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文宏醫生第二次強調「早上不要給孩子吃粥」,粥的話題在網絡上引發激烈的討論,有贊成、有反對、有不解、有疑惑…作為營養師,我們有責任來詳細解讀一下為什麼早上不要吃粥!
其實,張文宏醫生所說的粥,是指單純用米煮的白粥,也叫清粥。老人們認為吃粥養胃好消化,但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粥雖容易入口,但營養價值確實很低,兩碗水+一把米,清湯寡水消化快,營養密度太低,無肉無魚無蛋無菜,而且升血糖速度快,飽腹感也不強,難怪張文宏醫生不讓吃。
無奈長著中國胃的我們就喜歡吃粥,也習慣吃粥,怎麼辦呢?如何做出美味又營養的粥呢?營養師教你幾個妙招!
一、煮粥加上魚肉蛋
廣東砂鍋粥有一種生滾粥,在煮好的粥裡面加上肉類,比如雞絲粥、牛肉粥、魚片粥、豬肝粥、螃蟹粥、臥蛋粥、鮑魚粥等等,把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材加入粥裡,加入薑絲或香蔥去腥,白胡椒粉提鮮暖胃,這樣做絕對是好粥一碗!
二、煮粥加上綠葉菜和菌菇
每天至少一斤菜,很多人保證不了,特別是孩子們就更不愛吃菜了,所以我們要花點心思把蔬菜加入一日三餐中。早上煮好的雞絲粥,加一把小白菜,或者焯好水的菠菜,再把香菇、花菇、木耳切絲加進去同煮片刻,滿屋飄香,暖心暖胃又營養。
三、煮粥加點粗糧雜豆和薯類
吃白粥的習慣要改一下嘍,我們提前一晚把粗雜糧泡一下,早上也可以煮得軟爛適口,再加點山藥、地瓜、芋頭之類的薯類,提高營養密度,讓飽腹感也更強。
四、吃粥重搭配
可以吃粥,但是不能只吃粥,也不能吃白粥+鹹菜!早餐餐桌上必須搭配的幾個硬體:肉類(如蛋卷、煮蛋、醬牛肉、雞肉、白灼蝦、煎三文魚等),主食類(全麥麵包、肉包、煎餃、發糕、蛋餅等),奶類(牛奶、酸奶)。
張醫生並不是真的不讓吃粥,而是讓我們注意優質蛋白質及鈣、鐵、鎂等多種營養元素的攝入。提高身體素質、提升機體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唯有從正確飲食觀念入手,改變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才會讓自己和家人都受益。只有用心領悟了,才會理解張文宏醫生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