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由張國立和鄧婕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訪記》曾經是一部紅遍暑期檔的電視劇,從1997年到2007年的整整十年間,一共上映了五部,可想而知收視率還是很可觀的。
那麼真實的歷史上,康熙真的這麼喜歡微服私訪嗎?顯然不太可能,作為皇帝,每天要忙的事不少,能夠有精力看完大臣們的奏摺就不錯了,還裝扮成老百姓到民間去,這首先是安全保證不了,其次也沒有這個必要。
雖然,沒有想電視劇那樣去微服私訪,但是康熙南巡卻是事實。在他親政後,便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
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康熙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
他巡視時諭令衛兵們不許阻止百姓靠近,盡力撤去一切尊嚴的誇飾,讓百姓們靠近,以此向臣民展示祖先傳下來的樸質精神, 此舉極大地促進了康熙對民情的了解。
另外,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相傳有一年,康熙皇帝帶著龐大的隊伍下江南。一行人走到河北的固安,見老百姓全都跪在道路兩旁。
康熙皇帝以為百姓們是來迎接聖駕的,高興得合不攏嘴,故意問百姓們:「你們跪在這裡幹什麼呀?」
按照康熙皇帝的設想,百姓們應該齊呼萬歲,然後回答說:「是來迎接萬歲爺您的呀!」這樣皇帝就賺足了面子。
可沒想到的是,老百姓竟然說:「我們是來挽留楊縣令的!聖上既然來了,就替我們做個主,讓楊縣令留在固安吧!」
康熙皇帝被潑了一瓢涼水,滿肚子的不高興。可是做皇帝,這點兒氣度還是得有的。所以,他耐住性子,詢問這個楊縣令是何等人物。
百姓們就紛紛說,這楊縣令呀,在固安縣可是出了名的愛民如子。有一年百姓被徵去修永定河的工程。因為一個姓黃的河道監工不力,拖延了工期,所以直到冬天,大伙兒還在趕工,一個個凍得手腳發青發紫。
楊縣令,也就是楊馝,看大伙兒可憐,就允許他們等太陽出來後再開工。可黃河道發現百姓沒有像以前那樣凌晨開工,大發脾氣,讓人把遲到的百姓打了一頓。
楊馝聽說了,趕去求情。黃河道仗著自己常年在固安做官,而縣令卻是經常調動的,所以很不給面子,堅決要打。楊馝急了,和黃河道大聲理論。黃河道於是揚言,要彈劾楊馝。最後在巡撫的調解下,這件事情才沒有鬧大。
除此之外,楊馝還為老百姓辦了許多事,深得百姓愛戴。康熙皇帝來到這裡時,剛好趕上楊馝被調去宛平做縣令,老百姓捨不得他,就跪在道路兩邊挽留。
康熙皇帝聽了老百姓的傾訴,就說:「那我就給你們再選一個好官,如何?」
百姓和隨行的大臣都默不作聲,只有跪得離康熙最近的一位婦女說:「那你還不如選一個好官,送到宛平去呢!」
康熙皇帝聽了這句話,沉思良久,大笑起來,然後下令獎賞楊馝,並讓他繼續做固安縣令。
不管到底康熙有沒有真的微服私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南巡時,對各地的考察十分細緻,對任何細小的問題都會過問,足以說明天下的動態他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了全面位的掌握。
不得不說,他確實是中國歷史上到地方上巡察社會與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
大家好,我是小夭,愛讀書,愛講故事的職場媽媽。我相信每一個走心的文字,都是源於生活的真實記錄,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夭讀書,更多精彩好文,更多好故事讓我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