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行了30天反消費主義的實驗,結果……

2020-12-16 騰訊網

我進行了30天反消費主義的實驗,結果……

為了讓自己理性消費,

我進行了30天的反消費主義試驗,

給自己列了長長的計劃:

比如,開始使用記帳軟體,

開始使用護膚品小樣

刪除淘寶、京東、天貓手機客戶端,

結果......

使用記帳軟體時,

只是停留在大的開支上,

日常消費根本記不過來;

護膚品小樣使用後,

我花了更多的錢去買了正品

不用淘寶等購物APP之後,

我發現在實體店買東西比網購還貴。

痛定思痛!於是,

我從反消費主義走到了消費的B面,

從迷茫的「買買買」,到有計劃「省省省」

我的快樂又回來了!

國美九九會員日來了!

囤零食、囤生活用品、囤護膚品...

福利享不停!

這次11.11,

國美讓你哪裡都能見到驚喜~

--------

相關焦點

  • 讓眾多品牌翻車的反「消費主義」到底在說什麼?|TREND
    在反消費主義情緒與運動這一點上,中國市場上的消費者越來越朝向北美發展 —— 在B站、豆瓣、小紅書三個重點平臺上,反消費主義的情緒和表達已讓人無法忽視。用戶溝通至關重要,而反消費主義的大眾心理值得所有想要避坑的品牌和代理商重視和研究。 反消費主義到底反的是什麼?何種情況下品牌會被認為是在宣揚消費主義?
  • 要消費,不要「消費主義」
    而獲得他人尊重的重要方式,就是看個人是否能夠進行某種炫耀性的消費,能否不計後果地大講排場和大肆花銷,能否擁有某種象徵和代表身份地位的奢侈品。個人的自我實現更是有賴於對消費無止境地追求,有了還要再有,好了還要好上加好,一切為了消費,似乎只有在消費領域無所不能、無所不用其極,才能夠獲得最大的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 ARTIST INTERVIEW|魏宇琦 反消費主義實驗
    02您提到說將這些物體去進行結構重組,您的出發點或者說您的靈感是什麼?我其實一直想理解一個物體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比如說一個手機擺在你面前,它有功能性,你可以各種使用它,但是你卻不太清楚手機它本質上又是一個什麼東西。
  • 看了李佳琦的催命直播,我覺得反消費主義就是個笑話-虎嗅網
    由他、廠家和消費者共同構成的「生產-銷售-消費」循環,幾乎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運轉的規律。否認也沒有用。朝錢看,欲望在召喚。就像李佳琦剛出圈的那段時間,網絡上不乏對他以及消費主義的抨擊論調,但總也繞不過那麼幾個字眼,比如「異化」「景觀」,再如「拜物教」等等。
  • 看了李佳琦的催命直播,我覺得反消費主義就是個笑話
    少頃,再在直播間裡鍵入一行「理性消費按需購買」。 果然,「這盛世如琦所願。」 上頭了,可能是每個大腦被李佳琦支配的人的直觀感受。千言萬語的意識形態宣傳,效果都不如李佳琦的一句「不要睡」。若是元首再世,見到了恐怕也要直呼「怕了怕了」,並當場宰個戈培爾祭天。 餘音繞梁。
  • 實用主義吊打消費主義!
    實用主義和消費主義,好像互相非常的對立,但是主要是實用主義,攻擊消費主義。b站上也有非常多的視頻,提倡年輕人應該如何如何,不要過度消費,不要超越自己的消費能力去消費,我覺得這個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有些同學為了某個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惜去貸款消費,導致了校園貸的蓬勃發展,甚至有些同學陷入了裸貸的境地,還有就是用新的貸款去還舊的貸款,掉入了套路貸的陷阱。
  • 石中英:本質主義、反本質主義與中國教育學研究
    反本質主義對本質主義的第一個批判集中在實體信仰上。反本質主義認為,作為本質主義基礎的實體信仰是經不起反駁因而是靠不住的。尼採說,「問『自在』之物是什麼樣子的,根本不問我感官的感受性和理智的能動性,因此我們應該這樣來回答上述提問:我們怎麼知道有這樣的事物呢?『物性』乃是我們首先創造的。「自在的事實』是沒有的,而始終必須首先植入一種意義,才能造成事實。」
  • 進步主義教育思潮及實驗
    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始末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指產生於19世紀末並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的一種教育革新思潮。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是作為進步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發端的。進步主義運動是19世紀末在美國興起的廣泛的社會改良運動。進步主義者力求同時改革教育和社會事務。
  • 2020年末,我終於開始抵制消費主義…
    仙境與陷阱,這兩個近音詞的含義天地之別,用來描述消費主義卻再合適不過。 先來看看消費主義是什麼意思,根據百度百科顯示,消費主義是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流行的一種社會道德現象,是指導和調節人們在消費方面的行動和關係的原則、思想、願望、情緒及相應的實踐的總稱。
  • 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原標題: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滲透,給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造成巨大衝擊。消費主義思潮不斷蔓延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個體一旦掉進消費主義陷阱,從觀念到行為都將超出理性範圍 消費主義是一種崇尚和追求過度的佔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
  • 誰製造的「消費主義」?
    而這一年到底買了什麼商品、什麼服務,反而沒人關心了,留下的,只是一個消費的「個人標籤」。莎士比亞曾經借劇中人之口寫道:「當我是一個窮人的時候,我要信口謾罵,說只有富有是惟一的罪惡;要是有了錢,我就要說,只有貧窮才是最大的壞事。」這似乎也是中國人最近幾十年的心態轉折。
  • 你是怎麼被消費主義洗腦的
    祭拜自然是不用說,民間還有「七月七,曬書衣」的說法,舊衣服,書籍都拿來見見天光,保佑考運亨通。 總體來說,在現代之前,無論是祭拜,還是比賽,乞巧節的主要內容為「女子向上天討要美德」,因為在封建社會中,社會資源牢牢被男性所掌握,男性天然被賦予給女性「打分」的權利,定義「優秀女性」在哪裡。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女性也對這一認知欣然接受。
  • 龍俊:論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功能主義解釋方法的適用
    在具體的解釋路徑中,功能主義解釋通過搭建「目的—功能」與「功能—結果」的溝通橋梁,最終實現「目的論」與「結果論」在解釋方法上的串聯和貫通。在「目標匹配」與「結果驗證」的雙重標準考核下,功能主義解釋方法可以為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有關「反法保護客體的性質」「網際網路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以及「反法中競爭關係要素的取捨」等問題提供新的研討視角與研究結論。
  • 在買買買中尋找自我:消費主義的另一面
    消費主義在我們這個時代,至少已經在一個小群體中達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消費主義是在出售溢價,出售一種社會身份標籤,而不是出售一種實用的產品。它是我們這個時代裡的一種危害。誠然,消費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往往會和「不理智」「浪費」等負面詞彙聯繫到一起,但當我們跨躍那些先入為主的觀點之牆後,我們為何不靜下來仔細想一想,消費主義是什麼?
  • 消費主義是如何把你掏空的?
    某些時候它們也會成為弱點,將你我捲入到消費主義的漩渦。恐懼BBC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中說:疾病、衰老、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恐懼。很多商家就是利用這點,達到營銷的目的。影片中請到英國Carex公司產品部前任經理,這家公司以生產保潔用品而著名。
  • 極簡主義:時機已到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恰好又是直播電商火熱的一年,所以想藉此契機唱唱反調,重提下極簡主義。 這是我個人要踐行的生活方式,並且我相信未來也會是越來越多人會選擇的消費和生活的方式。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極簡主義、極簡設計風格來源、極簡主義運動的發展,並踐行極簡主義生活,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幫助。
  • 午間閱讀 | 齊格蒙特·鮑曼的理性主義與反理性主義
    在他們看來,工具理性主義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成就,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之所以不能解決,並不是因為人的能力不足,而在於傳統宗教意識形態束縛……價值理性主義者對人性以及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人類歷史已經到了轉折點,主張用新價值代替舊的基督教主義價值來改造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每一個個體,從而實現一個「完美世界」……有意思的是,雖然價值理性主義是內生於西方世界的意識形態,但到了
  • 恩格斯 || 論反猶太主義(1890)
    這就是我要請您認真考慮的問題。反猶太主義,這是文化落後的標誌,因而只是在普魯士和奧地利,還有俄國,才有它的地位。如果是在英國這裡,或者是在美國,有誰打算鼓吹反猶太主義,那他簡直會被人恥笑,而在巴黎,德留蒙先生的著作(這比德國反猶太主義者的作品高明得無法比擬)也只是微不足道地和毫無影響地暫時聳動了一下聽聞。
  • 消費主義思潮的困境與超越
    ,消費主義就是一種感性化的意識形態。因此,就有必要從消費價值、模式和立場上,認清消費主義這一社會思潮的真實面目,揭示消費主義的現實困境,進而建構科學消費觀,實現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從大量無節制浪費到適度消費,從個人自由到社會責任的轉變。
  • 蘇聯「30天不睡覺」實驗結果超可怕!!
    在1940年代,一群前蘇聯科學家突發奇想,想知道如果讓人連續30天不睡覺,他們會變得如何。於是,他們找了5名自願的二戰政治犯來參加這個「30天不睡覺」的實驗,答應只要他們撐過30天,就放他們自由。這5人被關在密閉空間,房間內有足夠5人生存30天的乾糧和飲水、廁所、書本,他們只能用穿過12公分 (5英尺) 厚玻璃的麥克風 (當時沒有閉路電視) 對外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