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書會|作家與貓:討得貓歡喜,可得全世界

2020-12-11 澎湃新聞
談談武漢的風味,聊聊生命的感悟

時間:

7月17日(周五)14:30-15:30

地點:

天貓·上海文藝出版社旗艦店

主講人:

沈嘉柯(作家)

暖男勵志作家沈嘉柯將走進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直播間,分享他的新書《最怕你胸懷大志,卻又虛度光陰》,分享當代青年心中的奮鬥和渴望。

孩子為什麼讀民間故事

時間:

7月17日(周五)18:00-19:00

地點:

快手·北京閱讀季(ID:bjydj2020)

主講人:

常立(兒童文學作家)

民間故事從遙遠的以前就開始講述了,民間故事已經被講述千百年。孩子為什麼讀民間故事?民間故事能給兒童帶來什麼?周五,閱讀驛站線上文化講座邀請兒童文學作家、復旦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碩士生導師常立做客「北京閱讀季」快手直播間,與大家一起通過民間故事打開世界,打開想像的大門。

存在的守護者——海德格爾對薩特存在主義的批評

時間:

7月17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騰訊會議

主講人:

劉萬瑚(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外哲所講師)

1945年,薩特應「現在俱樂部」之邀在巴黎發表了名為「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演講,講座速記稿經由薩特修改後出版於1946年發表。該文本對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主張進行了通俗易懂的介紹,因而一般被視為進入薩特存在主義思想或者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的最佳導論。在其中,他將海德格爾哲學看作存在主義思想的重要來源,並把海德格爾看作存在主義哲學家。1946年,海德格爾回復了法國哲學家讓·波弗勒的來信,該回信於次年以「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為名出版。在信中海德格爾回復了波弗勒提出的三個問題,同時也向這位法國哲學家澄清了其哲學的要義,指出薩特對其存在論思想的誤解,由此力圖與存在主義保持距離。本講座依據兩位哲學家在上述文本中的論述,從「存在先於本質/存在問題」、「主體主義」、「人道主義」以及「虛無主義」等四個方面出發,講解薩特存在主義的基本主張以及海德格爾對薩特的批評。

中國古代外科手術的浮沉

時間:

7月17日(周五)19:00-20:00

地點:

中華書局直播間

主講人:

於賡哲(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本講重點介紹古代外科手術的歷史,包括原始社會時期的開顱手術、華佗事跡的真偽,以及魏晉以後外科手術的低谷、外來文化對中國外科術的影響,展現影響中國古代外科術發展的各方面因素。

因讀書而走向藏書——辛德勇《讀書與藏書之間》新書分享會

時間:

7月17日(周五)19:30

地點:

i中華書局小程序、微贊直播、新浪微博@中華書局、抖音·中華書局、百度直播

主講人: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五晚,辛德勇教授將分享他的新書《讀書與藏書之間》。藏書是一件自得其樂的事情。因為讀書而買書,因為買書而領略尋覓書籍的樂趣,因為藏書而細細品味書籍中蘊涵的無盡奧秘。一起聽聽辛德勇教授如何因讀書而走向藏書,分享讀書的妙諦,撿漏的欣喜,藏書的真味,以及慧眼挑選一本本書籍時,帶給我們入門文史研究的啟發。

人類之維——從紀錄片凝視世界

時間:

7月17日(周五)19:30

地點:

嗶哩嗶哩·國仁鄉建直播間(ID:21863611)

主講人:

戴錦華(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周五晚,戴錦華教授將在第七屆南南論壇現場發表主題演講:人類之維——從紀錄片凝視世界,國仁鄉建將在B站同步直播。演講將從法國導演的紀錄片《人類》切入,經由《地球之鹽》、《珍珠紐扣》等紀錄片,與大家共同探討全球化、新技術革命、全球危機:瘟疫與生態災難、種族衝突、階級現實與棄民政治,再度追問並質詢「人類」之維的意義與可能。

雲上先鋒·詩歌站第一站:詩歌與「他者」

時間:

7月17日(周五)20:00

地點:

天貓直播

嘉賓:

韓東(詩人、作家)、翟永明(詩人)、于堅(詩人)、阿多尼斯(詩人)、柏樺(詩人)、北島(詩人)等

「雲上先鋒·詩歌站」是先鋒書店為讀者打造的詩意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觀察世界,傾聽他人,也面對自己。詩是對美好的期盼,在詩歌的站臺,先鋒永不停歇。本次先鋒邀請了33位詩人,為讀者開啟「雲上先鋒·詩歌站」計劃。這33位詩人中會有任意7位詩人進入到本次活動的直播間,跨越四座城市,與讀者見面。第一站以「詩歌與『他者』」為主題。

了解世界,從我們沉默的鄰居開始——劉子超《失落的衛星》新書發布會

時間:

7月17日(周五)20:00-21:30

地點:

百度直播

嘉賓:

劉子超(作家、記者)、羅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10年,作家劉子超站在霍爾果斯口岸,眼前是通往中亞的卡車隊列,以及遠方壯闊的天山,他不禁想:當下的中亞是什麼樣的?天山底下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為了探訪我們神秘的鄰居,劉子超在九年裡數次深入亞洲腹地,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展開一場尋覓之旅,寫就了中亞遊記《失落的衛星:深入中亞的旅程》。7月17日晚,劉子超將攜其新書《失落的衛星》做客單向LIVE,與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羅新暢談,分享各自深入亞洲腹地的旅程。羅新教授對中亞抱有深入的研究興趣,曾數次抵達中亞做研究、考察及學術交流,長期關注這塊被忽略的土地,及其複雜、動蕩的歷史。作為資深的旅行愛好者和寫作者,兩人也將談論各自對旅行和旅行文學的想法,分享旅行的意義和寫作的秘密,講述旅行何以成為一種誘惑,一種生活,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

記憶·觀看·沉思——讀亞當·扎加耶夫斯基的詩

時間:

7月17日(周五)20:00-21:30

地點:

思南書局·詩歌店微信讀者群

主講人:

李以亮(詩人、譯者)

作為我們時代最具天賦的詩人之一,亞當·扎加耶夫斯基被哈羅德·布魯姆稱為「難以窮盡的詩人和作家」。周五晚,我們請到亞當·扎加耶夫斯基的漢語譯者李以亮,帶領讀者細讀他的作品。

中國宇宙飛船向何方?

時間:

7月18日(周六)11:00

地點:

嗶哩嗶哩、ZOOM會議

嘉賓:

胡翌霖(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706青年空間發起的宇宙新青年系列沙龍第一場。「李約瑟之問」常講常新,尤其在當下,中國文化主體自我建構的需要如此迫切,這個問題不僅勾連過去,更面向未來。我們要如何看待「道」與「器」、「體」與「用」、科學與技術的關係?面對現代性與全球化的危機,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思想資源,我們能否構建一種多元化的科技觀,甚至是多元化的宇宙觀?

黑色精靈與金色夢鄉——莫言中篇小說分享會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上海之巔讀書會微信讀者群

嘉賓:

王麗榮(圖書編輯)、伍華星(圖書編輯)

作為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被視為「中國的卡夫卡」、「中國的威廉·福克納」。他的中篇小說融會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現實和迷幻心理,風格鮮明,搖曳多姿,想像奇幻,託意深遠。每一部都堪稱十分精彩的「小長篇」。6月新出版的「莫言中篇小說精品系列」囊括了莫言自創作開始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期間的全部中篇作品。本周六下午,「莫言中篇小說精品系列」圖書編輯王麗榮、伍華星將做客上海之巔讀書會線上讀者群,為大家解密莫言的文學世界。

蕭紅,一曲悲涼的生命輓歌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00

地點:

京東直播

主講人:

季紅真(評論家、作家)

中國現代文學名家名作系列講座最後一講,邀請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作家季紅真,講解蕭紅及其作品。

仕路揶揄誠有鬼,相門灑埽豈無人——明清志怪小說中的鬼世界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新浪微博直播平臺

嘉賓:

黃曉峰(「澎湃新聞·上海書評」資深編輯)、王啟元(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

本次講座,兩位嘉賓將給大家分享:一、明清時期著名的志怪小說;二、明清的鬼世界與之前的差別;三、紀曉嵐和蒲松齡各自怎樣說鬼;四、近代的鬼世界有何新變化。

古典與現代之間——《魯拜集》的傳播與翻譯

時間:

7月18日(周六)15:00

地點:

遊於塵外微信群、大夏書店微信群

嘉賓:

鍾錦(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吳慧(圖書編輯)

很多中國讀者第一次讀《魯拜集》可能是在金庸武俠小說中。這部被無數中外名家翻譯過的詩集,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著名詞學大家葉嘉瑩先生高徒鍾錦老師分別用文言散文、七言絕句、集唐、集宋、白話詩五種形式,對照五個英文版進行了全新翻譯。7月18日,歡迎來大夏讀書會參加我們的活動。本次讀書會題為「古典與現代之間——《魯拜集》的傳播與翻譯」,《魯拜集》中譯者鍾錦老師將從世紀末現象,思考這部詩集廣泛傳播的原因,以及中文翻譯的獨特古典色彩。

雲上先鋒·詩歌站第二站:一切不徹底的事物與賦形者——漫談當代詩

時間:

7月18日(周六)15:00

地點:

天貓直播

嘉賓:

韓東(詩人、作家)、翟永明(詩人)、于堅(詩人)、阿多尼斯(詩人)、柏樺(詩人)、北島(詩人)等

「雲上先鋒·詩歌站」第二站,同樣會有七位詩人走進直播間,與大家漫談當代詩。

古代中國的技術奇蹟及其意義

時間:

7月18日(周六)15:00-16:00

地點:

中華書局直播間

主講人:

江曉原(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

新挑選的中國古代四大技術奇蹟分別為:越王勾踐劍、交子、火藥、釣魚城。本講將分析這些奇蹟,不僅能夠刷新我們先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而且能夠直接啟發我們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超越科學的技術是否可能?

小人物改變世界,害死陰謀論改變世界?——《布拉格公墓》新書分享會

時間:

7月18日(周六)19:30-21:00

地點:

嗶哩嗶哩

嘉賓:

小白(作家)、btr(作家、翻譯家)

義大利作家、符號學家、公共知識分子翁貝託·埃科在小說《布拉格公墓》中寫道:「當大家都知道敵人是誰,敵人在什麼地方的時候,陰謀論是不會產生的。」在這部被譽為「繼《玫瑰的名字》之後最精彩」的小說中,埃科通過一個分不清自己真實身份的小人物西莫尼尼,講述了歐洲大陸在十九世紀後半葉風雲變幻的歷史,以及一份影響了歷史進程的偽文件的誕生過程。7月18日晚,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小白老師和作家、翻譯家btr老師一起,和大家分享翁貝託·埃科的《布拉格公墓》,看看陰謀論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做個壞女孩很難嗎?

時間:

7月18日(周六)20:00-21:00

地點:

大方live活動群

主講人:

姜小瑁(譯者)

7月的大方live,邀請《女孩之城》的譯者姜小瑁,《聊天記錄》《正常人》的譯者鍾娜,詩人、學者倪湛舸,和我們聊聊那些恣意生長的壞女孩。希望藉由這場女孩們的夜聊,一起換個方式理解Girl Power。

呂思勉先生與《呂著中國通史》

時間:

7月19日(周日)15:00-16:00

地點:

中華書局直播間

主講人:

張耕華(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撇開中小學教科書不論,呂思勉先生一生寫過兩部中國通史,一部是1923年出版《白話本國史》,另一部是1940年代初出版的《呂著中國通史》。關於這兩部著述在學術史的地位和影響,史學家顧頡剛先生曾有很精闢的評述:《白話本國史》「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個新的紀元。」而《呂著中國通史》則是「純從社會科學的立場上,批評中國的文化和制度,極多石破天驚之新理論」。顧先生的評述,非常精到地概括了呂先生這兩部通史的不同特點和價值。就呂先生的治史而言,後者也比前者更成熟。但這樣一部「極多石破天驚的」通史著述,雖然也有重印版,但遠沒有對讀書界產生什麼影響,學術界、出版界甚至還將它與呂先生的其他著述相混淆。今天,我們仍需要重印、重讀這部《呂著中國通史》,藉助它的「社會科學的立場,批評的態度」和「極多石破驚天之新理論」來廓清歷史的迷霧,破除歷史的成見,提升歷史的自覺!

發現力量:晚周諸子思想的興起

時間:

7月20日(周一)20:00-22:00

地點:

騰訊會議

主講人:

劉偉(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廈門大學朱謙之倫理學紀念講座·特別活動,「從諸子到船山:古代中國的倫理思想」在線系列講座第一講,邀請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劉偉主講晚周時期諸子思想的興起。

末路狂花們,一路狂野下去吧!

時間:

7月21日(周二)20:00-21:00

地點:

大方live活動群

主講人:

鍾娜(寫作者、譯者)

本次大方live邀請了愛爾蘭作家薩莉·魯尼《聊天記錄》、《正常人》兩書的譯者鍾娜,分享如何走出女性困境。

清韓關係與近世東亞

時間:

7月22日(周三)19:00

地點:

騰訊會議(ID:866285415)

主講人:

王元崇(美國德拉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本次講座,主講人將通過觀察清代中國與朝鮮王國之間的自17世紀初至20世紀初的300年之久的關係,來剖析其對中國和東亞世界的變遷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涉及滿鮮關係、華夷之辨與天下觀念、清代中國的宗藩體系的建設和運轉及其多重表現、中朝兩國向西方國際法界定的主權國家的演變和彼此的衝突,以及以國際法為中心的新式外交體系在東亞世界的逐步建立。亦涉及與清史研究相關的若干話題與研究範式,著力於推動通過中外關係史的長時段的和內部的視角來探討中國變遷的研究路數。

《孝經》中的家國倫理與忠孝問題

時間:

7月23日(周四)20:00-22:00

地點:

騰訊會議

主講人:

陳壁生(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廈門大學朱謙之倫理學紀念講座·特別活動,「從諸子到船山:古代中國的倫理思想」在線系列講座第二講,由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壁生主講「《孝經》中的家國倫理與忠孝問題」。

附:線下活動預告

上海|陽臺花園裡的自然課

時間:

7月18日(周六)10:30-12:00

地點:

黃浦區淮海中路333號新天地廣場4-5F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

主講人:

鏽孩子(園藝達人、自然教育和生態科考志願者)

鏽孩子本名吳春暉,痴狂的自然博物、生態攝影及手工藝術愛好者。在《陽臺訪客——在花園裡上自然課》一書中,鏽孩子記錄了她辨識、追問、定名物種的過程,曲折有趣,有撥雲見日之感,小小陽臺的自然課,原來也可以這樣生動和親切。這個周六,鏽孩子將帶著她和陽臺訪客的故事,講述花園如何成為野性生命棲身的舞臺。

上海|作家與貓:討得貓歡喜,可得全世界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00-15:00

地點:

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一樓閱讀營地

嘉賓:

趙荔紅(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周公度(詩人、作家)

《假如聽到喵喵叫》是一本關於貓的散文集,收錄了文珍、朱天心、廖偉棠、陳子善、蘇枕書、包慧怡等十八位當代寫作者們與貓朝夕相處的故事。周六下午,我們邀請該書主編之一趙荔紅,以及詩人、作家周公度來跟大家聊聊作家與貓。

上海|韓博詩歌朗讀交流會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靜安區汶水路210號3號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嘉賓:

韓博(詩人、藝術家、小說家、戲劇編劇)、大弓一郎(詩人、畫家、音樂人)

「詩歌來到美術館」第64期活動邀請的詩人韓博,同時擁有藝術家、小說家、戲劇編劇、旅行作家、媒體工作者等多重身份。韓博的創作涉多個領域,他認為可以用任何一種媒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對想表達的東西進行更充分的表達。在本次融合詩歌和音樂的特別現場,詩人、畫家、音樂人大弓一郎也將彈唱其根據韓博於2002年在瑞典韋克舍一間客棧創作的詩作《林間公路》。在詩歌與音樂的相遇中,讓我們重回美術館詩歌現場,誦一首詩,唱一首歌,感受詩歌和音樂相融的無限魅力。

上海|《安南怪譚》新書見面籤售會

時間:

7月18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長寧區愚園路1361號古葉書社

主講人:

朱琺(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師)

《安南怪譚》是朱琺老師的最新力作,以看似荒誕不經的敘事手法,述說著一個個怪力亂神的民間故事,並為每則故事添加了自己的按語,總體來說這是一本既好看又值得回味的書。周六下午,朱琺將做客古葉書社,做現場籤售並鈐印,並且朱老師現場會與前來的朋友們一起互動、討論,交流一些讀書心得。

上海|唱堂會——幽冥世界的娛樂

時間:

7月19日(周日)14:00-15:00

地點:

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一樓閱讀營地

主講人:

有鬼君(媒體人)

幽冥世界並非只有孤魂野鬼,在志怪小說的記載中,鬼魂的生活就像人類生活的鏡像,人類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在鬼世界都有自己的呈現。其中,唱堂會是他們重要的社交娛樂活動之一。為什麼要請戲班子,戲班子從哪裡來,演出什麼劇目,這些在鬼世界都有答案。

上海|我寫《相輝》

時間:

7月19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楊浦區國年路286號復旦經世書局二樓大會議室

主講人:

讀史老張(媒體人)

復旦大學115周年校慶前夕,上海辭書出版社推出了資深媒體人讀史老張的《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一書。本次講座,讀史老張將與大家分享這本新書,以及復旦大學的歷史:誰是任職最長的校長?復旦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復旦的N種寫法……

南京|《非洲人》鏡像中的勒克萊齊奧

時間:

7月17日(周五)18:30

地點:

鼓樓區金銀街8號萬象書坊

主講人:

劉成富(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勒克萊齊奧(Jean 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法國著名文學家,出生於1940年,是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現今法國文壇的領軍人物之一,200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有《訴訟筆錄》、《尋金者》、《羅德裡格島遊記》等。勒克萊齊奧偏愛非洲,偏愛非洲文化,他總是與弱勢種族和弱勢文化在一起,西方的大都市在他的眼裡成了鋼筋混凝土。他的價值取向從何而來?《非洲人》也許能夠為我們找到答案。7月17日,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劉成富教授應邀做客萬象書坊,解析「《非洲人》鏡像中的勒克萊齊奧」。

南京|《舊影新說明孝陵》新書分享會

時間:

7月18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鼓樓區金銀街8號萬象書坊

嘉賓:

王韋(明孝陵博物館研究部主任)、王廣勇(明孝陵博物館副館長)

2020年7月3日,是明孝陵申遺成功17周年的日子,明孝陵博物館精心策劃的《舊影新說明孝陵》於當日正式出版發行。7月18日,群學書院邀請本書編著者、明孝陵博物館研究部主任王韋及明孝陵博物館副館長王廣勇蒞臨萬象書坊,解讀南京唯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走進它迷人的光影世界。

杭州|異鄉人的愛與死——小說集《萬重山》新書分享會

時間:

7月19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文化體驗區B103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嘉賓:

甫躍輝(作家)、陸春祥(作家)、哲貴(作家)

在甫躍輝最新出版的小說集《萬重山》中,他以從鄉村來到大都市的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為主角,圍繞他們的愛與死、恐懼和孤獨,記錄其內心的成長與掙扎。本次活動甫躍輝將與作家陸春祥、哲貴一起為讀者分享這個時代作為「異鄉人」的體驗,以及這種體驗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成都|不止《暗戀桃花源》——賴聲川與相聲劇的前世今生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天府新區天府大道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麓客中心·麓客廳A廳

主講人:

黃亦楊(「有容劇社」社長)

在國內談戲劇,怎麼也繞不過賴聲川,黃亦揚對戲劇的接觸,最早就是從賴聲川的相聲劇開始的。不可否認,賴聲川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戲劇形式,不僅拯救了當年式微的傳統相聲,開創了臺灣地區現代劇場的新時代,也為華語戲劇製作和市場開了一扇窗——紮根本土的創作才擁有更堅韌的生命力。

成都|新書《美術館的秘密》分享+籤售

時間:

7月18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武侯區彩虹街8號一葦書坊

主講人:

藍慶偉(藝評人、策展人)

《美術館的秘密》是一本實用而有趣的參觀美術館指南。不僅如此,在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日益成為人們生活方式之一的今天,本書通過闡述「在美術館,做些想做的事」「建一座博物館」等延伸性的藝術行為,以期引導公眾從單純的參觀轉向積極的參與,從被動地獲取知識轉向主動地探尋知識。本次活動,我們邀請該書作者藍慶偉與大家分享新書並籤售。

成都|寂靜與騷動——羅偉章新作《寂靜史》成都首發式

時間:

7月18日(周六)19:30

地點:

成華區成華大道杉板橋路669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二樓講演廳

嘉賓:

羅偉章(小說家)、阿來(作家)

7月18日,羅偉章老師帶著他全新主題性長篇小說《寂靜史》,語作家阿來,一同空降文軒BOOKS招商店,七位「主動失聲」的男女,七場當代中國的「喧譁與騷動」,我們一同聆聽。

成都|聲音的秘密——羅偉章新作《寂靜史》分享會

時間:

7月19日(周日)14:30

地點:

高新區府城大道中段88號九方購物中心文軒BOOKS一樓階梯活動區

嘉賓:

羅偉章(小說家)、盧一萍(作家)

羅偉章新作《寂靜史》分享會,本場嘉賓為作家盧一萍,兩位創作者將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

成都|《東言西語:在語言中重新發現中國》籤售會

時間:

7月19日(周日)15:30

地點:

錦江區春熙路紅星路步行街3段1號IFS國際金融中心LG2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

鄭子寧(語言學達人)、趙睿昕(四川話達人)

普通話為什麼是普通話?方言與古漢語有什麼聯繫?古漢語中隱藏的傳統文化密碼有哪些?作者鄭子寧攜新書《東言西語》做客言幾又,硬核語言達人來襲,與書友們趣談「語言」。

鄭州|朱自清《歐遊雜記》讀書會

時間:

7月19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金水區西太康路19號鄭州購書中心一樓精品區

主講人:

趙渝(作家、詩人)

《歐遊雜記》選編了朱自清20世紀30年代遊歷歐洲後所寫的遊記20篇,及寫於國內浙江、江蘇、四川、北京等地的遊記8篇。本次活動,我們邀請作家、詩人趙渝帶領大家一起讀朱自清的這本遊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線上讀書會 千裡話書緣(解碼線上新風潮)
    將線下讀書會轉移到線上,不僅是愛書人面對疫情的自發舉動,更成為圖書出版和零售行業的自救與紓困之舉。  「或許只有在閱讀時,我們才會擁有一個更獨立、更強大、也更確定的自我。」今年2月20日,河北作家李浩來到「書店燃燈計劃」第一期,為讀者帶來了題為《閱讀,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的線上分享。
  • 大慶老幹部大學舉辦線上讀書會,歷時一個月,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超5000人次
    大慶老幹部大學舉辦線上讀書會,歷時一個月,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超5000人次獲取知識的快樂最為持久□本報記者 潘爽我問校長楊欣閩,是什麼原因催生了這場線上讀書會?楊欣閩說,作家毛姆有個很有名的觀點——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我們希望通過書籍陪伴老年人,讓他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能保持一種身心健康的狀態。
  • 線上讀書會|中國人為什麼熱衷德國哲學?
    我們的青春往事——金雁作品《雁過留聲》線上讀書會時間:5月15日(周五)19:00-21:00地點:騰訊會議(ID:898629677)嘉賓:金雁(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秦暉(周五)19:00-21:00地點:騰訊會議(ID:708767593)、嗶哩嗶哩直播(ID:22229481)主講人:趙敦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在疫情漸趨平緩之際,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特推出「哲學與現代世界」系列線上講座
  • 線上讀書會|瘟疫中誕生的花朵,作為詩人的莎士比亞
    本期陸家嘴讀書會作為「共話浦東」主題月系列活動之一,我們邀請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勞動模範,《浦東史詩》作者何建明,作為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的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為我們講述他眼中的浦東故事。
  • 樂高旗艦店開展線下讀書會?是的,這次免費
    你的假期餘額不足如果全世界只剩下玩也挺無聊的抓住假期的尾巴,在休(狂)閒(上)娛(網)樂(課)之餘,也要去戶外學習一下,上海的兩大樂高品牌旗艦店,要在「閱讀」上搞事情啦!這周末,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國開童媒與樂高再次開展線下的樂高讀書會。免費!免費!免費哦~這次的讀書會中,小朋友們都超愛的故事姐姐「海棠姐姐」將會親臨現場,她在每場讀書會都是小孩子追捧的「故事達人」,聲情並茂的樂高故事中,海棠姐姐這周帶你一起感受樂高圖書的樂趣。
  • 讀書會預告|作家李亦凡談立志,共讀《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特別推薦日本作家、明治大學的教授吉野源三郎先生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8月16日,星期日下午,我們相約華遠·雲和墅天鵝藝術會所,邀請作家李亦凡和公益閱讀推廣人李京京對談,分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讀書感悟,聊聊青少年的立志,邀請兩組家庭現場參與並贈書,活動同步線上直播,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參與互動。
  • (線上)《親子關係》讀書會報名通知
    緣起:今年5月7日—7月16日,我們舉辦了為期10周的線上
  • 線上讀書會|當年,我們拿什麼打敵人?
    劉心武在「郵輪」上帶你推理人性謎團時間:9月6日(周日)16:30-18:00地點:噹噹App、噹噹天貓店主講人:劉心武(作家)近日,「文壇常青樹」劉心武最新長篇小說《郵輪碎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月6日,我們特邀王文從政勢之變、經濟之變、數字之變三個篇章展開,闡述在百年變局的背景下政治、經濟、科技的變化趨勢,並在此基礎上引出當前的中國應該怎麼辦,未來向何處去。
  • 線上讀書會|歷史人類學的旨趣
    賞柳永詞時間:5月23日(周六)19:00-21:00地點:一時瓣課線上微信群主講人:唐旋(作家)最近《清平樂》熱播,一群宋代文人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從範仲淹、晏殊、5月23日,一時瓣課特邀作家唐旋來到雲讀書會第十五期,共同品讀《柳永詞》,品宋人宋詞,走進柳永平凡而不平靜的一生。為何女性唯有受難,才能進入公共記憶?
  • 線上讀書會|新冠之下的中國與非洲
    6月26日晚,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上海青年作家、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教師張怡微,分享取經人取經之路的人生風景。>騰訊會議(ID:522443602)嘉賓:龔浩群(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教授)、陳世倫(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暨 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覃延佳(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人類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鍾小鑫(雲南大學緬甸研究院/周邊外交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等本次線上論壇
  • 線上讀書會|夏鼐與中國埃及學
    ——張明揚《紙上談兵:中國古代戰爭史札記》線上讀書會時間:11月2日(周一)19:00-21:00地點:微博@新京報書評周刊、快手、抖音、嗶哩嗶哩嘉賓:李碩(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講師)、郭建龍(作家)、張明揚(作家、歷史寫作者
  • 線上讀書會|中國科幻小說、人工智慧和將至未至的未來
    尼雅遺址與西域文明時間:7月31日(周五)14:30-16:30地點:騰訊會議(ID:905316123)主講人:張安福(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安福教授主要從事漢唐西域史、絲綢之路文化史研究,周五下午,他將舉行線上講座
  • 線上讀書會|《盜夢空間》與虛擬實在
    9月18日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歷史學分社聯合新京報書評周刊推出鳴沙史學嘉年華線上活動第二場,邀請相關歷史學者探討詞語史、概念史的有關問題。一位經濟學家在哈佛經歷美國疫情——重新認識美國的社會與中國的機遇時間:9月20日(周日)19:30-20:30地點:920傳燈人線上微信群
  • 線上讀書會|古人如何午睡和消夏
    、于堅(詩人)、阿多尼斯(詩人)、柏樺(詩人)、北島(詩人)等「雲上先鋒·詩歌站」第四站,談談詩歌的語言問題。我們認識了一名叫何偉的美國人,一位叫李雪順的譯者,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非虛構文學。「李辛老師讀書會」7月的閱讀書目是新書《在雪山和雪山之間》。
  • 照見自己——《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線上線下讀書會即將開始
    當談到我們對讀書會的一些嚮往和建議時謝露:因為我自己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參加了新雨學園的兩期讀書會,再由此參加了兩期華德福幼教培訓,去年十月參加了華德福百年慶典和第三屆幼教大會。在重慶新教育聯盟工作組做了兩年多的志願者,我覺得這次讀書會,就是,感恩!
  • 線上讀書會|到底什麼是愛情?
    這是廣州公益閱讀創投項目之「雲上沙龍」的分享嘉賓在參加線上共讀營後的感受。從2月26日到3月2日,全程專注閱讀一本書,23位書友每兩天在線打卡討論,總共46位書友參與,這次《霍亂時期的愛情》線上共讀營是「雲上沙龍」為讀者們精心策劃的。
  • 免費參與 | 靜觀自我關懷10場線上讀書會
    《自我關懷的力量》線上公益讀書會,由5P醫學APP發起組織,邀請了業內10位優秀的正念導師,展開智慧碰撞與分享。第一場讀書會由趙安安博士領讀,超過2500人次參與。為什麼現代人會不安、焦慮、抑鬱?其實很多時候都跟自我批判有關。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競賽,我們並不能時時刻刻自我感覺良好,並不總是出類拔萃。
  • 線上讀書會|馬克斯·韋伯逝世100周年:雲上思韋伯
    本期陸家嘴讀書會,我們邀請到教育部長江青年學者,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英瑾,為哲學門外漢們帶來哲學入門的路徑。屏幕上的生活:人類是如何一步步將生活困在屏幕上的?婚姻中的怕與愛——從義大利暢銷小說《鞋帶》說起時間:6月13日(周六)14:00-15:30地點:上海圖書館線上人文社科群嘉賓:走走(作家)、黑傘(書評人)在小說《鞋帶
  • 半島讀書會舉行第二期線上活動 青島藏書家宋文京分享讀書藏書那些...
    □半島記者  孟秀麗  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之際,4月18日晚八時,半島讀書會第二期《好書來:買書讀書藏書的難忘記憶》線上舉行,書畫家、藏書家宋文京以語音方式分享了他的書香人生,藏書家宋總業講了他的藏書故事
  • 華雲文化聯合錢報讀書會與作家路內共赴青春
    夜半微風之老鬼(二排右一)與文化咖合影留念7月7日晚上7點30分,浙江華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錢江晚報聯合舉辦的「華雲·文化咖X錢報讀書會」邀請到著名作家路內,做客杭州兩岸藝術空間,與讀者分享了他的新作《十七歲的輕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