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凝凍,當事人無法到庭怎麼辦?法官通過「智慧法院」化解糾紛

2021-01-10 天眼新聞

近日,貴州全省出現了大範圍低溫凝凍天氣,大部分地區出現凍雨或雨夾雪,並伴有道路結冰。很多地方的道路都進行了封閉管理,餘慶縣法院龍溪人民法庭近期受理的一起買賣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就因此而傷了頭。法官則通過智慧法院手段,在圓滿化解糾紛的同時,大大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

庭審現場

該案原告系安順某建材公司,主營合成樹脂瓦及配套產品的生產及銷售,被告系某餘慶縣龍溪鎮經營亮瓦樹脂瓦的個體工商戶。雙方自2020年初開始合作,至年底被告尚欠原告貨款十餘萬元一直未支付。原告通過郵寄方式向龍溪人民法庭提起訴訟。承辦法官在受理案件後,與被告取得聯繫,被告對欠款的事實沒有異議,但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經營困難,希望能夠在法官的主持下與原告協商。法官立即聯繫原告,原告提出了他們的焦慮,因為其公司現在位於200多公裡外的安順,因為道路凝凍的原因,不一定能夠按時趕到,同時路上的安全風險也比較高。

當事人在微法院上確認協議

法官向當事人雙方介紹了「貴州移動微法院」的使用方式,通過手機連線,在法官的悉心調解下,雙方就貨款支付達成了一致意見。

貴州移動微法院

法官將雙方的協議製作成為筆錄,同時遠程連線原告方,雙方的意見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確認籤字,案件順利調解結案。

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捺印現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孟劍飛

編輯 肖陽編審 劉丹 羅瑋

相關焦點

  • 農忙季節到庭困難 法官上門調解糾紛
    10月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人民法院法官毛力旦·阿扎提帶領法官助理買麗哈巴·迪力木拉提和書記員來到伊寧縣溫亞爾鄉上溫亞爾村調解室,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與該村的10名被告取得聯繫,並成功調解10起買賣合同糾紛。
  • 一次性解決3起糾紛?來看看柳江法院法官是怎麼做的!
    ,一次性調解了2起民間借貸案、1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且每件案件調解時長均不超30分鐘,用速度與效率化解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糾紛。張偉訴稱,黃文與韋麗兩人在2017年曾向自己借款6萬元用於生意周轉,然而,三年過去了,儘管多次催款但兩人一直沒有還錢,無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訴訟。法官經查後,發現該案事實清楚訴額不大,且原被告之間系朋友關係,並無其他矛盾,遂決定採用小額訴訟程序調解。當天,法官組織雙方當事人到庭調解,並通過情、理、法多方面對雙方當事人進行疏導勸說。
  • 首次運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化解糾紛,僅用了20分鐘
    「謝謝法官,想不到不用到法院來也能這麼快就幫助我們解決糾紛,避免來回奔波9月8日,原告石某對承辦法官及時調解糾紛表達了感謝。這是黎平法院首次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成功遠程調解的一起離婚糾紛案。9月4日,黎平法院受理了原告石某訴被告楊某離婚糾紛一案,因被告楊某在雲南省昆明市做生意,其於9月8日到本院領取應訴材料時請求本院儘快開庭審理此案。而原告石某長期在貴州省興義市生活無法及時到庭參加訴訟。
  • 椒江法院:三條快車道化解物業糾紛
    2019年,該院民商事案件收案6204件,同比下降32.75%,訴前化解率居全省基層法院第一,達77.63%。今年以來,作為浙江省物業糾紛類訴源治理的試點法院,該院結合椒江實際,搭建快調速裁、類案示範、智慧解紛三條快車道,縱深推進物業糾紛類案治理,以類案化解帶動整體訴源治理。
  • 法院「雲調解」 隔空化糾紛
    8月3日上午,柳州市魚峰區人民法院通過「雲庭審」成功調解了二起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糾紛案件。從線下庭審到線上調解,魚峰法院再次「隔空對話」圓滿化解各方矛盾。2017年6月,原告成都某設計公司與被告柳州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就被告開發的樓盤項目設計方案籤訂了二份設計合同,由於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後續設計費用,原告多次催收未果,於2020年4月訴至魚峰法院,要求被告支付設計費用104萬元、違約金14萬元及設計補償款13萬元。本案於7月14日開庭審理,由於證據過多,雙方代理人均拖著行李箱到庭。
  • 建湖法院妥善審理民工欠薪系列糾紛獲當事人贈旗致謝
    ,訴調結合,高效、實質性化解涉民生類糾紛,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近日,上岡法庭妥善調解了12起涉農民工工資系列案件,當事人向法庭贈予錦旗表示感謝。民工多次向喬某討要薪資均被以暫時無資金支付予以搪塞,該12名民工向建湖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該院依法判決。
  • 鹿城法院訴前調解 為小額債務糾紛當事人有效化解矛盾
    「法官,我來撤訴,不告了。」——8月17日上午,市民徐女士來到鹿城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民商事案件立案窗口主動要求撤訴。2017年程某、陳某因為生產經營需要,陸續從徐女士處購買各種包裝材料。徐女士認為程某、陳某嚴重侵害其經濟利益,於是到法院起訴二人,要求償還2.5萬元及利息。「其實徐女士的糾紛事實清楚、案情簡單。我們引導當事人選擇立案前委派調解,讓雙方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聊一聊,矛盾應該能化解開來。」鹿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胡佳穎法官介紹說,通過法官牽頭化解,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解,雙方最終和解。這才有了開頭徐女士來法院撤訴的一幕。
  • 三河法院暖心庭審助力失語者化解糾紛
    近日,三河法院皇莊法庭通過一場特殊的庭審,順利調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幫助喪失語言功能的當事人化解了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被告劉甲系原告劉乙的叔伯大爺。劉甲因患喉癌,術後喪失了語言功能,被醫生告知一周後複查,如手術不理想需繼續接受化療。
  • 兵團法院: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就地化解
    本報烏魯木齊訊(記者 房佳偉 通訊員 劉斌)9月14日,記者從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兵團分院了解到,近年來,兵團各基層法院將司法觸角伸向基層,整合多方力量,積極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工作,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小額訴訟程序+微法庭+在線調解 快速化解勞務糾紛
    小額訴訟程序+微法庭+在線調解 快速化解勞務糾紛 2020-08-1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
    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沂源大隊通過打造「道交一體化訴調服務中心」,實現法院、公安交警、保險流程銜接、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將交通事故糾紛解決在訴前,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流程、全線化、一站式的解紛渠道和服務,打通了化解交通事故糾紛的「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
  • 焦作孟州市法院:暢通「雲間法庭」無距離庭審化糾紛
    我們是孟州市法院的工作人員,張某起訴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已由我們立案受理,開庭前組織你們進行調解,希望你積極應訴」  「我現在在外省打工,沒有時間回去。」  「那我們使用雲間法庭在線調解你看可以嗎?這樣你在手機上就能遠程進行調解了。」  「可以的,我同意。」
  • 營山法院城南法庭化解一贍養糾紛
    2020年8月26日,營山縣人民法院城南人民法庭成功調解一起贍養糾紛。庭審中,承辦法官剛柔並濟,對子女的錯誤觀點進行了批評教育,經過講理說法,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獲得了到庭當事人及旁聽人員熱烈的掌聲。陳老太現年77歲高齡,育有兩女一子,兒子是老么。老伴去世後,陳老太一直和兒子媳婦住在鄉下老家。早些年,陳老太能夠自己勞動,加之有子女照拂,其養老不成問題。
  • 多年糾紛終化解 當事人為法院送錦旗
    本文來源:祁縣法院11月13日,當事人張某來到了祁縣人民法院昭餘法庭,親自將錦旗送到盧庭長法官手中,並說道:「感謝祁縣法院,感謝盧法官,讓我多年來的糾紛得到了的解決」。這是一起村委與村民因土地糾紛引起的案件
  • 房屋買賣引糾紛,敦煌市法院法官這樣化解
    但張某在與開發商籤訂合同後僅支付部分房款,剩餘購房款268449.58至今未付,某開發商為維護合法權益,訴至法院。經法官主持調解,雙方達成協議:解除某開發商與張某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某開發商退還張某已交的購房款。
  • 「智慧+網格」法官工作室打造訴源治理新平臺
    今年7月,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成立「智慧+網格」新型模式法官工作室——三坊七巷社區法官工作室,與社區結成黨建聯盟,由10名員額法官組成法律服務團隊,每周兩人輪流駐點社區,及時了解社區法律需求與生活需要。成立以來,共調撤民事案件234件,成功化解訴前糾紛38件,線上線下成功調解42件。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三坊七巷社區法官工作室。
  • 範縣法院:彩禮不還引起紛爭 法官調解當庭履行
    法治河南訊(記者張峰利 通訊員 張貴燕 王豔)「謝謝石法官的耐心調解,真沒想到,我立案還不到5天的時間,彩禮錢就給追回來了,範縣法院辦案效率就是快」。原告李某從法官手裡接過被告嶽某當庭履行的彩禮款後激動的說到。
  • 彬州法院:智慧法院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11月2日,在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法庭,一起婚姻糾紛案件庭審活動在法官的主持下通過網際網路「雲上法庭」系統順利結束,有效避免了被告人王某因參加庭審活動往返幾千公裡的訴累,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 順平法院:多方聯動矛盾糾紛巧化解
    ,不僅能創新糾紛解決的方法,也能促進各類矛盾的及時調處、就地化解。9月1日,順平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與鄉鎮人民調解員、村民、律師形成聯動,成功化解兩起排除妨礙糾紛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順平法院首次採用多方聯動的化解方式調處糾紛。順平縣東莊村因綠化、美化工作,需要對道路兩旁的村集體土地進行綠化、美化。二被告在其住宅外道路旁的村集體土地上堆放雜物、種植樹木,經村委會多次勸說,二被告拒絕清理,致使村委會無法開展工作。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