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過寒假:讓假期更有文化味道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博物館裡過寒假:讓假期更有文化味道

[ 樂詩童兒童美術的學生們在博物館臨摹繪畫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熊珊):寒假生活已經開啟,「如何讓孩子過一個豐富而有意義的寒假」成了當下家長們的熱議話題,其中,博物館遊學活動備受青睞。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記者跟隨樂詩童兒童美術上海博物館遊學活動,與家長和孩子們一同感受了一個更有文化味道的假期。   本次活動共三天,涉及兩個場館的四項展覽,包括中國古代雕塑展、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恐龍骨骼化石展、海洋陸地生物標本展等。參加活動的學生家長王文婧說:「往常放假了孩子就是走走親戚,真是沒有什麼特別有趣的事情。博物館遊學這個活動,孩子特別喜歡,所以活動一出我就趕緊給孩子報名參加了。如果是我們自己領孩子過來,對展覽不夠了解就看不懂。但是參加這個活動,老師會講解,孩子就很感興趣。」   本次博物館遊學活動的主辦方是樂詩童兒童美術機構,其創始人毛巖新在談到舉辦遊學活動的初衷時說:「學生們在日常美術課程的基礎上積累了一些東西,但是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審美規律,這些知識需要在博物館、美術館裡才能看到。所以我就想有沒有可能在節假日到博物館學習。而且據我了解,現在(大家的)旅遊方式更多地由單一出行轉變為團隊(遊),家長喜歡在旅行中結交不同家庭。」 上海博物館裡認真聽講解的女孩   在博物館遊學活動中,來參加活動的家庭一開始都互不認識,經過幾日的活動後,很多家庭都結交成了朋友,孩子們也一同在遊覽中學習,在學習中進一步認識和感知「美」。毛巖新說:「這和在教室裡學習是不一樣的,他們可以從博物館裡直接獲取知識。我們希望孩子可以看到最經典的作品,比如說博物館的造像、油畫作品。孩子們能看真跡就看真跡,能去感知、觸摸就去體驗,而不僅僅只是坐在教室。孩子們走出來知道了博物館的樣子,感受到博物館建築的龐大。比如國家博物館那種大氣、磅礴、空闊,人一進去就會感到自己的渺小。豐富的展品、豐富的藏品以及豐富的歷史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再比如上海博物館,和國博不同的建築外形,以及上海當地的風土人情都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國古代雕塑展是上海博物館的長期展覽,談到將博物館遊學活動的第一站選在這裡的原因,毛巖新說:「這次的選題是古代雕塑裡面的佛造像藝術,佛造像是雕塑藝術的一部分。我國是佛教長期獲得發展的一個國家,佛造像是民族文化和藝術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去國內的很多景點、寺廟都會看到佛造像。如果說我們沒有一點知識儲備,那其實是看不懂的。而且我不認為孩子一定要達到我們這樣的年齡才能去看這樣的知識,我覺得每個年齡都有他感知知識的點,作為老師就是挖掘出一個點來讓他們學習。」 認真參觀展覽的學生   帶領參加活動的家庭認識佛造像後,毛巖新還會讓孩子們根據佛造像的樣子在博物館臨摹繪畫,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藝術的自我理解。除了參觀和感受東方文化經典,博物館遊學活動的課程也涉及了西方油畫藝術。毛巖新說:「正值『巡迴展覽畫派: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我選擇了幾幅畫讓孩子們去看,引導孩子去體會人物傳遞出來的力量。這次學習的就是人的五官,再有就是畫面的構圖,這些都是平常不容易學習到的。孩子們可以直觀感受到好的作品,也可以從油畫中挖掘表情神態。」   在講解過程中,毛巖新會為參加活動的家庭配備導覽器,一方面是方便大家聽講解,另一方面是讓孩子們更有儀式感地參觀博物館。家長王文婧說:「博物館遊學活動不只是教美術色彩搭配,還有參觀禮儀與著裝要求都會教給孩子。以前孩子很害羞,也不是特別善於表達,但是現在就比較放得開,而且不論是在審美方面還是在自我的姿態方面,都有了特別大的變化。」   「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正如中國著名畫家豐子愷所說,神明、星辰、藝術與兒童在他心中是同等的地位。神明與星辰相照耀,藝術陪伴著兒童,兒童們徜徉在博物館裡認知世界,發現世界之「美」。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互動體驗區 標籤: ]

相關焦點

  • 寒假全攻略:讓各階段孩子快樂過假期(組圖)
    面對即將到來的一個月假期,每個孩子都在熱切期盼,又逢新春佳節,小學生這一剛跨入義務教育階段的群體,如何讓寒假過得既開心又有意義?對此,多所小學的老師提醒家長和孩子,寒假短暫,輔導班少報為宜,假期中應該多培養孩子勞動習慣,多培養興趣。
  • 2019中小學生寒假放假倒計時!一起來看看寒假如何安排更有意義
    中小學生最期待的寒假放假已經進入倒計時。寒假放假時長多數學校為一個月左右,假期長可達兩個月左右。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寒假如何安排更有意義呢?有效利用寒假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兒。今天,小編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小學生寒假如何安排更有意義?第一,開始制定符合實際的寒假計劃。我們想要度過一個有規劃意識的假期,就要對自己的寒假時間高效利用。
  • 寒假怎麼過?哈市一中學發布假期生活指南!
    寒假提前開始,很多同學一時之間還不知道怎樣安排,近日,哈爾濱市旭東中學發布假期生活指南: 根據教育局相關規定,學生寒假時間為2021年1月1日—2月24日,2月25日8:30學生返校報到。
  • 大學生如何在假期裡,讓自己過得更有意義和有價值?
    大學生如何在假期裡,讓自己過得更有意義和有價值?圖片素材來源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在我們學生時期,最希望的就是放長假了,這代表著我們可以睡到自然醒,隨意地看電視熬夜,每天都待在家裡捧著手機玩遊戲。這樣的生活其實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即使是再長的假期都是一樣。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該怎麼樣讓自己的假期過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呢?以下就是個人的建議!
  • 超長寒假裡de趣味作業
    今年,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都迎來了38年來最長寒假。隨著考核學生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寒假作業也告別了以往的題海戰術,紛紛推出社會實踐作業、公益作業、體育作業、傳統文化作業等有特色有趣味的作業,讓學生們對「超長」假期生活充滿了期待。
  • 邦元英語:利用寒假做這五件事,讓孩子的假期更充實有意義!
    對策:把握寒假,尋找阻礙點,讓成績再上臺階!有專家指出,家長在考慮如何為孩子安排寒假學習生活時,要全面地考慮到孩子的身、心、智的需求,與孩子一起制訂一個有意義、有快樂、有收穫的假期。那我們該如何高效利用寒假,讓自己的孩子在寒假期間充分利用時間,更上一層樓?
  • 寒假將至,如何給孩子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不妨這樣做
    所以,寒假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既不能忘記學習的事情,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放鬆。這才是一個既有意義又充實的假期。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調控孩子的假期呢?有的孩子一放假之後就把黑白過顛倒了,這樣的情況是很不可取的,因為他想把作息時間倒回來就很難,孩子在上學的時候,白天也沒有多大精神。
  • 專家教你讓孩子的寒假過得更有意義
    寒假,如何安排孩子的時間,也成了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因為孩子畢竟還小,難得放暑假,他們就想有跟多的時間去娛樂一下,而父母怕孩子玩過頭,把學習給落下了!那麼對於一些常見的問題家長們要怎麼處理,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我們來看看專家給的一些建議吧!   制訂寒假的時間表,家長有哪些需要注意?
  • 寒假去哪裡?這個好看好玩好學的博物館快來逛逛!
    隨著春節臨近,滬上中小學生陸續迎來寒假生活,家長們又再次面臨一年兩次的帶娃難題:這個假期怎麼過?在上海這座擁有131座博物館的城市,寒假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就是家長們的另一種選擇。在上海,每18.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寒假培訓大戰硝煙瀰漫 孩子期待快樂假期
    明日起,省會中小學生最盼望的寒假將正式拉開帷幕。與往年相比,今年寒假多出了近一周時間,假期怎麼過呢?這又成為學生、家長、老師必須面對的一道選擇題。 培訓大戰硝煙瀰漫1月18日~19日,是全市小學生期終考試的日子。
  • 如何利用寒假假期,讓孩子更優秀?
    2020年接近尾聲,寒假也即將到來。如何充分利用寒假對孩子更有利呢? 假期既然是假期就不能完全當作平時用,至少要體現出假期的感覺。 所以父母要有所表示,但不能逼孩子太急,不要一到假期就開始給孩子找補習課,畢竟不同年齡的孩子假期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 這5個關鍵詞,讓孩子的寒假過得幸福而有意義 | 校長說
    寒假如期而至,春節即將來臨,讓我們以幸福之名開啟這個寒假。寒假是一段親近家人、親近自然、親近傳統文化、自主安排的美好時光。作為你們的校長,我想給同學們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你們在假期既要有詩意的棲居,也要有永恆的追求,讓這個寒假過得富有趣味和更有意義! 「讀」領世界。習主席說:「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 該怎麼過才更有意義 你的寒假計劃定了嗎?
    安徽商報2月1日訊 1月26日商報刊登了《家長應關心放假的孩子》一文,許多學生和家長打電話,討論「寒假究竟應該怎麼過才更有意義」。  合肥一中的一位學生告訴記者,在這個假期裡他多了一項有意義的「作業」———抄寫春聯。
  • 寒假裡一批大學生選擇不「待機」 奮鬥的假期更有「獲得感」
    2018-02-27 10:43圖文來源:新華日報寒假裡一批大學生選擇不「待機」——奮鬥的假期更有「獲得感」 高校寒假常被稱為正在過去的這個寒假,一批大學生選擇不讓自己「待機」,而是採取各種方式「充電」,他們的寒假也因「奮鬥」而格外有充實感、獲得感。在實習中感悟「醫者仁心」這個寒假,來自新疆的東南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大五女生牙合提克孜沒回家。「沒回去不光是因為路遠,還因為想給自己多點實習時間。」牙合提克孜說。
  • 博物館裡過大年!數十項精彩展覽春節假期開放
    春節假期臨近,本市各大博物館紛紛放出大招,新展覽接種開幕,市民足不出京可以遍覽世界各地風情,「速覽」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精彩瞬間。值得提醒的是,今年春節假期趕上了周一,博物館常規閉館日,有些博物館開放時間會有調整,觀眾參觀前應該留意。
  • 博物館裡過大年 春節活動精彩紛呈
    在博物館不斷融入百姓生活的過程中,「博物館裡過大年」已成為許多人歡度春節的首選。春節期間,多地博物館開展了多種展覽和活動,讓廣大觀眾走進知識的殿堂,開啟不一樣的文化假期。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的過法——來故宮看展覽、賞宮燈、品老字號、感受年味。展覽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實景體驗部分則囊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
  • 假期如何有意義 看看他們怎麼做
    南國早報記者 蔣曉梅攝寒假來了之經驗篇南國早報記者 蔣曉梅 黃婧 實習生 馬薇寒假的時間並不長,要想過得充實又有意義,精心籌劃不可少。除了上補習班、旅遊、回老家過年這「老三樣」,還有哪些有意義的方式呢?
  • 寒假怎麼過得有意義?攻略全給你「配齊」了!
    1月24日起,全市中小學正式放寒假。寒假怎麼過?日前,市教委聯合多部門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上海市未成年人寒假工作的通知》。多部門精心安排、有效協同,旨在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在寒假中積極參與各類實踐體驗活動,提高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過一個歡樂、祥和、平安、有益的寒假。
  • 同學們,寒假快樂(假日觀察)
    他在江蘇無錫南長區一所小學上五年級,在這個並不長的寒假,他將迎來——  一個短期「家庭式培訓」  豆豆的父親林先生在當地一所高職當計算機教師;母親陳女士則是豆豆所在小學的教師。  「這個假期裡,我們打算為他量身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林先生向記者娓娓道來。
  • 【過大年 迎新春】北京:博物館裡過大年受熱捧
    央視網消息:正月初二,故宮、博物館,在這些文化底蘊濃厚的地方過大年受到熱捧,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遊客前來這裡觀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