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主義教育思潮及實驗

2020-12-11 陳靈均的教育筆記

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始末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指產生於19世紀末並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的一種教育革新思潮。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是作為進步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發端的。進步主義運動是19世紀末在美國興起的廣泛的社會改良運動。進步主義者力求同時改革教育和社會事務。

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實驗室主要是美國的公立學校。相對歐洲的新學校來說,進步學校更關心普通民眾的教育,更強調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更重視做中學和學校的民主化。

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經歷了四個階段;

興起(19世紀末至1918年)19世紀末帕克先後在昆西和芝加哥庫克師範學校進行教育革新實驗,創辦了「昆西教學法」,被杜威稱作「進步教育之父」,賴斯則大力揭露美國學校教育的弊端,引起教育變革的關注度。

1896年,杜威創辦芝加哥實驗學校,在他的影響下,許多進步教育實驗以各種形式展開

杜威被稱作進步教育之父

成型(1918到1929)一戰後,美國公立教育成為世界先鋒。美國許多社區和學校當局表示願意實驗新的學校教育。普及進步教育思想時機成熟。1919年進步教育協會成立,後來叫美國進步教育協會。1920年,協會提出了進步教育的7項原則。1924年,進步教育雜誌,向讀者介紹歐洲的教育革新和美國的教育實驗。進步教育運動日益專業化。哥倫比亞師範大學成為進步教育運動的中心。由於運動的這種專業化傾向,失去了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與此同時,進步教育內部分化,出現以拉格為代表強調兒童中心,以康茨為代表主張社會中心。

轉折(1929 到1943)1929年大蕭條嚴重影響了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發展。一方面使進步教育運動逐步從初等教育轉向中等教育。此前強調兒童中心個人自由發展,此後更加意識到學校的社會職能。另一方面,大蕭條加劇了進步教育運動內部的分裂,出現了改造主義教育思潮。1940年後,進步教育空談之風失去了原有的感召力。

衰落(1944到1957)1944年,美國進步教育協會更名為「美國教育聯誼會」,成為歐洲新教育聯誼會的一個分會。1955年,協會解散。1957年進步教育雜誌停辦,標著者美國教育史上一個時代的結束。

二、進步主義教育實驗

1 昆西教學法

昆西教學法是美國進步教育在教育家帕克倡導的一種教學法。1875年到1880年,帕克在擔任馬塞諸塞州昆西教育局局長時,提出了教育要使學校適應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的主張。領導主持了昆西學校實驗,對小學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一些列改革。

帕克的改革以昆西教學法著稱;其主要特徵是;

強調兒童是處於學校教育的中心重視學校的社會功能,強調學校應成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區和雛形的民主政治,在促進民主制度的發展上發揮作用學校課程應儘可能與實踐活動相聯繫強調培養兒童在自我探索和創造的精神帕克去世後,他的主要弟子之一的庫克將他的思想與杜威的思想融為一體並進一步發展了昆西教學法

2 有機教育學校

1907年,美國女教育家詹森在亞巴拉馬洲的菲爾霍普創辦了菲爾霍普學校。該校以有機教育學校聞名

詹森借用有機教育的概念,認為其目標在於發展 人的整個機體,包括培養感覺、體力、智力和社會生活能力,以改善生活和文化。

詹森稱他的教育方法在於遵循學生的自然增長,是有機的。學校的目的在於為每個兒童提供發展階段所必需的的作業和活動。詹森的有機教育學校的整個課程計劃以活動為主。活動擴大了兒童的視野,成為兒童知識的源泉。這種活動必須在家庭裡開始的自然進程。循著這種自然生長的途徑,憑著兒童自己的求知願望,再把兒童引導到讀寫算、地理等正規課程的學習。強迫的作業、指定的課文、通常的考試都被取消。同時詹森還重視社會意識的培養,主張應以一種平衡而有紀律的方式發展整個人的機體。

3 葛雷制

1907年,美國教育家沃特在印第安納州葛雷市推行一種進步主義性質的教學制度,以「葛雷制」著名,也稱雙軌制、二部制或分團學制

沃特以杜威的基本思想為依據;以具有社會性質的作業為學校的課程,把學校分為四個部分;

體育運動場、教室、工廠、商店、禮堂 ;課程也分為四個方面;

學術工作、科學、工藝和家政,團體活動以及體育和遊戲。

沃特在教學中採用二重編制法,即將全校學生一分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課,一部分在體育場、圖書館、工廠和商店活動,上下午對調。廢除寒暑假和周日,晝夜開放,從而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入學受教育的機會。解決了葛雷地區學校少,供不應求的矛盾,成為進步學校流行最廣的一種形式。

4 道爾頓制

道爾頓制是美國教育學家帕克斯和特在馬塞諸塞州道爾頓中學創立的一種個別教學制度,其教育方法以「道爾頓實驗室」計劃命名。

帕克斯和特提出廢除課堂教學、課程表和年級制,代之以學生用「公約」的形式確定自己應完成的各項學習任務然後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學;將各教室改為各科作業室和實驗室,按學科的性質陳列參考用書和實驗儀器,供學生學習之用。各科作業室配教師一人負責指導學生,同時用表格法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道爾頓制兩個重要的原則是自由與合作,強調兒童自由學習,養成獨立工作的能力,又強調合作精神的形成,以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

道爾頓制強調的主要問題是過於強調個別差異,對教師要求過多,以及在實施時易導致放任自流;並且完全將教室改為實驗室也不太合適。

5 文納特卡計劃

文納特卡計劃是每股破教育家華虛朋在伊利諾伊洲文納特卡鎮進行的一種教育實驗。華虛朋重視學校的功課適應兒童的個別差異,將個別學習和小組學習結合起來,使個性發展與社會意識的培養相聯繫。具體做法是將課程分為兩部分;共同知識或技能(讀寫算工具性學科)和創造性。社會性的作業。前者主要按學科進行,後者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適當進行個別輔導。學習按計劃進行,平時有進度記錄,最後以考試來檢驗學習效果。後者則以小組活動為單位開展活動或施教,無確定的程序,也不考試。這樣做可以加強不同年齡的兒童之間的聯繫,培養合作精神。

文納特卡制曾得到迅速廣泛的傳播,但實施起來很困難,逐漸衰落。

6 設計教學法

設計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杜偉教育哲學的詮釋者克伯屈提出來的。克伯屈反對主智注義的教育,強調發展完整的人格,主張建立一種以生活和實際經驗為中心的新學校。

他將設計的方法運用於教育。,強調有目的的活動是設計教學法的核心。兒童自動的、自發的、有目的學習是設計教學法的本質。

克伯屈主張放棄固定的課程體制,取消分科教學,取消現有教科書。把學生有目的德活動作為所設計的學習單元,讓學生在每一單元的而活動中通過自行設計、積極執行,學習實際的知識和技能。

他把設計教學法分為四個類型;

生產者的設計,也稱建造設計,以生產某物為目的,用物質的形式去體現一個思想或觀念消費者的設計 以消費為目的,如欣賞演出或文學作品問題的設計 目的在於解決一個問題,澄清某種理性的困難練習的設計 具體學習的設計 目的在於獲取某一種或某一程度的技能或知識。同時根據杜威的思維五步法,他提出設計教學法的四個步驟;

決定目的——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評判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他強調教師的指導和決定作用,必須使目的具有教育價值

而這四個步驟的實行則以學生為主,由他們自己找材料,自己研究,並且這四個步驟只是邏輯的而非次序的。

相關焦點

  • 超越「克雷明定義」:重新理解進步主義教育的出發點
    內容摘要:通過梳理克雷明《學校的變革》關於進步主義教育性質的界定,分析其對於進步主義教育研究所作出的貢獻,指出克雷明界定中存在的諸多缺陷,強調避免絕對化、擴大化和靜態化的思想方式,認為對作為思潮和作為運動的進步主義教育進行明確區分,是深入認識進步主義教育特質的合理途徑。
  • 333打卡 | 32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論述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相關知識: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特點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從19世紀末興起。到20世紀中葉結束,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點。一、民主性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強調以兒童為中心,要求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 333打卡 | 105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論述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相關知識: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特點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從19世紀末興起。到20世紀中葉結束,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點。一、民主性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強調以兒童為中心,要求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 進步教育與新教育的異同點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顯現,在教育領域也有相關的反映,在歐洲和美國爆發了新教育運動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這兩場運動都旨在對傳統教育進行批判,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今天就帶領大家來分析梳理一下,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的相同和區別之處。
  • 有點「叛逆」的現代教育思潮
    20世紀後,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及科學文化的發展,教育界也先後出現各種各樣的新的教育思想流派,想要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教育觀點。其中就有要素主義、永恆主義和新託馬斯主義等,與之前的大主流進步和實用主義方向不同的是,這幾個有點叛逆,主張恢復西方教育傳統,一致反對進步主義教育和實用主義教育,故又被稱為新傳統教育。
  • 「人本主義」和「人本主義哲學思潮」隨想錄
    例如,一些西方哲學家把薩特哲學也稱為哲學人類學。這樣,Anthropology這個詞所表示的意思,就與用Humanism來指稱的那種強調人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的哲學理論相近,以至於可以用這個詞來指稱一種與科學主義哲學思潮相區別、相併立的一種哲學思潮。總之,無論在西方或中國哲學界,都並沒有統一的人本主義哲學概念。
  • 消費主義思潮的困境與超越
    消費主義思潮的困境與超越 2017年01月14日 08:35 來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作者:餘保剛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意識形態既有理論化的存在形式,也有感性化的存在形式
  • 2019考研311外國教育史重點: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2019考研311外國教育史知識:現代歐美教育思潮   現代歐美教育思潮(10個思潮):   改造主義教育   產生背景:20世紀30年代從實用主義和進步教育中逐漸分化出來,到20世紀50年代形成一種獨立的教育思想   哲學基礎
  • 警惕歐美新民粹主義思潮右轉的危害
    進入21世紀以來,民粹主義在世界範圍內呈現新的崛起態勢,特別是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粹主義最為突出,而且有集體右轉的趨勢,成為具有世界危害的國際思潮。這股新民粹主義思潮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與經濟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本土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多種思潮合流,引發經濟全球化進程出現動蕩與回潮。
  • 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教育學》進步教育與新教育的異同點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備考:《教育學》進步教育與新教育的異同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簡述兩種教育運動   1.新教育運動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興起的教育改革運動,初期以建立不同於傳統學校的新學校作為新教育的「實驗室」為特徵。   2.進步教育是指產生於19世紀末並持續到20紀50年代的美國的--種教育革新思潮,這一活動試圖通過改革使學校教育適應美國社會的新需要。
  • 消費主義、歷史語境與當代青年文化思潮
    消費主義作為當代青年文化思潮之一,不單純是一種影響—反應的關係,需將其放置在轉型中國的複雜語境中,一方面解讀青年文化及其價值觀念在消費主義體系中的呈現方式; 另一方面,也從中探討中國消費主義文化自身的運行邏輯。
  • 芻議社群主義正義觀教育
    【摘要】正義觀教育可以引導社會成員回歸崇尚集體主義,遏制道德上個人主義的泛濫,從而防止不斷惡化的社會問題。文章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正義觀的合理取向和正義觀教育。梳理正義與正義教育的概念,得出社群主義的方法論可以為正義觀教育提供有效借鑑,這種價值觀與教育方式針對中國問題也有著積極啟示。
  • 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西方現代教育思潮要點梳理-江西軍轉網-江西...
    江西軍轉幹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西方現代教育思潮要點梳理,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西方現代教育思潮是廣大文職考生備考的一個重要內容,今天華圖教育將為大家帶來一場思潮「盛宴」,以期為諸位考生的備考夯實基礎
  • ...辨識大變局時代的政治思潮——《當代世界政治思潮》概述|中國...
    社會民主主義本來是反資本主義的思想體系,後經不斷演變,如今已經成為許多西方國家體制內部同自由主義分庭抗禮的政治思潮。社會民主主義是一種進化理論,隨著社會民主黨的實踐而不斷發展,對西方國家政治生活有著重要影響。西方馬克思主義作為以「馬克思主義」名義而存在的思潮,主要是「學院式」的思潮,這一點與其同宗姐妹社會民主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有很大區別。
  • 2021教育學複習筆記:當今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觀演變
    二、從科學主義、經濟主義到推崇教育的社會價值取向   (一) 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與科學主義和技術統治論有關係。   現代科技離不開現代教育,現代科技依託於現代教育。   (二) 教育的經濟取向思潮,起源於人力資本理論。   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和改革。
  • 理念淺析:藝術教育中的重建主義思潮
    創造性活動必須包括自由、原創性、實驗、想像、靈感、情感、表達(expression)和理解等等。在創造性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孩子談論他們最感興趣的人和事,來幫助他們回憶自己的經驗,而在指導性活動中,教師所關注的是用藝術的方式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菲爾茲通學校工藝教學計劃是一個藝術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聯動的例子。藝術的教學活動是與其他科目結合起來進行的。
  • 讀《教育的哲學基礎》之第五章 改造主義和教育
    改造主義者是從杜威實用主義哲學和進步主義思潮中分裂出來的教育哲學,他們繼承了杜威「將教育作為個體發展和社會變革的一種工具」觀點,同時更為激進,他們認為教育者必須設想對社會進行根本變革的前景,並努力使之實現,教育者不能夠滿足於現有的狀態,支持社會目前的局面,而應該承擔起社會變革的責任。他們關注未來,更喜歡烏託邦式的思考,他們相信學校應該激發學生形成思考未來選擇未來發展道路的想法。
  • 當代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影響研究
    泛娛樂主義思潮本身並不是思想毒瘤,而是時代產物,人們需要深思的是,如何在滿足青年娛樂需求的同時,實現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新消費主義思潮的出現與國家政策導向、社會階層分化以及消費升級有著密切的聯繫,對青年人的影響也是多層次的。伴隨著消費升級,新消費主義思潮下青年人的消費品質明顯提高,最典型的變化是青年人購買商品不再滿足於夠用就好,而是要追求品質,高品質產品日漸成為青年人的寵兒,甚至一些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出現了追求高品質的取向。
  • 改造主義、要素主義以及永恆主義課程理論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知識中心課程論(包括要素主義課程論以及永恆主義課程論)和社會中心課程論。之所以將這三者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三者有著內在的聯繫,把握他們的內在聯繫,我們便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當時的美國,他們受到了以盧梭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以及後來的杜威的實用主義的的影響,發起了進步教育運動,他們倡導兒童個性的自由或「兒童中心」。
  • 教育學:美國進步教育運動衰落的原因
    進步教育運動是指產生於 19 世紀末並持續到 20 世紀 50 年代的美國的一種教育革新思潮。其發展大致經歷了興起、成型、轉折和衰落四個階段。進步教育運動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美國進步教育運動未能與美國社會的持續變化始終保持同步,未能較好地適應美國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