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來歷:為什麼地名中帶「陽」字的很多,而帶「陰」字的非常少

2020-12-19 地圖說歷史
含「陽」字的地級市分布圖

截止2020年5月,中國(不含港澳臺)333個地級行政區中,共有23個含「陽」的地級市;2348個縣級行政區中,有108個含「陽」的地名。而含「陰」的地級行政區數量為零,含「陰」的縣級行政區僅有9個,呈現地名中的陽盛陰衰現象。

【地名中的陽盛陰衰】

山水陰陽示意圖

為什麼有很多含「陽」的地名?其實原因非常簡單,中國古代很多城鎮都依山傍水而建。而中國建築比較講究坐北朝南,很多城鎮都建在河流等水系的北面和山的南面,所以出現這麼多的含「陽」的地名。最著名的當屬位於洛水之北的洛陽,衡山之南的衡陽。也有少數地名如淮陰、湯陰等,是城鎮選址相反的原因。

今洛陽周邊地形圖
歷代洛陽城位置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陰」「陽」概念相對複雜。就城市名稱中的陽字或者陰字,主要和中原地區地理及太陽照射有關。一方面,對於中國黃河中下遊一帶,也即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等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北回歸線以北,終年不會有太陽直射,陽光會從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陽照射到而北面則受不到陽光照射,所以山南為陽。

衡陽地勢圖

另一方面,古人面對寒冷的冬天,主要依靠獲取日照來度過寒冬。基於此,中國北方的居民住宅,都非常注重坐北朝南。而在城市建在山的南面,在獲取日照上自然更具優勢。同時,對於中國來說,水(河流)的方面,由於地形是西北高向東南漸低,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水流會向河流右邊衝刷,河流的南岸自然是受到侵蝕。

地轉偏向力示意圖

【帶陽的地級市】

23個含「陽」的地級市統計表

部分含「陽」地名起源說明。

(1)洛陽:周公(旦)營洛邑,建王城(今洛陽市城區王城公園一帶)、成周(今洛陽市東北白馬寺東)二城。平王東遷王城,以為都城。敬王遷都成周。戰國始稱洛陽,因在洛河之北,故名。《寰宇通志》:「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陽。」

(2)衡陽:《輿地紀勝》衡州:「衡陽自隋始為州,以其居衡山之陽,故名。」

(3)綿陽:清嘉慶《綿州志》記載,綿山「舊志:治北二裡越王臺後,與天池山相連,為一州之主山。州以此得名」。綿陽縣市均以綿山得名。

(4)瀋陽:瀋陽之名源於元元貞二年(1296年)設置的瀋陽路。因地處瀋水(今渾河)之北,故名;一說以在渾河支流小瀋水之陽得名。《欽定盛京通志》山川載:小瀋水「城南四裡,俗名五裡河,自東關觀音閣東泉眼發源,一曰萬泉河,至騾子圈南入渾河。按《春秋·穀梁傳》:水北曰陽,故曰瀋陽。遼、金瀋州,元瀋陽路,明瀋陽中衛,並以此水得名」。

(5)鹹陽:《三輔黃圖》:「鹹陽在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

【含「陽」的縣級行政區】

108個含「陽」的縣級行政區統計表

【含「陰」的縣級行政區】

9個含「陰」的縣級行政區統計表

含「陰」地名起源說明。

(1)山陰縣:清光緒《山西通志》:「遼河陰縣,以縣在桑乾之南。水南曰陰,故曰河陰。其後更名山陰,以在復宿山之北。」復宿山即佛宿山。

(2)江陰市:明嘉靖《江陰縣誌》:「以其地濱大江,故名江陰。」

(3)淮陰區:秦置淮陰縣,治今碼頭鎮。以居「淮水右岸」故名。《水經注·淮水》:「淮水右岸,即淮陰也。……又東經淮陰縣故城北,北臨淮水。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韓信為侯國。」

(4)平陰縣:因地處古東原之陰、濟水之南而得名。《太平寰宇記》:平陰縣「取界內平陰故城為名」。清乾隆《泰安府志》:「《禹貢》『東原底平』,而邑乃東原之陰也。」故名平陰。

(5)蒙陰縣:《漢書·地理志》:「《禹貢》蒙山在西南」,縣在蒙山之北,故名蒙陰。

(6)湯陰縣:西漢置蕩陰縣,治今湯陰縣城,因有蕩水得名,屬河內郡。《水經注·蕩水》:「蕩水出縣西石尚山泉,流徑其縣故城南,縣因水以取名也。」後蕩水改湯水,蕩陰改湯陰。

(7)湘陰縣:《寰宇通志》湘陰縣「以縣在湘江之陰,故名」

(8)華陰縣:漢高祖八年(前199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屬京兆尹。

(9)漢陰縣:唐至德三年(757年)設立漢陰縣,因縣城在漢江南岸,故叫漢陰。後縣城被江水所淹,移縣城到江北,縣名未改,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趣說地名中的「陰」和「陽」
    翻看中國地理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國有很多城市都叫「某陽」,比如湖南的衡陽、邵陽、嶽陽、益陽,河南的洛陽、信陽、南陽、濮陽、安陽等。粗略算下來,全國的城市、市轄區、縣城中,地名帶「陽」的一共大概有132個。當然,還有很多地名是帶「陰」的,比較有名的有華陰、江陰、淮陰、湘陰等。
  • 國泰路、興國路、國貿樓……盤點溫州那些帶「國」字的地名
    2019-03-25 10:24 | 掌上溫州客戶端3月24日,記者從溫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獲悉,溫州市登記在冊帶「國」字的地名有115個,其中道路(街道、巷)16條(除國道外)、大廈(樓)14棟、橋梁7座、寺廟12座,很多帶「國」字地名大有來歷。
  • 中國地圖上叫「陰」和「陽」的地名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地名文化,悠久綿長。您在地圖上已經常常看到這麼一類地名,有的叫X陰,有的叫X陽。光是較大的城市,我們就能說出瀋陽、貴陽、洛陽,江陰、淮陰。不算歷史上存在後來消失的地名,我國的縣級及以上的陰陽類地名,少說也有120多個。如果算上鄉鎮、街道、村莊地名,那這類地名的數量就更加龐大了。
  • 【專家觀點】漢字簡化中的地名用字簡化
    例如,我國古地理以「山南水北為陽」的「陽」,被簡化為「陽」,僅河南省涉及的市、縣就有洛陽、安陽、濮陽、淮陽、南陽、信陽、泌陽、正陽、原陽、沁陽、宜陽、汝陽、滎陽;「山北水南為陰」的「陰」,被簡化為「陰」,國內的縣級政區名稱有江陰、淮陰、湘陰、華陰、蒙陰、山陰等。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楊家坪商圈 陳林 攝 熟讀《百家姓》後你能數出多少姓氏地名?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
  • 地名中帶「國」字的非常稀少,全國只有3個,看看都是「什麼國」
    首先說一下「國」這個簡體字,傳統漢字「國」寫作「國」,但異體字多達40多個,有「囗」中加「民」、加「氏」、加「戈」、加「方」、加「主」等和三個秦()代表「國」字等。最後是郭沫若提議,在「囯」裡面再加一個點,於是有了現在的「國」字。「國」通常指的是國家,像中國、韓國、泰國等等,早在周代時期,中國境內的諸侯國就有:齊國、楚國、晉國、宋國、衛國、魯國、鄭國、燕國、韓國等等,其他中小國家還有十來個。隨著朝代更迭,時代變遷,這些地名早已經消失了,而現代在我國地名中帶「國」字非常稀少,全國上下只有3個。
  • 湛江為什麼有一些「麻」字開頭的地名?是什麼含義呢?
    上次我們講了湛江「那」字開頭的村莊,經少數民族語言專家分析,「那」字出自壯語,是「田地」的意思。由於古文倒置的詞序,「那什麼」就是「什麼樣的田地」的意思。農耕時代,田地,稻田,關係著一家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受冼夫人一族的俚人統治。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   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介紹,以姓氏命名一個地方,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地區曾經的人口變遷和某種歷史。
  • 農曆辛丑年即將到來,帶你細數福安帶「牛」字的地名!
    牛在農耕時代,是非常寶貴的社會財富。牛對福安人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生產、習俗方面,更體現在對地方內在精神的塑造上。因而,在福安也有不少含有「牛」字的地名,賦予「牛」氣十足的寓意。 一日,牛遭大雪困於大洞峰山中,起公在王樂洋地方尋找。見周山滿目白雪皚皚,奇特的是山坳裡兀立有一塊平地,牛正靜臥在依然泛綠的原野間。繆氏先祖認定,雪野牛臥之處熱氣騰騰,便是宜居之地。遂舉家遷居此地,更改地名為「牛落洋」。此後,這裡的人們一直奉牛為神,從而形成惜牛、祀牛習俗。民間相傳,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所以,人們將這天作為牛節。
  • 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例如: 粵東閩語與閩南方言的其他地區一樣,稱房屋為「厝」,因而地名中就有很多叫「厝」的。這個「厝」雖然古漢語中也有,但是放置的意思,如我們熟知的《列子·愚公移山》:「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但在在福建、廣東,卻成了閩方言的特徵詞。
  • 南京的十二生肖地名 以「羊」字開頭的羊地名有十個
    原標題:南京有「羊山」「羊山頭」還可鑽「羊角尖」 導讀:從地名來看,南京人最喜歡的是龍,僅以龍為第一個字的地名就多達196個。第二喜歡的是馬,馬地名也突破了100個,達到135個。南京最少的生肖地名是兔,只有一個兔地名。
  •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軌道交通2號線 鄒樂 攝重慶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結合《百家姓》來看,你能數出多少來?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
  • 我國含「樂」字的縣市分布及地名的多種讀法
    地名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詞彙,在書面語中都具有音、形、義三方面的內容,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也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開中國地圖,很多地名會讓人語塞。地名經常出現多音字,如河北樂亭、浙江會稽、安徽六安等,誤讀的情況比較多。
  • 榨菜哥發微博給涪字注音,地名中容易讀錯的還很多,看後漲知識了
    在貼文中,他還特地將「涪陵榨菜」中「涪」字的讀音通過同音字「福」標註了出來。黃世聰收到榨菜的相關帖文發出後,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雖然不喜歡你貶低大陸,但為你今天這個態度點讚;有網友則稱此為「一箱榨菜建立兩地友誼」中國地大物博,文字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
  • 走遍北京城的東南西北,帶你認識那些地名的後綴
    金代海陵王的遷都正式奠定了北京帝都的地位,那個時候叫做金中都,如今白紙坊、廣安門一帶就是當年的都城範圍。在這紛紛擾擾3000年的歷史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遺蹟,其中各種各樣的地名便是最直接的體現。後來到了上世界三四十年代,日本人為了燒磚在這裡建立了許多的磚窯,因此這裡又有了一個名字叫做大北窯,跟這個相似的地名還有很多,比如黑窯廠、劉家窯、大瓦窯等等,都或多或少與磚窯之類的有關聯。「莊」字的本意就是村落、田舍,在封建社會又指君主、貴族等所佔有的成片土地,如皇莊等。我們打開北京的地圖,如今依然有許多的地名是從這個意思引申來的。
  • 地名文摘 | 談異讀地名的審音
    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加上漢語博大精深、方言豐富多樣,產生了很多地名異讀的現象,即雖為同一個字,但地名用字與一般用字讀音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十分複雜,有古今音變、文白異讀、方言影響、誤讀訛傳等。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 在重慶地名文化中 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 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 從全國範圍來看 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 「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 但用姓氏作為地名 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
  • 中國有很多地名都帶有「州」字,這個字有啥含義?為何非用不可?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一定知道,在中國劃分的各省市中常常會出現帶有「州」字的地名。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杭州、蘇州等地。在中國古代的成語中也經常出現這個字,比如大意失荊州等等,那麼這個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為什麼地名非用它不可呢?
  • 滎陽那些有內涵有意思的地名
    用張萬鈞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地名的形成,有依所在地的山川湖泊等地貌特點而取,有根據遠古的部落、氏族以至古國名承襲下來的,又有因重大歷史事件和人文變化而將同一城邑或地區多次更改地名稱謂的,還有因多種原因、將同一地方產生了好幾個異名的。所以,僅通過地名來歷就能大概的了解到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
  • 20條市區道路面向市民徵名 命名人姓名將被記入「地名來歷銘牌」
    為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完善城市功能,讓更多關注地名、研究地名的廣大市民參與到地名文化建設中來,市民政局會同市新聞傳媒集團結合城市建設發展需要,開展首期「愛大連,記鄉愁——大連市部分未命名道路名稱社會徵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