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的北京下了幾場雪,故宮一下便成了紫禁城,現場遊人如織,網上美圖無數。其實,現在的故宮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文化歷史IP,也是北京的網紅打卡點,那些散落民間的關於故宮的傳說更是引人入勝。
600歲的網紅打卡地
北京作為一座有著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城中古蹟眾多,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明清兩代的皇城——昔日的紫禁城今日的故宮。很多人來北京旅遊都會首選故宮、頤和園、長城,而故宮可以說是最火爆的,且不說這裡地理位置、無數珍寶和那份傳承數百年的皇家氣度,光是各種宮廷故事就足夠打動人心。
走過金水橋,沿著北京的中軸線從南往北穿過天安門、端門之後,便是一處開闊的所在,再往北走就要檢票過午門進故宮了。很多人都會在午門拍照留念,我也不例外,正當我擺出剪刀手的時候,突然旁邊有個人掛著導遊證的人湊上來說,「哥們兒,這裡可不能照相啊,你沒聽說過推出午門斬首嗎?這是殺人的地方,照相不吉利啊。」真的是這樣嗎?我笑而不語。
紫禁城的南大門
這午門是紫禁城的南大門,是皇家尊嚴的象徵,也是舉行隆重儀式的地方,在這裡殺人,皇帝肯定是不幹啊!別說在午門外殺人,就是午門的幾個門洞怎麼走,也是相當有講究的。午門共有5個門洞,在古代對於進出者的身份和等級有著嚴格的要求。
現在遊客都從午門進故宮遊覽,但是您注意過沒有,午門正中的大門是不開的。古時,中間這個門僅供皇帝進出。此外,只有在皇后與皇帝大婚時能進一次,殿試的前三甲出宮時可以走一次。兩側的旁門,是皇親國戚和文武官員走的,也就是現在遊客進故宮走的門洞。
話說回來,斬首這事兒明清兩代都是選人多熱鬧的地方進行,為什麼呢?被判斬首的都是皇上認為罪大惡極的人,所以斬首後面都要加上示眾,所謂「刑人於市,與眾棄之」。明代是在西市(今西四)執行斬首,清代則是在菜市口,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場被斬首的。
民間演繹的經典
至於推出午門斬首這事兒,事實上是演繹來的。明代時,如有大臣觸犯了皇家的尊嚴,便會被定「逆鱗」之罪,被罰去午門外廷杖(打屁股),起初只是象徵性的懲罰,不想後來打死了人,民間便以訛傳訛有了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
看到這兒,我還想跟您多說幾句。故宮可看的地方很多,在宏大的紫禁城和幾百年歷史長河中,這裡有太多故事。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故宮的歷史,至於民間傳說,我們聽聽便好,權當一樂。
故宮交通很方便,去之前可在網上預約門票。
門票價格:淡季40元,旺季60元,珍寶館和鐘錶館單獨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