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引發廣泛關注。
不少網友在完整的瀏覽過這個作品後認為:這個涉及了RT-PCR、Western blot,C10orf67 低表達的細胞系的構建等眾多高難度實驗操作的實驗,起碼有碩士、甚至博士級別的難度。
但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的完成人只是一個來自昆明的六年級小學生。
而且更神奇的是,從官網公布的資料來看,陳同學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完成了從對基因一無所知到到實驗順利的「超級飛躍」。而通常來說,這起碼是一個生物相關專業本科生一個學期的課程。
面對一個如此反常的現象,在一部分網友高呼神童的同時,一些細心的網友卻發現了其中的一些貓膩。
根據陳同學的實驗記錄,指導老師呂冬梅曾帶其前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陳老師還有楊老師商量參與開展研究工作。
陳同學,陳老師,都姓陳,細心的朋友們是不是也發現了些什麼?
這也不是網友們在無中生有,畢竟在此之前就很有多人在網上曝光:這個所謂的青少年創新大賽,不過是家長將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的現象罷了
桌椅覺得這個觀點還是很有道理的。
一是這個青少年科技大學獲獎的各種標題實在是過於高端,甚至有一些項目可以直接做碩士博士的研究課題了。
二是桌椅身邊的一些同學確實也接觸過這種類似的事情,比如幫導師的學生做一些實驗,便於ta們去參加科創比賽等等。
面對眾多網友的質疑,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迅速展開調查並作出回應。大家猜怎麼著?還真不出網友所料,這個陳研究員就是我們陳同學的父親!
因為關於這個基因的研究屬於一個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由另外一個指導老師,楊翠萍負責,應該是陳同學的母親),除了成果安排之外,陳同學這個事件還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國自然基金經費的使用。
國自然基金經費能被用在參與科創比賽中嗎?
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面對這個問題已有網友表示:已經向國家自然基金委投遞實名舉報
甚至有網友進一步拔出,這個陳同學可能是美國公民。
理由如下
1:陳靈石父親:陳勇彬,2005-2012在美國德州做研究員
2:陳靈石的母親,楊翠萍,2006-2012在美國德州做博士後(記住這個時間段,我們後面會分析)
而陳靈石小朋友今年是六年級,無論他是5歲開始入學還是6歲入學,按照正常的年齡推論,他應該出生在2008-2010這個時間段。
而他的父母在2006-2012的時間都在美國工作,所以除非陳靈石小朋友的父母特別愛國,特地買機票回國把他生在國內,那麼根據美國的落地國籍法,陳靈石小朋友百分百是美國公民。
目前中科院昆明動物所雖然已經表明陳靈石同學為陳勇彬研究員之子,但關於獲獎項目的實驗到底是誰,如何完成的調查結果還尚未公布。
我們期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儘快公布詳細的調查結果!
桌椅個人認為:
現在很多的科創比賽都因為所涉及的利益,比如可以憑藉科創穫獎從而保送,加分等等,被一些父母弄的失去了本意和初衷。
讓孩子儘早接觸科學,了解科學,熱愛科學的比賽已經變成了一個「拼爹拼媽」的笑話。
父母想為孩子「鋪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決定不能弄虛作假!
朋友們,對這件事你們怎麼看?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說出你的觀點
最後附一些其他獲獎項目,讓大家看看這個比賽離譜不離譜
我是@上帝的桌椅 ,中科院博士在讀,用科學的邏輯看世界,分享不一樣的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