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傳承文化創新!老字號夫子廟貴賓樓登2019十大金陵創新菜榜單

2020-12-20 長三角論壇

【蘇商視界】來燕堂訊:南京味道,夫子廟貴賓樓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

大賽比拼現場
近百位資深廚師、廚藝高手

10月31日,2019「金陵菜」主題廚藝大賽在南京開賽,來自南京的38家高星級酒店、餐飲名店的近百位資深廚師、廚藝高手進行了一場「金陵菜」的「匠心」比拼,這既是一次精湛廚藝的高端展示,更是一次「金陵菜」的驚豔亮相。經過評審打分,專家們還深層研究了作品的文化性、傳承性與創新性,綜合評選出「十大金陵經典菜」和「十大金陵創新菜」,夫子廟貴賓樓酒店方春金大廚的「蘆蒿鮮蝦餅」榮獲2019「十大金陵創新菜」榮譽。

夫子廟貴賓樓酒店方春金獲獎作品

夫子廟貴賓樓酒店位於秦淮河畔,文化積澱深厚,文脈源遠興盛。當年夫子廟貴賓樓酒店定位是地方政府接待外賓和政商往來南京的重要貴賓,品味正宗地道金陵美食,體驗六朝古都市井繁華,賞覽十裡秦淮都市風光的高端酒店。多年來,夫子廟貴賓樓酒店秉承弘揚傳統「金陵菜」的初心,匠心堅守「金陵菜」的傳承。夫子廟貴賓樓酒店的「秦淮八絕」16道小吃已成為南京金陵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秦淮小吃品牌,傳揚天下,名揚四海。夫子廟貴賓樓傳承傳統、延續經典美食的同時,與時俱進,熔古鑄今,悉心研究「金陵菜」的文化創意、品牌創新。「蘆蒿鮮蝦餅」、「翡翠鴿蛋牛筋」、「香豬肉燜鮮鮑」等創新菜,在夫子廟貴賓樓餐桌上不斷更新,滿足消費者「色香美味」享受的同時,還植入了古都金陵文化、秦淮故事、江南曲藝的傳播和演繹,以美食文化為南京旅遊的文旅融合講說好秦淮文化故事、傳播好六朝古都文明。

貴賓樓地道的「秦淮八絕」16道小吃
夫子廟貴賓樓以排名第一入圍大賽總決賽

據貴賓樓主人繆劍介紹,夫子廟貴賓樓始終堅守金陵美食初心,作為秦淮文化、南京旅遊的重要門戶,在國家文旅融合大背景下,貴賓樓酒店利用包廂、樓梯、過道等空間,傾心打造了秦淮文化長廊,還拿出貴賓樓一樓整層設立了來燕堂書畫院、來燕堂陳設藝術館,為來南京旅遊的外賓旅客、品位金陵美食的來賓朋友,提供了一個集旅遊、美食、文化、休閒於一體的文旅集散勝地。

本次大賽由南京市委、市政府指導,南京市商務局、南京市文旅局、南京市人社局、南京旅遊集團等單位聯合舉辦,是近年來南京舉辦的規格和競技水平最高的一次餐飲比賽,也是圍繞「金陵菜」主題舉辦的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比賽,對於傳承和弘揚「金陵菜」具有裡程碑意義。

相關焦點

  • 十大金陵經典菜、十大金陵創新菜出爐
    」,出道1400多年的「金陵菜」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11月27日,歷時三個月的2019「金陵菜」主題廚藝大賽落下帷幕,大賽評出了「十大金陵名廚」「十大金陵經典菜」「十大金陵創新菜」。金陵叉烤鴨、千禧鹽水乳鴿、六華春魚頭王、千層翡翠豆腐……獲獎的菜品不僅顏值高、名字好聽,每一道菜也都承載著一段歷史。
  • 十大金陵經典菜出爐,這些菜你都吃過嗎
    11月27日,2019「金陵菜」主題廚藝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在南京舉行。其中,古南都集團江蘇酒家薛培沛、六華春朱睿、代宏偉等十人獲「金陵名廚」榮譽稱號。金陵叉烤鴨、千禧鹽水乳鴿、明珠燉生敲等參賽作品獲「十大金陵經典菜」榮譽稱號。六華春魚頭王、雨花石魚圓、蟹粉灌湯菠蘿蝦等參賽作品獲「十大金陵創新菜」榮譽稱號。
  • 老字號如何傳承與創新?——有關上海老字號企業社會考察報告
    對老飯店的印象大多都是文化底蘊深厚,有73.3%的對象願意在老飯店品嘗本幫菜,說明人們對「上海老飯店」廣泛認同。在對老字號餐飲業的建議調查中,66.7%的對象建議最應注意經營理念創新,80.0%的對象建議採取開發新品,加強推廣有效營銷手段。詳見下表。
  • 打造「夜之金陵」特色品牌 南京晚上越來越好玩了
    昨天,在南京市委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務局就近期出臺的《打造「夜之金陵」品牌的實施方案》以及2019中國南京美食文化節情況進行了通報。從白天到黑夜,從線上到線下,從美食到文化……南京越來越好玩了!換雙跑鞋,沿著「美食地圖」打卡去10月27日,2019中國南京美食節將在老門東啟動。
  • 老字號萃華樓印象城店開業 萃華杯魯菜創意賽主打「傳承創新」
    憑藉醬汁桂魚、幹炸丸子、烤花卷等經典魯菜正宗傳承菜品「鎮店」,再加上芝士南煎丸子、流沙咕老肉等融入創新元素、西式吃法的新菜品,80歲的老字號萃華樓顯現出年輕時尚的一面。在11月16日公布的2021版北京米其林指南中,萃華樓再次上榜,成為唯一一家摘得米其林一星的北京老字號,其總經理和主廚王培欣也成為京城老字號餐館中唯一一名米其林星廚。很多網友也表示,萃華樓的確給北京的老字號「爭氣」了。王培欣表示,一年來,萃華樓一直以米其林評選的標準對菜品、服務進行提升,也一直在米其林一星的「壓力」之下不斷傳承與創新。
  • 清華大學成立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所
    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文件精神,著意構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文化體系,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一得閣有限公司等中華老字號共同建設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研究所,經批准正式成立。
  • 探索非遺文化傳承創新寺庫名物籤約北京聯合大學非遺學院
    探索非遺文化傳承創新寺庫名物籤約北京聯合大學非遺學院 2019-12-11 11:32:35,雙方將共同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在非遺傳承人才培養、非遺產品創新轉化、非遺文化解讀等領域展開合作。
  • 北京老字號萃華樓海澱開分店,創新菜、時尚味吸引年輕人
    11月18日,餐飲老字號萃華樓在海澱區翠微路12號印象城的新店開業,在傳承經典魯菜的同時,融合了川菜、粵菜、私房菜等,創新推出潮式凍凍魚、石板鮮茅沙姜雞等菜品,以吸引消費主力年輕人走進老字號。「比如傳統菜南煎丸子,年輕人不太會點,我們就把它創新為『芝士南煎丸子』,讓丸子有了新口感,更有時尚味,迎合年輕群體的口味。」
  • 2019南京最全觀燈指南來襲!春節賞燈,讓我們相約秦淮!
    攝影:丁丁-旅行3夫子廟核心展區範圍:夫子廟核心區域,包括大成殿、科舉博物館(含南苑)等主題:中華文明·千年傳承特色:以儒學文化、科舉文化為核心,強化創新創意表達,既能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又要展示新時代創新文化的自信,展現文脈世代傳承篇章。
  • 深商走進華園商業矽谷丨從老字號的堅守到「二代」傳承與創新
    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斯達高集團董事長詹培明、譽興集團董事長張北京、亞洲眼鏡董事長陳漢清、雅樂薈集團董事長黃育生、左右家俬常務副總裁洪曉山、神州雲海總經理孔令濤、深商會執行會長林慧等近20位來自深圳老字號企業代表,與萬眾城集團董事長鍾華、新新商學院執行院長謝夢龍就萬眾城集團旗下華園商業矽谷創新型教育項目、老字號企業的創新轉型以及家族企業的傳承等方面展開了交流與探討。
  • 老店煥發新風貌,實現上海老字號飯店年輕化、創新化 ——上海老...
    前言 說到一座城市的文化,怎麼能缺少了飲食呢?說到上海的飲食文化,自然就是上海本幫菜。在上海,有一家名為上海老飯店的本幫菜飯店,原名「榮順館」,由上海川沙人張煥英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地處「海上明園」豫園旅遊區內。以經營上海本地風味菜為特色。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創新企業 2020-01-08 10:22:21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 於蕾:老字號的價值在於其傳承意義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趙勁)今日,「老字號的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論壇上,《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通過分享團隊創作《國家寶藏》的心路歷程,來闡釋這一工作對老字號的創新和發展有借鑑意義。
  • 北京「吳裕泰」老字號積極創新發展
    北京市貫徹落實《關於推動北京老字號傳承發展的意見》為契機,實施好創新發展工程,引導老字號企業強化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助力老字號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6月19日,主題為"臻享有機裕踐未來"的2019吳裕泰有機茶新品發布會舉辦。
  • 百年老店,上海老飯店的傳承與創新
    您認為百年老字號餐飲業最應注重什麼? 根據您在生活中的觀察,發揚上海本幫菜老字號餐飲有效的營銷手段是? 您在傳承和保護上海本幫菜方面有哪些建議?
  • 持續創新才是對老字號最好的保護
    杜新磊立即成立了廣育堂文化挖掘整理小組,深挖老字號品牌文化內涵,將廣育堂商標在國內外進行了註冊,並加強了智慧財產權保護,走遍了老濟寧城的大街小巷,對廣育堂明清、民國時期傳承的1180個古方進行整理,其中,調理體質的二仙膏最具代表性,製作要經過13道工藝、99道工序,製作技藝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首批國家傳統振興目錄。
  • 常州2019十大必吃餐廳出爐!
    禧瑞都大飯店傳承傳統手藝,又有創新出品的禧瑞都,被評為「中國烹飪協會會員單位」「常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會長單位」「中華餐飲名店」等。菜品結合傳統與創新,追求極致。無論是招牌菜三蝦醬竹蓀、新派燉老鴨,還是地道本味的豆腐湯配麻糕,都很見功力。文筆山莊大飯店2017年被評為「江蘇省著名商標」,是常州首個獲此殊榮的餐飲企業。多年來,文筆山莊不斷開發新菜,還從大董引進正宗北京烤鴨,滿足常州食客。
  • 盤點2019年中國十大黃酒、料酒品牌最新榜單
    今年的《快消品牌競爭力評價報告》中,中商產業研究院特地發布了「2019年中國十大黃酒、料酒品牌最新榜單」,中國本土品牌繼續包攬中國消費者青睞品牌前10名,從品牌影響力情況來看,2019年黃酒、料酒品牌TOP10品牌分別是:海天味業、同康酒業、恆順、老恆和、廚邦、古越龍山、金楓酒業、王致和、千禾、鼎豐。
  • 非遺美食 守正創新煥發新生|太平南路|馬祥興|素食|綠柳居
    從上世紀60年代這家老字號餐館搬到太平南路開始,就餐的人群就絡繹不絕:附近的老南京、慕名而來的小年輕、外國來賓等都是它的座上賓。2016年,綠柳居素菜技藝入選第四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同時入選的還有永和園小吃麵點技藝、馬祥興清真菜技藝以及江蘇酒家京蘇大菜技藝等。
  • 楊斌: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徵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楊斌在第七屆清華大學校長杯創新挑戰賽十強決賽上,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主題為「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徵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的分享。楊教授指出,大學的科研創新文化,對於整體社會文化有重要價值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