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推"掌上故宮"可裝進口袋 亦可拍照分享趣味大頭貼

2020-12-23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 (王鶴瑾)近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推出智能導覽應用——掌上故宮,眾可以在App Store和騰訊、百度、360、小米等應用市場免費下載使用。

據介紹,這款可以「裝進口袋裡」的故宮博物院導覽應用,小巧輕便、清晰詳細的導覽能讓觀眾一邊漫步在故宮博物院中,一邊聆聽開放區域內的每座宮殿及其歷史典故;利用GPS準確定位,方便觀眾找到參觀中的興趣點,以免錯過您感興趣的精美展覽;提供多種精品遊覽路線,觀眾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拍照,內置的多種古典相框和趣味大頭貼,為觀眾的照片增色生香,並與好友共同分享美好的瞬間。

參觀結束後,豐富精美的插圖和妙趣橫生的照片可以幫助觀眾重溫美妙的參觀時光。此外,對於未能親身走進故宮的朋友,可以打開手機,輕鬆體驗圖文並茂、趣味橫生的「故宮百科」。

據了解,「掌上故宮」為觀眾提供全新的參觀方式,iPhone和iPad中文版可在App Store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五個地區檢索「掌上故宮」下載;除以上五個地區外,其英文版可檢索「Your Forbidden City」下載。同時,您還可以在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下載安卓版應用。期待您的體驗與品評。

iPhone中文版二維碼:

iPhone中文版下載地址:https://itunes.apple.com/cn/app/zhang-shang-gu-gong/id874270109?mt=8

iPad 中文版二維碼:

iPad 中文版下載地址:https://itunes.apple.com/cn/app/zhang-shang-gu-gong-hd/id875234204?mt=8

安卓中文版二維碼

安卓中文版下載地址:http://www.dpm.org.cn/YourForbiddenCity/掌上故宮.apk

相關焦點

  • 故宮和騰訊聯手做了款小遊戲,「數位化」將被忽視的文化裝進口袋
    口袋中的故宮世界,一款傳統文化與遊戲性兼備的小遊戲筆者第一時間體驗了這款遊戲,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簡單、趣味、益智與創新。首先,玩家會在遊戲中認識到一些「守護」故宮的小動物——脊獸。脊獸,就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放置在房屋、宮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
  • 故宮拍照指南,不一樣的拍照技巧
    看它龐大的身軀,是不是把人襯得超瘦!窗框也是很棒的取景地哦我也不記得這是故宮的哪個角落了,走著走著就發現了這裡,本想坐下休息,沒想到竟發現了拍照聖地。還真的有點唯美欸仙女團的拍照宗旨就是:不管在哪,拍就是了!絕不放過任何能拍照的地方,說不定哪張就是大片!
  • 臺北故宮or北京故宮?究竟誰更能代表故宮博物館?
    關於故宮博物院,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北京的故宮,只是它的軀殼;而臺北的故宮,才是它的內臟。人們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認知,與抗戰前夕北京故宮文物南遷有關,1931年日軍侵略東北,為了避免故宮文物遭到日寇破壞,漫長的故宮文物南遷之路由此揭開;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之時,大量的故宮文物又搭載著軍艦漂洋過海到達了臺灣。
  • 聽說在故宮不適宜拍照是真的嗎?
    我去過故宮博物院不止一次地拍照,故宮博物院在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美,故宮博物院本身就是一座異常美麗的古建築,是繪畫、攝影的抉擇,流傳著故宮的謠言。CE博物館不適合攝影,作者很清楚誰是這個故事的始作俑者。道路很薄。
  • 雪後故宮美景,北京故宮雪景拍照攻略,故宮旅遊攻略大全
    故宮雪景故宮旅遊當然少不了故宮旅遊攻略圖。給大家分享一份詳細的故宮旅遊攻略,包括開放時間,門票費用,遊玩路線,交通指南,防坑指南等等。4、大、中、小學生(含港、澳、臺學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憑學生證或學校介紹信,可購學 生票,20元/人交通指南:午門入口:從天安門經端門即可到達,或從東華門或西華門沿東、西筒子河路前行均可到達。
  • 故宮文物南遷又火了,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誰的文物更具價值?
    此前大多數人了解故宮文物南遷的事都是十分表面化的,大多知道這件事是因為知道有臺北故宮的存在。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故宮文物南遷時運走了故宮大部分的文物,而後又全部運往臺灣了,這肯定是不符合史實物的。還有人認為運過去臺灣的都是最好的東西,以至於有人認為臺北故宮文物的價值比北京故宮文物的值錢。
  • 故宮大部分東西被南遷,臺北故宮的東西比北京故宮值錢?不可能!
    今天達說文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故宮文物的那些事兒。當然我們現在主要談論的是關於故宮文物南遷的事情。文物南遷的事情一發生後坊間一直有傳言說故宮大部分東西被南遷,臺北故宮的東西比北京故宮值錢等等諸如此類,小編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不可能!
  • 童趣故宮,讓孩子愛上故宮5——臺北數字故宮讓古代名畫FUN起來
    品質原創,專注兒童趣味基礎教育。喜歡我們就請關注、留言、點讚或轉發吧~文 / 家寶媽媽臺北故宮有兩部定期循環播放的兒童動畫影片「國寶神獸闖天關」與「小故宮幻想曲」。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而寶媽之所以願意分享的原因是這部影片的表現形式,具體來說就是指影片中對經典國畫元素的提取與動態忠實呈現
  • 帶殘疾人遊故宮、頤和園攻略
    故宮地圖注意:租的地方在1的左下方處,先租再檢票;還的地方在13的右邊,別走出神武門。輪椅終於租好了,於是我打算按照故宮的無障礙通道帶母親遊覽(無障礙通道地圖在租輪椅的地方可免費領取,還是很有用的!)帶有logo的故宮輪椅去的時候故宮有一段在修,所以影響到了無障礙通道的正常通行,在很多地磚的道路上,輪椅根本沒有辦法正常通行,哪怕推的人力氣再大,可能還會把人家輪椅給推壞了。
  • 故宮工作人員:女子拍照位置確實不能停車 炫富不妥
    隨後一名故宮工作人員證實,該女子拍照的地點確實不能停車,炫富行為非常不妥。17日, @露小寶LL在微博上發文,稱自己「趕著周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 她曬出4張配圖,背景均疑似為太和門廣場,其中三張上有一輛黑色奔馳車。照片中的兩位女子均著便服,擺著遊客pose,沒有佩戴任何工作人員證件。
  • 北京故宮博物院_2018故宮旅遊攻略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一直嚮往的神聖之地,風景很美。故宮的建築群保存得非常完好,無論是恢宏的氣勢、絕佳的建築,還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都讓人印象深刻。北京故宮  春季氣候舒適,在故宮賞花是不錯的選擇;夏季炎熱,可在室內參觀;秋季,北京秋高氣爽,紅葉滿地,遊覽故宮非常合適;冬季雖然寒冷,但是故宮的雪景確實美不勝收。
  • 知識分享: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019.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宮又稱"紫禁城",這裡的"紫"不是指顏色,而是指紫微垣。紫微垣是星官名,是古代天象中最重要的三垣之一。  趣味連結:紫禁城角樓  北京紫禁城四角角樓的建築形式,在我國現存的古代樓式建築中極為罕見。這四個角樓建造於明永樂年間,它們的造型奇特,式樣精美,結構複雜。樓頂為十字交叉大脊歇山式,上披各種特製的異形黃色琉璃瓦件,中座一個鎏金寶頂,屋簷分為三層。整個樓頂共出角28處,窩角16處,簷角參差,高低錯落。
  • 故宮發10條旅遊建議 稱國慶遊故宮可網上訂票(圖)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針對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天向遊客發出了10條建議,包括「十一」到故宮遊玩,儘量採用網上預約方式購買門票。  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介紹,故宮博物院全年觀眾來訪數量分為淡季和旺季,平均每天接待觀眾約為4萬人。每逢旺季,參觀人數大大增加,特別是重要節假日,例如「五一」、「十一」,參觀人數常常達到10萬人左右。
  • 臺北故宮餐桌上的"珍寶"(組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經濟網臺北12月30日訊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遊臺灣的必去之地院內收藏有自北平故宮博物館及瀋陽故宮,熱河行宮運到臺灣的諸多文物,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保護文物,禁止遊客拍照。
  • 拍照被導遊說不吉利 逛故宮您可得留神 事實是他說的那樣嗎?
    正月裡的北京下了幾場雪,故宮一下便成了紫禁城,現場遊人如織,網上美圖無數。其實,現在的故宮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文化歷史IP,也是北京的網紅打卡點,那些散落民間的關於故宮的傳說更是引人入勝。600歲的網紅打卡地北京作為一座有著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城中古蹟眾多,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明清兩代的皇城——昔日的紫禁城今日的故宮。很多人來北京旅遊都會首選故宮、頤和園、長城,而故宮可以說是最火爆的,且不說這裡地理位置、無數珍寶和那份傳承數百年的皇家氣度,光是各種宮廷故事就足夠打動人心。
  • 獻給孩子的知識大寶典《這裡是故宮》:了解故宮冷知識,讀懂故宮
    1925年10月10日,神武門的門洞上懸掛上了一塊新匾額:故宮博物院。 在三千多位重要人物和兩萬多的普通老百姓的注目下,故宮博物院正式開幕。這意味著這裡再也不是皇權獨享的宮殿,而是一座千千萬萬普通人均可置身其中的博物院。
  • 國外旅遊:韓國故宮,沒有北京故宮大,但比較精緻,穿韓服免門票
    今天小編帶你們走進韓國,素有韓國故宮之稱的景福宮,坐落於繁華的首爾市中心的一角,1395年建造,建於明朝初年,命名受中國影響,取《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中的「景福」二字,整個宮殿格局也是仿照明代皇宮而建,但面積與規模要遠遜於中國皇宮,因為朝鮮作為大明的藩屬國,需要嚴格遵循宗藩關係
  • 《上新了·故宮》開啟故宮禁地
    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新任故宮院長給我們做過報告,說故宮新任領導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點文物,花了一年時間,清點出186萬件。他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改造椅子、廁所等基建設施方便遊客;二是大量庫存文物重見天日,並擴大開放面積;三是禁止機動車進故宮城牆內,外國領導人也不例外;四是用VR技術打造數字故宮,向遊客展示未開放區域。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兩道大菜」——「翠玉白菜」、「肉形石」,盛名在外。 不過,圍繞著這兩件文物的爭議也始終未消。這不,最近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又登上了媒體。 6月5日,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在《香港商報》刊登一篇題為「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的文章。文章背景是,5月29日「好事多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舉行動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