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式睡了,上中班。」
「媽媽,今天要去看襖襖嗎?」
想像一下,一個胖嘟嘟、肉呼呼的小可愛站在你面前,仰著頭回答你的問題,你是不是有種上去朝寶貝臉龐捏上兩把的衝動?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們表達技能還不熟練,說不清楚又要努力說話的樣子實在萌死個人。
但有的家長會產生擔憂:孩子從小說話就這樣,這大舌頭以後會不會越來越嚴重?也有一些家長認為用不著杞人憂天,孩子長大後自然會好的,不當的幹預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說話的興趣。兩邊好像都有一些道理,我們應該聽誰的呢?
相聲界裡有句話叫「說話不清如鈍刀子殺人」,意思是說口齒清晰在舞臺上的重要性。絕大多數普通人倒不用和相聲演員一樣口齒如此伶俐,但做到一般人的平均水平還是有必要的。說是平均水平,其實就是普通人說話的一些標準:口齒清晰,沒有發音不準的現象。
前幾天,一個可愛的五歲小男孩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我們機構。孩子一張嘴就把我們嚇了一跳,他幾乎把大舌頭能犯的錯都犯了個遍。我們就問媽媽怎麼不早點來做矯正,媽媽悔恨地說孩子在今年9月份之前一直在老家生活,最近才接來同住。
他們知道孩子有大舌頭的問題,但種種原因的限制便一再耽誤了治療。值得慶幸的是,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並沒有遲滯現象,其餘方面的表現也算正常,就是一嘴大舌頭讓父母犯難。如果語言測試滿分是100分的話,寶貝的得分也就是40分上下。
大舌頭是俗稱,學名是功能性構音障礙。從學名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兩點:大舌頭是構音障礙的成員,即構音器官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了發音問題;功能性是指大舌頭純粹是因為後天因素導致構音器官的不成熟造成的。也就是說,大舌頭和生理疾病沒有關係,不良語言環境和落後的語言教育成為主因。
我們先說構音器官不成熟。兒童說話不清、發音不準其實是唇齒喉舌的配合出了問題,構音器官的互相協同配合才能做到發音標準、吐字清晰。
發n音時,舌尖頂住上齒齦,擋住氣流,讓氣流通向鼻腔,從鼻孔出來,聲帶顫動;
發zh音時,舌尖翹起,抵住硬顎前部,然後舌尖稍稍離開,讓氣流從狹縫中擠出來;
發g音時,舌根抬起抵住軟顎,擋住氣流,然後突然打開,吐出微弱的氣流。
對於正處於語言發育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對這些「零件」的控制力尚有不足,很多需要發力的部位無法做到正確用力,這就導致發出的音節出現錯誤。大多數情況下,發音錯誤會隨著他們掌握語言能力的提升而消除,但也有少部分孩子已經形成了固化的發音規律,短時間內難以更改,這就是大舌頭。
還有一個原因,大舌頭的產生是因為兒童的大腦發育速度太快,構音器官的成熟度跟不上他們活躍的思想。哪怕心裡有十句想說的話,能清晰地說出一句就不錯了。我們在平時看到很多孩子小嘴叭叭地整天不停地說,就是因為腦部過於活躍造成的。
說了半天兒童構音器官的問題,我們再說說後天因素,也就是造成兒童大舌頭的主因。幼兒的構音器官不成熟,一方面是生長規律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家庭教育的問題了。我們只能遵循生長規律,並適當加以引導,但家庭教育卻是父母可以完成控制的因素。
語言是一種極其依賴後天教育和訓練的技能,俗話說「熟能生巧」,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也是依靠持續不斷地模仿和對話完成的。
模仿是指兒童在仿音前期通過學習周圍人的語言來進行語言的初步學習,這一時期最容易出現兒童因為模仿不規範的發音導致大舌頭的情況。對話更容易理解,語言的本質是社交工具,同一句話在不同的社交場景中所產生的意義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家長不停地和孩子練習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語言發育並不上心,大舌頭極有可能馬上就給家長一個好瞧,這個難纏的傢伙不是一般的難對付,即使是經驗老到的矯正師有時也會頭疼不已。想要提前預防大舌頭並不難,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能提前規避一些危險因素,讓孩子能有個健康發展的語言發育期:
1.多讓孩子吃一些堅硬的食物,可以幫助他們通過充分咀嚼鍛鍊發音器官
2.幫助孩子改掉咬指甲、舔嘴唇等壞習慣,口腔健康是正確發音的基礎
3.提高與孩子對話的頻率,讓正確的發音引導寶貝改掉錯誤習慣
4.避免讓孩子與大舌頭群體接觸,以免寶貝模仿學習他們的發音方法
5.別動不動就剪舌系帶,大舌頭和舌系帶過短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