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穎 孟婧越) 我國是各民族締造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璀璨成果,其中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花異葩。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7月10日,河南城建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民族文化郵遞員」服務團在團總支書記黨偉和團學辦老師倪明的指導下,去深入了解了朝鮮族文化。由於疫情的緣故,團隊用雲會議的方式決定了調研方法,並準備以朝鮮族美食為主要切入點,在查詢了解朝鮮族美食之後,各志願者在自己的家鄉宣傳朝鮮族民族文化。
朝鮮文化是一個古老的文化,朝鮮民族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特徵。中國朝鮮族既是遷入民族,也是農耕民族,由於生計所迫,他們從朝鮮半島遷移到中國東北開荒種田,繁衍生息已有數百年歷史。朝鮮族主要種植水稻,大米自然成為主食。朝鮮族的其他傳統風味食品也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麵、泡菜。
在查詢並了解了如此豐富多彩的朝鮮族文化後,志願者們都十分好奇欣喜,並想親自體驗朝鮮族的本土民俗風情。但由於疫情原因,只能與當地朝鮮族居民進行雲視頻,向他們詢問當地的朝鮮族文化,做深入的了解。朝鮮族人民非常熱情,還教了志願者們許多朝鮮族特色美食的做法,志願者們在家也紛紛學習並製作了,由於未曾親自品嘗過正宗的朝鮮美食,志願者們都感覺自己製作的味道有些奇怪,並約定疫情過後一起去品嘗正宗的朝鮮美食。
在進行全方面的了解朝鮮族美食文化後,團隊進行雲會議討論後,決定每位志願者都在自己的家鄉本地進行宣傳。會議過後,志願者們都帶著查閱了解和學習的關於朝鮮族美食文化的資料去走街串巷,宣講朝鮮族的美食民族文化。並呼籲群眾們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使群眾們意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與意義所在。
「民族文化郵遞員」小分隊在宣講過程中剛開始都十分緊張與害羞,但經過隊長與隊員之間的相互鼓勵後,便開始鼓足勇氣,越來越熟練的開始進行宣講。在遇到聽不懂的或者不理解的群眾時,志願者們都十分有耐心的為他們解釋。在遇到被拒絕不願接受採訪宣傳的群眾時,志願者們也一直不氣餒,不放棄,堅持繼續尋找其他更多的群眾們宣講朝鮮族的美食文化。
圖為對家鄉老年人宣傳講解
在與比較熟悉的街坊鄰宣講後,有些人居然十分熱情的邀請志願者們去他們家中一起製作朝鮮族美食,這令志願者們十分感動,感覺用了自己的力量使更多人了解了朝鮮族的美食文化。
通過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志願者們深入了解了多姿多彩的朝鮮族民族文化,感受到了中國民族文化的魅力。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一個民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少年強則國強,民族文化的傳承需要依靠青年人去宣傳,去繼承,去使更多的群眾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與意義。使我國的民族文化繼續源遠流長,使我國的民族精神屹立永久。調研過程中雖有坎坷,志願者們雖有些青澀,但也富有勇氣,富有正能量。志願者們想要把自己了解到的學習道到的朝鮮族文化宣傳給更多人,使更多人感受到中國特色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