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2021-02-07 天地農大
前些日,媒體報導南京某知名高校學生偷外賣被刑拘事件。在陸續報導中,犯罪嫌疑人系「知名大學本科生,為了他準備考研,家中3個兄妹都輟學」等信息,引發公眾同情,認為刑拘懲處過嚴。

法律的歸法律,情理的歸情理。回歸法治框架內審視這起盜竊案,當地警方對其刑拘的做法並無不妥。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這兩天,浙江大學給予強姦犯學生留校察看處分一事,引發社會熱議。

這是微博上廣為流傳的一個段子,起源於兩所大學的「依規處罰」。浙江大學在讀學生努某某(民族考生、「貧困」生)因犯強姦罪被法院判刑,被給予留校察看處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在讀學生楊某、黃某因考試作弊,被開除學籍。

掰開來看,兩個處罰都沒啥問題:浙大回應說,鑑於司法部門認定努某某系犯罪中止、具有自首情節,根據《浙江大學學生違紀處理辦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故給予留校察看處分。哈工大則表示,開除作弊學生的決定,是按照學校有關文件執行,文件已交給學生本人。

放在一起,事情卻有點「魔幻」——犯強姦罪的學生被留校察看,作弊的學生卻被開除。儘管浙大與哈工大在育人傳統上有所不同,但同為國內名校,在處罰尺度上總該保持相當的默契吧?

由此想來,此次爭議的核心,恐怕也不是校規的寬嚴之爭,而是「有彈性」的裁量尺度和「不確定」的懲罰目的——輕錯輕處、重罪重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這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樸素的正義。

學生因作弊被開除學籍,有不少人認為「處理得過重了,應該給出路」;強姦的社會危害性明顯更大,當事人卻僅作留校察看處理。如此處理,也難怪廣大網友編出「不怕強姦怕作弊」的段子了。

對於前者,我們或許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我的母校,首次違反校規的學生,處分材料會放入個人檔案,但若日後表現良好,畢業前便可申請移除「汙點」。據我所知,每年都有幾個學弟學妹因一時糊塗被處分,但在這條規定的激勵下,他們知恥後勇、發憤圖強,變「汙點」為「亮點」,成為母校「儲人才,圖富強」的後備力量。

至於後者,我想起幼時聽過的一則寓言——

古老的國家用鞭笞來懲戒犯錯的人,懲罰的順序是先輕罪、後重罪。某一天,鞭子突然有了靈性,由於新奇,它在抽打輕罪者時格外用力;由於疲憊,它在抽打重罪者時變得綿軟。長此以往,這個國家的壞人壞事並沒有減少,社會秩序反而更加混亂。

老話說:「犯多少錯,挨多少打。」規則的核心在於實施和認可,而懲罰的目的是修復與教育。

一些評論已指出,學生因類似罪名被判刑,學校都予以開除。試想一下,如果浙大在制定校規、處理學生時,多多參考歷史案例和兄弟院校的經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許就不會以這種「難為情」的方式上熱搜了吧?

羅爾斯曾在《正義論》中寫道:「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價值一樣。」而正義展示力量,需要更廣闊的視野;規則平穩運行,需要不斷查漏補缺。

一言以蔽之,校風各自有別,紀律寬嚴有分,但無論「嚴肅處理」還是「治病救人」,都得服務於正義的目的。至於規則,它必須是燒紅的烙鐵,而非有彈性的皮筋。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偷——拉比克使用技巧
    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偷——拉比克使用技巧 DOTA2 766APP ▪ 2016
  • 非人哉:白澤居然偷吃,還稱讀書人的事怎麼叫偷,這是孔乙己嗎
    後來哪吒問他偷吃的事,白澤表示讀書人的事怎麼能說是偷呢。這是孔乙己上身了嗎?這臉皮有點厚啊!偷吃九月的泡麵,險些被趕出家門後來白澤九月加寄住,九月這時已經收留了哥哥十一月,所以不願意收留白澤。
  • 當代孔乙己:竊外賣的讀書人和偷東西的白領
    ​01偷外賣的讀書人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令人唏噓的新聞:南京一名大學生,因為多次偷外賣,被刑拘了。據說,出事的小區多次出現外賣被偷的現象,於是安裝了監控。最後查到有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青年男子連續兩天在同一時段,偷拿了外賣。
  • 孔乙已|功利心下墮落讀書人與涼薄旁觀者,是那麻木年代的悲哀
    孔乙已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爾做些偷竊的事。」也就是說,讀了些許聖賢書的「孔乙已」,為了生活下去,開始偷竊。只是,他的「偷竊」舉動,並非「逼不得已」,更多是咎由自取。畢竟一開始,他還是可以通過替人抄書賺錢的,只是他吃不了這份苦罷了,於是便斷了自己謀生的路,開始在所謂的逼不得已下偷書賺錢了。偷竊,是「孔乙已」墮落的第二步。
  • 爐石傳說:不偷不搶復活牧,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叫偷呢?這是精控
    秉承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想法,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套不偷不搶的復活牧。AAECAa0GCNMKha0DjrED47QDm7oDyL4DyMAD+9EDC4oH16wD2qwD8qwDgbEDmLYDk7oDr7oDy80D184D49EDAA==確切的說,這是一套復活龍牧。
  • 高考和汕頭孔廟:讀書人的事
    道長把杯:不是說要重光孔廟麼?相信還有散落民間的相關文物、以及文獻資料可彌補不足,所以,歷年均不乏讀書人呼籲重光孔廟,尤其汕頭政協領導以及文史委員會眾多有識之士,一直多方努力著。2019年初,汕頭市政協委員鄭鶴齡領銜提案《關於保護、修復汕頭孔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0年初,廣東政協委員黃三吾領銜提出《關於將汕頭孔廟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議》。
  • 讀書人的毛病
    他說「讀書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書讀的多了,以為萬事萬物都像書那樣是講道理的,其實走到社會才發現,社會是不講什麼道理的」。「讀書人以為什麼都是講道理的,但是社會是不講什麼道理的」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會有點不舒服,但是他打碎卻是那些小布爾喬亞的幻想。高中的政治書講的很明白「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 111位影視製作人抵制郭敬明和於正: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文丨張 十 扒】「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對於魯迅先生在一個世紀以前所著的短篇小說《孔乙己》中的這句話,相信的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那我就有一個疑問了:竊書真的不能算偷嗎?又是誰讓這些光明(郭敬明)正(於正)大的剽竊上了臺面呢?現在來說「竊書」當然算偷了!不管是從什麼層面來說,都算是偷。
  • 請問:你是「便秘」的讀書人麼
    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是消化了他所讀的書的,所以才會在他的眼睛裡看得出來。我們今天缺少讀書人,很難找得到真正的讀書人,不是因為我們不識字,而是因為我們消化不良,消而不化,成了讀書的便秘者,或者說是便秘的讀書人。
  • 男子偷手機盜刷支付寶買小豬佩奇玩偶?社會社會!
    咱們佩奇不是長這樣麼?就在這條新聞下面,網友的評論更是刷新了小編的三觀:什麼?!就因為偷的是小豬佩奇,竟然還有不少網友覺得小偷「萌」「有童心」,這是「竊書不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的現代版嗎?還有網友表示要偷手機來養小豬佩奇,也有表示給掌聲的,不知道是反諷還是玩笑,但是拿偷盜之事開玩笑,未免有違法律倫理。小豬佩奇通過其他網友的評論傳達了自己的心聲:這鍋我不背!
  • 讀荀子感悟儒——淺議讀書人
    今不議論學派事情,根據《荀子》淺說古今讀書人,拋磚於水中引起水波漣漪,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大浪淘沙後人論。荀子把人以「儒」分兩大類,一類是讀書人,分為:聖人,大儒,小儒,雅儒,瞀儒,偷儒,賤儒,人臣,君子,士,法士,散儒,陋儒,通士,公士,直士,愨士,勇者,腐儒,俗儒,俗人,小人。另一類眾人眾庶不算「儒」,非讀書人。
  • 【大名讀書人】黃粱美夢
    【大名讀書人】黃粱美夢 2020-06-08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淘寶賣書做到皇冠 奇葩賣家到新華書店偷書進貨
    浙江在線杭州1月20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俞雯褀 通訊員/馮偉 編輯/沈正璽) 小說《孔乙己》裡,主人公孔乙己曾有過這麼一段喃喃的辯述:「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魯迅先生辛辣辛酸的文辭之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於是,成就了一段「竊書不算偷」的典故。
  • 歷史上的獨夫民賊, 不曾負天下讀書人, 讀書人卻負他
    民國二十三年,胡適致信蔣介石,措辭嚴厲:「明定自己職權,用全力做好權限內的事!」晚年的胡適繼續批評蔣介石,友人都勸他把握分寸,胡適笑談:「我和蔣公是老朋友,頂他兩句沒關係!」民國的大哲學家熊十力曾3次拒絕蔣介石的重金支援,並對前來送支票的人破口大罵:「你給我快走,他是王八蛋,我怎麼能用他的錢,你快拿走!」
  • 穿著長衫,站著喝酒,孔乙己是不是讀書人
    孔乙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讀書人,靠知識來養活自己。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做成真正的讀書人,連一個秀才都沒有得到,就被逼得瘋瘋癲癲,最後走上了絕路。而最了解孔乙己的,是魯鎮鹹亨酒店的小夥計。在魯鎮的鹹亨酒店,小夥計好不容易謀到了一份工作。先是在裡邊的包間雅座裡招待那些長衫主顧,但因受不了他們的傲慢,又改到外間來接待短衣幫。
  • 奇情怪談—算命先生和讀書人的奇遇
    一次他到襄陽、漢陽一帶遊歷,和一位讀書人同船,兩人交談的很投合。算命先生和這位讀書人相處了一段時間,發現這個讀書人不睡不吃,於是就懷疑他是仙鬼。夜裡悄悄地問他,讀書人說:「我不是仙也不是鬼,而是文曲星,有事要到南嶽區。因和你有緣,因此能在一起盤桓幾天。」算命先生問:「我對於算命,自認為造詣極深,但推算某某應當大貴,卻不靈。你主省祿籍,應該知道原因。」
  • 從長衫的脫與不脫,看讀書人的兩條路:範進中舉孔乙己卻被打斷腿
    孔子說「君子固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看來範進確實在穿長衫這件事上,不如孔乙己,畢竟賣雞的時候,如果是孔乙己的話,也一定會穿著長衫,擺出一副淪落至此的樣子。孔乙己們之所以不脫長衫,只是因為他的內心裡,還總是有一些,讀書人的傲氣在,卻往往因為自卑,要用一件破舊的長衫,來提醒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和那些短衣幫不一樣。
  • 書房與讀書人的春天
    張豐  在一個幾百人的大單位,真正的讀書人會神秘地走到一起。我有一位同事,買了一套《胡適日記》,就拍了照片發給我。過幾天,買了一套《胡適年譜》,又第一時間給我分享。
  • 民間傳聞:雅賊偷花
    於是人們一邊喊著打「偷花賊」,一邊要把「偷花賊」送官。還是一些年長者明白事理,拉開眾人,力主將「偷花賊」押送官府法辦。講到這裡,讀者一定有疑問,不就是偷盆花嗎?押送到官府去幹什麼?官府會怎樣來處置這個「偷花賊」呢?偷花的秀才被人捆綁押解到縣衙門,鳴鼓報案,再加上人聲鼎沸,早就驚動了知縣。當時的崇陽知縣名叫尹谷,字務實,號耕叟,長沙人,進土出身,所作詩賦在當時很有名。
  • 你好,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
    她將這些閃光的身影放進《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網絡相冊,打動了十多萬網友。「向北向北」真名朱利偉,是北京一位從業10年的出版社編輯。即使是職業出版人,當無意中開始拍攝地鐵讀書人時,那些被帶到地鐵上的書也遠遠超乎她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