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AD)重磅消息!渤健/衛材β澱粉樣蛋白抗體aducanumab在...

2020-12-25 生物谷

渤健(Biogen)與合作夥伴衛材(Eisai)近日聯合宣布,已完成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生物製品許可證申請(BLA),尋求批准單抗藥物aducanumab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此次完成提交是基於與FDA的持續合作,申請中包括了III期EMERGE和ENGAGE研究以及1b期PRIME研究的臨床數據。


作為完成提交的一部分,渤健已要求優先審查。如果獲得批准,aducanumab將成為第一個有潛力有意義地改變AD進程、減緩AD臨床病情下降的治療方法,同時也是第一個證明去除β澱粉樣蛋白(Aβ)可以獲得更好臨床效果的治療方法。


渤健全球執行長馮納璽表示:「阿爾茨海默病是當今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它讓我們所愛的人逐步失去記憶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最終剝奪他們的基本行為能力。Aducanumab是首個向FDA提交的針對此嚴重疾病的相關臨床症狀衰退和病理機制的生物製劑上市許可申請。我們致力於推動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的醫學進步,期待FDA對我們的申請進行審評。」


衛材全球執行長內藤晴夫表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他們的家人、照護者以及整個社區中的許多人每天都在與這種疾病作鬥爭。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這種疾病預計將會給全球造成更重的社會負擔。生物製劑上市許可申請的提交意味著我們在抗擊這種目前尚無法阻止、延遲或預防病理生理進程的疾病的過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圖片來源於:tecake.in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漸進性神經系統疾病,會損害思維、記憶和獨立性,導致早逝,該病目前無法阻止、延緩或預防,是一種日益嚴重的全球健康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患有AD,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年將繼續增長。該病最大的特點是大腦發生變化,包括毒性澱粉樣β斑塊的異常積聚,這種現象在患者出現症狀前大約20年就開始了。AD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是該病的早期階段之一,這時症狀開始變得更加明顯,可以被檢測和診斷。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儘早發現和治療患者,以最大程度地減緩或阻止AD的進展。


aducanumab臨床開發項目包括2項III期試驗(EMERGE和ENGAGE),這些試驗在早期AD患者中開展,入組患者伴有因AD導致的輕度認知障礙(MCI)以及輕度AD痴呆(最小精神狀態檢查MMSE評分為24-30分)。在EMERGE研究中,接受aducanumab治療的患者在認知和功能(如記憶、方位和語言)方面的衰退顯著減緩,在日常生活活動包括處理個人財務、做家務(如清潔、購物和洗衣)以及獨立出門旅行方面的衰退也顯著減緩。


EMERGE(n=1638)研究達到了其預先指定的主要終點,接受高劑量aducanumab治療的患者在第78周時臨床痴呆評分總和(CDR-SB)得分較基線水平有顯著降低(與安慰劑相比改善22%,p=0.01)。在EMERGE研究中,使用高劑量aducanumab治療的患者也顯示出通過預先指定次要終點測量的臨床衰退持續減少: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與安慰劑相比改善18%,p=0.05)、阿爾茨海默病評估量表認知子量表13項(ADAS Cog 13;與安慰劑相比改善27%,p=0.01)、阿爾茨海默病日常生活活動量表輕度認知障礙版(ADCS-ADL-MCI;與安慰劑比較改善40%,p=0.001)。EMERGE研究中,澱粉樣斑塊沉積成像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在第26周和第78周時,低劑量和高劑量aducanumab降低了澱粉樣斑塊負荷(p<0.001)。雖然ENGAGE(n=1647)沒有達到主要終點,但渤健認為ENGAGE研究的一部分數據支持EMERGE研究的結果。


aducanumab臨床項目還包括對早期AD患者開展的Ib期PRIME研究及其長期擴展研究(LTE),入組患者為前驅AD或輕度AD痴呆(MMSE評分為20-30)。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aducanumab以劑量和時間依賴性的方式減少了澱粉樣β斑塊,對探索性臨床終點的分析顯示臨床衰退減緩(CDR-SB和MMSE,10mg/kg劑量在第12個月時在名義上具有統計學意義),在LTE中持續到48個月。


布朗大學巴特勒醫院記憶力與衰老項目負責人史蒂芬·薩洛威(Stephen Salloway)博士表示:「對於許多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說,儘可能長時間地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如果我們可以幫助患者減緩疾病從當前階段到下一個階段的進展,就能幫助他們維持獨立生活能力,最終為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帶來真正有意義的獲益。Aducanumab代表著一種潛在的突破,我們希望它成為對抗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基石。」


在生物製劑上市許可申請提交前,渤健與FDA如期進行了上市申請前會議。FDA將在60天內決定是否接受申請並展開審評。如果接受申請,渤健預期FDA同時能告知該申請是否被授予優先審評資格。 隨後,Aducanumab的生物製劑上市許可申請將接受FDA的審評以決定能否獲批。


除向FDA提交生物製劑上市許可申請外,渤健還繼續與包括歐洲和日本的其他監管機構進行對話,努力實現在這些市場中提交申請的目標。

相關焦點

  • 阿爾茨海默(AD)超重磅!渤健/衛材β澱粉樣蛋白抗體aducanumab在...
    2020年12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渤健(Biogen)與合作夥伴衛材(Eisai)近日聯合宣布,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提交了單抗藥物aducanumab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AD)的新藥申請(J-NDA)。MHLW將通過標準審查程序對該申請進行審查。
  • 生化基因(BIIB.US)宣布阿爾茲海默藥aducanumab已在日本提出新藥...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生化基因(BIIB.US)已經向日本監管機構提交了aducanumab的新藥申請,aducanumab是生化基因與日本本土合作夥伴衛材(Eisai)共同開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試驗性藥物。
  • 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42:08 德國圖賓根大學Mathias Jucker研究小組發現,在轉基因小鼠中靶向澱粉樣蛋白前體可減少後期阿爾茨海默氏樣病理
  • 衛材與百健合作開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2期臨床結果喜人
    近日,由衛材(Eisai)與百健(Biogen)合作開發的阿茲海默病新藥BAN2401「驚喜亮相」於阿爾茨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上。這一半年前還不被看好的藥物帶著出色的2期臨床數據引起醫藥圈和媒體廣泛關注。
  • Aducanumab還未獲批,仿製藥已開售?渤健憤怒起訴
    編譯丨柯柯 3月19日,據外媒披露,渤健(Biogen)起訴了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的生物技術公司Creative Biolabs,因該公司涉嫌出售未獲批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aducanumab仿製藥。
  • 還記得「起死回生」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試驗嗎?今天提交上市申請
    新聞稿中稱,「一旦獲批,Aducanumab將成為首個能夠減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臨床衰退的療法,並將成為首個證明清除β-澱粉樣蛋白可以帶來更佳臨床結果的療法。」受此消息提振,周三Biogen股價上漲4.41%,每股收至280.19美元。
  • 讓Biogen的Aβ靶點新藥「起死回生」
    在今年3月,aducanumab單抗被宣告終止研究後,Baird分析師Brian Skorney曾在題為《β澱粉樣蛋白之死-我們現在將去往何處?》一文中表示:aducanumab單抗的研究應該是β澱粉樣蛋白假說最後的希望。沒想到,時隔6個月後,這曾被宣告熄滅的希望竟猶如星星之火,漸漸迸發出燎原之勢。
  • 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結構揭開
    德國科學家團隊開展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首次報告了從阿爾茨海默病和腦澱粉樣血管病患者腦組織中分離的β澱粉樣蛋白原纖維的結構。這一成果為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結構基礎提供了新認識,亦有助於相關藥物開發。相關研究發表於29日的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Aducanumab或將成為首個有潛力改變阿爾茨海默病疾病進程的治療方法
    聯合宣布,渤健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性藥物Aducanumab的生物製劑上市許可申請(BLA)。一旦獲批,Aducanumab將成為首個能夠減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臨床衰退的療法,並將成為首個證明清除β-澱粉樣蛋白可以帶來更佳臨床結果的療法。  在申請提交前,渤健與FDA展開了持續合作,該申請包括了III期EMERGE試驗、ENGAGE試驗,以及1b 期PRIME試驗的臨床數據。在此項申請中,渤健同時申請優先審評資格。
  • 阿爾茨海默新藥有望在美獲批,渤健股價日內暴漲40%
    11月6日(周五),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召集的諮詢委員會將討論渤健和衛材公司的用於治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aducanumab生物製品許可申請,並投票決定是否向FDA推薦批准這款創新療法。而在此之前,美東時間11月4日(周三),FDA在官網上公布了諮詢委員會提供的背景資料,其中顯示了不同FDA審評員對這一BLA的評估。
  • 「九期一」國際三期臨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組 中國阿爾茨海默新藥能否...
    在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上,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授、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方案主導設計者兼首席科學家傑弗裡庫明斯(Jeffrey Cummings)向全球科學家在線分享了九期一國際Ⅲ期臨床的框架設計、臨床研究進度等。
  • β-澱粉樣蛋白在阿爾茲海默症中的新功能
    β-澱粉樣蛋白在阿爾茲海默症中的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9 12:58:24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Arthur Konnerth研究團隊取得一項新進展。
  • 羅氏、禮來屢敗屢戰,國內企業潛力大,千億級阿爾茨海默病的80多家...
    目前Aducanumab的四項臨床研究都處在「停止招募」狀態,而且在衛材宣布放棄之後,也沒有新的臨床試驗補充。從目前的情況上看,百健和衛材應該已經放棄了Aducanumab,轉向管線中的其他藥物。  百健和衛材目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Elenbecestat的開發上。Elenbecestat是一種BACE1抑制劑,旨在通過阻止BACE1酶切割APP來減少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形成。
  • 省優質課評比續談:被誤會的β澱粉樣蛋白
    1984年,科學家在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發現了β澱粉樣蛋白,隨後,學界在β澱粉樣蛋白和阿爾茲海默病之間建立了聯繫。1988年,在英國求學的Claude Wischik從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斑塊中分離出Tau蛋白,首次證明Tau蛋白可能是導致痴呆的原因。
  • β-澱粉樣蛋白通過捕獲病毒顆粒阻止皰疹病毒感染大腦
    2018年7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綜合醫院(MGH)的研究人員發現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堆積而形成斑塊的蛋白---保護大腦免受大腦中經常發現的皰疹病毒感染的機制。
  • 希森美康發布學術報告,以期創建一種用血液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方法
    - 相關內容已在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CTAD)會議上介紹 -希森美康集團(總部:日本神戶;董事長兼CEO:家次 恆;下文簡稱希森美康)和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日本東京;CEO:內藤晴夫;下文簡稱衛材)宣布,在2020年11月4日至7日召開的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CTAD
  • 羅氏不哭,阿爾茨海默氏症(AD)就是個大坑!
    因此,羅氏SCarlet RoAD研究的失敗,將在科學界再次引發關於β-澱粉樣蛋白理論及AD可能病因的一場新辯論。儘管已決定終止SCarlet RoAD研究,但羅氏表示,將會繼續推進gantenerumab另一項III期研究Marguerite RoAD,評估用於輕度阿爾茨海默氏症(AD所致輕度痴呆)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