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開啟故宮禁地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故宮兄弟」鄧倫(上)、周一圍(下)圈粉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風格各異的清宮影視劇等等,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隱藏在故宮博物院裡的秘密。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

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御貓「魯班」的解說萌翻了不少人,飛行嘉賓「娘娘」蔡少芬的「回宮一日遊」給節目增添了不少笑點,觀眾紛紛表示「感覺之前故宮都白去了」、「下次要去故宮擼貓」。

探尋故宮未開放的區域

《上新了·故宮》首期節目走進了暫未對公眾開放的乾隆花園,其位於故宮寧壽宮區的西北角,是乾隆為自己修建的頤養之所。隱藏在假山裡的竹香館,內部構造複雜的符望閣,江南韻味十足的倦勤齋,鏡頭帶著觀眾暢遊乾隆花園。百寶鑲嵌、掐絲琺瑯、螺鈿鑲嵌、竹絲鑲嵌等清代頂尖水平的工藝令人大開眼界,沉香嵌玉花窗、符望閣藻井、用竹簧雕刻工藝製成的《百鹿圖》、倦勤齋通景畫、具有裸眼3D效果的紫藤蘿天花板等等更是叫人目瞪口呆。

作為第一檔故宮最大程度開放資源協助拍攝的文化綜藝,節目總導演毛嘉透露,出於對文物的保護,如何在有限的拍攝條件下保證畫面的精美成為節目組的挑戰。「所有的攝像器材腳架都用海綿包著,搖臂等重物幾乎都不落地,燈光也是經過專家老師的嚴格檢驗,控制數量、控制溫度,盡一切可能在保證文物安全的情況下,拍出最美的畫面。」

擔任節目總編劇的故宮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表示,《上新了·故宮》是故宮歷史上第一次擔任出品方的節目,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故宮的宣傳進入了新階段。據悉,首期節目展示的乾隆花園目前正在復建中,預計於2020年對遊客開放。

呈現出歷史的隱藏細節

對江南情有獨鐘的乾隆,將小仙樓、竹子、雙面繡等江南元素統統搬進乾隆花園,打造了這個專屬於他的「江南世界」;隱藏在倦勤齋裡的戲臺,大戲臺前有小戲臺,研究推測小戲臺可能是乾隆的表演臺兼導演臺,他可以在倦勤齋裡暫時忘卻帝王的身份,過足唱戲、導戲的癮……對乾隆花園的深入探索,讓觀眾感受到乾隆的另一面,就像周一圍所說:「只有在這個秘密花園裡,乾隆才能夠盡情地任性著。」

講述鮮為人知歷史的同時,《上新了·故宮》在對細節的求證上也下了不少工夫,明星嘉賓的表演環節,每一個出場人物的著裝、禮儀都按照歷史記載進行嚴謹還原。「節目裡的每個知識點都有可靠的出處,經得起推敲,一個好的作品一定特別關注細節。」節目特邀歷史顧問、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博士後楊原劇透道,之後的節目中還將還原乾隆選妃的場景,「乾隆一天能看兩千多名秀女!這麼多秀女怎麼進宮?怎麼排列,是按身份、年齡還是按照八旗的旗籍?見到皇帝時需不需要行禮、能不能說話?皇帝手裡要掌握什麼樣的內部材料?這些細節都還原出來,就非常生動了。」導演毛嘉強調道:「我們不是在橫店拍,是在故宮拍,所以我們必須尊重歷史,希望讓觀眾在看節目的過程中能接收到豐富的歷史元素,生動地傳達知識於無形。」

感受故宮的沉澱與青春

歷史課上的講述是枯燥的,《上新了·故宮》的呈現則趣味十足。節目由御貓「魯班」的視角引出,藉由「魯班」的足跡串聯各環節,同時它還負責科普歷史知識。

拍「御貓」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主意,他透露,故宮裡有大大小小將近200隻貓,它們被故宮的工作人員視為「同事」,「因為有這些優秀的『同事』,故宮博物院裡沒有一隻老鼠」。萌貓的加盟戳中了當下流行的擼貓熱,不少觀眾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故宮擼貓!」

近年來,從QQ表情包、主題漫畫、創意周邊,到「玩轉故宮」小程序,古老的故宮正在努力走進年輕人的生活。這座建成於1420年的宮殿,即將迎來自己的600歲生日,但在單霽翔眼中,「故宮正青春」,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了故宮的活力,故宮本來就是年輕人的朋友,我希望他們靠得越來越近,讓這種活力真正的活起來,讓故宮永遠年輕下去」。

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上新了·故宮》完美收官三元故宮「宮藏·醇享」純牛奶成功上新!
    &nbsp&nbsp&nbsp&nbsp《上新了·故宮》從18年11月開播以來,就獲得了收視口碑雙豐收,微博話題收穫了10.8億閱讀,800多萬討論,而豆瓣評分一直保持在8.2以上,影響力和口碑都是超高水準。
  • 歷史上,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歷史上,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故宮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宮殿,建於明成祖時期,有24位明清帝王在這裡居住過,大家都知道的是,故宮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稱呼叫紫禁城,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你知道嗎?古代帝王一般都是以真龍天子自居,他們認為在地上有皇宮,在天上也是有皇宮的,天上的皇宮也就是天宮,天宮也叫紫宮,這是根據紫微星來命名的,帝王自比天子,自己住的地方自比天宮,因此故宮被帝王們比作紫宮。在古代封建社會,故宮可不是像今天這樣,隨便進出全民開放的,當時的故宮由重兵把守,對老百姓來說,這裡就是禁地,因此故宮又被稱為禁宮,駐守故宮的軍隊被稱為禁軍。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北京故宮又叫紫禁城,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有典故的。紫氣本就預示著吉祥之意,紫微宮又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而人間的皇帝自稱是天之子,皇宮又是禁地,不可以隨意出入,所以又叫紫禁城。朱棣現在北京故宮是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它的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不可估量,研究人員們也正在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
  • 新年塗上故宮口紅,你就是「牛轉乾坤」的娘娘!
    新年塗上故宮口紅,你就是「牛轉乾坤」的娘娘!新年講究好意頭,600歲的故宮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攜手上新了一大波又紅火又文化味兒十足的國潮年貨,康熙御筆親書的福字,藏於故宮、威風凜凜的清代門神,六款色號任娘娘挑選的故宮口紅,溫暖軟糯的蠶絲紅圍巾……不管你是想要家居煥然一新的儀式感,還是想要春節一家團圓的幸福感,這個年貨節,京東居家都給你備齊了!
  • 遊故宮漲知識,北京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又有多少間房子?
    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我國明、清時期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不是故宮?比故宮還大5倍,由中國人設計
    說道皇宮,中國北京故宮無疑是舉世聞名的,世界五大宮之首,盡顯皇室權威。但是,雖然故宮是公認的最大的皇宮,然而在亞洲,比故宮還大5倍的皇宮卻低調到無人知曉,知名度遠不及北京故宮!這就是位於緬甸曼德勒市區北部的曼德勒皇宮,與北京故宮一樣,它位於曼德勒古城的正中央,四周由寬寬的護城河護佑著。在大皇宮的外部,遊客們對它有無限的想像。曼德勒皇宮原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戰時毀於戰火。1989政府斥巨資根據歷史資料和圖紙在原址上重建,修復了89個主要大殿,在1996年9月對外開放!
  • SING女團獻唱《上新了故宮》插曲《故宮你好嗎》
    11月29日,SING女團為《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獻唱的插曲《故宮,你好嗎》,在節目播出之日上線。作為國內首支電子國風女團,SING女團再次以清麗嗓音亮相,為故宮文物發聲,引領聽眾一起探尋傳統文化的奧秘,給人耳目一新的別樣體驗。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來了
    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 故宮為啥不能拍電影?唯一在「故宮」拍攝的清宮劇,獲獎無數!
    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的前身就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這裡當時可是禁地,一般人是不能隨意進出的。隨著溥儀1924年被趕出故宮之後,到1928年建立故宮博物院。從此原來的紫禁城就不再是屬於清朝的皇帝了,而是屬於全體的中國人。
  • 故宮、三元攜手上新,三元故宮牛奶全新包裝正式發布
    由三元故宮牛奶特約贊助播出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正式開播,再掀收視狂潮。鄧倫、張魯一、楊冪、宋祖兒、馬天宇等一眾大咖明星,先後為觀眾朋友們呈現了故宮不為人知的一面。三元故宮牛奶作為連續兩季特約贊助《上新了·故宮》的老朋友,在12月13日《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第六期節目中攜手上新研究所,正式發布了三元故宮牛奶全新包裝。(三元宮藏·醇享系列純牛奶 《小雅·鹿鳴》篇)三元故宮牛奶的全新包裝設計,出自瑞士設計師費斌之手。
  • 故宮簡介?
    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故宮午門故宮午門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
  • 故宮又「上新了」!跟著鄧倫張魯一回望599年前故宮最初的起點
    2018年年末一檔首次打開故宮大門的綜藝《上新了·故宮》,為觀眾解鎖了不少此前未曾開放的新區域。11月1日,《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看片會暨創新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故宮又「上新了」。作為一檔自主研發的原創節目,《上新了·故宮》讓觀眾發現許多「故宮新事」,這一亮點將在第二季進一步加強。
  • 《上新了故宮3》本周收官
    從揭秘紫禁城六百年生生不息的印記,到探尋紫禁城中的鏡像傳奇、數字密碼、傳世文物……在這兩個多月的故宮探索中,各種令人大開眼界的故宮元素化成了一份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上新」。本周六20:30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迎來精彩的收官盛宴。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 集結青年力量為故宮文創「上...
    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 故宮,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開!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節目籌備製作至今八月餘,導演與團隊「進宮」打卡236次,面對宏大議題「故宮」,導演毛嘉和製作團隊心態從早期的壓力焦慮變得氣定不躁。「文化積澱不意味著故紙堆,年輕人其實對於文化是敏感的。」
  • 以仁相待,中糧福臨門攜手「上新了·故宮」引領全民消費體驗
    12月14日,"故宮來仁了"——中糧福臨門家香味沂蒙土榨花生仁油故宮600年紀念款京東首發暨故宮"仁"文化全國巡展盛大開啟。中糧福臨門與故宮文化智慧碰撞的創新產品——福臨門家香味沂蒙土榨花生仁油故宮600年紀念款正式在京東進行首發。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2020年故宮養心殿九成開放
    原標題:2020年故宮養心殿九成開放   科研項目和修繕同步進行 屆時御膳房將首揭面紗   借殿宇大修研究文物背後的故事,故宮博物院走出了文物修繕的一條新路。8月22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宣布,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科研課題全面啟動。
  • 打造《故宮如夢》 繼《我在故宮修文物》後故宮再次嘗試影視化之路
    每經記者:溫夢華 每經編輯:杜毅故宮口紅、故宮咖啡、故宮火鍋、「故宮美人」面膜……過去的一年,600歲的故宮憑藉著各種話題刷爆社交平臺,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網紅。近年來,「新文創」無疑是網際網路公司和各大博物館口中頻頻被提及的一個熱詞。擁有技術的網際網路公司和擁有古老文化IP的博物館的攜手,讓古老的文化煥發出新的魅力。
  • 故宮是哪個朝代修建的,故宮距今多少年了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故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