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再次宣傳漢元素文化,傳統與現代結合,網友:為傳統文化發聲

2020-12-18 娛樂猛料爆停

徐嬌,在我們的記憶中還是一個假小子一般的女孩子,記憶最深的還是《長江七號》中留著寸頭的「男孩子」,後來出演《星空》也是害羞的喜歡不同事物的女孩子,但是這個我們記憶中的女孩子早已經成長為一位值得所有明星學習的大孩子了,她身上的閃光點於旁人不同,她的優點是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大膽宣傳,我們知道,徐嬌很愛動漫cos,但是再愛,也比不上徐嬌對漢服的愛。徐嬌有很多穿漢服的照片,我們漂亮的徐嬌同學,穿起漢服也是一等一的美,而且這樣的照片也是有助於現在的孩子更多的見到我們以前的傳統文化,暗地裡。其實是起到了提高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宣傳作用的。

而現在,徐嬌油發布了一組包含漢元素服裝的圖片,不過看圖很多朋友會發現,說的漢服其實並不是全漢服,只是有漢元素的服裝,最重要的是衣服上還有英文字母。很多網友看到這滿身的英文字母,馬上就炸毛了,這是宣傳國風、宣傳漢元素?怎麼能和英文字母放在一起?這根本就是破壞傳統文化,大家覺得是這樣的嗎?大家覺得這種衣服是在宣傳文化嗎?徐嬌再次宣傳漢元素文化,傳統與現代結合,網友:為傳統文化發聲。

其實看這件事情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這根本就不是漢服,徐嬌這樣做是不對的;另一方面是,這樣很好,將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相結合,更有利於漢元素流傳。你們覺得哪一種是自己的選擇和心聲呢?我是覺得第二個想法很好的,漢服再美也是不能夠輕易穿在身上出門逛街的,首先它不適合夏天,太熱了,其次冬天太薄,再然後,穿它在大街上總會有沒素質的人說三道四。而現在,將它的元素和現代文化結合到了一起,也變得更輕薄,面料也更符合現在的穿著選擇,款式也是含有流行元素,讓它能夠在平常出現在大眾眼前而不被詬病。一旦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在大眾眼前,那麼起到的宣傳漢元素的作用要遠遠大於真正的漢服,你們覺得呢?

徐嬌再次宣傳漢元素文化,傳統與現代結合,網友:為傳統文化發聲。相比之下,你覺得哪種說法更合你意?你覺得徐嬌這次將漢元素與現代元素結合到一起,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相關焦點

  • 娛罐頭canned攜手《國風美少年》為傳統文化發聲
    北京娛罐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娛罐頭canned)作為欄目官方合作媒體,共同發聲助陣國風新力量。首檔國風創新推廣唱演秀,積極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國內首檔國風創新推廣唱演秀,《國風美少年》以「少年因國風而美,國風因少年而新」為理念,獲得了鞠婧禕、霍尊、張雲雷三位極具影響力和專業性的國風召集人的強勢加盟,通過運用當代語言的傳統表達,讓當代青年演繹中華文化之美,全力打造國風偶像,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
  • 斜槓青年新奮鬥:徐嬌、嶽雲鵬、張大奕都在淘寶上
    而對徐嬌而言,創辦的漢元素服飾品牌「織羽集」,不僅承載著她的夢想,還能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找到了一個自己喜歡又有意義的事,還可以賺學費。」這些「斜槓青年」,究竟是如何在多重身份中自然切換,在事業蒸蒸日上之時,把淘寶店開得風生水起呢?
  • 香港蓮香樓:舌尖上的文化 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一部大型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搬上了螢屏,並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作為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推出的首部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世界通過飲食這個窗口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
  • 黃格:將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
    △2020年三月三民族文化體驗活動 (黃格 供圖)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各民族設計師踴躍參與,南寧市武鳴區的民族服飾設計師黃格用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方式,設計了「素·錦壯衣」壯族元素生活裝系列應徵本次活動
  • 高中生優秀議論文:傳統文化不是反古復闢
    這樣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只是凝聚了尹勝喜和尹志軍兩代人的偉大追求與刻苦努力,更是因為他們敏銳地跟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發現挖掘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這些,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復興歷程。傳統文化的復興,必須順應著當今時代發展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盤點那些齊胸款漢元素,日常又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踩掉裙子了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說起那些年漢服坑裡的小萌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齊胸款式,比如說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雀靈,般若,鮫人淚和花神祭。其實齊胸款漢服算是門檻比較低的一種漢服款式,對於各種身材的人都非常友好,穿起來也非常仙氣。
  • 傳統與現代結合 安慶師大學生用黏土作品展示傳統文化
    作品《舞獅》有著靈動的大眼睛和有趣的眉毛,精緻的做工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入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最終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生物科學專業2019(3)班的翟文昊是《舞獅》的製作者,她表示,舞獅是一種傳統文化活動,深受大眾喜愛,所以她選擇以其為主題創作。「作品的製作過程充滿樂趣但也困難重重,尤其是舞獅的眼睛,想要刻畫得生動傳神十分困難,不過完成之後讓我很有成就感。」
  • 跨文化翻譯 中華傳統文化如何「發聲」
    當熱議如潮水退去,值得追問的是——當我們期待更多中國故事在世界舞臺被講述、被理解時,中華傳統文化中專有名詞的翻譯,是否為「發聲」做好了準備?換了語言載體,詩文依然動人「在外國年輕人中推進中華傳統文化體驗項目時,我們越來越感受到漢字、成語以及一些特定文化符號等的翻譯非常重要。」
  • 發掘中國文化的遊戲表達,網易遊戲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作為國內頭部遊戲廠商,網易一直致力於探索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遊戲機制的融合,讓興趣引導玩家去體驗和學習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可以說,網易遊戲的創作基因便起源於傳統文化之中。在今年 「匠心傳承,非遺守護「第五站的活動中,邀請到民族樂器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滿瑞興,再現盛唐五弦琵琶的風採,讓玩家切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而在B站掀起追劇熱潮的《夢幻書院》,則是《夢幻西遊》手遊打造的迷你動漫番劇,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的關注,將年輕人喜愛的流行元素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通過Q萌的畫風,幽默的劇情展示傳統文化知識。
  • 研學旅行課程如何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能只讓孩子們待在課堂上。結合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讓學生走進歷史古蹟、文化遺存開展研學旅行,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但出於課時安排、人身安全等考慮,很多學校在組織這類活動時,也是慎之又慎。
  • 李谷一在央視怒斥她: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你用外語來唱?
    去年的一檔央視綜藝《叮咯嚨咚嗆》上,一向以雷人妝容嚇人的歌手尚雯婕和非文化物質遺產「漁鼓道情」傳承人苗清臣一同演唱三國演義名段要荊州。這是一個文化傳承類綜藝節目,說白了,就是唱中國傳統音樂。
  • 借力網絡東風傳承傳統文化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為身邊親友送上秋意漸濃之下的一份溫暖的同時,也在潤物無聲地傳播著二十四節氣文化,傳統文化正在借網絡東風煥發活力。 細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其背後潛藏秋天之爭即秋分和立秋誰是秋天的開端。其實,二者都是秋天的開端,區別在於角度不同。
  • 傳統文化植入現代酒店管理
    不少企業都開始探尋如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並且根植於企業文化當中。智匯文化主題酒店聯盟聯合諸多有文化需求的現代酒店一起打造傳統文化產業聚合體,傳統文化的體驗交流平臺,將文化融入酒店,使酒店不再成為簡單的就餐、住宿和會議場所,更成為文化體驗交流、文化休閒、文化培訓、文化展示交易發布、文化創意孵化的綜合體與引領人們品質生活的體驗基地。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推進現代國家治理進程
    商鞅治秦形成的科層官吏制國家,早於歐洲1800 年,商鞅是人類現代國家和現代國家治理的最早開拓者和奠基者;通過對商鞅治道的研究和宣傳,一定有利於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自信,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復興,以期為我國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提供有益借鑑。而,對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思想精髓和改革創新精神的研究和宣傳,是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題中應有之義。
  • 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傳統+現代」塑造文化新體驗
    片區依託大旗頭村古村為核心,輻射聯動周邊7個自然村,引入第三方資本,總投資23億元打造廣府綠野仙蹤、翠堤春曉園、嶺南名宿、嶺南美食薈、粵韻田園綜合體等項目。 從廣府印象小鎮到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圍繞廣府文脈,傳統古村落、傳統文化風俗走上活化之路,在文旅產業的加持下,「傳統+現代」正在塑造出廣府文化的新體驗。
  • 「畢姥爺題錯字」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
    畢福劍為潘曉婷題字「九球天后」,因採用繁體字出錯而遭到吐槽。其實,該事件發生在2013年,只是拍下的照片「留下了證據」,畢姥爺為九球天后題字四字錯倆,九寫作「玖」,後寫作「後」,實際上都為錯用。
  • 央視主持人劉芳菲以短視頻宣傳中國傳統文化
    12月14日,央視著名主持人劉芳菲在視頻網站上發布了一條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視頻。據了解,劉芳菲從今年夏天開始,憑藉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開始製作短視頻。一個個知識點看似熟悉,卻是在她的解讀之下,觀眾恍然大悟後才真正理解其中深意。每一條視頻都滿懷情感,看出製作者的文化觀,滿滿的正能量。
  • 中國傳統家庭文化及其現代價值
    在中國家文化觀念中,「家」的地位和意義超越著個體,在人生中甚至具有「根」的意義。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家庭存在著由生育形成的血親關係,兩性結合形成的婚姻關係以及供養關係,三種關係組成家庭核心結構。
  • 解讀丨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生活,是研究歷史文化的人一直以來的期待。但傳統文化是個龐雜的範疇,以前並不這樣籠統的標稱,而是研究哪一部分就用這一部分的內涵加以標稱。如經濟史、政治史、法律史、宗教史、哲學史、藝術史、文學史等,都是研究歷史文化的一個個具體領域,或一個方面。把傳統文化單標出來,是對傳統和現代作了一個區隔。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 立足優秀傳統文化 培育現代君子風範
    在當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高校立足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營養,獲取力量,結合時代精神,幫助青年學生養成君子風範,造就理想人格,是構建中國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文明大國形象的基礎。傳統君子人格中符合現代社會文明特徵、激勵和諧競爭的人格要素被喚醒、被激發,君子人格呈現出自主性、開放性的新內涵:以責任為理想目標,以寬容為內在精神,以誠信為基本原則,以好學為外在規範。在繼承孔子君子人格的基礎上,依託現代中國社會的價值需求,責任、寬容、誠信、好學共同構成了現代君子人格的有機統一體。  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