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哪個朝代建的,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

2020-12-20 就愛閱讀

中國現在保存最好、佔地面積最大以及居住過皇帝最多的皇家宮殿應該就是位處於北京的故宮了,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朝的皇家宮殿,在舊時被稱為紫禁城,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位置,也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之作。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它們的佔地面積很大,有72萬平方米之多,而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整體建築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總計有九千餘間。所以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那它是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的呢?

北京故宮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下令開始建設,是基於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建築工期比較長,直到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歷時12年。北京故宮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南北總長961米,東西共寬753米,四面築有高度達10米的城牆,城外則有寬52米的護城河。故宮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為三大殿,這是是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這就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正因為北京故宮的佔地面積大,保存完整,所以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五大宮分別為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那故宮為什麼在以前被稱為紫禁城呢?這是因為故宮的一草一木都是具有某種象徵意義的,它體現了古代中國的文化精華。而「紫禁城」這個名字就與中國古代哲學和天文學有很大的關係。古代中國人祟尚天人感應或天人合一,因此故宮的結構就是模仿傳說中的「天宮」構造而建的。古代天文學把恆星分為了三垣,周圍環繞著二十八星宿,其中紫垣(也就是北極星)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裡的「紫」,就是「紫垣正中」的紫,意喻為皇宮也是人間的「正中」。而「禁」則指是皇室所居,尊嚴無比,嚴禁侵擾的意思。遊覽故宮的朋友應該會發現故宮裡的宮殿名,都有「仁」、「和」、「中」、「安」等字,比如中和殿、太和殿等,這些字眼所代表的意義即是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傳統的儒家理念。所以舊時的人們稱北京城為紫禁城了。

相關焦點

  • 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介紹
    大家都知道故宮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有25位皇帝曾在這裡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那麼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的資料如何?世界小編一一為您詳解。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始建於哪個朝代?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
  • 知識分享: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019.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宮又稱"紫禁城",這裡的"紫"不是指顏色,而是指紫微垣。紫微垣是星官名,是古代天象中最重要的三垣之一。  紫禁城可是名副其實的"禁區"。明清兩代的皇帝,出於維護皇權尊嚴和自身的安全的考慮,所修建的皇宮既富麗堂皇,又壁壘森嚴。紫禁城內不光是宮殿重重,樓閣櫛比,還圍以10米多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而且崗哨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是根本沒辦法進去的。所以,明清兩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紫禁城"的名稱也得以廣泛流傳。
  • 遊故宮漲知識,北京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又有多少間房子?
    有關北京故宮的建設還得從明朝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開始說起。故宮朱元璋孫子朱允炆登基後,面對朱姓王的實力強大,於是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削藩行動,他的叔叔坐鎮北京的燕王朱棣起兵謀反,發生了朱棣以「清君側」為口號的靖難之役,最終建文帝下落不明成為千古懸案
  • 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導讀: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坐立在北京的故宮,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出現在明朝,當時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搬到了北京,然後修建了故宮,故宮的另一個名字便是紫禁城,一方面要完成朱元璋的遺願,另一方面天子守國門,所以把都城遷往北京,明朝的文化深受漢朝的影響,所以故宮的建築多採用紅色。
  • 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明清時期人們都稱呼其為「紫禁城」。許多人也許會好奇:這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叫紫禁城呢?又是什麼時候改名叫了故宮的呢?關於紫禁城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紫微垣乃天帝所居,皇帝自稱是天帝之子,即天子,故所居皇宮被喻為天上的紫宮。
  • 紫禁城的由來:故宮為什麼俗稱叫做「紫禁城」?
    故宮是中國明清時代的皇家宮殿,在那時候被稱之為紫禁城,故宮是後來才叫的。這座城是中國古代宮廷的建築精華,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的佔地面積就達到了15萬平方米,整座城裡面大大小小的宮殿有七十多座,毫不誇張的說光房屋就上千間。
  • 為什麼故宮還叫「紫禁城」?其中有什麼玄機
    故宮是在明成祖時期開始修建,先後有明清兩代24個皇帝在此執政。 眾所周知,故宮又叫紫禁城。但是,很少有人了解金碧輝煌的故宮為什麼被稱為「紫禁城」。其中隱藏著什麼玄機嗎?
  • 故宮是哪個朝代修建的,故宮距今多少年了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距今(2016年)592年了 故宮為何又被人稱之為紫禁城呢 紫禁城佔地72萬平方米,包括宮殿樓在內的建築共786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
  • 北京故宮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始建。那麼故宮為何又被稱為紫禁城呢?紫禁城取紫微星居於天地中心之意,表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於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徵,另外皇宮戒備森嚴,又是禁地,所以稱為紫禁城。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 故宮一直用「紅牆」和「黃瓦」,卻為何叫紫禁城?看後長見識了!
    每個朝代都在城市邊緣砌築城牆,百姓每天進出城牆都有時間限制,還要仔細檢查,就像現在過安檢一樣。國家有大城牆,百姓每家都用泥草砌成一個小圍牆,人住在城牆裡,才有一種安全的感覺。直到現在,在農村多數人家,還有用磚圍成院子的習慣。那麼在我國古建築圍牆中,有藝術感染力、顏值最高的當屬北京故宮了。故宮也叫紫禁城,是舊時的皇宮。
  • 歷史上,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歷史上,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故宮是一座規模宏大的皇家宮殿,建於明成祖時期,有24位明清帝王在這裡居住過,大家都知道的是,故宮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稱呼叫紫禁城,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你知道嗎?古代帝王一般都是以真龍天子自居,他們認為在地上有皇宮,在天上也是有皇宮的,天上的皇宮也就是天宮,天宮也叫紫宮,這是根據紫微星來命名的,帝王自比天子,自己住的地方自比天宮,因此故宮被帝王們比作紫宮。在古代封建社會,故宮可不是像今天這樣,隨便進出全民開放的,當時的故宮由重兵把守,對老百姓來說,這裡就是禁地,因此故宮又被稱為禁宮,駐守故宮的軍隊被稱為禁軍。
  • 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是誰建造的,為什麼稱為紫禁城呢?
    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是誰建造的,為什麼稱為紫禁城呢?北京故宮,也是中國的標誌之一,而在舊時,北京故宮稱之為紫禁城的,而北京故宮,同樣是在中國古代的對宮廷建築之精華。而且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故宮是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的皇家宮殿,換個名字大家可能更熟悉,就是古裝電視劇經常說到的紫禁城。
  • 歷史中的紫禁城——故宮
    提起故宮,很多人會沉迷於他的輝煌,然而等到夜深人靜之時,當人聲鼎沸歸於平靜,這時的故宮便回到原本的紫禁城,「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正是描寫了故宮往日的悽涼。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北京故宮與南京明故宮哪個大?專家稱實地測量才算
    儘管朱元璋當年在南京營造的皇宮已經化作了塵土,但伴隨著不斷考古,人們還是可以摸出一些道道,尤其是紫禁城的輪廓也逐漸清晰。紫禁城中最宏大的「金鑾殿」奉天殿不久前也被考古專家們「尋」到,根據現場測定,奉天殿臺基南北兩端長達75.5米,這讓人們不禁想到:要是南京明故宮沒有被毀,該是多宏偉。
  • 北京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紫禁城在當時又有什麼含義呢?
    明清兩代的皇宮在建成時,原本就叫「紫禁城」,而不是現在所說的「故宮」。說起紫禁城名字的來源,還要從天上的星星說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紫禁城:「紫」取自紫微垣,古代人們對於宇宙的一種遐想。人們把天上的數以百計星星們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於中央的是「紫薇垣」,住著眾仙之王的天帝,所以人間的皇帝自稱天子,也幻象自己住在天下的中央,所以取了「紫薇垣」中的「紫」字。「禁」,就是禁止入內的意思,這裡皇帝住的地方,一般老百姓禁止入內。
  • 你去過故宮嗎?那你知道它為什麼又被稱為紫禁城嗎?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解密紫禁城名字來歷 現在為什麼叫做故宮
    去天安門遊玩的朋友,一定會去故宮看看,明清兩朝時,故宮是國家權力中心,現在雖然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博物館,但走進其中,依然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皇家的威嚴。但是故宮這個名字,並不是它原來的稱謂,明清時被稱作紫禁城。許多人會好奇:這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叫紫禁城呢?那什麼時候又改名叫了故宮呢?
  • 紫禁城的地基有多穩?故宮地下還有宮殿!故宮負責人在上海揭秘故宮...
    趙國英說,故宮背後是一代代「故宮人」的守護,讓故宮考古工作得以傳承。紫禁城的城牆非常牢固去年剛剛過了600歲生日的故宮,城牆能否經得起歲月侵蝕?趙國英給出的答案是「沒問題」。隨著故宮博物院工作的開展,需要進行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建設前必須要進行專業的考古,以確保工程本身對紫禁城的建築沒有損害。
  • 故宮為何又被稱作紫禁城?「紫禁」又是從何而來?看完漲知識了
    說到紫禁城,你一定很熟悉。但在古代,故宮被稱為紫禁城。你知道為什麼嗎?今天我要帶你去故宮,明清皇宮。北京紫禁城是明清皇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 你們所看到的故宮是「假故宮」!說出來你們都不信,看完就明白了!
    事實上,中國有相當多的皇宮,比如南京故宮,它花了26年才建成。布局記錄在《李周考公基》:面向未來市場的左祖右舍。南京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宮廷建築的大師,後來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雛形。此外,還有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但最著名的應該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宮,住著24位皇帝。從明朝皇帝朱迪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