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2020-07-13 上帝的桌椅

近日,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引發廣泛關注。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不少網友在完整的瀏覽過這個作品後認為:這個涉及了RT-PCR、Western blot,C10orf67 低表達的細胞系的構建等眾多高難度實驗操作的實驗,起碼有碩士、甚至博士級別的難度。

但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的完成人只是一個來自昆明的六年級小學生。

而且更神奇的是,從官網公布的資料來看,陳同學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完成了從對基因一無所知到到實驗順利的「超級飛躍」。而通常來說,這起碼是一個生物相關專業本科生一個學期的課程。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面對一個如此反常的現象,在一部分網友高呼神童的同時,一些細心的網友卻發現了其中的一些貓膩。

根據陳同學的實驗記錄,指導老師呂冬梅曾帶其前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陳老師還有楊老師商量參與開展研究工作。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陳同學,陳老師,都姓陳,細心的朋友們是不是也發現了些什麼?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這也不是網友們在無中生有,畢竟在此之前就很有多人在網上曝光:這個所謂的青少年創新大賽,不過是家長將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的現象罷了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桌椅覺得這個觀點還是很有道理的。

一是這個青少年科技大學獲獎的各種標題實在是過於高端,甚至有一些項目可以直接做碩士博士的研究課題了。

二是桌椅身邊的一些同學確實也接觸過這種類似的事情,比如幫導師的學生做一些實驗,便於ta們去參加科創比賽等等。

面對眾多網友的質疑,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迅速展開調查並作出回應。大家猜怎麼著?還真不出網友所料,這個陳研究員就是我們陳同學的父親!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因為關於這個基因的研究屬於一個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由另外一個指導老師,楊翠萍負責,應該是陳同學的母親),除了成果安排之外,陳同學這個事件還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國自然基金經費的使用。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國自然基金經費能被用在參與科創比賽中嗎

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面對這個問題已有網友表示:已經向國家自然基金委投遞實名舉報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甚至有網友進一步拔出,這個陳同學可能是美國公民。

理由如下

1:陳靈石父親:陳勇彬,2005-2012在美國德州做研究員

2:陳靈石的母親,楊翠萍,2006-2012在美國德州做博士後(記住這個時間段,我們後面會分析)

而陳靈石小朋友今年是六年級,無論他是5歲開始入學還是6歲入學,按照正常的年齡推論,他應該出生在2008-2010這個時間段。

而他的父母在2006-2012的時間都在美國工作,所以除非陳靈石小朋友的父母特別愛國,特地買機票回國把他生在國內,那麼根據美國的落地國籍法,陳靈石小朋友百分百是美國公民。

目前中科院昆明動物所雖然已經表明陳靈石同學為陳勇彬研究員之子,但關於獲獎項目的實驗到底是誰,如何完成的調查結果還尚未公布。

我們期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儘快公布詳細的調查結果!

寫在最後

桌椅個人認為:

現在很多的科創比賽都因為所涉及的利益,比如可以憑藉科創穫獎從而保送,加分等等,被一些父母弄的失去了本意和初衷。

讓孩子儘早接觸科學,了解科學,熱愛科學的比賽已經變成了一個「拼爹拼媽」的笑話。

父母想為孩子「鋪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決定不能弄虛作假!

朋友們,對這件事你們怎麼看?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說出你的觀點

最後附一些其他獲獎項目,讓大家看看這個比賽離譜不離譜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驚現少年神童,網友:建議直接博士錄取


我是@上帝的桌椅 ,中科院博士在讀,用科學的邏輯看世界,分享不一樣的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全國青少年爹媽科技創新大賽
    他當時告訴乃悟,拼爹這個話題在知乎上牽出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黑幕討論。這個大獎賽裡,中國青少年們的創造力令人嘆為觀止,上到抗癌藥物研發,下到馬尿便利收集,比仝卓改改學籍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對比一下一同參加大賽的小學組作品,有的小朋友竟然僅僅依靠發掘抗戰精神就獲得了一等獎,我楊乃悟第一個不服!好奇的網友們紛紛來到大賽官網圍觀靈石小朋友的科研成果,大家發現了靈石小朋友的日記。在做這個研究之前,靈石小朋友連什麼是基因都不知道。然而在幾天後,這位小朋友已經知道了PCR技術的原理,擴增mRNA底物和螢光基因的概念。
  • 科技日報:包裝的「神童」扛不了創新的大旗
    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撤銷的理由是,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不符合《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規則(2018年修訂)》評審原則第三條:「項目研究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之規定。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又出么蛾子
    這不,這件事兒還沒有過去,就又來了疑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造假問題。但據筆者看來,雖然都屬於造假問題範疇,但這次這個瓜恐怕要比上次那個瓜要大得多!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估計包括你我在內的全國人民知道的不多,更遑論廣大的家長。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奧數賽,也知道因為某種原因而被取消了。可誰知道現在竟然還有這麼一檔子賽事。
  • 「放飛歡樂夢想 暢遊科技海洋」第三屆全國少年兒童科技創新大賽落幕
    今天上午,由天津歡樂谷、北京歡樂谷攜手團中央未來網共同舉辦的「『放飛歡樂夢想 暢遊科技海洋』第三屆全國少年兒童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天津歡樂谷舉行。  據主辦方介紹,第三屆全國少年兒童科技創新大賽的主題是「放飛歡樂夢想,暢遊科技海洋」,旨在通過創建科學創新的展示平臺,集中展示青少年各類科技活動的優秀成果,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  北京歡樂谷負責人表示,通過科技大賽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科學創新的內在潛力,讓孩子在玩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技素養。
  • 「神童」獲獎是怎麼「評」出來的?該徹底清理青少年科創大賽亂象了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字強、嶽冉冉、龐明廣)7月16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神童」獲獎是怎麼「評」出來的?該徹底清理青少年科創大賽亂象了!》的評論。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憑藉《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科研項目,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一事引發輿論熱議。公眾質疑,究竟孩子是「神童」?
  • 中小學生全國競賽「白名單」公布,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未列入
    教育部近日公布2020至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分為自然科學素養類、人文綜合素養類、藝術體育類三類,活動總數由去年的29項增至35項,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以及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均入選,世界機器人大賽等14個項目為新增,去年還在名單之列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今年未列入。
  • 「編程吧 少年」全國青少年編程大賽啟動
    8月8日,「編程吧,少年」全國青少年編程大賽正式啟動。本次大賽由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支付寶、釘釘共同舉辦,國內少兒編程教育領軍品牌小碼王承辦,面向全國青少年展開,集競賽、培訓、交流、遊學於一體,旨在通過打造「零門檻」編程賽事,挖掘最具創造力的科技少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推動未來科技人才培養。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評審中獲得一等獎
    來源: 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7月1日,中國科協青少中心公布了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評審結果,我省西北工業大學附屬小學融僑分校樊越同學的作品《3D影像教室》,寶雞市渭濱區清姜小學杜國華同學的作品《智能垃圾桶》,西安市蓮湖區青年路小學李思穎同學的作品《環保立體多功能停車場》被評為全國一等獎
  • 向「雲南和湖北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小學生父母」請教
    最近兩項以癌症為主題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由此被牽出的獲獎者顯赫身份和閉環裙帶關係更是讓廣大「吃瓜群眾」大快朵頤,而且牽出了不少大瓜。雲南獲獎孩子的父母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湖北獲獎孩子的父親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的院長。
  • 國內影響廣、規模大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體育總局、知識產權局、自然科學基金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也是目前國內歷史最長、影響最廣、規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 看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結果,研究生畢業的我自閉了
    看了下《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結果,我快自閉了。在2017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比賽規則中,明確提出:不接受人體或動物離體組織、器官、血液和其他體液的小學生研究項目。15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上,對近期熱議事件發布了一項聲明:已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進行核查,責成並督導相關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單位對有關情況進行全面認真核查,並對相關調查進展作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包裝的「神童」扛不了創新的大旗
    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撤銷的理由是,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不符合《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規則(2018年修訂)》評審原則第三條:「項目研究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之規定。
  • 官方打假醫學「神童」
    結果公示後引發網友質疑,因為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了一個小學生的認知範圍,已經達到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水準。在實驗室裡絞盡腦汁的博士生們,居然敗給了小學生?是背後有貓膩,還是中國有神童?丁香醫生發文:「醫學神童,建議破格錄取。
  • 瓜州少兒科幻畫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中新網甘肅新聞9月7日電 據甘肅省科技廳網披露,近日,為期6天的全國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市落下帷幕,瓜州縣選送的少兒科幻畫《蔬菜健康成分檢測儀》榮獲一等獎。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參賽國別最多的青少年科技賽事。
  • 14歲日均寫詩2000首,小學研究基因工程,為什麼家長愛造「神童」?
    前有六年級小學生,完成了「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獎;後有「天才少女」在14歲時就擁有了日均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的蓋世才華……這些「神童」是真神童嗎?
  • 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創新大賽寧波開戰!
    2018-07-30 12: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竺佳 通訊員 張湧今天,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創新大賽在鄞州中學落下了帷幕。2015年就開始面向中小學生舉辦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及人工智慧創新大賽,將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相結合,在中小學比賽中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至今已舉辦三屆,今年的比賽共有20多個省市的600多名選手參加競賽。
  • 五臺龍泉學校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斬獲頗豐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體育總局、知識產權局、自然科學基金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大賽具有廣泛的活動基礎,從基層學校到全國大賽,每年約有1000萬名青少年參加不同層次的活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國內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的一項重要賽事。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獎項被撤銷,包裝的「神童」扛不了創新的大旗
    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撤銷的理由是,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違反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規則
  • 父母是中科院的,孩子就穩拿科技創新獎,還被稱為神童?
    有網友評論:這是教育部第幾次明令禁止「超前學習」?但直到2020年7月中旬,在看到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的事跡時,我才發現,叫一聲神童,有些人還真就現形了。他的一篇論文『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入選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網站,還拿了這個大賽的三等獎。
  • 小學生全國青科大賽獲獎作品引熱議,網友:碩博生都汗顏
    近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篇獲獎作品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篇作品的題目是《C10orf67在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這個題目聽起來就那麼高大上,沒想到作者卻是一名小學6年級的學生。很多相關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看到這篇作品之後都表示,這完全是一篇專業文章,甚至可以申請基金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