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虎:志願填報的實質是通過選填的學校、專業的培養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和人生目標。所以歸根結底是要選學校、選專業。選學校和選專業首先應該選什麼?個人認為本科階段重點還是應該選學校,準確來講應該是選平臺。
在現在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社會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限於單一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一個人的價值觀、文化素養和精神追求。而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好的平臺將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項目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所以建議考生分數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還是要選擇平臺高的學校,例如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肖虎:分校區辦學指的是與「本校」除地理區位不同外其餘方面皆保持一致的「本校分部」,在各方面都直接受「本部」領導,例如頒發統一的學位證和畢業證,學生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全校整體統籌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高校為了區分辦學地理位置,設置了不同的招生代碼。不同的招生代碼代表的學校校區不一樣,其錄取分數也是有所差異的。考生在志願填報時應注意區分,避免混淆校區。
肖虎:在專業的選擇上,部分考生和家長也是非常容易迷失方向的。到底是挑好學校的普通專業還是普通學校的好專業?選熱門專業還是適應性廣的專業?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好學校」「熱門」專業對於考生來講都是相對的,考生要對自己有一個合適的定位,定位準確以後再選擇高校和專業。
考生在選擇高校和專業時要處理好兩方面的關係,一方面是國家需求和個人志願的關係,另一方面考生要處理好「冷門」和「熱門」的關係。「熱門」的專業可能是現在比較緊俏的專業,人才需求量比較大,「冷門」的專業則反之。但「熱門」專業有可能報考的人數較多,考生競爭比較激烈。
時下,不少熱門新專業的出現增加了考生和家長的選擇餘地。個性化、新型專業是指順應時代需要而產生的一些新專業。但是新型專業並不能「一窩蜂」地去讀,考生還應根據自己的志向、興趣和職業傾向,統籌考慮選擇個人喜愛的學校和專業。
同時,在專業選擇時,家長要儘可能的做好學生志願填報的專業情報收集者,做好專業選擇的顧問。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資料,通過親朋了解情況,通過相關的測評和深入的交流,幫助孩子了解專業行業情況、學科情況以及個人的興趣和志趣。
因為孩子只有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後,才能做出更合適的選擇,否則我們倡導的把志願填報的選擇權還給學生,那就成為了盲目的還了。
肖虎:首先,為了避免自己落榜,建議各位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勾選服從調劑,尤其是自己心儀的大學。
其次,同學們進入大學後可以通過考研或者轉專業等方式進入自己理想大學及專業學習。
同時,希望同學們能夠看到一點,生涯規劃不是一層不變的,隨著個人認知和環境資源的變化,同學們應根據自身條件、所處環境、未來目標適時地做好生涯規劃的調整,同時我們在大學裡面所有的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實踐活動等都應服務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生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