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哪個朝代修建的,故宮距今多少年了

2020-12-19 城市閱點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故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距今(2016年)592年了

故宮為何又被人稱之為紫禁城呢

紫禁城佔地72萬平方米,包括宮殿樓在內的建築共786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於天地中心之意,表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於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徵,另外皇宮戒備森嚴,又是禁地,所以稱為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紫禁城的房屋傳說有九韆九百九十九間半,隻比天帝的一萬間少半間,據現代古建築物專家的科學統計,故宮大小宮、殿、堂、樓、閣等共有房屋8700多間。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稱金鑾殿,現在人們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廣場麵積3萬多平方米,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婚等重大慶典的地方。舉行盛典時,文武官、儀仗隊近韆人在此整齊地排列等待謁見皇帝,由於過於寬廣,大臣們可以說完全看不到在殿內的皇帝,使皇帝和眼前的金鑾殿越發顯得神秘莫測。

嚮太和殿延伸的臺階,雕鑿著雲和龍的紋樣,這樣的臺階隻能允許皇帝一人通過。上麵就是中國民間所說的金鑾寶座。寶座正上方有「盤龍藻井」。藻井上雕刻著一條龍,龍嘴下麵叼著一個晶亮的圓球,稱為「軒轅鏡」。據說牠是中國古代祖先「軒轅氏」製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凱登基時,因為心虛害怕軒轅鏡會掉下來砸死自己,於是下令將龍椅往後移瞭若干寸。永樂帝在營建紫禁城時,將處理各種政務公事的場所外朝和皇帝的個人生活場所內廷分開瞭,在保和殿的北側是內廷,也就是皇帝的住處。內廷的進出口乾清門前,放置著雌雄各一隻金獅。

故宮有哪幾個宮殿

提起紫禁城,人們就會想起數不盡的宮殿樓閣,走不完的迴廊小徑,但是,紫禁城再大,也不可能無法丈量,宮殿再多,也不可能統計不完。

偌大的紫禁城,從建築佈局來看,大體可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中心建築為三大殿,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供奉神祗以及宮眷生活的地方。

明代時修建的外朝三大殿,分彆是奉先殿、華蓋殿和謹身殿。但是,次年即遭焚毀,而後又重建,再遭火災。明嘉靖四十一(1562)年,三大殿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和建極殿。大清入主中原後,於順治二(1645)年,將三大殿更定名稱為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

太和殿在外朝三殿中最為重要,建築麵積最大,同時型製規格也最高。太和殿後麵是中和殿,再後麵是保和殿,三大殿都在南北貫穿的一條中軸線上。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嚴格對稱的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

以乾清門為界,與外朝相對的是內廷部分。內廷的建築佈局與外朝一脈相承,嚴格的按照南北中軸貫穿。主體建築依次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乾清官是內廷正殿,為明代皇帝的寢宮和平時處理政務的地方。「乾清宮」之名得於《易經》的「乾,天也,故稱乎父」和《道德經》的「天得一以清」。自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後,曾數次被焚毀,現在我們看到的乾清宮是清嘉慶年間建的。

交泰殿在乾清宮後,得名於《週易》的「天地交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含"天地交閤、康泰美滿"之意。交泰殿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十二(1655)年、康熙八(1669)年兩次重修。嘉慶年間乾清宮的失火,殃及此殿,後重建。清二十五寶璽就貯藏在此殿,乾隆以後,此殿不再使用。

坤寧宮在交泰殿之後,其名得於《易經》的「坤,地也,故稱乎母」和《道德經》的「地得一以寧」。 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閤,天地閤壁之意。坤寧宮自明朝的永樂十八(1420)年建成以後,於正德九(1514)年、萬曆二十四(1596)年兩次毀於火患,萬曆三十三(1605)年重建。清代承襲明製,於順治二(1645)年,對坤寧宮重新進行瞭修繕,順治十二(1655)年,仿照盛京(今瀋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年間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簷,後重修。

相關焦點

  • 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介紹
    大家都知道故宮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有25位皇帝曾在這裡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那麼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的資料如何?世界小編一一為您詳解。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
  • 北京的故宮和開封的龍亭哪個建成的最早?
    覺得好,請轉發您朋友圈 北京的故宮和開封的龍亭 哪個建成的最早? 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發生? 當年他決議從南京遷都北京,遂在北京城的「龍穴」上修建了自己的皇宮。
  • 故宮是哪個朝代建的,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
    中國現在保存最好、佔地面積最大以及居住過皇帝最多的皇家宮殿應該就是位處於北京的故宮了,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朝的皇家宮殿,在舊時被稱為紫禁城,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位置,也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之作。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它們的佔地面積很大,有72萬平方米之多,而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整體建築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總計有九千餘間。所以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那它是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的呢?
  • 工匠翻修故宮,意外發現「地下宮殿」,六百年前的傳言果然是真的
    熟悉我國朝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的著名景點北京故宮其實就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紫禁城。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將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拉下皇位自己登基當上了皇帝。順治帝將清朝京城定在北京之後,便開始派遣工匠重新修繕紫禁城,這項修補工程耗時50餘年,在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在康熙之後紫禁城也一直在不斷地擴建整修,這才變成了現在恢弘大氣的故宮。但民間傳說其實在明朝朱棣開始修建紫禁城之前,北京城中就已經有了一座氣派的皇家宮殿,那便是忽必烈將元朝都城定在大都(北京)之後建立的元朝皇家宮殿。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新任故宮院長給我們做過報告,說故宮新任領導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點文物,花了一年時間,清點出186萬件。他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改造椅子、廁所等基建設施方便遊客;二是大量庫存文物重見天日,並擴大開放面積;三是禁止機動車進故宮城牆內,外國領導人也不例外;四是用VR技術打造數字故宮,向遊客展示未開放區域。
  • 5名設計師參與設計故宮北院區,故宮到底是誰建造的?
    像秦阿房宮,還沒有修建好就不造了。還有漢未央宮,都變成了一片廢墟。還有宋汴梁、唐長安元大都的宮殿,我們現在就只能從一些書籍和遺蹟中去發現和尋找蹤跡了。但是只有明朝和清朝這兩個朝代的紫禁城到現在都還是保存完整的,依然屹立不倒,風光無限好。紫禁城的建造規模很大,構造的非常精細,根本就是建造史界的很不常見的奇蹟!
  • 浙江「翻版故宮」,按1:1比例克隆北京故宮,僅天安門縮小20%
    在浙江便存在這麼一座"翻版故宮",在建造比例上以1:1克隆北京故宮,且這座故宮的主要用途並非是讓大家遊覽參觀,而是對中國影視業作貢獻的。相信看到這,你一定已經猜出這座"翻版故宮"坐落在哪了吧!不錯,它就坐落浙江橫店的影視城中。
  • 《延禧攻略》不是在故宮拍攝的,原來是這,這麼多年宮廷劇白看了
    《延禧攻略》不是在故宮拍攝的,原來是這,這麼多年宮廷劇白看了文/滄海帶你讀歷史大家知道最近很火的宮廷電視劇,都是在哪裡拍攝的嗎?是在故宮嗎?那為什麼我們每次去旅遊的時候,沒有看到過有劇組在裡面拍戲呢?故宮是清朝時候歷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建築那麼簡單了,所以不會讓哪個劇組進去拍戲。如果在拍戲途中損壞了什麼,不管你有多少錢都是賠不起的。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就充分的動起了腦筋,既然故宮不讓拍,那我們就修建個跟故宮一模一樣的地方不就好了,只不過材質不一樣罷了,其餘地方都模仿故宮,幾乎比例都一樣。那麼各位看官,你們猜到是哪個地方了嗎?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經過十一年的修建,北京故宮建成,朱棣也終於圓了他回北京的夢。故宮大多修建寬大壯麗,這樣才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氣派,唐初駱賓王有詩云:「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正是要通過故宮的氣派來顯示皇家的無上尊貴。
  • 故宮為啥不能拍電影?唯一在「故宮」拍攝的清宮劇,獲獎無數!
    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的前身就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這裡當時可是禁地,一般人是不能隨意進出的。隨著溥儀1924年被趕出故宮之後,到1928年建立故宮博物院。從此原來的紫禁城就不再是屬於清朝的皇帝了,而是屬於全體的中國人。
  • 中國除北京故宮之外,還有其他三大故宮,你知道在哪嗎?
    說到故宮,相信大家都會很熟悉,很多朋友都已經去過故宮了,我們都知道故宮位於北京,但實際上中國有四個故宮,你知道另外三個故宮在哪裡嗎?今天,我想向你介紹這三個紫禁城。首先,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故宮,是明朝首都應天府的皇宮,前後歷時20多年,佔地面積101.25萬多平方米,它是中世紀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宮殿」,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的大師,南京故宮承襲了明官建築的母系北京故宮。
  • 故宮地下還有座皇室宮殿,距今700年,考古專家至今不敢挖
    故宮這座歷經600年風雨的歷史見證者,說起來是 一個特別莊嚴神秘的地方,也是我國著名的景觀,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們一覽美貌!其實在故宮這座宏偉壯觀的宮殿下,竟然還有皇室宮殿,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了,但考古專家們至今不敢挖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要麼老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人們找到了元朝的宮殿,它竟然也是在故宮裡!
  • 故宮簡介?
    故宮午門故宮午門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建築資料建築簡介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
  • 我國著名的4大故宮,除北京故宮外,其它三個故宮在哪裡呢?
    中國著名的4大故宮,除北京故宮外,其它三個故宮在哪裡?你知道嗎?我國的故宮有四個,但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只知道北京的故宮,它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代表,很明顯其他的故宮沒有北京的名氣高,那麼除了北京的故宮,你知道其它三個故宮在哪裡嗎?今天就來跟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故宮吧。第一個是南京故宮。從名字上就知道它在南京,雖然名氣比不上北京的故宮,但是人家也是有著「世界第一宮殿」的美稱,而且與北京的故宮還有一定的淵源。
  • 韓國一座宮殿,比北京故宮早建11年,世界知名度卻比故宮低
    韓國一座宮殿,比北京故宮早建11年,世界知名度卻比故宮低很多去韓國旅遊的驢友,首選打卡地一定是濟州島,要不就是江原道,但是韓國作為中華文明圈內的國家,在它的首都首爾,就存在這麼一個在韓國人心中非常重要的景點,它便是韓國的故宮景福宮
  • 北京故宮與南京明故宮哪個大?專家稱實地測量才算
    「論秀麗和雄壯,這座城市超過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利瑪竇在訪問了北京之後,還把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較:此一城市之規模,其房舍之布置計劃,其公共建築物之結構,以及其防禦工事等,均遠遜於南京。  利瑪竇對南京的皇宮讚賞不已,「我還沒有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明故宮這樣雄偉!」究竟有多雄偉?
  • 故宮裡有72口井,為啥卻沒人敢喝裡面的水?
    然而作為身份高貴的代表,紫禁城當中的水井其實也很系統化,但是為什麼故宮有72口水井,生活在紫禁城裡面的人們卻不願意喝故宮裡水井的水呢?北京故宮是從1406年開始規劃建設工程,到1420年基本完成擴建工程。是一個長方形的城池,在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當中,紫禁城的身份標杆著中國王公貴族的高貴身份,來往的人們身份都是極其珍貴的,普通百姓只能遙遠的仰望著紫禁城。
  • 除了「故宮」,還有「南京故宮」,中國的古代建築有多氣派?
    在中國有著非常多的景點,還有著很多非常有歷史的建築,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的,有一些能保留的非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中國很多的文物和有著悠久歷史的景點都是國家級別的保護建築景點。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是出現了非常多的朝代領導著,每一個都是有著自己的特點,在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都可以看得出哪些朝代的人都是有著很多的區別。就在中國就有著一些建築是除了「故宮」,還有「南京故宮」,中國的古代建築有多氣派?
  • 我國故宮為何600年來都未有「鳥糞」出現?專家稱:感謝古人智慧
    我國故宮為何600年來都未有「鳥糞」出現?專家稱:感謝古人智慧在我們國家的故宮,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也可能都去旅遊過,對於大家來說並不是很陌生。到了每年放假的時候,故宮裡面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地步,人潮擁擠的我們目睹古人留下的建築群體。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全朝代國寶珍藏大賞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