人體實驗,戰後又拒絕反省?
    安倍的倒行逆施在今夏引起日本學術界強烈抗議,這就是NHK為什麼要重新翻開歷史的舊頁,給日本乃至世界敲響警鐘。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資料陳列館大廳內,正壁掛有一塊匾額,上書「不失其正」四個大字,這是該校第七任校長、日本近代病理學專家荒木寅三郎1899年給當時剛剛創始的醫學部的親筆題詞,出自《易經》,誡諭在此讀書的莘莘學子要堅持作為醫生的品質操守。
  • 中國頭號「漢奸」,娶日本妻花日本錢,還用8個字殺掉2萬日軍
    因為這些翻譯官,在日軍侵略中國的時候,起到了助紂為虐的作用。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翻譯官都是純粹的漢奸,一些被迫成為了日軍翻譯官的中國人。也是有良心,有血性的。他們也在幕後,默默的為中國的抗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比如說翻譯官夏文運。
  • 他是日本的翻譯官,用「七個字」滅了兩萬日軍,李宗仁還他清白
    他們為了自身利益而做漢奸,有的人就做日本人的翻譯官,領著日本人進村殘殺自己的同胞。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漢奸,氣得我們咬牙切齒。歷史上著名的大漢奸,大家肯定也都知道,比如汪精衛、周佛海等。而我們的那些中華好兒女中,即使被敵人捉住也不會叛變,能經住敵人的嚴刑拷打,革命精神永不變,比如秋瑾和劉胡蘭等人。
  • 戰爭期間被抓去做苦力的4萬中國人,戰後要求賠償,日本怎麼說?
    岸信介是這一事件的直接負責人,他的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戰後,他作為甲級戰犯被關押在巢鴨監獄。岸信介被麥克阿瑟釋放出獄後,一如往常模樣,糾集右翼保守勢力,積極組織保守政黨。在保守勢力的支持下,他活躍於政界。1957年2月,石橋湛三首相因病辭職後,岸信介組閣執政,積極推行敵視中國的政策。
  • 打死個翻譯官:抗日戰爭時期的鬼子翻譯官都是從哪來的?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的身邊往往有個翻譯官,絕大部分翻譯官還都是中國人。日本鬼子的翻譯官成為很多抗戰題材影視劇中的常見人物,比如《小兵張嘎》裡的「胖翻譯」和《地下交通站》裡的白翻譯。不過讓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基礎教育水平極低的舊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國人都是文盲,專門學習日語的人恐怕更是鳳毛麟角了。那麼日本鬼子在抗日戰爭時期使用的大量翻譯官都是從哪來的呢?為了準備全面侵略中國,日本有些人很早就開始學習中文,甚至專門在中國建立學校來培養熟悉中文的日本人。
  •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出版:仍有值得華人學界借鏡者
    目錄  · · · · · ·導言——日本東洋史學的成立與發展第一篇 日本對中國史研究的新發展一、戰後日本對中國史研究的發展二、時代區分問題三、日本唐代史研究會——兼為臺灣地區的唐史研究會催生第二篇 新舊中國史料的研究成果一、雲夢秦簡與秦漢史研究二、敦煌學與隋唐史研究
  • 戰後的日本是美國大兵的天堂,混血兒提高日本身高
    日本吃了兩顆原子彈後,乖乖投降了。那些準備為天皇陛下玉碎的人,在聽到天皇的投降宣言後,突然變得和溫和。這是日本人的特點之一,這讓許多人感到很困惑,日本在投降後並沒有人抵抗甚至連怨言都很少聽到,其實也是很好理解,天皇讓他們戰鬥他們就準備玉碎,天皇讓他們投降他們就順從。
  • 他曾是日軍翻譯官,娶日本妻定居東京,卻被稱為「無名英雄」
    就如一些日語說的不錯的中國人,去給日軍當翻譯官,雖然這些翻譯官很少與日軍士兵一起去戰場中傷害國人,但畢竟還是給這些日軍進行服務的,可能在有一些事情中他們就起到了間接殘害國民的舉動,自然也就會遭到國人的憎恨與唾棄。全家福(二排左一為那氏,左三為夏父;三排左二為陳夫人,左三為夏文運。
  • 戰後日本社會思潮的變遷
    這左中右三種思潮從戰後至今存在於每個階段,並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著力量消長,但如果以主導社會思潮為基準來衡量的話,可以說戰後日本社會思潮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從1945年到1960年為第一個階段,是和平民主主義思潮的高漲與左右兩極思潮對立的階段;從1960年到1989年為第二個階段,是保守主義思潮佔主導地位的階段;從1989年到現在為第三個階段,是民族主義思潮抬頭與蔓延的階段。
  • 美國民主帶來的日本繁榮?《戰後日本經濟史》
    這本野口悠紀雄寫的非日本官方主流歷史《戰後日本經濟史》一定會讓你耳目一新、理解埋藏在背後的力量。作者出生於1940年,趕上了戰爭尾巴的戰後一代,經歷了戰爭創傷、戰後重建、經濟騰飛、失去的十年,可以說是日本戰後歷史的親歷者。
  • 《親愛的翻譯官》被叫做「討厭的翻譯官」,日本網民這樣評價楊冪
    由於地域差引起的文化差異,國外的觀眾對於中國的影視作品的評價也是有所不同,有時候來自異國他鄉的看法也是值得關注與參考的,那麼外國網友對於中國娛樂圈的看法是怎樣的呢?先看看日本網友對國內當紅女星楊冪的評價吧!
  • 此人是「呆萌」翻譯官,因工作意外走紅,如今生活很低調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此人是「呆萌」翻譯官,因工作意外走紅,如今生活很低調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姚夢瑤,姚夢瑤是「呆萌」翻譯官,因工作意外走紅網絡,如今生活很低調。因為姚夢瑤長得有些呆萌,所以她還被人稱為是「呆萌」翻譯官,也有不少網友稱她為「小清新」翻譯,因為翻譯工作的原因,也讓姚夢瑤意外在網絡上走紅,如今的她生活很低調。姚夢瑤當時是新聞發布會的現場翻譯,雖然姚夢瑤的年紀不大,但她在發布會上卻表現的特別嫻熟淡定,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姚夢瑤的能力也受到了領導人的高度認可。
  • 日本戰後經濟發展,僅次於美蘇,背後原因值得中國深思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直可用「一窮二白」來形容,國內廢墟一片,民不聊生,作為戰敗國日本還需積極賠償各國損失可謂雪上加霜,而且日本國土狹小,人口眾多,資源又極度缺乏,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都不是一個強國的料,不過出人意料地日本僅用二十年便從戰後廢墟中恢復了過來並成為全球經濟強國,甚至遠超當時的大國中國,何故?
  • 他將35個孩子送去日本留學,臨行告誡:勿忘日本恩情,後來怎樣?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一樣,他甚至一口氣把自己的38個孩子全部送去留洋,其中35個都送去了日本。如果只是去讀書,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這位父親竟然再三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記日本的「恩情」,要牢記日本對他們一家的「幫助」,以後不要做中國子民。他是誰,為何會做出這種事,說出這種話?
  • 中國老兵娶了日本女戰俘,晚年嶽父讓他住日本,他又為何拒絕?
    下一步,我們將講述一名老兵和一名日本女戰俘結婚後繼承了萬貫家產的故事,但他為何拒絕居住日本?這位老軍人叫劉運達,抗戰期間他救了一位日本女戰俘大宮靜子,兩人就這樣相識,並在軍中結為夫妻,戰後,他帶著妻子回到了家鄉,不久又生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