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2020首期ABS發行 2019年發行規模佔消金公司61.75%

2020-12-22 和訊網

1月7日,捷信消費金融公司(下稱「捷信」)2020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證券化產品(下稱「ABS」)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規模為25億元。本期ABS是2019年11月6日捷信消金獲得央行批准的200億註冊額度下首期發行的ABS。

回顧2019年,我國消費金融ABS共發行102期產品,發行規模達到3025.67億元,其中共有5家消費金融公司參與其中,共計發行了185.44億元,而其中捷信一家就發行了4期產品,發行規模為114.5億元,佔消費金融公司總額的61.75%。

除了發行消費金融ABS外,捷信的資金來源渠道已實現全面覆蓋,其頭部公司的優勢地位逐步顯現。

根據零壹智庫發布的《科技賦能力: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捷信目前已經建立了科技+模式+人才的發展優勢;同時捷信積極拓展融資方式,進行資本回血,未來捷信的領先優勢將不斷得到鞏固。

1.首單落地 捷信領跑2020年消費金融ABS

捷信2020年首期ABS產品規模為25億元,其中,優先A檔17億元和優先B檔2.3億元以簿記建檔的方式發行,次級檔5.7億元全部由發起機構自持。

據悉,本期ABS是2019年11月6日捷信消金獲得央行批准的200億註冊額度下首期發行的ABS。其信用評級報告披露了入池資產貸款用途的分布,初始資產貸款用途以手機數碼為主,貸款筆數佔比83.42%,貸款餘額約4.61億元,佔比52.25%。

表 1:初始資產池貸款用途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信用評級報告

2. 2019年5家消費金融公司發行185.44億元ABS 捷信一家獨佔61.75%

根據零壹智庫統計,2019年我國消費金融ABS共發行102期產品,發行規模達到3025.67億元,從ABS發行模式看,其中信貸ABS發行21期,規模1401.87億元,企業ABS發行78期,規模1593.8億元,ABN發行3期,規模30億元。

相比於2018年,2019年企業ABS發行數量和規模都呈現下降趨勢,信貸ABS發行數量和規模則呈現出上升的態勢。可以發現,監管趨嚴對非金融機構發行ABS影響仍在持續,而金融機構則不斷發揮出持牌、正規的優勢,預計未來金融機構ABS發行規模還將繼續上升。

表 2:不同發行模式下消費金融ABS發行情況

數據來源:資產證券化分析網,零壹智庫整理

自2015年中銀消金髮行第一期5.04億元企業ABS開始,截至2019年底,共有9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有7家成功發行了消費金融ABS。

表 3:7家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資產證券化分析網,零壹智庫整理

2019年,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的熱情不斷高漲,捷信、馬上、錦程、蘇寧、興業5家機構共發行了9期ABS,規模達到185.44億元,同比增長31.94%。而在2018年,僅有捷信和興業消金兩家參與發行消費金融ABS,規模為140.55億元。

圖 2:2015-2019年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機構數量及總額情況

數據來源:資產證券化分析網 零壹智庫整理

2019年,捷信消金髮行4期ABS,規模達到114.5億元,佔消金公司總額的61.75%;興業消金髮行2期,共計40.68億元;其餘各家分別發行一期,其中馬上金融和蘇寧消金為首次發行,錦程消金在2016年發行過企業ABS,2019年首次發行信貸ABS。

3. 資金裝備競賽 捷信已實現全渠道獲取資金

除了發行消費金融ABS外,捷信的資金來源渠道以實現全面覆蓋,其頭部公司的優勢地位逐步顯現。

根據《科技賦能力: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在全渠道資金來源上,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裝備」競賽正在進行中,而實際上也已經有了格局差異。更多的融資方式不僅是公司實力與業務發展潛力的體現,也是消費金融公司參與資本市場的重要裡程碑,如:發行資產證券化項目和金融債券。

表 4:消費金融公司資金來源渠道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零壹智庫

捷信、招聯及興業消費金融均已實現全渠道獲取資金。截至2019年11月底,共有14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銀行間同業拆借,9家獲批信貸資產證券化,4家獲批發行金融債券,5家進行了銀團貸款。

4. 打造科技+模式+人才優勢 捷信持續引領消費金融市場

作為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捷信是中國首家且唯一一家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在中國的業務已覆蓋312個城市,合作的活躍零售商數量超過26萬家,貸款服務網點超過26萬個,超過3000萬用戶註冊了捷信金融APP。

作為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的頭部平臺之一,捷信消費金融的業績一直呈現穩步上升。2016年至2018年,捷信消費金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3.92億元、132.55億元、185.1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9.31億元、10.22億元和13.96億元。

同時,捷信打造「科技+模式+人才」三大優勢。科技方面,捷信以布局消費金融3.0智能金融為目標,早在2017年就率先布局智能金融服務,並在此基礎上,於2019年6月正式提出全方位「敏捷轉型」戰略。

按照「敏捷轉型」的思路,以服務客戶為中心,捷信在黑科技產品開發的道路上不斷創新,運用金融科技手段來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目前,捷信已將包括語音機器人、OCR文字識別技術等銀行和網際網路服務中常見的「黑科技」應用於消費金融領域的實際業務領域。

表 4:捷信智能金融布局

資料來源:捷信 零壹智庫整理

模式方面,捷信一直遵循著「客戶的第一選擇」的市場定位,力求在客戶不論何時何地需要融資時提供支援。為達成這一目標,捷信制定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戰略。目前捷信在全國312座城市設立了超過26萬個貸款服務網點,與26萬家零售商保持合作。通過這些渠道,捷信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

通過線下的網點積累客戶資源和口碑,再通過技術開發打通線下和線上,並進行有機結合,這種模式有效提高了捷信的客戶服務水平和業績增長能力。2019年一季度,捷信線上現金貸產品新增貸款中88%來自原有的客戶,這些客戶大多接受過線下銷售點貸款服務。

捷信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交叉銷售的方式,不斷提高客戶服務能力,增強客戶黏性。同時通過對現有客戶的深入挖掘,保證了捷信貸款審批的精準度,並有效地進行了風險控制。

人才方面,捷信將員工個人成長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當中,建立了完善而頗具特色的員工培訓體系。同時捷信為面向不同級別的員工提供「量身定製」的管理課程支持,大力推動公司內部人才梯隊建設。據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的數據顯示,捷信員工平均晉升頻率不到10個月。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第11家持牌消金公司獲得發行ABS資格
    今年以來,招聯、捷信、馬上、興業、湖北消費金融等持牌消金公司通過發行ABS、金融債方式融資近200億元,獲批數量及金額遠超2019年同期。中郵消費金融獲得發行ABS資格晉商消費金融之後,中郵消費金融獲準開展ABS業務。
  • 持牌消金公司ABS融資持續增長 同業拆借和借款仍是主力
    《投資時報》記者對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招聯消金)、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捷信消金)、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下稱興業消金)、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銀消金)等四家披露完整年報公司進行統計發現,2017年至2019年,其同業借款(拆入資金)餘額總計5140.27億元(不含中銀消金2019年拆入資金),在這四家公司負債總額中佔絕大部分比重,且大幅超越全部
  • 馬上消費金融發行首單ABS 資產證券化漸成熱門融資渠道
    11月28日,馬上消費金融首個資產支持證券產品已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發行總規模20.9億元,為銀行間持牌消金公司首期ABS最大規模。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管趨嚴之下,消費金融從傳統渠道獲取資金難度較大、成本相對較高,未來消金公司將更注重發行ABS或尋求上市。
  • 逆勢突襲 馬上金融2020年首期ABS強勢發行!
    來源:金融界網站4月14日,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下稱「馬上金融」)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超17億ABS產品-「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其中優先A檔規模12.68億,獲2.9倍超額認購,優先B檔規模1.28億,獲2.4倍超額認購。其中優先A檔票面利率僅為3.5%,不僅創下了馬上金融ABS發行利率新低,也創下今年以來持牌消金機構ABS產品發行利率新低。這表明了投資機構對馬上金融ABS底層資產的充分認可。
  • 馬上消費金融衝刺IPO 或成首家上市的持牌消金公司
    原標題:快看 | 馬上消費金融衝刺IPO,或成首家上市的持牌消金公司   首家衝刺A股的持牌
  • 年內第八次列為被執行人 捷信消金利潤連降 借貸利率新規後何去何從
    2019年,捷信消金短期商品貸款規模壓縮,整體貸款規模增速有所放緩,開始調整業務結構,不斷精簡線下銷售業務人員。今年,新冠疫情對捷信消金的貸款投放帶來更大的衝擊。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3月末,捷信消金發放貸款餘額分別為734.30億元、846.51億元、918.64億元、852.98億元,2018年、2019年同比增速為15.28%、8.52%,今年一季度發放貸款餘額較年初下滑7.15%。
  • ABS發行存在不同門檻
    根據相關規定,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及金融債券應該具備的條件包括: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和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最近三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監管指標符合要求;具備所需的專業人員和完善的處理系統等,同時,發行金融債還要求最近三年連續盈利等。
  • 消費金融ABS回暖,八家「持牌系」誰會佔得先機
    文|甄莫文 編輯|西貝一視財經【ID:yishicaijing】消息——近年來,我國資產證券化高速發展,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發行ABS規模突破2萬億元,年末存量突破3萬億元。尤其是在2017年,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出現井噴,發行總量為154支,同比增長175%,產品總額為4396.11億元,同比增長336.61%。01消費金融ABS「升溫」但從2017年底開始,受監管與風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消費金融ABS急剎車,但2018年下半年,消費金融ABS出現反彈趨勢。
  • 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金公司獲批 銀行系、產業系、網際網路系等各路...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31日,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金公司獲批,其中26家正式開業,包括銀行系、產業系、網際網路系等各路巨頭爭鋒。在分析人士看來,新入場的多家實力新生,或將成為2020年持牌消金市場的新變量。隨著今後越來越多機構入局,在激烈競爭環境下,中小型消費金融機構將持續面臨考驗。平安、小米入場今年以來,消費金融行業頻頻傳來新消息。
  • 陸金所刷新銀團貸款記錄,超24家持牌消金公司
    在陸金所控股的場景、流量以及資金支持下,平安消費金融會成為持牌消金中的一個勁敵嗎?撰文 | 陳大柴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陸金所控股近日宣布獲得高達12.9億美元的銀團貸款,這筆折合人民幣約91.35億的貸款是今年來國內規模最大的企業融資。
  • 半年3家消金公司獲批牌照,行業馬太效應明顯
    據新華融媒看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準開業,其中26家消金公司正式開業,3家設在北京地區。2020年上半年,新獲得消金牌照的公司已達3家,增速明顯。從22家已披露2019年業績的消金公司表現來看,行業馬太效應明顯,分化加劇。
  • 去年以來9單微小企業貸款ABS發行 兩家浙江本地銀行發行規模佔比近半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CNABS數據統計發現,從微小企業貸款ABS從發行時間來看,2015年2月份,銀行間市場第一單微小企業貸款ABS「深農商20151」成功發行,截至2019年12月11日,銀行間市場共發行12隻微小企業貸款ABS,發行總額為225.17億元。
  • 11 月份 ABS 發行規模有所增加 銀保監會:保險資管產品可投銀行間...
    上海證監局下發最新ABS業務風控指標計算標準,ABS業務風控標準逐漸收嚴  2019年11月28日,據悉上海證監局對轄區內券商下發《關於進一步明確證券公司開展資產支持證券業務相關風控指標計算標準的通知》(下稱《通知》),ABS業務的風控標準逐漸收嚴。
  • 招聯消金貸款減值損失激增70% 今年發行70億金融債「補血」丨消費...
    在2019年拆入資金淨增加額同比大降之後,招聯消金今年啟動發行金融債融資,且發行規模已超過2017以來任一年持牌消金公司年度發行總額《投資時報》研究員 田文會消費金融行業2019年在整頓中發展,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業績增長出現明顯分化。
  • 持牌消金2019年業績出爐:招聯營收破百億,華融盈轉虧,高管多變更
    而其他消金公司營收超過30億元的有一家,為中郵消費金融。營收超過10億元的有兩家,分別為湖北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淨利潤方面,招聯消費金融2019年淨利潤為14.66億元,是目前唯一一家淨利潤超過10億元的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2019年淨利潤超5億元,分別為8.53億元、6.59億元。
  • 2019年全球可持續性發展債務發行規模大幅...
    國際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可持續發展債務發行規模創下新紀錄,全球總額達到了4650億美元,較2018年的2614億美元大幅增長了78%。2019年,綠色債券佔整個可持續債務市場的一半以上,發行了2710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1820億美元。  BNEF表示,去年發行的可持續性債券數量增長了近三倍,達到創紀錄的460億美元。BNEF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分析師Mallory Rutigliano表示,這是可持續債券有史以來最大的漲幅,其顯示出借款人和投資者對支持社會環境活動證券的興趣。
  • ...城(深圳)有限公司2019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摘要
    >)有限公司2019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之法律意見書》 《信用評級報告》 指 《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2019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評級報告》 《主承銷商核查意見》 指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2019年公開發行 公司債
  • 持牌消金變天 捷信、招聯、中原、湖北消金股權高管大調整
    「消費金融頻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捷信今年以來上至高管下至市場前端的銷售人員都出現了較大規模調整,其中首席風險官和首席營銷官也將換帥。捷信原首席風險官李鴻離任,原首席營銷官馮耀康也被傳將要離職。據FinX科技報導,接任的兩名捷信新高管都是外籍人士。
  • 上周集合信託成立規模有所下滑卻仍處高位 金融類產品發行規模佔比...
    雖然上周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有所下滑,但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表示,年末信託公司的衝量或在持續,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從募集資金的投資領域來看,投向工商企業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而投向金融和基礎產業領域的產品募集則出現較為顯著的下滑。
  • 馬上消費金融迎來IPO新進展,能否問鼎首家上市持牌消金公司?
    此前在2020年9月11日,重慶銀保監會官網顯示,原則上同意馬上消費金融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1.3億股。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若能成功上市,馬上消費金融將成為我國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