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特教校「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培智教育課程改革研討」線上培訓

2020-12-25 四川行知教育

原標題:強隊伍、促質量、塑榮光——雙流區特殊教育學校參加「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培智教育課程改革研討」線上培訓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 2020年12月12日,成都市雙流區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主辦的「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培智教育課程改革研討」線上培訓。

上午,學校教師聆聽了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陳剛教授、北師大特殊教育鄧猛教授、華中師大雷江華教授,浙江楊凌子學校俞林亞校長的四場匯報,匯報圍繞「人工智慧」「信息技術」「大數據」等關鍵詞分享現代特殊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融合教育的通用性設計、特殊教育現代化、大數據驅動下的勞動課程實踐探索等內容。培訓提出大數據、人工智慧與教育的充分融合才是教育的未來,這要求特教教師克服職業倦怠,打破固步自封,做到與時俱進。

下午的學習包括《生活與勞動職業教育》課堂教學觀摩和北京、中山、長沙、西安等地的優秀特校校長論壇分享。通過線上培訓,教師們學習各地區特教學校的優秀課程理念、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優秀做法和「教學評」一致性相關實踐經驗。

本次線上學習幫助教師們樹立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教育觀。教師們需不斷學習,積極更新課程理念,改進教育觀念,科學組織教育教學內容、豐富評價方式,以期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教育需求,為特殊孩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編輯:伊佳

責編:付藝薇

來源:雙流區特殊教育學校

相關焦點

  • 2020全國培智教育年會在杭召開 研討教育現代化背景下的課程改革
    《一萬個太陽公益畫展》作為大會會刊,助力培智教育文/攝 商報記者張凡 上周五,全國智障教育2020年會——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培智教育課程改革研討會在杭州市楊綾子學校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主辦,杭州市楊綾子學校承辦,中國教研網特別支持。
  • 線上與線下教育如何融合發展?吳穎慧應邀為雙流區校(園)長作專題報告
    8月22日上午,2020年成都市雙流區校(園)長專題培訓舉行。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慧應邀為雙流區公、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各鎮(街道)教育幹事、成教校校長、區教育局機關中層幹部、直屬單位負責人等作《線上與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專題報告。
  • 渭南特校教師代表參加「第二屆中國特殊兒童閱讀」線上教育論壇
    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張偉校長帶領部分教師及渭南市殘疾人服務中心教師代表齊聚資源教室參加了線上會議並進行探討學習。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單是在教育方面疫情就導致了全球191個國家的學生停課,我國迅速開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成功實現了停課不停學的目標。而第二屆中國特殊兒童閱讀教育論壇也是在這樣的情境下開展的。
  • ...學校專業教師赴杭師大參加培智學校新課程標準與教學實踐專題培訓
    為深入研究個別化教育,全力助推國家新課程實施,全面深化培智教育課程改革,有效提升培智教師專業化水平,嘉興市特殊教育學校專業教師參加了杭州師範大學組織的「嘉興市培智學校課程標準與教學」90學時系列專題培訓,學校22名特殊教育一線教師於2018
  • 人大繼教院丁凱:教育現代化與產教融合背景下繼續教育發展新思考
    全媒體視角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丁凱表示,教育現代化與產教融合背景下繼續教育應該持續分析行業與自身的景氣循環,探索「創造性破壞」與創新,科學把握「繁榮-衰退-蕭條-復甦」的發展鏈條。這足以讓人們增強對繼續教育的信心。同時,必須正視繼續教育的發展瓶頸,只有轉型升級才能進一步迸發出繼續教育的勃勃生機和創新活力。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產教融合的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繼續教育體系化革新以及繼續教育模式的迭代。近日,中教全媒體採訪了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丁凱,就繼續教育發展特徵、產教融合背景下繼續教育轉型發展思考等展開交流。
  •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課程教學改革培訓研討會在丹陽召開
    12月18日~19日,全省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課程教學改革培訓研討會在丹陽市召開。會議圍繞積極平穩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強化教育科研支撐,深化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研討和培訓。省教育廳副廳長顧月華出席並講話。顧月華傳達了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研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教學改革、高考綜合改革的重點難點和問題,全面部署區域化、項目化、主題化推進課程教學改革的針對性工作措施。
  • 「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如何推進?
    9月8日至18日,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隊伍,選取連雲港、南通和無錫的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和江蘇省宜興中學開展專項視導,調研分析「三新」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的進展和經驗、問題和需求,以進一步推進高中育人方式轉變。     從白蒲中學高三班級的窗戶外往裡看,每張桌子的側面都掛著一個長方形的黑色置物袋,袋子中分門別類裝著6門學科的試題集。
  • 新時代 新特教 新理念——市教師發展中心召開特殊教育教師培訓...
    >2019年建議讓縣區教師有更多的培訓機會、培訓時間安排在暑假期間、大力發展遠程教育,線上培訓與線下短訓相結合。接著是6所縣級特校的校長就本校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如何加強教師培訓發言,寧遠縣特校校長稱應加強全國通用手語與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水平;道縣特校校長稱應大力培訓教師的康復技能,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能適應社會、生活自理的青少年;江華縣特校校長稱該校培訓指標少、校長培訓力度不夠,希望每一年開學所有教師進行培訓
  • ...人就《盲、聾和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答記者問
    黨的十八大要求支持特殊教育,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辦好特殊教育。李克強總理批示「讓殘疾孩子與其他人一樣,同在藍天下,共同接受良好教育」。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7部門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將「研製並頒布盲、聾和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標準」作為重要任務。
  • 「走近雙流校長,揭秘雙流優質教育密碼」| 棠湖中學劉凱校長
    教育部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先進工作者,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全國高中學校課程改革聯盟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學校長協會監事會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青少年作協副主席,鄧奐彰藝術研究會顧問等。
  • 納溪區開展「雲溪未來鄉土教育家」項目返崗培訓
    四川新聞網瀘州1月18日訊(徐霞)1月18日,納溪區開展「雲溪未來鄉土教育家」項目返崗培訓活動。參與人員有「雲溪未來鄉土教育家」項目60名學員,全區中小學校校(園)長,區教體局、教科中心班子成員及中層幹部。
  • 嶽陽市教育體育局關於做好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管理...
    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高中學校要制定培訓計劃,精選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採取考察學習、專家講學、論壇互學、研究促學、反思自學等形式,促使全體教育行政管理幹部、教研人員、教師深入學習、準確理解和把握新高考改革政策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2.切實加強主題培訓。
  • 教育部生物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南京農業大學強勝教授: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課程建設的機遇與挑戰
    9月1日上午,教育部生物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南京農業大學強勝教授應邀來我校2020年暑期幹部培訓暨「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務虛會作《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課程建設的機遇與挑戰強勝的報告緊密結合當前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主要從應對教育現代化大勢的策略,以實驗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建立及實踐,「金課」建設設想及展望等三大方面,詳細分析了課程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和與會人員分享了長期以來從事教學和課程建設研究的經驗和心得
  • 黑龍江省教育廳在湯旺縣舉辦全省 中小學「五色」研學實踐教育研討活動
    為深入貫徹《黑龍江省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方案》部署,加快推進「五色教育」在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實踐, 9月17日,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中小學「五色」研學實踐教育研討活動在湯旺縣省級研學基地九鑫山珍度假村舉行
  • ...交流促新思——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研討暨成果...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新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培訓工作方案》(教基廳〔2018〕1號),提高普通高中英語教育教學、教研水平,推進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於7月23日—25日在佛山市南海實驗小學舉辦全省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研討暨成果交流展示活動。
  • 共研英語教學改革 漢得知雲致力推動英語教育現代化
    2018年教育部相繼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實施「人工智慧+」行動、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同時,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進一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兩大新增課程標準越發受到重視。在改革不斷深化的大形勢下,學校和教師應如何率先抓住機遇,深化英語教學改革?如何做好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深度整合?
  • 分享線上線下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培訓日誌
    一、平臺培訓情況介紹自2019年9月起我們入校為老師進行線下培訓,為了達到更好的培訓效果,我們採用幻燈片+平臺實操的方式,利用班級裡的多媒體設備為老師進行講解;我們前期多次優化培訓課件,由於老師授課時間不同,每場培訓時長控制在20-30分鐘之內,針對個別老師由於授課時間問題,我們駐校進行一對一的培訓
  • ...立新: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時代的師範教育標杆高校
    我們應抓住疫情帶來的教育創新發展機遇,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高校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華師智慧和華師方案。四是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因人、因地、因勢施教:提出並實施「物理空間·資源空間·社交空間」三空間融合教學理論,推行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課堂教學;壓縮課內學時,加強導學和課內研討,因勢利導,實現「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基於大數據開展學情分析和學習過程跟蹤,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精準定位學困生並進行針對性輔導,促進因材施教。
  • 教材培訓助推教學改革 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 —雲浮市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研討活動圓滿結束
    為了穩步推進新高考改革,提高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9月9日,市教育局教研室在鄧發紀念中學舉行了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