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點半的時候,愛麗絲突然起床下了樓,她忽然記起要找到自己的手機,因為她需要手機提醒自己第二天八點鐘的時候該做些什麼事情。
但是她卻忘記自己將手機放在了什麼地方,她很著急,她翻著櫥櫃,桌子上的魚缸,但依然一無所獲。
是的她得了阿爾茨海默症,一種醫學上至今任然沒有攻克的,並且病因也不明確的疾病。她是一個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有名的語言學教授。
朱麗安·摩爾
電影《依然愛麗絲》在2014年於全球上映,主演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是朱麗安·摩爾,一位非常優秀的美國女演員。
今天之所以拿這部電影來說一說,是因為近幾天「阿爾茨海默症新藥」的出現吸引了我。在之前我並不知道這種疾病是什麼,甚至都沒有聽過。
一直到今天查了很多資料才明白,原來這種病真的很可怕,有早老性痴呆和老年痴呆兩種說法,並且這種病還是一種可遺傳性疾病。
豪蘭夫婦
或許是這種病引發的一些真實生活讓理察·格雷澤與沃什·韋斯特摩蘭看到了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庭的生活障礙,所以他們才決定拍出這樣一部電影,以來正確的告訴所有人,阿爾茨海默症到底是怎樣的,以及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從電影誕生之初到現在,取材於現實生活的電影不計其數,但是在我看過的所有電影中,能夠完整表達一種現實生活現象的電影其實並不多。
《依然愛麗絲》的劇情完整度和電影思想,也就是導演想要展示給觀眾的東西從始至終都表現得很清晰。儘管這離不開演員的演技,但是電影的「立意」已經在鏡頭中淋漓盡致。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
電影的劇情是圍繞愛麗絲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始說起的,導演並沒有將其擴大到社會,在空間轉換上也僅僅是幾分鐘的鏡頭,比如學校,醫院,其餘都放在了家裡講故事。
本來這就是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本來導演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呼籲每一個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成員,能夠細心地照顧那些患者。
有人說《依然愛麗絲》的劇情很平淡,沒什麼亮點。但是我的觀點有些不同。
朱麗安·摩爾
因為這部電影敘述的故事不同,導演的視角也不同,所以這樣的劇情反而才能如涓涓細流,緩緩地流進每一個觀眾的心裡。
這部電影我認為有兩個最出彩,最能夠震撼人心的地方。
第一個是愛麗絲在疾病患者的演講會上,第二個是電影快要結束時她不小心打開了自己在患病前錄下的視頻,並且尋找安眠藥的過程。
導演刻意安排一場演講會,其實只有一個意圖,就是通過讓演員或者說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來直截了當的表述清楚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和心理。
「母女」二人
這樣做不僅進一步增強了電影的思想,同時也讓觀眾明白了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人是多麼需要家人關心,多麼需要社會關心和包容。
導演理察·格雷澤與沃什·韋斯特摩蘭並不是很出名,但是《依然愛麗絲》這部電影選擇的演員卻很正確。
因為2014年5月,朱麗安·摩爾不僅憑藉《依然愛麗絲》獲得第72屆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還在2015年2月憑藉同部影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並成為影史上首位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坎城、威尼斯、柏林)和奧斯卡金像獎影后大滿貫的女演員。
「母女」二人
在《依然愛麗絲》中,你能夠從朱麗安·摩爾的眼神和動作中看出來患者應有的樣子和同疾病抗爭的不屈服,尤其心理戲從一舉一動中就表現了出來。
看完整部電影,你能夠感受到的不僅是對患有這種疾病的病人的同情,還有一種對病人的鼓勵。
正如電影中愛麗絲所說的:
我們變得可笑,失去能力又滑稽;這都不是我們該有的樣子,只是疾病讓我們變成了這樣。我知道我還活著,但每一天我都經歷著純粹的幸福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