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鄉味:漢中特色小吃菜豆腐粥,家喻戶曉的舌尖美味

2020-12-23 御品坊美食特產館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是陝西省漢中地區傳統名吃,漢中四大小吃之一,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絕。它最早由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但坊間流傳的說法是與漢高祖劉邦有關,當年劉邦被封為漢中王時就有此吃法,由此可見其歷史悠久。不管它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現如今菜豆腐儼然就是漢中美食的代表。如果你來漢中朋友用菜豆腐招待你,那無疑是把你當作貴客來看待了。

菜豆腐是大眾化的食品,其製作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過浸泡、打磨成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後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該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別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後清香意爽,餘味無窮。

第一道工序:把泡脹的豆子磨成漿,磨好了漿,再細細濾過渣,之後倒進鍋裡,把豆漿燒開,就開始點豆腐了。

第二道工序:菜豆腐質量的好壞全在這「點」的功夫上,這裡點豆腐用的是上好的酸漿水,點出的豆腐白、活、細、綿、精、嫩,後味清幽淡遠,略帶甘甜。點豆腐講究每隔四五分鐘點一次酸漿水,需一勺一勺慢慢點。

第三道工序:如此數回,待豆花一層層結塊,水和豆腐能分清時,用篩子或籃子(西鄉話叫bu籃)將豆腐壓成塊。

第四道工序:然後濾過豆腐的酸水倒入鍋中加入米熬粥,有的還會加入小玉米粒,要小火慢熬,粥既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講究湯濃米爛。

配菜:美食有美食的講究,吃菜豆腐時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極有講究,一般是用蔥花、香菜、薑末、蒜泥、青椒、香油、油潑豆瓣醬、紅油辣子等拌勻入盤下飯。這飯菜吃起來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湯粥,即一口濃香,一口清香,對比換口,亂招式便走了韻味兒。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熱滾滾的湯,吸氣品,清香自然,浸潤雙肋;再用筷子夾上一撮配菜抹於豆腐上,送入口中,細嚼慢咽,濃香悠長,瀰漫鼻息。豆腐綿甜,湯粥酸香,小菜麻辣,那種難言之妙令人回味無窮。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菜豆腐質量的好壞全在這"點"的功夫上,這裡的人家家都有吃酸漿水菜的習慣,用上好的酸漿水點出的豆腐白、活、細、綿、精、嫩,後味清幽淡遠,略帶甘甜,不像用傳統的石膏、滷水等化學原料點制的那樣發澀發苦。

菜豆腐點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鐘點一次酸漿水,需一勺一勺慢慢點,性急不得,如此數回,待豆花一層層結塊,水和豆腐涇渭分明時,輕輕撈起,用紗布包裹,稍稍擠壓成形,腐塊間雜青菜,色澤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垂涎。然後將淘淨的大米下進濾過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時用鐵勺在鍋底輕攪幾次。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湯濃米爛,這時再將豆腐切成小塊,回鍋與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鍋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菜豆腐稀飯是漢中菜豆腐地區一種民間家常飯,雖然做的方法不複雜,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較細,好吃且富有營養,所以已成了當地待客的佳餚了。 這種家常飯之所以被民間奉為待客上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飲食極富營養,即使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漿、豆腐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易於消化,有利體內吸收,也不失為一種配方科學,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美味佳餚。冬季吃這種飲食,暖和耐飢,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實惠。不但如此,這種飲食無論男女老幼,體強體弱,都能食用。難怪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這種取材容易,且獨具鄉土風味的菜豆腐稀飯卻一代傳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飯中的佼佼者了。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美味:來陝西漢中必吃的兩樣特色美食麵皮和菜豆腐!
    漢中特色小吃漢中麵皮與菜豆腐搭配是漢中人最喜歡的美食,如果你來漢中遊玩千萬別錯過這兩樣舌尖上的美味,給你一個難忘的味道,歡迎全國各地遊客前來品嘗。漢中麵皮漢中麵皮,是漢中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2011年「漢中麵皮製作技藝」列入陝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漢中經典小吃菜豆腐,不僅美味,而且營養更豐富
    漢中經典小吃菜豆腐,不僅美味,而且營養更豐富菜豆腐菜豆腐這道小吃又叫菜豆腐粥,它是陝西漢中的一道特色小吃,當時漢中的四大小吃之一,豆腐腦的製作過程在中國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這道菜餚也是漢中地區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菜豆腐吃起來口味十分爽口,而且不油不膩。其實要製作出爽口的菜,豆腐豆腐的質量十分重要。豆腐質量的好壞都在製作豆腐的過程中「點」這一步上。在漢中家家戶戶都有吃酸菜漿水菜的習慣,而用上酸菜將水舔出來的豆腐非常的白,細嫩,精緻。口味非常好,而且略帶甘甜,它不像傳統的石膏、滷水等化學原料點制的那樣發澀發苦。
  • 舌尖上的陝西,漢中風味小吃四絕想吃我教你,個個經典美味
    陝西漢中風味小吃有四絕,分別是:菜豆腐、粉皮子、漢中麵皮、漿水面,它們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特色美食小吃,今天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這4道風味小吃以及做法。漢中麵皮麵皮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它吃起來微辣微鹹,酸香可口。
  • 舌尖上的豆腐美味
    在當時各項生產生活之中,時時刻刻隨處可見,還有些計劃經濟的痕跡影響,那時的油鹽肉禽蛋類都尚未放開市場,但一些農產品加工已經方興未艾:一些小作坊私人生產的米花糖、米粑、餅乾、麵包、豆腐、豆腐乾……已經開始上市並暢銷起來。至今,我還清晰記得當時,豆腐就是老家民眾終年四季最喜歡的素菜,絕對沒有之一,白嫩、營養、可口、柔滑、可塑性強,是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一道家常美食。
  • 尋味漢中的特色美食味道
    漢中,遠能想到漢高祖劉邦排除眾議封韓信,近被經常列入「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春暖花開,是時候去漢中轉轉啦,看看油菜花,嘗嘗美味的漢中美食小吃,多滋潤的小日子呀。略陽菜豆腐節節,其歷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具有鮮明的羌族文化特色,目前已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陝西漢中的這些特色美食,你吃過幾種?
    漢中因為漢水而得名,在陝西省的西南部,有「西北小江南」之稱。漢中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丞相北伐的重要軍事基地。在現代,漢中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市之一。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如畫,飲食文化也是相當豐富。漢中的美食雖說以小吃居多,但各有特色,做法獨到,口味誘人。下面就說一些我知道並且覺得還不錯的幾道漢中特色美食。
  • 到漢中遊玩,不嘗嘗這些美食就太虧了,別說我沒告訴你!
    到了漢中不吃熱麵皮,那真是一大遺憾。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是漢中人愛吃且百吃不厭的一種家常菜。在漢中家家都有吃酸漿水菜的習慣,用上好的酸漿水點出的豆腐白細、軟嫩,後味綿長,略帶甘甜,不像用傳統的石膏、滷水等化學原料點制的豆腐那樣發澀發苦。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初來漢中,一碗麵皮就著一碗菜豆腐,那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 舌尖上的川菜,好吃又下飯,這麼美味你確定要錯過嗎?
    俗話說得好,「寧可一日無肉,也不可一日無豆,」從這句話我們也足以明白,豆製品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缺的一樣食材,而說到這,估計有很多的吃貨都能想到麻婆豆腐,這個具有四川獨特風味的美食,相信大家都有品嘗過,做好的菜品色澤淡黃,豆腐嫩滑,入口麻辣鮮香,細嫩有味,可以說它是米飯的殺手菜。雖說味道大家有所領悟,但這背後還有很多外地人不為所知的美味豆腐,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 漢中美食那麼多、我想去吃吃!
    褒何片片魚--被譽為漢中一絕的褒河片片魚,魚鮮肉嫩入味爽口,紅油漫浸柔辣不膩,麻中透香回味悠長。隨著漢中旅遊的發展,褒河片片魚美味遠揚,現如今「去石門旅遊,到褒河吃魚」已成為漢中人飽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風景線。梅菜乾扣肉--色澤紅亮,肉質酥爛,味道香濃,肥而不膩。
  • 迴蕩在舌尖上的特色小吃,這6種臺灣街頭美食,吃過還想吃
    而這裡的美食各有各的特色,每一道美食都有不一樣的風味。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迴蕩在舌尖上的特色小吃,這6種臺灣街頭美食,吃過還想吃。1、 牛肉麵喜歡吃麵朋友,一定要去品嘗一碗當地的牛肉麵。幾乎家喻戶曉,基本上街頭巷尾都會有這樣的臺灣牛肉麵。而這份牛肉麵也有一個故事,相傳是當年從大陸過來的一位老兵思鄉心切,很想吃一下家鄉的牛肉麵,所以便改良創造了現在的牛肉麵,這份牛肉麵裡有著無數人的思鄉情切。吃麵的時候不要拘束,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品味出臺灣牛肉麵真正的味道。
  • 舌尖上的陝西美食
    不少地道老陝的美食也具有這一特色。羊肉泡饃油酥餅,臨別飲盡黃稠酒。陝西美食,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當我們為中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深深陶醉時,無數人更想一品那蜷縮在味蕾中的東方味道。其實我們陝西的地方特色美食也絕對稱得上是陝西人的一大驕傲。讓我們一起來慢慢品味不可不知的陝西美食吧!羊肉泡饃,亦稱牛羊肉泡饃。
  • 健康與安全|舌尖上的美味,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健康與安全|舌尖上的美味,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舌尖上的美味
  • 素有「六鄉之譽」的河池,這些飄香特色美味你都嘗過了嗎?
    1.巴馬香豬 巴馬香豬舉世聞名,皮薄肉細,胴體瘦肉多,肌肉鮮紅,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味美甘香,營養豐富,勝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而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
  • 讓你流口水的漢中美食,來了漢中遊玩,要去品嘗下
    說起漢中,大家想到的應該是漢中熱麵皮吧,其實漢中還有很多特色美食。所以,這些讓你流口水的漢中美食,來了漢中遊玩,要去品嘗下!根面角:這是漢中寧強的一道傳統小吃,形似半月,呈淺褐色,每聯5瓣。據傳是由當地傳統素筵中分化出來的。
  • 美味食譜:美味特色的韓式火鍋
    說起重慶火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一想起那麻辣鮮香的湯底,搭配上各種美味新鮮的食材,真是讓人大流口水。但是說起韓式火鍋,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韓火鍋不像我們中式火鍋,可以清淡,可以麻辣,集各種口味於一身。韓式火鍋並沒有什麼豐富的口味,只是隨意配一些蔬菜燙煮而已。有的火鍋只是調好湯料和準備好原料,由客人邊煮邊吃,沒有任何涮料。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有特色的韓式火鍋。
  • 建水古城全城人在一口西門打板井取水做豆腐,做出上了舌尖的美食
    到雲南建水第一天去吃午飯的途中,我就發現很多家開著門,一家人圍在一個小桌上烤著什麼在吃,而且家家如此,後來才知這就是上過「舌尖」的建水小豆腐。坦白講,開始吃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太過特別,不難吃但也不是很高調的美味,但漸漸地吃上,就會越吃越上癮,怪不得很多都知曉它的大名。
  • 【舌尖上的豐寧】之鳳山豆腐
    千張片,是城子裡豆腐坊的一大特色,有一位身材高挑的大嫂,煮出來的千張最好吃,鍋裡的沸水中同樣是放進花椒、大料、鮮姜等佐味品,卷好的千張片兩頭用線綁好,加上謙和的態度、微笑的語言,把一卷熱氣騰騰的成品,襯託的有滋有味,鍋臺前後的香氣,讓每一個購買者,心生垂淹,流連忘返。
  • 旅遊小課堂:舌尖上的安徽美味小吃,這個冬天有這些食物保護你!
    淮南牛肉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是蘇豫魯皖滬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淮南牛肉湯具有鮮醇、清爽、濃香的特色;有鹹湯、甜湯之分。鹹的牛肉湯肉肥湯鮮,甜牛肉湯是指沒加鹽的牛肉湯,或者加少量鹽的牛肉湯,味清爽,滋味醇厚。淮南牛肉湯高營養、高熱能、低糖、低脂肪。
  • 舌尖上的客家年味
    舌尖上的客家年味□餘希言放寒假了,我的心情也變得越來越興奮,因為很快就可以回老家過年了,到時不但可以見到爺爺奶奶哥哥姐姐,而且還能吃到非常多好吃的東西。我每一年回老家過年都能品嘗到各種各樣的特色美食,想想都非常期待。特別是今年春節,我要主動動手,配合大人們製作美食,感受舌尖上的年味。我的老家在福建省寧化縣,是著名的客家祖地。
  • 舌尖上的美味 樂山張公橋吹響美食集結號
    (攝影 楊紫軒)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唐浩博):近期,在央視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裡對樂山麻辣燙近乎美味絕倫的介紹,點燃了全球吃貨們的味蕾。透過屏幕樂山張公橋美食街的百家美食店,吹響了美食集結號邀約「好吃嘴」們品嘗樂山獨特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