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我們總是被要求學會用清晰的語言來進行表達是交流和溝通的基礎,因為只有掌握了清晰的吐字發音,我們所說的話才會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不僅如此,語言的表達也需要清晰的字音作為支撐,這樣才能清楚明白的表達自己的內容,輸出更多的想法和意見,如果缺少了清楚的發音,很多時候都會導致語言的表達產生歧義,比如「開門」變「抬門」誰能聽得懂?
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很多人會把那些說話不清,語言含糊,甚至是喝醉酒後的語言狀態都稱作是「大舌頭」,因為很多人覺得大舌頭說話就是這樣一種狀態。事實上,大舌頭可不是這樣的一個表現,準確來說它被叫做「功能性構音障礙」。
也許是因為對大舌頭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很多人並不覺得大舌頭會是一個麻煩的語言問題。有不少的家長甚至覺得所謂的大舌頭不過是炒作的噱頭,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
可惜,對大舌頭的種種誤解最終還是要讓孩子來承擔,錯過最佳矯正時間的他們,語言的未來應該從哪裡去尋找?
總體來說,絕大部分孩子的語言發育要經歷四個時期:語言準備期、語言模仿期、語言發育期以及語言成型期。只有經歷過語言發育的這四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才算是基本上發育完全了,他們自身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儘管大多數孩子的語言在三四歲左右就會基本成型,但還有一部分孩子的語言未必會和父母們預想的那樣正常發展。比如大舌頭的孩子,明明已經三四歲了,但是一開口就是不清不楚的話語,不僅其他人聽不懂,就是父母也很難明白。
「小孩說話大舌頭是不是因為哪方面的發育出現問題了?」前段時間有位家長在後臺留言問到關於大舌頭的問題,雖然當時已經為他解答過,但小編今天給大家再仔細說說大舌頭和發音器官有沒有關係。
先說結論,有關係,但也沒有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類的一切發音都需要發音器官的密切配合才能做到,如果發音器官不配合了,哪怕你滿腹經綸也別想說完整一個字。這也是為什麼小編說大舌頭和發音器官有關係的原因。
再來說說沒有關係,一般我們常見的發音器官出現缺陷的典型例子就是顎裂、唇顎裂等等,顎裂寶寶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發音器官缺失的影響,這就導致他們即使進行手術了,但說話時鼻音仍舊很重。大舌頭卻不一樣,雖然說不清楚話,可發音器官沒問題。
不過,發音器官的發育雖然沒問題,但是這並不代表發音器官自己不會出么蛾子。聲腔中的唇齒舌顎錯誤就是導致孩子說話大舌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就開始鬧騰。就這一點,他們可得向喉頭和聲帶好好學學,人家整天安安穩穩的,可從來都不鬧騰。
其實大舌頭本身也不是特別頑固的語言問題,對付他還是那句話「早發現、早訓練」,只要別耽誤最佳的訓練時間,基本上就不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語言恢復。
現在不少大舌頭的孩子之所以說話有些問題,就是因為錯過了最佳時間,之後的語言訓練也沒有很好的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