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管理過程中,我們會使用各種表格、軟體等項目管理工具,這些項目管理工具都是有形的,而最重要的項目管理思維,卻是無形的,它就是PDCA。
PDCA,就是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 和 Action(處理)。在質量管理活動中,要求把各項工作按照作出計劃、計劃實施、檢查實施效果,然後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
我們可以看到,PDCA最初是被用在質量管理工作中的,而項目管理工作的一大要點就是保證項目質量,所以PDCA也是項目管理的重要思想模型。尤其對於產業網際網路模式的構建,一個同時突破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行業去創造一個新局面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試錯糾正的過程,所以必須使用這樣嚴格、高效的管理工具來保證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順利上線。
其實PDCA的概念並不陌生,MVP與ABtest就是應用的PDCA思維模型。那麼PDCA在產業網際網路項目中應該如何使用呢?
01周而復始
通常傳統企業以為,產業網際網路平臺上線運營即意味著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搭建工作的完結,而事實上這時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只是進入了Check(檢查)階段,也就是試錯階段。在我們對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實際運營過程中,遇到過種種問題,我們會馬上採取措施積極應對,這就進入到了 Action(處理)階段。在迭代之後,我們會發布新的版本,就是重新進入Plan(計劃)、Do(執行)階段。所以,對於整個項目來說,一直處於PDCA循環,也就是持續迭代的過程。
02大環套小環
在項目的四階段中,細分的工作項也都會被拆解為PDCA四步驟進行。例如在上述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運營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於是進入到Action(處理)階段,我們會將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後,尋求種子用戶的使用意見,根據種子用戶的意見修改,直至可以再次投入上線。這也是一個PDCA循環。
03階梯上升
PDCA循環的一個要求是,將執行檢查後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放入下一個循環繼續解決。我們可以看出,PDCA的核心任務是,在每一個循環中解決一些問題,將沒有解決的問題投入下一循環,直至所有問題得到解決。也就是說,PDCA循環的優點在於,可以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工作質量水平的提升。如果項目一直處於一個低質量水平或者質量水平降低,就一定是沒有利用好PDCA循環,PDCA也因此失去了源動力。
舉一個負面的例子,例如我們曾經做的一個產業平臺,在某一時期,看起來組員都在按照工作計劃進行工作,卻明顯感覺到項目組動力與活力不足。其實是因為現階段與下階段的關鍵銜接性工作項一直被延誤,這項工作的PDCA循環沒有順利完成,導致了整個項目的PDCA循環先是與現階段水平持平,之後很快進入了下坡路。當關鍵銜接性工作被解決,它的PDCA被打通之後,整個項目的PDCA循環迅速跨上了一個新的階梯。但是裡程碑節點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延誤了。所以PDCA的順暢循環是產業網際網路平臺上線的重要前提。
04八個步驟
PDCA循環應用了科學的統計觀念和處理方法。作為推動工作、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典型的模式有「八個步驟」,即找問題、找原因、找要因與定計劃。經過執行與檢查階段後,需要總結經驗,發現並提出新問題,然後再進行一個新的循環。
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搭建,是一個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行業的碰撞與融合,需要我們在傳統產業思維與網際網路思維之間跨界跳躍,也需要持續地試錯。PDCA可以幫助我們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才能在傳統產業轉型產業網際網路的試錯過程中,不忘初心,奮力前行。
本文為原創,需要轉載請聯繫作者。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