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孔乙己:竊外賣的讀書人和偷東西的白領

2020-08-27 追風的人TheChaser

​01

偷外賣的讀書人


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令人唏噓的新聞:南京一名大學生,因為多次偷外賣,被刑拘了。


據說,出事的小區多次出現外賣被偷的現象,於是安裝了監控。最後查到有一名身穿白色T恤的青年男子連續兩天在同一時段,偷拿了外賣。


曝光的監控中,男子煞有介事地看著小票上的信息,似乎真是在尋找自己的外賣。



據警方給出的消息,這名大學生家境不好。為了供學習最好的他上學,家裡的三個兄弟姐妹都輟學了。


貧困、輟學、名牌大學、偷外賣。這些關鍵詞放在一起著實吸睛,以至於新聞下的評論也兩極分化。


有人覺得困難的人很多,偏偏他選擇了錯誤的路。



也有人開始責怪南京警方,覺得將偷竊者刑事拘留這件事情大題小作,不光榮,甚至會毀了這個學生的前途。



輿論在周末持續發酵。誰成想,事情有了新的進展,甚至可以說是,反轉。


根據@澎湃新聞 的報導,「偷外賣」男子是因為此前訂的外賣被人拿走,遂產生報復心理,從而多次偷他人外賣,並非像外界傳言的「因飢餓偷外賣」。


李某某身上籠罩的「貧窮」、「困難」、「成績優異」、「家庭唯一的希望」的光環,都破滅了。


他只是眾多犯盜竊罪中平凡第一個。


如果一個人真的是因為家境貧困,沒錢吃飯,飢餓到不得不偷取食物以裹腹,那確實是一件值得我們反思的事情。


即使周某真的很窮,他真的走到必須偷竊這一步了嗎?


且不談家裡3個兄弟姐妹輟學都在供養周某,即使真的分文沒有,那周某真的就走到絕境了嗎?本科畢業,即使在備戰考研時每周騰出2天兼職,保證自己的溫飽也是沒有問題的。


別說什麼沒時間、沒面子,不論什麼兼職,在正常人的價值判斷中,都絕對好過去偷竊。


02

不勞而獲的誘惑最大


前段時間,上海一位年輕女白領,在某超市購物時,被店員攔住了。


原來,2個月的時間裡,她幾乎每天都來這家超市,前後偷了50多次東西。


她每次在自助結帳的時候,她會先拿起一個商品正常掃碼,等屏幕上出現金額後,她就迅速環顧一下四周,看有沒有人注意。趁沒人看她的時候,馬上拿起另一個商品,虛晃一槍,裝作在機器上掃碼的樣子。



實際上,她根本沒把二維碼對準,只是做了個假動作,屏幕上也沒有顯示金額。



隨後,她掏出手機付款,把掃過碼和沒掃過碼的東西,都裝進背包裡。


1次、2次,嘗到甜頭的她,用同樣的方式,2個月內偷了50多次,多達75件商品。


然而,她卻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被監控錄像記錄了下來。



令人費解的是,這位白領根本就不是缺錢,迫於生計才屢次偷東西。


她在上海一家高大上的公司裡,有一份穩定而體面的工作,還有著旁人羨慕的家庭。


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擁有,總是讓人「心動」。



她自以為聰明,被蠅頭小利迷了眼,卻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給人生留下了抹不去的汙點。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根本不窮,而是「心窮」,為了每次那麼幾十、幾百塊的小便宜,連臉都不要了。


就像茨威格所說: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你以為自己佔到了便宜,殊不知生活會用多狠的方式讓你還回來。


03

品格其實是一種選擇


事實上,就算家境貧寒可以令看客多一分寬容,但是,個人的選擇,還是看自己。



還記得這位外賣小哥嗎,他叫阿龍,今年31歲,是一位腦癱患者,前段時間曾因為沒能進行人臉識別,被美團封號扣錢一事上了熱搜。


深夜的南昌街頭,一拍攝者問他,怎麼這麼晚還不回家,他回答,因為要跑單啊。


「我現在就跑一個平臺,因為另一個被封號了。」視頻中小哥說話很吃力,他羞澀底解釋自己的難處,但全程都帶著憨厚的笑容。



視頻發出來後,很多人都被小哥樂觀的精神所打動,更有熱心的網友想要給他幫助。


但是當網友給他捐款時,阿龍卻擺手拒絕說:「這錢我不能要,我要憑自己的努力賺錢」。



其實,阿龍剛開始找了很多工作,都被拒絕了,後來成為騎手,有時候他講話,顧客聽不清,就會收到差評,他也經常不被理解,被投訴形象差,甚至被罵「你這樣的人還出來送餐」。



聽到這樣的歧視和辱罵他怎麼可能不難過呢,他側臉看著鏡頭,他抿著嘴,幾欲落淚,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倔強地說:「沒關係」。


品格其實是一種選擇。


在逆境面前,你可以選擇更輕鬆的路徑,但是也可以選擇堅持和善良。


無論是因為貧困,還是其他原因,都不是違法犯罪的理由。當選擇了偷竊的那一刻,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如果一個年輕人能早點接受教訓,明白一個正值盛年、有手有腳還有文憑的人此後應該怎樣立足社會,這個結局也不算太壞。


生活也許是苦的,但至少,我可以做自己的那一點點甜。


命運也許不公,但要看到,你永遠可以選擇光明和努力。


相關焦點

  • 「孔乙己」出沒?蕪湖一書店貼「黑榜」警示竊書者!
    魯迅先生小說《孔乙己》中,孔乙己偷了丁舉人的書,被吊起來打,在喝酒時被人嘲笑,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竊書者,算偷嗎?蕪湖市中央城的科教書店最近就有「孔乙己」出沒,書店無奈之下,在店內張貼「黑榜」,公布店內視頻拍下的一些顧客偷書的情景,並以此警告「竊書者」莫要再犯。
  • 穿著長衫,站著喝酒,孔乙己是不是讀書人
    最近又回過頭來看了看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孔乙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讀書人,靠知識來養活自己。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做成真正的讀書人,連一個秀才都沒有得到,就被逼得瘋瘋癲癲,最後走上了絕路。而最了解孔乙己的,是魯鎮鹹亨酒店的小夥計。在魯鎮的鹹亨酒店,小夥計好不容易謀到了一份工作。
  • 《少年的你》獲最佳劇本,比孔乙己「竊書」還要諷刺
    孔乙己: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抄襲的你》:融梗不能算抄……融梗!……文藝人的事,能算抄麼?《少年的你》原著抄襲(借鑑?比如《少年的你》中陳念和小北的人物設定與《白夜行》中亮司和雪穗的人物設定基本一致,他們都是親孩子,接著徹底被家庭遺棄,兩人心心相印,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要走。又如《少年的你》結局處小北為陳念頂罪,這和《嫌疑人X的獻身》中石神為靖子頂罪非常相似。
  • 《孔乙己》:魯迅對舊社會絕望中的希望,從孔乙己身上的優點說起
    隨著年齡增長及閱歷的豐富,重溫這篇小說,我似乎也看到了他的執著和善良。所以,我今天寫下此文,與你分享孔乙己身上的那些「優點」,即讀書人的堅持、成年人的善良和社會人的守信。02.仍看重自身名節:孔乙己是一個很看重自己名節和清白的讀書人,從三次為自己辯解就看的出來。第一次「看客」嘲笑孔乙己「偷書被吊著打」,第二次還是「看客」嘲笑他「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第三次是鹹亨酒店掌柜的嘲笑孔乙己"又偷東西了"。
  • 淺談魯迅文集之孔乙己——從未消失的上大人孔乙己
    文章開始故事發生的場所就非常有特點,穿長衫的闊綽人和讀書人花上十幾文錢才能進去店面隔壁的房間裡,要上酒菜坐著喝,而只能花幾文錢的窮苦短衣幫卻只能在櫃檯外面站著喝,而孔乙己卻成了鹹亨酒店唯一一個在櫃檯外站著喝的長衫人。
  • 《孔乙己》:穿「長衣衫」的「短衣幫」,眾人口中的笑料孔乙己
    在【短衣幫】和【長衣衫】的【夾縫】之間,生活中的角色孔乙己才能成為眾人口中的笑料,凸顯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二、文中【嘲笑】的橋段,體現了孔乙己的【悲酸】,更凸顯了人性的【冷漠】「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
  • 魯迅《孔乙己》讀書筆記
    孔乙己一篇,長短不過兩千餘字,寫的是魯鎮酒館狹小空間裡立著喝酒的長衫書生孔乙己,兩千字的短小篇幅,不夠寫完孔乙己的倉皇一生,難以盡述孔乙己的體貌性徵,卻將一個酸腐窮懶的失意書生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初看孔乙己,覺得可笑而譏諷,再看孔乙己,只感蒼涼和悲傷。
  • 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前些日,媒體報導南京某知名高校學生偷外賣被刑拘事件。
  • 讀《孔乙己》新解,每個橫空出世的大人物,退後一步都成了孔乙己
    理想面前,孔乙己不過是一個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03讀完《孔乙己》,不知道你有沒有和我一樣,對這兩件事耿耿於懷?第一,孔乙己為什麼屢教不改,明知偷東西會被打,為什麼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去偷?前面也說過,孔乙己受孔孟教化,深知禮義廉恥,為何還會偷東西呢?請注意,他偷的是什麼?孔乙己不偷錢,也不偷物,專偷書,或是筆墨紙硯這些東西。有人看到他偷了何家的書,被吊打,孔乙己氣得漲紅了臉。
  • 從長衫的脫與不脫,看讀書人的兩條路:範進中舉孔乙己卻被打斷腿
    孔乙己們之所以不脫長衫,只是因為他的內心裡,還總是有一些,讀書人的傲氣在,卻往往因為自卑,要用一件破舊的長衫,來提醒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和那些短衣幫不一樣。範進和孔乙己在範進中舉之前,本質上是同一類人,在那個社會裡面,都是可憐的底層人物,對於人際關係的應對左支右絀,迂腐至極,除了讀書之外,基本上啥都不會,但是他們不同的是,範進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之後,終於中了舉人,而孔乙己確是屢試不中,連半個秀才也撈不著。
  • 魯迅並沒有嘲笑那個穿長衫站著喝酒的人,「孔乙己」應該另有所指
    這一次說得更清楚了,「我」對孔乙己的印象並不像其他客人嘴裡的那麼糟糕。似乎魯迅再說,孔乙己這個人並沒有那麼不堪啊。聯繫酒客們對孔乙己的調侃,比如「偷東西」一類的事情,就會發現在行為上有著第二個很重要的對比。
  • 你可知「茴」字有幾種寫法——《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筆下繼《狂人日記》後的第二篇短篇白話小說,被科舉制所迫害的文人,苦念聖賢書,中國封建儒家獨尊科舉制度犧牲者的典型形象,並就之對腐朽反動的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和憤怒的控訴。孔乙己作為一個苦讀聖賢書的書生,他實際上是迂腐不堪的。
  • 「竊書」算不算「偷」?看魯迅怎麼說
    魯迅的《孔乙己》裡有這樣一段經典的描述:「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 孔乙己課文朗讀與賞析導學
    (1)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      B、表話未說完(2)「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  C、表心情矛盾(3)「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  )A、表思維躍進(4)「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
  • 範進中舉,孔乙己半個秀才沒撈到,同為讀書人,差距為啥這麼大?
    孔乙己的時代背景是清末;《儒林外史》表面上寫明朝,實則影射18世紀的清朝。孔乙己和範進,時間相隔幾百年,兩人同為科舉制度禁錮下的舊知識分子,而命運結局卻又大相逕庭,這是為什麼呢?本文將在逐層剖析二者命運成因的同時,為您講述課文背後的故事。 關鍵詞:孔乙己,範進中舉,科舉制度
  • 《孔乙己》人物分析
    「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在魯迅筆下,這個愚昧可笑,心地淳樸善良,卻受盡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的虛造人物以及他與酒館的故事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寫照。他頑固迂腐。他深深地相信與知識與讀書的力量,可是他卻連秀才都沒考上。
  • 心理學分析|以《孔乙己》為例,淺談人物的自我修養及現實意義
    文|程小亦(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魯迅《孔乙己》年少時初讀《孔乙己》,文中那句「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 孔乙己:科舉落榜後以喝酒度日,後欠19文錢悽涼離世
    孔乙己睜大眼睛對他們說,「你們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這時,有人說,「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被人家吊著打。」孔乙己一下便漲紅了臉,他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 穿著長袍,站著喝酒,那個時代的孔乙己,在人們眼中太反常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經常拿當時孔乙己說的一句話作為自己偷抄作業的接口。我想你們可能也幹過這樣的事情吧。故事的大致情節是這個樣子的,我其實也記得不是很清楚,如果你們想知道具體的話,那小編還是建議,自己去搜索一下吧。
  • 【初中語文試講】孔乙己
    2.探究小說人物的性格內涵,體會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義。【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了解作者對腐朽罪惡的封建科學制度和病態冷酷的社會的揭露和批判。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第二部分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4~9自然段),寫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會地位(情節的開端、發展)。  第二層(第10~11自然段),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節的高潮)。 第三層(第12~13自然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情節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