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幼兒園放學回家經常喊「餓」?很多家長說:我家寶寶從上幼兒園後,放學回家就喊「餓」回家第一件事情就翻冰箱,水果、零食全部吃光!也有家長說:幼兒園倒是每天都有食譜,可是到底吃啥樣我們也看不到啊!我每天都問老師孩子的吃飯情況,老師都說吃的很好,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二、幼兒園的飲食結構不同
由於幼兒園的飲食結構和孩子家中的飲食結構有一定的不同,幼兒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同時,孩子在家中經常是成人喂,孩子被動地吃;而幼兒園就需要自己吃,餵養方式的不同導致孩子「不願吃」。當然,也有些孩子在家裡本來就有偏食的習慣,幼兒園會根據孩子吃飯情況,對不會自己吃的孩子進行餵食,或多次提醒孩子添飯。三、幼兒園活動量大
一般幼兒園會根據孩子的班數,活動場地的大小,孩子的年齡特點,對戶外活動統一安排、分別活動,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於2小時。幼兒園裡可以這樣做
進餐前在進餐前約15分鐘,孩子不宜做劇烈活動,避免過度興奮,影響正常進餐;可以進行一些較為安靜的活動,比如聽音樂、聽故事,讓孩子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進餐。餐前要用流動的水和肥皂認真洗手,在洗手前上好廁所,避免餐間去廁所。
進餐時很多幼兒園會讓孩子伴著優雅的輕音樂安靜進餐。同時,老師會向幼兒介紹食用飯菜的名稱,告訴他們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為了讓孩子們喜歡每一種食物,有時老師會啟發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給食物起好聽的名字,比如,今天咱們吃「藍莓卷」!原來是紫米麵和白面做的雙色卷;蔥油卷孩子們會叫它「星星卷」……
幼兒園進餐時主要強調這幾個方面
安全
在小班及中班第一學期,幼兒是使用勺子進餐的,中班第二學期開始至大班每日的午餐,則使用筷子進餐。進餐中老師會幫助幼兒逐漸了解進餐中的安全。比如,嘗試飯、菜、湯的溫度,先吹一吹再食用,避免燙嘴;進餐時不說笑以免嗆咳;走路時不把餐具含在口中,不用筷子、勺子指向別人的眼睛。
衛生
進餐時不要玩食物或手抓食物吃,將碗裡的飯菜吃乾淨,不掉米飯粒,不弄髒桌子和衣服。
禮儀
進餐時間為20~30分鐘,一口飯一口菜搭配著吃;細嚼慢咽,充分咀嚼,有利於牙齒和牙齦堅固;咀嚼時閉上嘴,不發出「吧唧」的聲響。用餐過程中,不要一邊含著食物一邊說話;如果想說話,則將口中食物吃乾淨再開口。幼兒一手扶碗,一手拿餐具,碗的位置相當於胸口的高度,不低頭去夠碗,不用肘部撐著桌子,不趴在桌子上進餐;餐具不插在米飯上,不敲打餐具發出聲響。
進餐後用餐結束時,要將嘴裡的食物咽下再離開飯桌。進餐之後請孩子擦拭桌面,並簡單地收拾自己的餐具,將餐具送到指定位置,飯後漱口或用餐巾紙擦嘴。餐後半小時不做劇烈運動。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自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幼師必讀
✎《幼師必讀》公眾號:綜合分享幼兒園手工、幼舞蹈、早操、律動、教案、課件、環創、工作計劃、總結、老師隨筆、觀察記錄等幼師資源,讓幼師少備點課,幼兒園工作更加輕鬆點,《幼師必讀》300萬幼師的好幫手!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幼兒園手工
✎《幼兒園手工》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兒園手工製作、美術、繪畫、手工製作教程、創意DIY、環境布置、角區、門窗、走廊、主題牆手工製作等手工布置,及家長親子手工等內容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幼兒園環創布置
✎《幼兒園環創布置》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兒園環境布置、角區、門窗、走廊、主題牆等環境布置,及家長親子手工等內容!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幼兒園律動
✎《幼兒園律動》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兒園舞蹈,課間操,早操,手指遊戲,手指操,幼兒園節日文藝表演,幼兒園匯報表演,幼兒園活動方案,節日方案等幼兒園資源,讓幼師更輕鬆!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