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 集結青年力量為故宮文創「上...

2020-12-24 BTV北京衛視

10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了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故宮「上新」注入生生不息青年力量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本著增強社會公眾的文化參與感和文化獲得感的原則,把「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辦成人民的節日,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力。《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節目,將立足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度,用生動鮮活的電視語言講述中華文化、故宮文化的與時俱進,展現故宮博物院包含厚重文化歷史底蘊的同時,不斷蓬勃生長的時代力量,讓故宮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大眾。

作為新時代故宮影響力延展的重要一環,《上新了·故宮》自開播以來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現故宮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活動現場,王旭東院長表示,通過故宮專家團隊與節目創作團隊的創新合作模式,藉助藝術界年輕人對故宮承載文化的敬畏與探求,引導公眾真實完整全面地認識故宮,可以說這種創新是在守正基礎上的一種實踐。希望以《上新了·故宮》為代表的電視節目能從不同視角展示中華文明優秀基因,聯合社會各界把故宮保護好、研究深、傳承好,在文博領域為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為了更好地向年輕群體傳遞故宮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本季節目還將以更開闊的視野為節目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現場,節目總製片人劉兵透露《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以青年設計力量為突破,集結全國設計類高校學子、優秀青年設計師競爭上崗,共同為故宮文創上新助力。同時,節目還立足全民視角,通過新技術新手段,解密這個時代故宮的發展與變化,以及背後所隱含的社會進步與革新,使故宮與大眾的距離更近。

《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

助力下一代成長

「可愛」觀眾來信引發鄧倫、魏晨共鳴

作為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綜藝類的「最佳電視綜藝節目」,和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的「優秀電視文藝欄目」,《上新了·故宮》前兩季憑藉專業的探索視角和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得到了專家的「認證」,同時也在三年間收到過成千上萬的觀眾來信和反饋,言語之中寄託著觀眾對節目深厚的喜愛以及對故宮傳統文化的敬重。

現場,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用頗具儀式感的方式分享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眾來信。信中有學生觀眾表示,「紫禁城這600歲的『老人』活得像個『20歲』的『小年輕』,我很開心能追『故宮』這顆星。」頗具共鳴性的親切話語令陪伴故宮走過三年的鄧倫不禁感慨,故宮在不變的歲月中一直在改變,變得越來越親切,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年輕。

而首次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的魏晨則用一封頗為「可愛」的來信分享了故宮對於年輕人的呵護和陪伴。信中,一位15歲的觀眾直言「故宮和節目拯救了我的語文作文」,並表示看完節目後每次考試都能用上節目中的內容,而且還是有感而發的「真情實感」。對於這樣的「真情實感」,魏晨也表示深有體會,「昨天從長安街一路走進故宮的時候,我覺得這感覺很奇妙。」在他看來,每個人眼中看到的故宮都是獨特的,《上新了·故宮》的初衷或許不是幫人學習,但能夠因為看了節目而提高作文成績,也是故宮在不經意間為下一代成長提供的力量。

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

北京衛視創新呈現故宮「高光傳奇」

自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以來,故宮人為完整保護故宮及文物藏品在坎坷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近年來,故宮更是緊跟時代潮流,出品了一系列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原創「爆款」產品。而北京廣播電視臺和華傳文化則從故宮、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入手,挖掘其中承載的歷史、文化,解密文物背後的故事。在向觀眾普及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構築起了口碑不俗的「國潮」綜藝矩陣,贏得了多家權威媒體發文稱讚,文創亦引領國潮時尚。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的重大時間節點,北京廣播電視臺與故宮博物院、華傳文化再度聯手「上新」,以更為宏觀的製作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展現故宮的「高光傳奇」。發布會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表示:「在這樣意義非凡的大型傳播活動中,北京廣播電視臺始終與故宮並肩同行,秉承『首創精神』,發揚『首席風範』,深耕於以故宮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土壤,探求節目形態和電視語彙的大膽創新,始終貼近大眾的文化需求和審美訴求,通過數位技術與融媒體資源的廣泛傳播,實現觀眾與故宮文化的雙向交互,發揮了首都媒體的重要力量與巨大作用!」

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

新一季新氣象,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聶遠以及神秘的新品助力開發員,將帶領觀眾完成哪些全新的故宮探索任務?青年力量的加入又會打造出怎樣的故宮文創新品?敬請期待由故宮博物院、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10月24日節目將在北京衛視驚喜「上新」。

相關焦點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來了
    10月15日(周四),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了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鄧倫、聶遠、李沁深度探索蘇軾特...
    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三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聶遠、李沁將深度探索「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共同揭秘蘇東坡的生平,同時郭京飛也將驚喜參與場景復現,「神還原」《赤壁賦》的壯闊情境。
  • 《上新了故宮3》定檔,依舊鄧倫領銜,清一色實力派,北京臺穩了
    10月15日,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官方媒體對外公布,這檔綜藝的第三季正式定檔北京衛視,10月24日起每周六晚間九點檔播出。跟隨定檔時間而來的,還有這一季的嘉賓陣容。鄧倫依舊成為最重要的主咖嘉賓。而結伴而行的新朋友,也都是清一色的實力派,他們分別是:張魯一、魏晨、聶遠、雷佳音、李沁、何穗和郭京飛。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帶你探訪紫禁城的秘密
    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之下於10月24日正式開播,觀眾對故宮的情懷依舊,對節目的期待未減。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全新的面貌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10月24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10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了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
  • 三年趕考,六百年模擬|《上新了·故宮》的「定·守·護」
    故宮日月同輝的壯美景觀 上周六,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上新了·故宮》正式迎來第三季的收官,最後一期節目收視高達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鄧倫的加入,給節目塗添幾分色彩
    10月24日,觀眾期待已久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一期節目終於播出了!2020年是故宮博物館成立95周年。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宏偉建築,凝聚了前人細緻的雕琢和心血。《上新了故宮》作為中國第一個文化季播出節目,很好地將故宮文化遺產融入綜藝節目模式。
  • 《上新了故宮3》終於定檔,鄧倫重新回歸,看到李沁、何穗必追了
    說起《上新了故宮》這檔節目相信大家也是不會陌生的吧。特別是對於文物比較有研究的觀眾,應該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上新了故宮3》終於定檔,鄧倫重新回歸,看到李沁、何穗必追了!近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北京衛視的官微,這次他們官宣了最新一季定檔的好消息,而且最新一檔節目中的嘉賓也是很令大家激動的,來了諸多的大牌明星。就連這檔節目的老熟人鄧倫也選擇了回歸,所以大家肯定是期待無比啊!而且最新一期的嘉賓裡還有張魯一,魏晨,李沁,何穗以及雷佳音一起加盟這檔節目。
  • 江南華彩少年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之作來襲!
    江南華彩少年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之作來襲!瓊臺玉館 雪落紅磚天光乍洩 華彩添章《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開年第一份驚喜 敬頌紫禁立足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度賦予文物蓬勃生長的時代力量《上新了·故宮》圍繞故宮元素進行相關文創設計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學子
  • 故宮,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開!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節目籌備製作至今八月餘,導演與團隊「進宮」打卡236次,面對宏大議題「故宮」,導演毛嘉和製作團隊心態從早期的壓力焦慮變得氣定不躁。「文化積澱不意味著故紙堆,年輕人其實對於文化是敏感的。」
  • 《上新了故宮3》本周收官
    從揭秘紫禁城六百年生生不息的印記,到探尋紫禁城中的鏡像傳奇、數字密碼、傳世文物……在這兩個多月的故宮探索中,各種令人大開眼界的故宮元素化成了一份份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上新」。本周六20:30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迎來精彩的收官盛宴。
  • 江南華彩少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之作來襲!
    瓊臺玉館 雪落紅磚天光乍洩 華彩添章《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開年第一份驚喜 敬頌紫禁立足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度賦予文物蓬勃生長的時代力量《上新了·故宮》圍繞故宮元素進行相關文創設計>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學子李曼雪、陳韻怡、蔣林均、趙蘇傑為故宮文創上新讓文物有了溫度四位設計學院小姐姐才華和顏值並存傳統文化和現代元素的碰撞下他們以其超強的專業能力詮釋不同涵義的「華彩少年」命題文創設計——《繽紛錦仁》《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主題為尋找故宮的色彩美學,新品開發員給到的設計元素是養心殿寶匣,即在故宮養心殿開啟百年大修之際
  • 故宮又「上新了」!跟著鄧倫張魯一回望599年前故宮最初的起點
    2018年年末一檔首次打開故宮大門的綜藝《上新了·故宮》,為觀眾解鎖了不少此前未曾開放的新區域。11月1日,《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看片會暨創新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故宮又「上新了」。作為一檔自主研發的原創節目,《上新了·故宮》讓觀眾發現許多「故宮新事」,這一亮點將在第二季進一步加強。
  • 《上新了·故宮》完美收官三元故宮「宮藏·醇享」純牛奶成功上新!
    &nbsp&nbsp&nbsp&nbsp在1月11日的上新盛典中,三元食品聯合故宮和北京衛視共同開發「宮藏·醇享」系列純牛奶的聯合發起人、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學慶驚喜現身,和全國觀眾一起回顧了10期《上新了·故宮》創造的各種經典。
  • 故宮、三元攜手上新,三元故宮牛奶全新包裝正式發布
    由三元故宮牛奶特約贊助播出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正式開播,再掀收視狂潮。鄧倫、張魯一、楊冪、宋祖兒、馬天宇等一眾大咖明星,先後為觀眾朋友們呈現了故宮不為人知的一面。三元故宮牛奶作為連續兩季特約贊助《上新了·故宮》的老朋友,在12月13日《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第六期節目中攜手上新研究所,正式發布了三元故宮牛奶全新包裝。(三元宮藏·醇享系列純牛奶 《小雅·鹿鳴》篇)三元故宮牛奶的全新包裝設計,出自瑞士設計師費斌之手。
  • 《上新了·故宮》將收官 解鎖紫禁城「供暖神器」
    中新網1月10日電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將於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收官。而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節目海報。節目方供圖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 名人堂·訪談|《上新了·故宮》打破綜N代「魔咒」 總製片人劉兵...
    推出了《上新了故宮》、《我在頤和園等你》、《非凡匠心》等一系列高口碑文化類綜藝節目。不知不覺中,《上新了·故宮》已經走過了三季。從2018年首播時的「爆紅」,成為帶動「博物館熱」的文化綜藝之一;再到2019年,拿下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以及成為文創的「大型種草機」,幾乎節目中誕生的每件文創物品都達到賣「爆」的程度……12月26日,《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迎來收官之作。
  • 《上新了故宮》定檔,一檔具有文化知識的綜藝上線,鄧倫李沁回歸
    10/15日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定檔10.24日除了故宮倫鄧倫 之外,還有李沁、張魯一、郭京飛、魏晨等其他嘉賓紛紛到場。 這檔綜藝節目是圍繞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的文化季播節目,鄧倫是常駐嘉賓,第二季的時候請來了李沁張魯一郭京飛魏晨等搞笑擔當,該節目的形式是文創新品開發員每一期帶領一位「飛行嘉賓
  • 《上新了·故宮》等古老文化在綜藝節目中花樣呈現
    以傳統文化為節目鑄魂相較於以往影視作品中慣常採用紀錄片的形式來表現文化遺產,《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我在頤和園等你》等系列節目秉持以文化為魂,以綜藝為形的創作理念,聚焦世界文化遺產,對古代建築、歷史文物、非遺工藝等寶貴文化資源進行深度開發,通過戶外真人秀的形式,以故事化、時尚化、儀式化策略實現了對文化遺產的創新性表達和大眾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