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學伴」事件:有朋自遠方來,就非要不亦樂乎?

2021-02-19 MBA

1391 字 | 2 分鐘閱讀

山東大學」學伴「事件輿情始末

7月初,山東大學「學伴」項目被微博網友曝出後,引發爭議。

接著山東大學一份《山東大學關於舉辦中外學生「學伴」活動的說明》在網上流出後,學伴事件輿情更是持續發酵,引爆輿論。

最後,7月12日山東大學微博發布公告,向社會公眾致歉。

山東大學學伴事件持續發酵,一些較有聲望的網絡媒體也紛紛發文聲討和譴責山東大學「學伴」事件,其中不乏充斥著異性及種族歧視言論,評論區更是不堪入目

 

筆者信奉「和而不同」,對山東大學「學伴」的做法並不完全認同,但如此一邊倒的輿論還是讓我隱約感覺到「事出反常,必定有妖」。

只是讓你看到我想讓你看到的

此事件中有兩張被熱炒的圖片。

圖片1:背景為餐廳,照片是一群非洲裔男生與中國女生的合影。留言「find your girl here#shangonguniviery #chineseuniversity(在這裡找到你的女孩#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用戶頭像是非洲裔。

第一,這張照片並不是來自「微信朋友圈」,實際來自Instagram

(Facebook公司旗下一款免費提供在線圖片及視頻分享的社交應用軟體)。

第二,這個名為「rysbeyaizhan」的Instagram帳號,發布有且僅有一張圖片,發布日期在7月10日左右,正是輿論發酵之時。

這位發布人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呢?難道不值得我們懷疑嗎?

圖片2:背景為「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2018年開學典禮」的照片。圖中三名非裔學生和一名中東裔學生與一名亞洲面孔的女生合影

首先,這張照片並不能反映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的生源比例根據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2018年級招生簡章 ,「2018級將進一步提升錄取人數,全球各大區錄取比例不變,約20%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45%來自美國,35%來自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更不要說,這位亞裔面孔的女生並不一定是中國國籍。

第二,如果希望進一步了解蘇世民學院的生源情況,蘇世民書院的入學學生名單在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的官方網站(http://www.sc.tsinghua.edu.cn/scholars2018/index.jhtml)上都查到,包括姓名、照片、國籍及畢業院校。

如此簡單的功課都不做,就將包括當事人隱私的圖片到處發布,用意何在呢?

還有其他各種經不起推敲的種種論據,筆者就不在此一一駁斥了。

至此,想起一位媒體從業者的話,「我們不生產假新聞,我們只是讓你看到我想讓你看到的。」

激勵機制和克服偏見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教授在2019年6月份與任正非的對話中坦言,「以前我犯了一個錯誤。那時,我覺得網際網路會讓人們變得更加一體化。我以為國家的邊界會消失,民族主義會被摒棄。然而今天情況如何?環顧世界,我發現情況反而變得更差了。所以,我當年想錯了。」 

芒格則一陣見血的指出,「錯誤激勵機制是一切問題的主要原因。。。如果真理和一個人的利益背道而馳,那麼這個人就很難接受真理。」如果山東大學「學伴」的問題是由於激勵機制引起的,那麼解決方案很簡單——改變激勵機制。

對於輿情發酵的單一事件可以通過改變激勵機制來應對,但是對於更多的事件和問題呢?對於任何相關方,恐怕不可能僅僅依賴於改變他人的激勵機制來減少自己的偏見和無知。芒格給出的建議包括跨學科學習、逆向思考、多角度驗證等等。我們的教育任重道遠!

薦文:陶輝(後MBA87期),Howard 企業出海服務專家

↓↓留言互動的人會更有智慧哦↓↓

↓↓點擊好看的人會更有福報哈↓↓

相關焦點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連起來看,照字面講,凡是中國人,無論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註解,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亦說乎」。「說」是古文借用字,就是高興的那個「悅」字,是很高興的。假如這是很正確的註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聖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連大龍峒孔子廟我也不會去了。講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古義為「同門、同學」,引申為弟子。所以孔子這句千古流傳的金句是歡迎遠方學子時講的。那麼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理想的孔子為何興學辦校?先秦時期信息閉塞,他老人家何以能吸引到遠方的弟子?孔老夫子又為何「樂乎」?
  • 好客山東的一張賽車名片 「有朋自遠方來賽車」才是真的不亦樂乎
    當天除了氣溫特別熱情之外,在有朋自遠方來車隊的專屬P房你也能體驗到每個參與者身上滿滿的熱情,閃亮登場的全新賽車、慷慨激昂的各路老闆、躍躍欲試的媒體嘉賓和風風火火的車隊技師。在有朋自遠方來賽車品牌升級發布會暨AMG GT3 EVO新車發布會之後,「有朋自遠方來車隊」也正式更名為「有朋自遠方來賽車」。
  • 誤讀澄清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的是「朋友不遠千裡而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的意思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的是「朋友不遠千裡而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的意思嗎?  《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大部分注釋類書籍把「朋」註解為「朋友」,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理解為「朋友不遠千裡而來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實際上有些片面。 1 「朋」、「遠」二字釋疑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的你如何理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你有朋友從遠的地方來探望你,你不高興嗎?這是人的根基。是為人處事的根基。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有多少人願意去探望你,即使是鄰居也不一定。我們現在住進了高樓大廈,我們和鄰居認識嗎?
  • 有朋自遠方來是什麼意思?絕非你所想
    《論語》中有一句話,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六七歲的小孩,在啟蒙認字之初,幾乎都背過孔子這句千古名言,即便沒有,上學後,在老師凌厲的眼神督導下,也肯定爛熟於胸。那麼,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銀耀星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二季度)
    【銀耀星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銀耀星城展示館(政治生活館)自2019年12月27開館以來,受到了廣大老幹部工作者和老同志的關注與支持。2020年第二季度共有19個團隊來館參觀、指導、開展活動,觀覽長沙老幹部風採,團隊中有省、市領導和長沙老同志,還有其他市州兄弟單位遠道而來互動交流。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白話:孔子說:「學習並且能夠適時加以實踐不也是令人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卻不為之惱怒,不也是君子嗎?」解讀:這是我們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知的三句話,也是《論語》的開篇詞。
  • 你真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思嗎?你的理解真錯了!
    《論語》開篇第一則,從小很多人就張口就來,上過學的基本都背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上了初中和高中,老師有時候還拿「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告訴同學們複習的重要性。等上大學的工作後,朋友相聚經常會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但實際上,我們在理解上,已經偏離了孔子的本意。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的意思您真的弄懂了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過,學而之人就是做學問,做學問不是學習知識,而是隨時隨地反省和實踐做人做事。為什麼論語開篇把這三句話放在一起,因為這三句話都是有關聯的,具體原因會在文章後面說到。現在先來討論後兩句話。正如一般的解釋:「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一位有修養的君子嗎?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麼讀就通了
    君子蘭:身修而有暗香,花潔白如玉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第一章後面的兩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理解這句話我們要先了解兩個要點:一這裡的「朋」是指志同道合者,而不是泛指一般的朋友;二,有朋自遠方來,為什麼強調自遠方來呢?這是理解這句話的關鍵。這裡的朋應是指志同者,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學識和道德涵養到了一定程度,慢慢的把名聲傳播開來,志同道合者慕名而來的意思。
  •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昨天我們講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今天我們接著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前面是講自己在學習。第二段呢?你學習了,有了成果了。就是把自己的私心一天一天的減少,待人接物,辦事情,你教書,逐漸逐漸開始為人家著想,到最後全部為人家著想,到後來你有了成就了。有成就的時候,不要像現在一般的人,自己有一點學問,就到處宣傳,自己宣傳,古人不是如此。
  • 有朋自遠方來,視頻如見面
    當年在同一個縣城讀書的同學,近期來深圳出差,聯繫我說一起吃個飯,本來沒什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嘛。可是,他現在武漢工作,這事兒變得有些棘手,曾經英雄的武漢人民戰勝了疫情,現在也早已回歸平靜,但是所有人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在很多場合,還是要填寫近期接觸人員排查情況,尤其是是否接觸曾經的高風險地區人員。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樂」不能做「快樂」來理解[待續]
    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釋義      關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句,可以按照語法分析並去掉修辭手法(反詰疑問)直接簡化為「朋來,樂」。如果真的是這樣,有朋自遠方來就變成「友朋(善待志向相同者)自(理所當然地有)遠(總有;他方)方(一併而來的大學問家;「真理」)來(到來)」了!     「方來」的道理很簡單,美國重視科技人才(友朋),人們就趨之若鶩地奔向美國。曹操也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才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學而時習之,說乎?有朋自遠方來,樂乎?人不知而慍,君子乎?
    0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年少時以為:非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相信這句出自孔夫子的《論語.學而篇》在整個華夏,幾乎家喻戶曉。
  • 綜合性學習 有朋自遠方來
    七年級(6)班舉行了「有朋自遠方來」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中有些問題,請你來參與解決。(1)活動前,班級為此出了一期」新同學,新朋友」的黑板報,請你代擬一個小標題。4、晨陽學校七年級(1)班同學計劃於9月8日舉辦以「有朋自遠方來」為主題的師生聯歡會,讓大家加深認識,進一步增進了解。請你以班委會的名義給學校團委書記黃老師寫一封邀請信,請他參加這次聯歡會活動。(100字左右,格式符合書信要求)  答案:1(1)高山流水覓知音(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論語》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
    學而篇第一 1.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時」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時間。「習」,是複習、演習、練習。「說」雖然寫出來是「說話」的「說」字,但是讀做yue,四聲。
  • 有朋自遠方來作文(精選三篇)
    但這短暫而美好的回憶卻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腦海裡……  有朋自遠方來作文2  今天下午,我騎著自行車早早來到學校,想起今天要和新疆來的小朋友打比賽,心裡有點激動。  老師要求我們身穿藍色球衣,白色球襪。我的隊友們都是早早就來到學校,還來了不少家長。約定的時間到了,新疆的小朋友沒有來。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記一場航空與中醫的碰撞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記一場航空與中醫的碰撞 7月1日下午,在這個舉國歡慶的香港回歸紀念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