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魯迅的日語,竟然這麼....

2021-02-08 天津新東方歐亞教育

學日語的小夥伴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學日語之前覺得魯迅的白話文讀起來很不順暢,學日語之後再讀才發現魯迅的文章有從語法到用詞都有很重的日本風格。

這是為什麼呢?

魯迅曾在日本留學八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3月,魯迅公費留學日本。4月,入弘文學院普通科江南班(為日語學習速成班)。後來求學於仙臺醫專,也就是現在的日本7所舊帝大之一的東北大學的前身。東北大學還保留了與魯迅先生有關聯的一些物品,學校專門設立了魯迅先生紀念展示館。展示館收藏了魯迅留學生活的珍貴史料和照片,同時還建立了魯迅的紀念碑。

在日生活多年,魯迅的思維方式,行文風格,人生態度都深受日本文化影響。魯迅的日語水平很高,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十分熟練。他用日文寫過文章,也曾將自己的作品譯為日文,又多次擔任口譯。

值得一提的是,他從1927年12月起親自教許廣平(魯迅的第二任妻子)學習日語,教學效果非常之好。許廣平回憶說:「先是教單字,但並不是照日文教學所排列的字母教起,而是魯迅自己編出講義來教的。教書時逐步深入,而又靈活地每天按時地學習。一共自編自教了二十七課。」教法別出心裁,效果又快又好,無不表明魯迅對日文的掌握已臻化境。
首先魯迅先生強調「須每日不放下」,就是強調必須每天學,不可間斷。

有一次,魯迅向一些年輕人談到學外語,他說:「學外語一天都不能間斷。要掌握一門語言,光有單詞和語法規則是不夠的,你得大量閱讀。拿本書來讀,直到讀完。同時在字典上查單詞並學習語法規則。在讀一本書的時候,你常常會覺得很難懂。不要緊,把它放在一邊,換一本來讀。幾個月或半年後再將第一本書看一遍,你肯定會比以前理解要好得多。」

對日本人來說,魯迅並不只是個一百多年前在日本讀過八年書的又回國去了的中國留學生。「魯迅」已經成為日本「國語」傳統中的一部分。《故鄉》一篇被收入日本初中三年級國語課本;中國人熟讀的《阿Q正傳》、《藤野先生》,在日本也無人不知;太宰治的《惜別》,寫在仙臺醫專留學時期的魯迅;井上廈筆下的《上海月亮中》,寫的是愛吃甜食、把牙齒吃壞、和日本醫生撒嬌耍賴的魯迅。其實任何語言都是一門工具,無論你是因為什麼而學日語,能用日語讓自己有所成長才是真理啊!

THE END

相關焦點

  • 噢哈喲少兒日語
    噢哈喲少兒日語。
  • 《上海月亮》:當魯迅用標準的日語演話劇
    《上海月亮》:當魯迅用標準的日語演話劇 李思園 2018-03-10 08:18 來源:澎湃新聞
  • 魯迅先生的外語水平究竟怎樣
    昨天說了魯迅先生的懂得日語,德語,也會一點俄語,英語。這幾門外語他能達到什麼水平呢?           首先說先生的日語水平。先生自1902年3月到日本留學,到1909年8月底回國,在日本一共待了7年5個月。順便說一句,曾看到一篇文章說魯迅先生是在1902年秋赴日,1909年6月返國。
  • 開口說日語的魯迅,你見過沒?
    戲劇:上海月亮 開口說日語的魯迅,你見過沒? 戲劇舞臺上的魯迅,我們或許更熟悉的是李靜編劇的《大先生》。
  • 小學課本中,魯迅筆下的閏土,他的結局竟然如此悲慘
    小學課本中,魯迅筆下的閏土,他的結局竟然如此悲慘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文章,我們長大之後還依稀記在腦海裡,甚至印象深刻到揮之不去。那麼提到魯迅的文章更是人盡皆知了,應該大家都記得魯迅的一篇課文《故鄉》,在這篇文章裡我們結識了一個魯迅兒時的玩伴,他就是那個拿著鋼叉在瓜地裡插猹的少年。而閏土並不只是書中的人物,它是真實存在的。閏土的原型叫做章運水,雖然魯迅家境到後期就走向了沒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章運水家世代在魯迅家裡做長工。
  • 又雙叒叕再加兩個又·哈師大英語語言文學小哥哥!
    ️接下來就是二外了,我的二外是日語,不瞞大家,我其實是個二戰生,我第一年日語91,今年62,我覺得這可能是老天讓我註定與南師大無緣分吧,今年南師大的分數線371,日語一下子難度大增,少了將近30分,把我的總分一下子拉低到358分,得知自己日語分數的時候我沒有難受 ,反而有一點竊喜,我以為我可能都不能過單科線,捫心自問 ,我的日語基本功還是很紮實的,從初試結束之後到這次哈爾濱師範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的二外複試中
  • 日語竟然這麼說
    很多日語初學者聽到這句話要翻譯成日語的時候首先會想「灌」這個單詞在日語裡是什麼。「注ぐ」?「入れる」?「水をやる」?相信這些單詞在腦海裡呈現的時候你很快會搖頭說:不是的。「灌酒」遠遠不止給你倒酒、斟酒這麼簡單。那麼灌酒的「灌」字翻譯成日語到底應該是什麼呢?
  • 【文化觀察】教科書把有趣的魯迅弄丟了?
    事實上,在教科書之外的魯迅,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寫出《中國小說史略》這樣不朽的學術著作,還是精通日語、德語的翻譯家,對美術也有獨到的認識,並善於設計書刊封面。想還原魯迅的形象,繼承魯迅的文化遺產,就首先要把教科書帶來的魯迅形象拋開。
  • 魯迅在日本的足跡(組圖)
    據東北大學校方介紹,1998年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的時候,還在魯迅先生常坐的座位上坐過,感慨良多。在魯迅一生中,在日本的學習生活經歷對他後來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今年是魯迅誕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本報記者找尋魯迅在日本留下的足跡,感受到在今天的日本,魯迅的魅力依然不小。
  • 高考日語上熱搜了,原因竟然是「太簡單」?
    前幾天,小編在微博玩耍的時候,竟然看到了熟悉的四個字!「高考日語」當下就驚呆了,以為是AI推薦給我的關注。你以為只有微博小夥伴這麼認為嗎高考日語的關注度逐漸增加和英語相比,高考日語更為簡單,確實更容易提分。歷年的高考日語試卷難度基本與日語能力考N3級別持平。而且試題題型相對來說更加穩定。雖說高考日語在快速發展,但參加高考日語的學生還是相對少的,競爭壓力也相對較小。
  • 陳紅:魯迅日文水平考
    日語是魯迅最重要的外語,這從他的翻譯篇目便可看出,百分之八十的魯譯都是從日語譯介的。而且,魯迅的外文類藏書也以日文書籍為最,其所藏13本語言類工具書,共涉及日語、俄語、德語、英語四個語種,除《標準漢譯外國人名地名表》和《The Concise Universal Encyclopedia.》分別用漢語和英語釋義外,其他11本辭典都是用日語編纂的(參見表1)。
  • 「女生起的群名都這麼大膽?哈哈哈哈這都是什麼虎狼之詞!」
    「女生起的群名都這麼大膽?哈哈哈哈這都是什麼虎狼之詞!」來,一起看看優秀姐妹們的群名!▼@糖漬番茄i:▼@我就是渣你怎麼了:▼@牛又漢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竟然取這麼大尺度的群名稱
  • @所有天津人,日語=天津話?縮滴似捏!
    網友有話縮「環節」▽@減肥吐槽社:所以說 霓虹是天津市不可分割的一個區哈哈哈哈哈@愛說夢話的抓狂少女:歷任日語老師都會強調,日語的很多發音跟蘇州話(吳音)一脈相承。但天津話的路子真太野了,我靜靜…@petrichor-Tang:哈哈哈哈再也不說日語和上海話像了@我今天有做作業嗎: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去天津學日語了恭喜你們可以掌握「第二門語言」了~
  • 日語中的生日祝福語,竟然可以這麼唯美
    下面是日語中的一些生日祝福語,以後再朋友或者是家人過生日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啊。 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新しい歳が君にとって、最高の1年になりますように。いつも、君には、元気をもらって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ね。 生日快樂!願新的一年能成為你最精彩的時光。一直得到你的鼓勵,非常感謝。以後也請多多關照哦。
  • 魯迅、胡適他們竟然為此吵了100年
    但是,人們關心的是這樣一個傳奇猴子竟然有沒有原型?單單一個石頭裡蹦出來也確實難以服眾。孫悟空的原型是誰?魯迅、胡適他們竟然為此吵了100年。魯迅嚴肅發問:孫悟空的原型是誰?因此,到了魯迅先生的時候,他終於在自己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嚴肅發問了:孫悟空究竟是何方神聖?原型是誰?之後,他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孫悟空就是無支祁。無支祁是何方神聖,為什麼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別著急,無支祁其實也在小說中出現過。
  • 仲夏滿天心的插曲《小紅象》竟然是魯迅哄兒子睡覺時唱的童謠
    在結尾時看到這首《小紅象》作詞人竟然是魯迅。小紅,小象,小紅象。小象,小紅,小象紅。小象,小紅,小紅象。小紅,小象,小紅紅。沒錯,這真的出自大文豪魯迅先生手筆。是為了哄兒子睡覺時唱的童謠,讓我們看到一個魯迅父愛滿滿的一面。魯迅的父愛還體現在一些詩句中,比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本來是在於後半句的甘為孺子牛,現在大家更熟悉前半句,配上魯迅的先生的一桿鐵筆,傲骨文人的形象躍然紙上。不過,魯迅先生其實原意愛兒子,即我願意做兒子海嬰的牛。他還有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後半句也是對兒子的濃濃父愛。
  • 裡奧哈紅酒的出名,竟然是一場蟲災的功勞?
    在西班牙人眼裡,裡奧哈紅酒是他們的驕傲。周末閒暇時,西班牙人跳著弗拉門戈舞蹈、吃著伊比利亞生火腿,再喝杯裡奧哈紅酒,那生活真是棒極了!但這個葡萄酒產地的出名,卻是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竟然,能夠殺「人」於無形之中,跟傳說中的六脈神劍似的。當時的歐洲人一看,葡萄樹明明長勢良好,卻無緣無故的大片大片枯萎死亡。因為這種蟲子長在土壤裡,喜歡「吃」葡萄樹的根部,使得葡萄藤因傷口受感染而死。
  • 「你這麼有禮貌,一定是學日語的吧?」盤點日語君13條扎心的奇怪習慣
    你這麼有禮貌,一定是學日語的吧?學日語的人比起qq表情、微信表情,更加喜歡顏文字_(:3 」∠)_。一堆小符號組成生動的表情,戳中了多少少女的萌點呀(•̀ᴗ•́)و !中國人玩兒剪刀石頭布的時候多會齊聲說石頭剪刀布然後出手勢,而日本人會用日語大聲說じゃんけんぽん,發音是剪刀石頭布的簡稱,中文發音特別像「江看蹦」。很多日本語學到走火入魔的同學都會冒出這麼個「江看蹦」,而且自己還覺得沒什麼問題,當比出個順序之後,一般都會放聲大笑。
  • 日本東北大學:魯迅先生母校,實力不再允許低調
    曾經有同學戲稱,到了東北大學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研究機器,雖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但也能從側面體現出,學生們在學校的氛圍影響下都以學術研究為重。東北大學位於仙臺——日本東北地方最大都市,交通十分的便利。並且仙臺也被譽為日本的學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許多大學和研究所在此,聚集了國內外學生和研究者數萬人。
  • 魯迅先生一語道破
    也緣由這種造詣,公元7世紀的時候,由一群和尚創造出了日語的片假名。 到9世紀時候,一群才女又根據草書創造了平假名。不過,即便如此,古代日本的官文都是用文言文書寫的。有人對日本的《例解國語辭典》做了統計,日語中的漢語比例高達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