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同學後臺詢問Jason,你那醫美口腔「3000多市場從業人員」數是咋來的。本著實事求是數據一定要言之有物的原則,公布給大家數據來源:問獵頭。
當然,如果只是相信別人的數據就不是Jason@超了。我們通過爬蟲重疊換算下醫美口腔的連鎖數量及市場部規模大小(畢竟100人市場部的就那麼幾家,大部分都是10人以內)
還有一種換算方法是從聯盟群中計算下北上廣深市場總監有多少人,然後推算市場部有多大,得出四個地區的市場人員+二三線城市的醫美口腔當地龍頭診所數量*10人
你會發現,3個數字的結論基本上誤差很小!
所以,不要老覺得「市場人」不好找,換算一下突然發現,做醫美口腔市場的比醫美口腔醫生還稀有!HR同學們也不容易啊啊啊!
做競爭情報千萬不能「認死理」,得「換個思路來思考市場」,也歡迎更多好方法來公眾號評論哦!
寫在前面的廢話:
前幾天一個整形診所的前輩Boss問Jaosn,為啥高價找了一個廣告公司的高階廣告人,銷售還是沒提升?Jason你不也是廣告公司出來的?
好吧,今天講點「大道理」!
✦營銷範疇的區分,從用戶需求說起✦
一般來說,按照通用廣告市場一般的分類方法,我們通常把需求分為所謂的「剛需/非剛需」,還有一種網際網路公司的分法分為「高頻/低頻「需求。
大家從這個不太規範的圖上起碼能得出一個結論,網際網路公司基本上都是從高頻+剛需的切入點切入,然後逐漸構建以「用戶」為核心的陣地。
然後通過龐大的用戶基數,無論從廣告也好,產品也罷,向低頻需求逐漸過渡,實現利潤提升,俗稱的「網際網路思維」。
包括所謂的「爆品策略」、「免費策略」等等,都是這個實現策略的手段而已。
但是,以醫美整形口腔齒科來說,其實並不是這個事:
因為,無論金融也好、旅遊也罷,說到底,只是有沒有「需求」的問題
而醫療的特殊性在於,有沒有「需要」的問題,這就產生了新的四維象限。
怎麼理解呢?
一個消費者,雖然沒有「吃奶」的需求,但有可能會嘗試一下新出的口味的牛奶。
但是,一個消費者不可能自己沒病,去醫院嘗試下新出的病種,那是「精神病」。
而醫美口腔屬於「消費型醫療」,介於「消費升級」和「醫療」之間地帶,讓這個市場對於消費者的認知區隔更加模糊,需求意願強度變成辨別「受眾」的核心標準。
其實不僅僅是醫美口腔,在線教育、奢侈品在線銷售等,都是相同的問題!
這就構成了新的用戶象限軌跡,「需求強度圖譜」而不是以往的「頻次圖譜」。
所以,縱觀整形口腔發展,基本都是從「口腔醫療-牙齒美容」這樣一個發展軌跡,也伴隨著中國醫美口腔行業的二十年來迅速增長。
在這個市場格局中,基本上都是以「諮詢師」導診為核心構建的,形成了中國醫美口腔市場發展的第一階段。
有幾個顯著特點:
1. 新開市場比老市場好做
2. 新項目比老項目好開展
說到底,解決的還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物資匱乏-物資豐富」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延伸出的結果就是醫美口腔診所特愛造「病種概念」。
嗯,到今天都是這樣。
這個階段的市場人更在意「文案」,在意「引流」,在意「運營」。
唯獨忽略了「市場策略」,因為真的不重要!產品的差異化不如發展規模速度。
包括,這個階段也是網際網路廣告前市場,新開診所對於當地的影響力尤其重要,戶外、電視、報紙的事件影響大行起道,都是階段時期發展的必然產物。
✦網際網路廣告讓醫美口腔市場區分人群不再難✦
好消息是,「網際網路廣告」來了!以搜索、頭條為核心的攔截戰出現了…
說到底,搜索也好、頭條也罷都是戰術方式,還是「收費站」。
但「收費站」總比「廣撒網」有效得多!
「敢為天下先」的「嘗鮮診所」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強意願VS非意願」這個老大難的「人群區分」問題!
但是,隨著「收費站」的價格越來越高,「收費站」也越來越多。
平臺越來越多、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用戶越來越分散,並出現了醫美口腔連鎖。
原有的問題又暴露出來了!如何判斷「強意願人群」這個事依然沒有解決!
鋪墊了這麼久,回答問題!
傳統廣告以「創意」為驅動,更擅長解決大家都「需要」的「差異化」問題!
而「渠道運營」真心不是傳統廣告公司的強項!(網際網路廣告公司除外)
最近的VIVO、伊利贊助俄羅斯世界盃等等,都是幾家廣告公司配合的大手筆!當然,「贊助世界盃」從競爭博弈角度說不僅僅是「搶佔消費者眼球」那麼簡單,比如為了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品牌好感、給競品樹立認知壁壘等等…
這個話題以後再說!
而醫美口腔,因為無法解決判斷「強意願人群」這個事,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圍繞「渠道」驅動銷售成為了固有模式!
包括常見的「美容院」渠道、「APP」渠道、「搜索」渠道、「小區渠道」等,核心都是圍繞渠道開展。因為「渠道「越多,銷售也多,這是大家都能想的明白的問題!
反過來看,醫美整形口腔齒科的整體傳播水平低於其它行業,也是行業歷史發展的結果。不抬槓,舉例:口腔的官網、專題頁,新氧的專題頁感覺都是一個人做的,橫向比較各行業這絕對獨一份。
但是,網際網路除了帶了新的渠道還帶來新的「溝通手段」,
比如「口碑「,比如「價格透明」,比如「認知透明」。
隨著某寶天貓、點評、搜索口碑的常年教育,消費者早就已經不是「諮詢師」說啥是啥的階段了,因為可以「新氧一下」啊!
這就變成了兩個層面的競爭博弈:「認知戰爭」VS「渠道爭奪」,當然,還有對於消費者和同行「價格競爭」,醫美口腔營銷早就已經不是「渠道爭奪戰」那麼簡單了!
✦從「渠道爭奪」到「認知戰爭」✦
「知曉」-「了解」-「購買」-「分享」,這是從市場人第一天就學會的常識,不管科特勒老先生的「營銷革命」進化到幾點幾,說到底,消費者的決策軌跡再變,從認知-購買的決策流程永遠不會變。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升級,「營銷」早已從四層的軌跡變成了兩維的軌跡。
對於醫美整形口腔齒科來說,既然渠道決策層無法尋找新的流量紅利,試圖從認知決策層尋找認知紅利也是個探索的方式。
好消息是,隨著競爭格局的加劇(據不完全統計,以北京地區口腔診所為例,每年就會新增加口腔診所100來個,包括減去每年還會死的診所)民營醫療的「品牌建設」讓醫美整形口腔齒科不再是「渠道爭奪」, 大面積的廣告、事件、口碑、社會化媒體營銷讓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只是,貌似沒什麼卵用!!
說到底,「創意驅動」只能解決轉化率問題,還是無法
解決判斷「強意願人群」這個事,對於大部分的連鎖來說,除了營銷費用成幾何增長外,貌似沒啥其它大的變化。
因為無論怎麼傳播,都比不了消費者的「主觀認知」,以現階段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來說,手機隨便搜一下,消費者「認同的」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政治正確」!說直白點,就是教育半天消費者,或許給別人做了嫁衣!
而伴隨著競爭對手的價格競爭,流量的費用增長,讓診所經營變得更加困難!
好了,你一定該問Jason,那怎麼做了?!
老實說,Jason也沒啥新招,只是廚子炒菜,核心不光是菜品,火候也很重要!
各家問題不一樣,你讓Jason如何說起,看以往文章或者文章彩蛋吧!
我好像又說了句有用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