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實習工作到現在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2020-12-25 成長紀念錄

所謂畢業就代表著失業,學生時代基本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面臨社會這個大染缸了,不知道面臨的怎麼樣?是否如意。

收入

剛出來實習時,肯定找工作是第一關,能找到一個自己滿意、上班距離還近,薪資還不錯,那就是很好的一種了。當然這個也是不容易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讓自己滿意的,這其中還包含一些其它因素:像是公司氛圍、人文環境、晉升機制這些,有一點達不到自己想要的,可能就是會離職或者是跳槽。

當然不排除找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時好的,可以慢慢積累經驗,待羽翼足夠豐滿時便可以展翅一下了。工作當然是鍛鍊人的,一些矯情情緒不會讓它撒野。每天做好自己的任務或者被安排的一些事項,做好復盤。得到領導的重視與賞識,收入之類的自然也不會緩慢增長。

一開始工作時不要好高騖遠,把基本功打紮實了。先把自己養活之後,再考慮一些新的收入方式。記得小念去年實習找工作時,室友們都出去找工作去了,他就發了一條朋友圈:「上班真是太耽誤賺錢了」。室友們看到的是:「所以這就你不不好工作的理由」。

看到也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矛盾感浮現出來,那到底怎麼才可以讓自己不工作還能有錢賺呢。首先應該是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找份自己較滿意的工作先做的,萬一還能有一些可以把握住的機會呢?

再一個是先把本職工作做好了,再去找副業或者兼職,這樣比較保險,所以沒有主業的情況下就不要考慮什麼做副業,有一點點本末倒置,這是不可取的。上文中的小念也要轉變這種想法,再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的要先就業後再考慮接下來要面臨的事,起碼會穩妥些。

感情

另一個矛盾的點是:畢業了是不是就要面臨著失戀了?

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愛情是美好的,我們要相信戀愛中的人是不怕這些因素和阻擋的。當然彼此要保持著就精神上的愉悅和期待。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要看怎麼面對它。愛情也是可以催人奮進的,把彼此最好的一面先展示出來,把工作做好,保持學習,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淘汰,也是對愛情的一種尊重。

生活如期而至,美好如期到來,讓自己保持走在路上的狀態。

收穫

收穫可謂是滿滿當當,從小學、中學、大學,順利完成了學生生涯。學到了知識與做人的道理,所用之地那要看怎麼選擇了。

也能夠體會家長們的不容易,上一代的奮鬥之路是怎麼過來的,會感謝有了這個家的溫暖才會給自己越來越好的一條路,所以要時常聯繫一下家人,跟他們說說話。

心得

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受約束了,這樣的想法要有所保留。天空很大,我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就夠了。

對事物要保持著一顆敬畏心,永遠有我們想不到,所不了解的東西冒出來,刷新自己的認知。保持學習、腳踏實地、能成事才是保持初心的最優方式。

嚮往

再面對了大城市後,感覺可以暫時在這座城市待下來後,會覺得還是自己很渺小,沒有什麼影響力。所以這個時代不缺乏奮鬥的人,缺的是一起奮鬥的小夥伴,大家抱團像「百團大戰」一樣,總會把面前的威脅與挑戰克服掉。

想我所想,做我所做,把想法變成現實,就是一種活在當在的自然詮釋。

得失

經歷了找工作的不如意和穩定下來後心理的狀態對比,覺得人生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永遠熱愛永遠熱淚盈眶」,保持著與家人的穩固聯絡,不要為了工作等一些原因,忽略家庭的重要性。

要拋掉一些無用影響自己的東西,把優質的東西留給自己。減輕自己的負擔,學會斷舍離,從簡生活,用心生活。

話題:你覺得還有哪些需要補充的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讚和轉發。

相關焦點

  • 那些急於過標配生活的年輕人,現在都過得怎麼樣了?
    當我們寒暑假緊緊地抱著家裡被窩的時候,小胖已經試了和本專業相關的實習崗位。臨近畢業,當我們還在為面試公司而擠破了頭皮的時期,小胖已經早早地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強的金融公司實習。這些都讓我們慢慢明白了那句真理——所有肯努力的胖子都是潛力股。
  • 那些堅持做科研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作者 | 青暮「那些堅持做科研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在這個知乎問題下,阿里技術副總裁賈揚清從科研的意義出發,給出了這樣的回答:「青年推動科研,科研使人年輕。」作為一名二戰猶太人的倖存者,到今天一直都在科研一線耕耘,每次碰到的時候都會問「最近有啥新的科研新聞?」,特別開心,特別有好奇心。老太太今年87歲了,桃李滿天下,祝她永遠健康。因為科研,所以不老的教授Ruzena Bajcsy最後,針對「那些堅持做科研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 那些堅持做科研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科學研究和年輕人這兩個關鍵詞實際上使我想起了貧困。我是一個不堅持進行科學研究的年輕人。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周圍有許多在科研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學生,畢業後就去了工業界。需要說明的是,革命工作的高低沒有區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相信,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工業界,他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 為什麼年輕人現在不願意在工廠工作?
    恐怕這家餐館在做服務員、賣衣服和工作環境方面都比工廠好。交貨比工廠裡的自由更活躍。當保安總比在工廠裡無所事事好。工廠是不是遠離市中心,在偏遠的郊區修煉?大多數工廠都沒有老師傅,年輕人,你每天和老人下棋嗎?工廠裡女孩很少,所以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是不是更難?
  • 那些誤入藍廠的年輕人,一年後怎麼樣了?
    從整體趨勢來看,大環境一時無法改變,但是當視角聚焦到一個個個體,這屆畢業生乃至即將加入秋招大軍的 2021 屆畢業生,能從學長學姐的身上學到什麼?V星人找來了三位一年前進了「藍廠」的年輕人,從他們的求職與入職故事中,或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 曾經的赴臺交換生,現在工作都怎麼樣了?
    大三是很多學生最為繁忙的一年,實習、刷績點、準備出國……,在臺灣讀書的Kevin擔心自己無法趕上大陸同學的步伐,為豐富自己的履歷,他決定在臺灣做點什麼。那時他剛好在清大修讀一門「服務創業與設計」的課程,學習如何用新的創業理論做服務型的小企業,又聯想到自己初到臺灣時著急忙慌地置辦生活用品的經歷,如果能有一個服務於交換生的二手物品交流平臺,豈不是很方便嗎?
  • 你知道,那些承包山頭搞養殖的人,現在怎麼樣了嗎?
    你知道,那些承包山頭搞養殖的人,現在怎麼樣了嗎?很多從城市打拼過回來的人都這樣感慨:寧可自己創業,也絕不要給別人打工。那他們到底為什麼這麼說呢?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農村人都去到了城市打拼,留在村裡的人不多了,特別是年輕人,家裡的土地沒有人種,大部分都荒廢了,家裡的老人種不動,只能承租出去,還可以得到適量的土地租金。承包土地的承租商們用土地搞起了養殖、種植,在這種植、養殖的的過程中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因此,當地政府鼓勵承包商進行農村創業,還給予承包商們一定的優惠政策獎勵補貼,鼓勵更多的人行動起來。
  • 那些清華本科畢業就工作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例如,父母想讓我讀研或考公務員,好朋友覺得五道口金融學院很好,我自己則考慮過出國讀法律碩士、保研、去美國外所工作、網際網路就業等等。隨著時間推移,機會逐漸變少,再加上疫情,我最終做出了最穩的選擇——一家華爾街頂級律所的北京代表處的律師助理。疫情下,很多律所都縮招,而這家則在我結束大三暑假實習後不久就發了return。
  • 那些把愛好當全職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把愛好當成職業從廣東粵北山小鎮到帝都北京,94年的何璟昕實現了從工科少女到獨立唱作人的身份轉換「實習時發現這個職業跟我想像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畢業後我就再也不想當導遊了。」第一個愛好破滅,然而肖琳顯然沒有吃透這個教訓,很快就又栽了跟頭。
  • 那些放棄專升本的人,現在過的怎麼樣?
    18年3月我們大三的就結束實習了,要專升本的可以開始複習備考了,不準備專升本的就可以去找工作了。我們學校每年參加專升本考試的人還挺多,就拿我們班來說,我們班有六十幾個學生,報名考試的有20個左右,最後錄取的有10人差不多。我們寢室裡有兩個都考上了。
  • 那些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努力考上研究生之後, 現在的你們怎麼樣了? @青山綠水 畢業於蚌埠醫學院,一個不怎麼好的醫學院,我曾經一直以為,像我這種從小鎮來的年輕人,能回到家鄉所在的市區市醫院工作,就謝天謝地了
  • 那些想考研究生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努力考上研究生之後,現在的你們怎麼樣了?現在雖然不富裕但自由自在,最關鍵不是收入的多寡,而是我真心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持續學習,傳播知識與技術,引導新人順利成長,給我帶來了一種心理上的充實。工作了幾年後,現在咱倆又一起赴海外攻讀博士了。
  • 告訴你,現在的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
    剛大學畢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會或者感悟,實習有沒有感覺到失望,社會潛規測是不是讓你很無奈。看到網上對90後,00後的評論是不是很生氣又無可奈何?90後真的很脆弱,很無知啃老?可是在我眼裡,現在的年輕人才是未來希望,我知道很多人槓,那是因為你們只看那些報導差的一面,沒有看到真正的一面。
  • 那些低學歷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你說自己能力強,肯吃苦,可是學歷不高的人連進公司展現能力的機會都沒有,你認為學歷到底重不重要?
  • 那些畢業後進工地工作的大學生,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都背井離鄉到城裡打工,這個趨勢不僅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嚴重了。一般的農民到了城市大都去工地工作,做一些搬磚或者砌磚類的工作。其實在工地也有很多大學生,那麼這些大學生都從事著什麼樣的工作呢?
  • 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比工資更重要的,是有沒有雙休
    以前大家只要有工作就滿足了,現在大家在工作的選擇上慢慢偏向於工作的性價比。有沒有雙休,有沒有五險一金,有沒有午休的時間,這些在我們爸媽那個時代對於找工作的認知觀念當中,這些因素微不足道,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些因素甚至是排在工資之前的考慮因素。
  • 那些不急著找工作的留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總覺得自己是世界名校畢業,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等到自己畢業的時候,才知道畢業了找工作竟是真的如此艱難。特別是今年因為疫情,企業縮招讓大家找工作更難了。有的人害怕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焦慮,但也有部分留學生,似乎不那麼急著找工作。在這群人之中,慢就業」反而越來越盛行,有部分人喜歡gap一年再找工作。
  • 工作1天就裸辭!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工作1天就裸辭!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而不止是年底這個時刻 留意一下身邊的朋友 你會發現,大家離職的頻率非常高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
  • 真實回訪|留學畢業回國後,那些海歸現在過的怎麼樣?
    他們現在處在什麼境地?他們海歸的身份在國內找到工作了嗎?為了求職,他們做了哪些努力?有沒有混的很差的海歸?這些問題,其實為難了正在考慮把自己小孩送出去讀書的家長們。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還在不斷地被討論。
  • 那些逃離「北上廣」去麗江開客棧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現在的他們過的怎麼樣?他們的勇氣帶給他們的是驚喜還是教訓?希望這篇文章能部分地回答這些問題。012006年10月17日下午,22路公交車上,我收到了世界五百強A銀行的offer。至今我仍記得當時的激動與渾身的力量,還有想要在上海乾出一番大事業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