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近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名叫《生活在樹上》。作為一個經歷過高考並且成功上岸的我沒讀懂,大致看了兩三遍,迷迷糊糊的,總覺得看不出來觀點,段落之間沒有特別清晰的邏輯關係,嚴重懷疑我是個假大學生……
第一段就有諸如『嚆矢(hāo shǐ)』、『濫觴(shāng)』、『振翮(hé)』這樣的生僻字眼。會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還引經據典,用了卡爾維諾的作品《樹上的男爵》,誠然,這些都是能看出來該考生確實知識積累非常的豐富,並對其理解很透徹。
其中,嚆矢是比喻事物的開端和先行者;濫觴比喻事物的起源;振翮形容人志向遠大,努力拼搏,奮發向上。
整篇文章翻譯過來大致是說自己的目標、理想,家庭的期望與壓力和自己在社會上地位與角色的關係,似乎想在三者的複雜關係之間找到平衡以及自己最嚮往的生活方式。
作者在最後一段形容了生活在樹上是什麼樣的狀態和最終想要達到升上太空的目標,有報導認為作者沒有對生活在樹上具體是怎樣的做出闡釋,是文章的一大遺憾,但我覺得『個體超越性(超然)』、『保持婞(xìng)直(正直)』、『遺世獨立』這幾個詞是完全可以概括的,或者說給讀者以想像空間,生活在樹上到底是怎樣一種生活方式。其實這樣的生活很難達到,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構想,但精神層面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確實可圈可點,是很難企及的水平。但滿分可能存在一點鼓勵這樣個性化作文的分數。全文不拖沓,每一個字都是有用的,看似前言不搭後語,實則很緊湊,一氣呵成。其次,打破了我們所學的非常規矩的寫作模式,論據是非常充分和自然的,幾乎不用過渡句。做到了首尾呼應,題目起的很合適,有故事的感覺,也蘊含了哲理。總覺得和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前赤壁賦》所寫的: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在精神層面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原文的筆跡確實值得學習,一筆一划,全篇都非常工整。相信每一個高中生都聽老師說了不帶說的,甚至進考場前還在說的話:字跡一定要清楚,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一筆一划的寫。
我覺得這篇文章唯一的缺點就是可讀性不夠強。經典名著的運用很好,閱卷老師肯定都可以明白,但生僻字過多,影響閱讀。我始終認為好的文章,不僅要有新穎的構思,明確的立意,深刻的內涵,還要讀時淺顯易懂,讀後引人思考,耐人尋味。俗稱:說人話。這是遇上了伯樂,給了滿分,要是沒遇上,不就埋沒了一顆明亮璀璨的星,有深意的生僻字詞當然要積累,但用時要慎重,用的少且恰到好處的用,就是驚豔了時光,用多了就是閱讀火葬場,不懂的人也體會不到美感和哲理。雖然在立意、用典、結構等方面都是值得拜讀學習的,但還是不提倡學習,有個性的作文,喜聞樂見,但不要都去學,閱卷老師也會審美疲勞,可以借鑑一些然後融進自己的文章中去,這樣都有屬於自己的模式。
PS:個人看法,不喜勿噴。對於這篇文章,我可能還沒理解透徹,還有些有誤的地方,歡迎評論區交流!創作不易,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