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乾貨分享!

2020-12-11 騰訊網

傳統科研論文的寫作遵循IMRD 格式,即一篇論文的主幹由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實驗結果或研究結果)和Discussion(討論)部分構成。

據筆者觀察,很多研究生能寫出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但不擅長寫引言和討論部分。

引言很重要——審稿人讀到引言,就知道作者的學術功底是否紮實,甚至能決定是否建議編輯退稿。這裡講講寫引言的奧妙。

要讓人感到你的研究「師出有名」

引言通過提供背景信息、歸納總結、論述、介紹,使讀者、審稿人能理解你的研究工作。

作者不能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而要通過有邏輯、有章法的表述,使審稿人相信:這個研究工作很重要,值得發表。

寫作之前,作者要把思路理一理:論文的研究背景是什麼?前人做了哪些相關研究工作?作者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論文有什麼新意或重要發現?

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論文的「賣點」——既然「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論文,那麼為什麼這篇論文值得發表?

作者得找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文獻的不同之處,說出研究工作的新意。

比如,別人的儀器在機場能檢測出旅客攜帶的違禁品,但該儀器笨重、昂貴、檢測時間長,而你發明了一種可攜式儀器,不但輕便,而且便宜、檢測時間短。

再比如,前人雖然發現了一種新型超導體,證明了它具有特異的超導性能,但沒有研究超導機理,而你搞清了超導機理。

有可能你做實驗的時候思路不清晰,也有可能你「誤打誤撞」得到一些實驗結果,但是寫引言時,還得想清楚從哪個角度去寫才能更好地把論文「賣」出去。

好比說一個學生合成出一系列新材料,然後把這些材料用作催化劑,測了一氧化碳氧化反應。他寫引言時,說一氧化碳有毒有害,我們需要「消滅」它,因此本文報導一系列能用於脫除一氧化碳的催化劑。

然而,審稿人可能會「嗆聲」: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催化劑能用於脫除一氧化碳,有的甚至在零下幾十攝氏度就有很高的活性,而你的催化劑在兩三百攝氏度才有活性,那麼為什麼你的論文值得發表?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寫引言一定要選取能拔高立意的最佳角度。

如果催化劑性能很好,那麼你就可以從催化劑性能的角度來說事兒。

而如果催化劑性能不好,那麼你可以從催化新材料設計的角度寫引言,把一氧化碳氧化當成一種「探針反應」來表徵催化劑的性能差異,而不要過於強調實際應用。

上述例子還告訴我們,作者要以審稿人的視角斟酌論文可能被抓住的「小辮子」,不要樹活靶子給審稿人打。

比如:如果你的論文以催化效果為導向,那麼不要在介紹研究背景時強調「文獻報導中,催化反應機理還沒有搞清楚」。

否則,審稿人就會質疑:那你的論文把反應機理搞清楚了嗎?

引言部分要表達4層意思

寫引言並非「單刀直入」,而是遵循學術界約定俗成的「倒金字塔」結構——從寬泛的研究背景講起,最終聚焦到具體的研究點子和研究結果(即由大到小)。

為此,作者首先要介紹這個研究領域的背景、重要性,讓審稿人認同論文的選題。

接著,作者要介紹別人在這個領域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承認前人的貢獻。

接著,筆鋒一轉,指出不完善之處。

最後,介紹你的研究工作——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研究結果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下面,我把引言拆成4個部件,分別介紹。

介紹研究領域的背景、重要性時,要注意幾點。

第一,不要從很遠處(宇宙、人類)開始談起。

例如:一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用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那麼不能從催化劑的定義和應用範圍說起。

第二,缺乏寫作思路時,可嘗試「關鍵詞法」,即把論文標題分解為幾個關鍵詞,構思出最佳串接順序後,逐一展開關鍵詞。

比如,一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用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那麼這兒有三個關鍵詞: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

介紹研究背景時,可以先說氟利昂-12 的危害,再說催化分解和其他方法相比的優越性,再接著介紹固體強酸及其應用。

第三,介紹研究背景並非寫長篇大論,而要有概括,且不能人云亦云。

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這不是寫綜述,作者沒有必要不厭其煩地介紹自己看過的所有論文。要概括出以往研究工作的脈絡,並引用典型的論文。

例如:在金催化領域,有些人研究金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和製備細節,有些人開拓金催化劑在環境催化和化學品轉化中的應用,有些人研究反應機理和活性位的本質。以上這句話就是概述。

其次,要注意點面結合,就是概述以往研究工作脈絡後,還要簡短地舉出兩三個典型的、相關的文獻報導。

例如:你使用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而前人曾用另外一種固體強酸催化分解氟利昂-12,那麼你就得簡短提及前人的研究工作。

這不但關乎學術規範,也關乎你的論文的命運——編輯收到你的稿件,看到你專門提到了別人的研究工作,就有可能把你的論文送給那個人評審。

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之後,要筆鋒一轉,指出文獻中的缺漏。

正因為文獻中存在著不足,有樣品性能提升的空間,有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你的後續研究才有價值。

否則,如果以往的研究都完美了,那麼你還有什麼研究空間呢?

雖然指出文獻中的缺漏是必要的,但不要把前人的研究工作說得一錢不值。

科學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人們對研究課題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入的。

前人剛開始做這個課題時,樣品的性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不理想,但正是基於前人的摸索,你才開展了後續研究。

並且,別忘了你的論文有可能被編輯送到前人的手裡進行評審。

引言的最後需要介紹你針對這個研究工作,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作者寫到這兒,無須長篇大論,言簡意賅即可。

關於引言寫作,我再給你捋一遍

寫引言要注意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

筆者給學生修改引言

問題導向,就是要說清楚這個研究領域存在什麼問題。但這不是隨便說說,而要有針對性。

這個研究領域當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而你在引言部分所強調的,應該是你的論文試圖解決的問題。

這樣,在引言部分提出問題,在實驗結果部分證明你解決了問題,前後呼應。

目標導向,就是你在引言部分提出問題後,要用一句話說明你這個研究工作的目標是什麼。

比如:是提高催化性能,是設計具有規整結構的新型催化材料,還是闡明催化反應機理?

在引言部分陳述你的研究目標,這有可能是「馬後炮」——你完成了整套實驗,甚至寫完了論文初稿,才想明白這篇論文的「賣點」和寫引言的角度。但這並不違反學術道德。

效果導向,就是審稿人會在意研究的效果,無論是提高了催化性能,還是得到具有規整結構的新型催化材料,還是闡明了催化反應的機理。

你說了文獻中的缺漏,也提出你的研究目標,那麼審稿人會核查你的目標是否達成。你需要在引言的最後一段簡短說明研究效果。

總之,寫引言就如同設一個「口袋陣」,讓審稿人來鑽——問題是你有針對性地指出的,目標是你「馬後炮」定的,效果是你開展研究後總結概括的。

你得讓審稿人看到你針對問題,設定了一個合理的目標,最終達成了目標。

就文字寫作而言,寫引言要注意邏輯性——每段話要實現的功能是什麼?幾段話有何邏輯關係?每段話中,幾句話的關係是什麼?

每段話的開頭要有一個主題句,接下去的句子實現推演、分述、列舉、對比、概括、轉折、鋪墊等功能。寫得好的引言,如行雲流水。

不會寫怎麼辦?唯有多讀、多寫、多修改。

多讀文獻,你就會發現很多論文的引言是按照上述套路寫的,就會增加對論文寫作的鑑賞能力。

談到「多寫」,我的體會是:寫論文時不要把別人的論文放在電腦前模仿,而要用自己的語言去寫。寫多了,自然就熟練了。

最後,「多修改」不但指你自己反覆修改,還指讓你的導師、師兄、師姐提意見。按照「模擬審稿意見」修改論文,能使你規避潛在的退稿風險。

還可以根據審稿人的意見修改論文,這將使你增長不少經驗值。

文章刊於《中國研究生》雜誌9月號

文章作者:馬臻(復旦大學教授)

編輯|宗華

排版|李言

不想錯過科學網的推送?

方法如下

喜歡本文?點讚 + 在看 支持一下!

相關焦點

  • 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
    (引言)、Methods(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實驗結果或研究結果)和Discussion(討論)部分構成。科學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人們對研究課題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入的。前人剛開始做這個課題時,樣品的性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不理想,但正是基於前人的摸索,你才開展了後續研究。並且,別忘了你的論文有可能被編輯送到前人的手裡進行評審。引言的最後需要介紹你針對這個研究工作,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 復旦大學博導: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
    傳統科研論文的寫作遵循IMRD 格式,即一篇論文的主幹由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實驗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實驗結果或研究結果)和Discussion
  • 如何撰寫引言?
    所以,最好在手頭還有實驗設備和實驗材料的時候就開始寫論文。如果同別人合著論文,最好在合作夥伴還能給予建議的時候就規劃好論文。論文正文的第一部分當然就是引言(Introduction)了。引言的目的是給閱讀論文的讀者提供足夠的相關信息,讓讀者不用查閱該領域的文獻就能理解論文的結果,並對其做出恰當的評價。引言還應說明作者開展論文所述科研工作的原因。
  • 研語新知 | 如何撰寫科研論文的引言部分
    寫引言並非「單刀直入」,而是遵循學術界約定俗成的「倒金字塔」結構——從寬泛的研究背景講起,最終聚焦到具體的研究點子和研究結果(即由大到小)。為此,作者首先要介紹這個研究領域的背景、重要性,讓審稿人認同論文的選題。接著,作者要介紹別人在這個領域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承認前人的貢獻。接著,筆鋒一轉,指出不完善之處。
  • 如何寫論文中的引言部分?
    前言 引言是什麼?對,沒錯,就是文章最開始的部分!它的英文簡稱是intro,這期咱們聊聊intro那些事! 就隨便找找文獻,然後抄抄摘要,最後引言不就寫好了麼,但當時按照這個思路做了之後,第一版,被導師噴的不要不要的,遂端正態度,好好撰寫,第二版的時候導師稍微滿意了一下,於是就問:「導師,這個intro這麼重要嗎?」然後導師的回答簡直是出乎我的想像,只見她說:「那必須啊,intro是整個論文最難寫的部分!」(當時內心os:嘿,顛覆三觀了哈!竟然是最難寫的部分?
  • SCI論文撰寫引言的方法攻略
    一篇SCI論文的引言中應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結果。
  • 如何寫論文的「引言」部分?
    常常改寫論文或審稿時,都會發現一些研究生不會寫論文的「引言」(Introduction)。過去,國內中文期刊也不重視這個問題,寫法千奇百怪。多數問題是,寫得很短,或只寫了課題背景。 論文第一部分一般稱為「引言(Introduction)」,不能叫「前言」,「前言」是用在書裡的。有些學生給這部分標題寫得五花八門,比如「課題背景」、「問題的提出」,都是不規範的。寫論文,標題都是簡略的,雖然八股,但格式創新沒有必要,創新還是要在內容上。
  • 論文引言何時寫&怎麼寫?
    大家都知道,簡單地說,引言回答「為什麼研究」的問題;正文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結論回答「研究出了什麼」的問題。
  • 好的論文引言,應該如何寫?
    學者們對於如何在頂級管理期刊上撰寫並發表理論論文一直很感興趣(Clark, Wright, & Ketchen, 2016)。因此,儘管原則上關於如何協作理論文章的內容資料豐富翔實,但在撰寫實際文章的過程中,很多先前的成果很難被應用。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撰寫理論論文某一部分的方法,即引言部分,它相對不那麼抽象,因此,相較先前的工作更加具有可應用性。這種方法並非是撰寫引言的「算法」,它的應用仍需要內容的創新,保證理論的清晰以及大量研究工作。
  • 如何高效的撰寫SCI科研論文的前言(Introduction)部分
    即使是一個有經驗的作者,對它來說完成一篇高質量的SCI科研論文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是,一旦我們明白了科研文章的標準形式可以幫助你提高寫作水平。今天就讓小編結合自己的科研實踐來淺談一下對SCI論文Introduction部分的一些撰寫的感悟和寫作技巧。
  • 論文引言怎麼寫?
    論文正文的第一部分當然就是引言(Introduction)了。引言的目的是給閱讀論文的讀者提供足夠的相關信息,讓讀者不用查閱該領域的文獻就能理解論文的結果,並對其做出恰當的評價。引言還應說明作者開展論文所述科研工作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簡潔地陳述寫作目的,還要慎重選擇放在引言中的參考文獻,以便為讀者提供最重要的背景信息。
  • 掌握三段式引言結構,讓論文引言無可挑剔!
    首先要清楚,在撰寫研究論文的過程中,「標題」和「摘要」的作用很特別,和所謂的「正文」部分的作用有所不同。在該系列的早期文章中,我們已討論了論文寫作的最初的組成部分,也已提出了重要的結構問題。接下來我們應開始考慮論文的引言部分,看看需要將哪些內容寫入其中。
  • 英語科技論文寫作技巧之引言部分
    研究生同學們在撰寫英語科技論文時,經常會遇到不知道如何組織引言部分,理不清研究邏輯的情況,或者遇到感到詞窮的時候,進而會導致一個句式或者一個單詞反覆使用。雖然大家都知道要引言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引言寫作中英語詞彙的豐富性、多樣性,但是實踐起來還是十分不容易的。今天前研工作室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科技論文中關於引言寫作的一些小技巧,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introduction啦!
  • SCI論文引言部分寫作要求
    一篇SCI論文的引言中應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結果。很多人寫SCI論文的缺陷就在於引言沒有內涵,引言寫得過於簡單,沒有真正體現這個領域發展的歷史及本研究的創新之處。一、SCI論文撰寫引言包括的內容1.課題的提出背景。2.前人研究經過、成果、現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評價。3.說明你做這項研究的原因。介紹課題的性質、範疇及其重要性,突出研究的目的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 英文論文引言部分經典寫作模式
    論文寫作是一個八股文,引言部分是 小八股文
  • 如何撰寫論文的Discussion部分?注意點看這裡
    01、討論和空話相比論文的其他部分,討論部分難以定義清楚。所以,討論部分也是論文裡最難寫的部分。或許大家知道,許多投稿的論文,其中的數據正確也很有意義,但最後還是被期刊編輯退稿,原因就在於糟糕的討論部分。
  • 如何撰寫並成功發表科技論文?
    乾貨滿滿!《電氣技術》雜誌社兩刊編輯部主任在線授課解惑眾所周知,科技論文的寫作是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技術研究與交流的重要手段,一篇優秀的科技論文可以推動學術交流乃至科學事業的發展。在校師生是科技工作者中的重要群體之一,他們在日常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積攢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與案例,而把這些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技論文並在學術期刊平臺進行交流與傳播也是他們的一項重要工作,但如何科學規範地撰寫科技論文,如何選擇適合的期刊並順利地投稿,如何減少投稿的退修改次數等,這些問題往往令大家困擾不已。
  • 乾貨| 護理科研論文的寫作
    乾貨分享,趕緊收藏!護理論文要求內容新穎、目的明確、資料真實、數據準確、統計分析正確;論文中涉及的專業術語要規範化,在全文中前後一致。研究論文一般由信息點(文題、作者情況、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主體(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小結)和補充(致謝、圖表、照片、作者附言)三部分組成。
  • 撰寫醫學科研論文主體部分應注意的事項
    醫學科研論文的主體部分,一般包括前言、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部分。在賽恩斯編譯看來,撰寫醫學科研論文是一項嚴肅、意義重大的工作,作者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去寫,一定要注意醫學科研論文的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及可讀性。以下結合工作體會,簡要探討醫學科研論文主體部分的寫作。
  • 論文乾貨 | 如何撰寫一個完美的論文大綱
    論文大綱可以說是學術論文的主要框架,您可以在其中對其進行結構化並將要點組織為段落,這樣您就可以更輕鬆地撰寫論文。所以今日的論文乾貨主要來幫助同學們:提起論文大綱,其實很多同學都清楚,論文大綱是研究性論文的一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