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被導遊說不吉利 逛故宮您可得留神 事實是他說的那樣嗎?

2020-12-20 人在旅途悠悠

正月裡的北京下了幾場雪,故宮一下便成了紫禁城,現場遊人如織,網上美圖無數。其實,現在的故宮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文化歷史IP,也是北京的網紅打卡點,那些散落民間的關於故宮的傳說更是引人入勝。

600歲的網紅打卡地

北京作為一座有著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城中古蹟眾多,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明清兩代的皇城——昔日的紫禁城今日的故宮。很多人來北京旅遊都會首選故宮、頤和園、長城,而故宮可以說是最火爆的,且不說這裡地理位置、無數珍寶和那份傳承數百年的皇家氣度,光是各種宮廷故事就足夠打動人心。

走過金水橋,沿著北京的中軸線從南往北穿過天安門、端門之後,便是一處開闊的所在,再往北走就要檢票過午門進故宮了。很多人都會在午門拍照留念,我也不例外,正當我擺出剪刀手的時候,突然旁邊有個人掛著導遊證的人湊上來說,「哥們兒,這裡可不能照相啊,你沒聽說過推出午門斬首嗎?這是殺人的地方,照相不吉利啊。」真的是這樣嗎?我笑而不語。

紫禁城的南大門

這午門是紫禁城的南大門,是皇家尊嚴的象徵,也是舉行隆重儀式的地方,在這裡殺人,皇帝肯定是不幹啊!別說在午門外殺人,就是午門的幾個門洞怎麼走,也是相當有講究的。午門共有5個門洞,在古代對於進出者的身份和等級有著嚴格的要求。

現在遊客都從午門進故宮遊覽,但是您注意過沒有,午門正中的大門是不開的。古時,中間這個門僅供皇帝進出。此外,只有在皇后與皇帝大婚時能進一次,殿試的前三甲出宮時可以走一次。兩側的旁門,是皇親國戚和文武官員走的,也就是現在遊客進故宮走的門洞。

話說回來,斬首這事兒明清兩代都是選人多熱鬧的地方進行,為什麼呢?被判斬首的都是皇上認為罪大惡極的人,所以斬首後面都要加上示眾,所謂「刑人於市,與眾棄之」。明代是在西市(今西四)執行斬首,清代則是在菜市口,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場被斬首的。

民間演繹的經典

至於推出午門斬首這事兒,事實上是演繹來的。明代時,如有大臣觸犯了皇家的尊嚴,便會被定「逆鱗」之罪,被罰去午門外廷杖(打屁股),起初只是象徵性的懲罰,不想後來打死了人,民間便以訛傳訛有了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

看到這兒,我還想跟您多說幾句。故宮可看的地方很多,在宏大的紫禁城和幾百年歷史長河中,這裡有太多故事。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故宮的歷史,至於民間傳說,我們聽聽便好,權當一樂。

故宮交通很方便,去之前可在網上預約門票。

門票價格:淡季40元,旺季60元,珍寶館和鐘錶館單獨售票。

相關焦點

  • 聽說在故宮不適宜拍照是真的嗎?
    我去過故宮博物院不止一次地拍照,故宮博物院在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美,故宮博物院本身就是一座異常美麗的古建築,是繪畫、攝影的抉擇,流傳著故宮的謠言。CE博物館不適合攝影,作者很清楚誰是這個故事的始作俑者。道路很薄。
  • 逛故宮如何能玩得好,又不走冤枉路?故宮貼心為您畫出5條路線圖
    逛故宮如何能玩得好,又不走冤枉路?故宮貼心為您畫出5條路線圖要說最近什麼劇最火那清宮戲《延禧攻略》肯定算是一個誰要是沒看過那簡直聊天都插不上嘴點擊播放 GIF 0.4M電視劇火了來故宮遊覽觀光的遊客更多了資料圖如何能玩得盡興又不走冤枉路?
  • 故宮石獅子那麼多,為什麼不能拍照亂摸?導遊曝光其中「貓膩」
    在北京有一座偉大的建築,名字叫做故宮,又名紫禁城,這裡是歷代皇帝定居的地方,作為城市的最中心,巍峨的建築彰顯出泱泱大國的龐大氣勢,在老北京人的口中有一句話叫做「去長城沾沾霸氣,去故宮沾沾皇氣」,作為曾經他九五之尊的府邸,自然是秉承整個天下人的氣運,所以現在故宮成為了旅遊景點之後,來往的遊客可以說是絡繹不絕
  • 帶著孩子逛故宮,怎樣不磨人還長知識?家長只要做好3件小事
    來北京旅行,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逛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故宮的開放面積已經接近80%。成年遊客光是從午門到神武門走一圈兒都感覺累得慌,更別說帶著孩子了。除了地方大之外,故宮的第二個特點就是人多!
  • 逛國博故宮集體預約可走快速通道
    原標題:逛國博故宮集體預約可走快速通道   天安門廣場、國博、故宮、人民大會堂……遊客前往天安門附近的這幾處熱門景點,都需要分別排隊接受安檢或者單獨預約遊覽。但當這些景點納入北京市旅遊委、市交通委聯合開發的旅遊團隊電子行程單系統後,團隊遊客有望實現集體預約、整體安檢,進入快速遊覽通道。
  • 拿著手機去逛博物館,不讓拍照也有很多玩法
    本來逛博物館是一個純線下的活動,怎麼就讓幾個網際網路公司搶了風頭?聽說有的博物館還不讓拿手機拍照,那我來還幹什麼......博物館和抖音的組合聽起來是有點不搭,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才讓一個本來平淡的活動變得很有趣,對抖音來說,慢慢向社會正能量、多元化上靠也是走出質疑的正常做法。成效如何呢?抖音裡有個「嗯~奇妙博物館」挑戰,排名在前的都是幾個博物館的官方帳號,很皮很會玩,應該可以吸引一些人去博物館。
  • 黑導遊故宮周邊趴活 操流利英語騙老外
    原標題:黑導遊故宮周邊趴活 操流利英語騙老外   「黑導遊」專門搭訕在故宮附近遊玩的外國人,然後誘騙他們到酒吧和茶館進行高消費。記者近日獲悉,經營茶樓的嫌疑人李某等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東城警方抓獲歸案。   3月下旬,30多歲的女記者萊斯從國外來中國採訪。
  • 故宮拍照指南,不一樣的拍照技巧
    火爆的《延禧攻略》又給故宮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即使人巨多,也阻止不了仙女們那顆想拍美照的心。如何在人群中拍出大片的感覺呢?讓我們再一次聽著雪落下的聲音走進故宮~(此處有你們聽不到的bgm)↑ 雪不雪的不重要,意境,意境~首先,你要善於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或地點,然後利用它們↓銅缸用起來!
  • 為什麼我去故宮人山人海,你拍照卻空無一人?是不是周一閉館拍的
    故宮又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露小寶LL」奔馳大G的拍照風波。我把我拍的故宮照發了朋友圈,呼籲大家文明拍照,有人質問我:「你老實交代,你是不是也是周一閉館時進去拍的?」「為什麼我去的故宮是人山人海,你去的就空無一人?」
  • 黑導遊故宮忽悠老外 用流利英語誘其去酒吧消費
    京華時報訊(記者楊鳳臨)「黑導遊」專門搭訕在故宮附近遊玩的外國人,然後誘騙他們到酒吧和茶館進行高消費。記者近日獲悉,經營茶樓的嫌疑人李某等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東城警方抓獲歸案。  3月下旬,30多歲的女記者萊斯從國外來中國採訪。
  • 故宮推"掌上故宮"可裝進口袋 亦可拍照分享趣味大頭貼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 (王鶴瑾)近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推出智能導覽應用——掌上故宮,眾可以在App Store和騰訊、百度、360、小米等應用市場免費下載使用。 據介紹,這款可以「裝進口袋裡」的故宮博物院導覽應用,小巧輕便、清晰詳細的導覽能讓觀眾一邊漫步在故宮博物院中,一邊聆聽開放區域內的每座宮殿及其歷史典故;利用GPS準確定位,方便觀眾找到參觀中的興趣點,以免錯過您感興趣的精美展覽;提供多種精品遊覽路線,觀眾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拍照,內置的多種古典相框和趣味大頭貼,為觀眾的照片增色生香,並與好友共同分享美好的瞬間
  • 想要漫展逛得好,專有名詞不可少,想和美女cos拍照要說「集郵」
    二次元發展迅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喜歡上了二次元文化,說起二次元文化現在最流行的就是cosplay了,相信許多的小夥伴應該都參加過漫展,但是漫展也裡有的專業的術語你都知道嗎?如果你是個萌新的話,想要漫展逛得好,專有名詞不可少,想和美女cos拍照就要說「集郵」,不然人家瞬間就能看出你是個萌新來的,還有很多的專有名詞我們就來了解下吧。對很多最開始對漫展什麼都不懂的小夥伴有個專有名詞,他們會被稱作為「萌新」,他的意思就是指剛進入到圈子裡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的小白。
  • 導遊證可以免費逛景區?導遊證好考嗎?導遊收入怎樣?
    旅遊業的發展促使了一個新的行業產生,即我們要探討的導遊行業。那麼導遊證好考嗎?導遊證可以免費逛景區?導遊的收入如何呢?是不是傳說中的日進鬥金呢?今天就讓我們一探究竟。行進時講解的導遊拿導遊證可以免費逛景點嗎導遊證使用規則規定,導遊只有在帶團的過程中才能使用導遊證免門票進入景區
  • 你知道古代故宮為什麼不種樹嗎?
    說走就走,成為當前最為灑脫的生活精神追求。畢竟,大家手頭相對都比較富裕,時間是有的。為什麼不出去看看呢?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化歷史的古國。它的博大精深和悠久不是一兩張圖或者書所能表達的。個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名勝古蹟。而這些古蹟中最著名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自建成以來已有近700年的歷史了。更特別的是明清時期,他是幾十位皇帝的家。
  • 我是導遊,我願做您生命中最靚麗的「風景」!
    你有一位導遊好朋友嗎?導遊每次帶團旅遊總是被「呼來喚去拍照,因此,鑄就了導遊的一身攝影好功夫。在朋友圈中,你隨時隨地能欣賞到她的傑作;他們給你拍的照片,隨手一拍都是一副封面女郎!
  • 這些花「不吉利」,老人說不能養家裡,你說呢?
    今日導讀:養了一盆花,特喜歡,奶奶卻說「不吉利」,讓我扔掉近來入手了很多花,都是適合夏天養的花,比如藍雪花、月季花、太陽花、小木槿、三角梅、飄香藤、緋花玉等等,還有一些多肉植物,比如說紫樂、千佛手等等,都是比較普通的花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假亂真的紅燒肉還有翡翠大白菜,精美絕倫
    等我們逛完三樓去兩樓的時候,大白菜的展廳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我們看了慶幸不已啊。館內是嚴禁拍照的,我相信這也是保護文物的一種措施,照片只是個形式,把所見所聞留在心裡就行了。另外,故宮的紀念品非常豐富而且有特色,尤其是大熱的「朕知道了」貼紙~作為伴手禮很合適~進故宮以後,隨身的包和相機都會寄存,手機可以隨身攜帶。
  • 閻崇年「導遊」大故宮_人物_中國金融新聞網
    見面後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在《百家講壇》講得好,我在學習。」又說:「我邀請你到臺灣講學。」  閻教授欣然赴約。並按照星雲大師的要求講康熙統一臺灣那段歷史。原來,臺灣的教科書中沒有這一段,學生麼們都不了解。於是他就給學生們講那個時期國家怎麼統一、完整,怎麼強盛。本來講一場,沒想到,反響強烈,後來從臺北到臺南,就一次次增加,講了15場之多。
  • 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說臺灣)
    當時接受記者採訪的是一位副院長,他對記者提出的顧拜旦信函的任何問題不肯定也不否認,態度冷淡,王顧左右。為了緩解採訪氣氛,記者請他介紹「故宮近期的重要活動」,這位副院長開始熱情起來,一直在談「南院」:平衡南北文化差距、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打造亞洲第一的現代化博物館……與副院長的讚不絕口相比,記者在其後聽到的,多是對「南院」的負評,有臺灣媒體爆出「南院」落戶嘉義,是陳水扁和時任嘉義縣長的政治交易。
  • 故宮大門上的門釘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不能去摸?聽聽導遊怎麼說
    最近故宮又下雪了,雪後的故宮刷爆了朋友圈,昨日的客流量最尖峰時段達到了8萬人次,宮內的各個廣場上聚集了拍照的遊客,不少地方還堆起了雪人,讓眾多不能前去故宮的網友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