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說:「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
酸辣土豆絲、肉末豇豆、番茄炒蛋、紅燒茄子……這些看起來就很有畫面感的菜不拿來下飯像話嗎?
就算是一勺殘羹冷炙,澆在熱騰騰的米飯上,都能煥發第二春。
▲口味各異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對菜品好吃有一個統一標準:下飯。圖源@深圳去哪吃
對愛吃米飯的人來說,無論端坐在五星級酒店還是翹著二郎腿在蒼蠅館子裡,差別都只是有沒有勇氣喊出:「服務員,來一碗飯!」
什麼菜才是真正的米飯殺手
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種下飯菜。
蔡瀾「死前必食」清單裡有一樣「豬油撈飯」。食神的下飯菜大道至簡,幾顆碎蔥、一勺醬油、一塊豬油而已;汪曾祺筆下「嫩如豆腐,顏色紅亮」的「乳腐肉」,則是他心中下飯最宜的白月光。
▲豬油撈飯,圖源@平昌信息中心
有人偏好大魚大肉,有人則喜歡清炒菜心;有人愛幹煸豆角,有人則愛湯汁濃鬱的魚香肉絲。那些看了讓人食慾大漲的,都可以被稱之為下飯菜。
▲微博上有個博主發問:「什麼菜才是真正的米飯殺手?」,收穫了五萬多的評論,明星吉克雋逸也參與了討論。
「下飯菜」往往和「家常菜」聯繫在一起。食材簡單,就是下飯菜的第一奧義。
常年霸佔下飯菜前幾名的番茄炒蛋、酸辣土豆絲、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這些常見的食材炒一炒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廚藝啟蒙。
曾經某銀行溫情廣告片裡主角做的那一盤番茄炒蛋,賺足了遊子的眼淚。不然呢?你換個原料至少都有20種的佛跳牆試試?
▲食材越多、工藝越複雜越有可能碰雷:宮保雞丁裡加黃瓜丁、花椒粒,酸辣土豆絲裡加青椒,一旦出現那簡直是往人眼睛裡釘釘子,這還讓人好好拌飯吃嗎?
下飯菜做法的精髓往往也只有一個字:炒。
這麼說吧,炒是中式烹飪裡最魔幻的一種加工方法。炒鍋讓食材快速成熟,讓肉汁多味美,讓蔬菜又鮮又嫩,有人甚至說,炒鍋才是中國人最偉大的發明。
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炒,湯汁濃鬱還是寡淡,在一盤炒菜熱騰騰、赤裸裸的勾引面前,誰能抵擋的住誘惑?
▲在廚師手裡,炒可以分為生炒、熟炒、滑炒、幹煸、焦炒、軟炒;而普通人手裡,隨便炒吧炒吧也可以讓食材很美味。
下飯菜裡,醬料才是王道。鹽、糖、醋提供基本的味道,而醬料則賦予菜豐富多變的美妙口感。
每一種醬料,都經過深思熟慮,想盡辦法挑逗你的味蕾,勾起你洶湧的食慾。
▲醬茄子。中國人是最擅長用醬料的民族。外國人的果醬之類不同,中國人的醬一定是時間發酵而成的美味。圖源@搜狐媒體平臺
膠東沿海有一句話:「臭魚爛蝦,下飯的冤家」,其實就是福建、廣東人口中的「蝦醬」、「魚露」。拌飯、入菜都是絕佳,一路風靡到東南亞。
▲魚露手撕茄子。魚露,把一堆塞牙縫都不能盡如人意的小魚小蝦摞在一起、發酵,就能成為沿海人民日常的做菜神器。
堪稱東北人下飯神器的「蘸醬菜」,靈魂就是那一碟黝黑髮亮的雞蛋醬。
▲東北人是用醬的高手。什麼醬燜豆角、醬大骨,都是東北名菜,而且東北的豆角入味易熟,和大醬搭配特別合適。
中國哪裡的菜最下飯
紅燒肉,肉食主義者的下飯之光。
你以為大口吃肉的權利只屬於北方人?其實擅長「濃油赤醬」手法的上海人,最善於處理這道粗暴的肉菜。
功力老道的上海阿嬤,只用醬油、料酒、糖三種調料再加上數小時的慢燉,就可以把紅燒肉燉得肥而不膩,湯汁豐腴。
▲《舌尖上的中國》收視率表明,每當播到「油脂+主食」的組合時,收視率最高。就著滿是油脂的肉大口扒飯,是最受歡迎的下飯形式。
如果有人反感紅燒肉的油膩,那四川人會捧出一盤「麻婆豆腐」完成戰場的收割。
豆腐,質地細膩、口感滑嫩,幾乎能化解任何豐腴的味道,本來就是下飯神器之一。而四川人用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醬賦予了豆腐新的生命。
一盤有了紅油湯加持的「麻婆豆腐」麻辣鮮香,混著米飯只要一勺,就能讓你忘記什麼叫做碳水。
▲麻婆豆腐,圖源@合肥吃貨哥
如果麻婆豆腐沒能徵服你,善於調味的四川人不會善罷甘休。魚香肉絲、宮保雞丁、辣子雞丁……川菜用24種味型告訴你,誰才是站在下飯菜巔峰的王者。
▲魚香肉絲,另一經典下飯川菜
而湖南人不講究葷素,他們都是原味辣的忠實信徒:辣,才是下飯菜的唯一標準。
一道簡簡單單的「辣椒炒肉」,就是所有湖南人心裡下飯菜的完美選擇了。
湖南出產的螺絲椒,香辣但不嗆口,最宜下飯;再依據個人口味選塊帶肥油的豬肉,切絲煸香出油,不用特別的調料,只要是家裡人做出來的就接近完美。
用辣味小炒下飯,湖南人還沒有服過誰。
江西人挽了挽袖子:我們江西小炒開遍全國,不以下飯為標準那就不配叫江西小炒。有什麼藜蒿炒臘肉、煙筍炒臘肉、蓮花血鴨、餘干豐收辣椒炒肉、尖椒炒腰花……
▲藜蒿炒臘肉,圖源@花田公子
而廣東人則在幕後默默地深藏功與名,認為廣東以北全都是美食荒漠:「清粥小菜,那是廣東人才理解的下飯法則。」
▲廣合腐乳。廣東
小菜滋味各異,下飯、下粥都是完美:佛山酸酸甜甜軟軟糯糯的「甘竹牌茄汁焗豆」、汕頭鹹香適度的「蓬盛香港橄欖菜」、增城咬起來咔嚓咔嚓的「香辣蘿蔔」
五道快手下飯菜,在家也能做
排骨能燒的這麼下飯,真是絕了!
土豆豇豆燜排骨
▲土豆豇豆燜排骨,圖源@花吃姐姐
- 食材 -
排骨 400g / 豇豆 300g / 土豆 250g
蔥、姜、蒜、幹辣椒、八角、花椒適量
老抽 2勺 / 料酒 1勺 / 蠔油 1勺 / 冰糖 2顆 / 鹽
- 食譜 -
1.豇豆切段、土豆切塊。排骨冷水入鍋,加薑片、蔥段、一勺料酒。大火燒開,煮出血沫後,熱水衝洗備用。
2.冷油放入姜、蒜、八角、幹辣椒和花椒,小火煸香。倒入排骨翻炒,期間加入一勺老抽、兩顆冰糖,上糖色。
3.鍋內加水沒過排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20分鐘;加入土豆和豇豆、一勺老抽、少量鹽,繼續燜煮約20分鐘。等湯收到一半時加入一勺蠔油,湯汁徹底濃稠時即可出鍋。
不到5塊錢的下飯菜,竟能好吃成這樣!
肉末酸豆角豆腐
▲肉末酸豆角豆腐,圖源@秦了了
- 食材 -
豆腐 / 500g 豬肉末 / 100g 酸豆角 / 100g
蔥、蒜適量 / 醬油1勺 / 澱粉、雞精、鹽少許
- 食譜 -
1.豆腐切方塊,多加油,下鍋煎,兩面都煎金黃後撈起備用。
2.剛才的鍋蒜爆香,放入豬肉末和酸豆角翻炒,將豬肉炒熟,可以適當加入辣椒。
3.加入豆腐和一碗水、1勺醬油、雞精、少許鹽,蓋鍋蓋燜一兩分鐘,最後下生粉水勾芡。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它是下飯菜裡最清新的,鮮到不行!
榨菜肉末蒸豆腐
▲榨菜肉末蒸豆腐,圖源@下廚房
- 食材 -
絹豆腐1塊 / 五花肉泥 500g / 榨菜 100g
蔥、姜適量 / 高湯1碗
- 食譜 -
1.豆腐切塊,肉末醃製一會;榨菜切粒,蔥姜切末。並將榨菜均勻撒在豆腐塊中。
2.鍋燒熱後倒油,蔥姜爆香,倒入肉末後迅速劃散。加生抽、蠔油、鹽翻炒,最後加入高湯,沒過肉末。
3.把肉末連湯一起倒在豆腐上,上鍋蒸10分鐘,出鍋後撒香蔥即可。
白飯最佳拍檔,讓人再來一碗的下飯菜
茄汁燒豆腐
▲茄汁燒豆腐,圖源@豆果美食
- 食材 -
豆腐 500g / 西紅柿 1個 / 番茄醬 1勺 / 蒜、蔥花適量
- 食譜 -
1.豆腐切片,用鹽水泡一下;蒜搗碎、蔥切碎、西紅柿切碎,番茄醬裝碗備用;豆腐煎兩面金黃,裝盤備用。
2.熱鍋熱油,放入西紅柿丁炒香,再放入蒜蓉一起爆香,讓蒜香番茄味融合。然後倒入適量的高湯和番茄醬,沒有高湯也可以放涼白開。
3.煮開後,放入煎好的豆腐,小火燜煮,放入適量的鹽、五香粉,過一分鐘即可出鍋。
最經典的下飯菜,讓你飯掃光
肉末醬爆茄子
▲肉末醬爆茄子,圖源@豆果美食
- 食材 -
長茄子 4個 / 豬肉餡100g
蔥、蒜、姜適量 / 醬油1勺 / 料酒1勺 / 糖、鹽少許
- 食譜 -
1.茄子去蒂、洗淨後瀝乾,切成滾刀塊。
2. 鍋中倒油,7成熱時放入茄子中火炸至變軟,盛出控油。
3.鍋中留少許油,下入蔥姜蒜爆香,加入肉末翻炒至變色,淋入料酒、醬油,翻炒。
4.下入炸好的茄子,出鍋前加入1小勺糖和鹽翻炒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