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碳中和」 中赫打造綠色住宅標準範例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2020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我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也意味著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都與這一目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

2018年1月獲得 LEED 鉑金級認證的中赫·萬柳書院,是由中赫集團打造的高端住宅。它是國內首個全盤(共14棟單體)悉數獲得LEED最高等級認證的住宅項目。碳中和強調的是碳排放和吸收的平衡,其本質就是節流與開源。萬柳書院作為高端綠色住宅項目,其實很早就在各種細微之處滲透著"碳中和"的理念。

節流——主動和被動式技術的應用

灰色磚牆與雙坡懸山屋頂是萬柳書院建築的形象特色,現代建築手法勾勒出的東方意境與其項目名字相得益彰。整個住宅採用的是框架結構,並採用了雙層外牆,在原本的牆體外,留有10釐米的空氣層,最後砌起我們所見到的磚牆,把牆體的保溫隔熱以及隔音效果做到極致。

看似不起眼的灰色磚牆,實則能夠隨著光線、氣候、時令呈現出靈動的變化。這也是中赫遍尋全球,才最終找到的手工燒制的暖灰色粘土磚,每塊磚成品都經過1200℃以上高溫燒制,其密度與耐久度遠優於同類產品,保溫、隔熱、降噪等功能也更為突出。

加上三層雙中空雙銀 LOW-E 鍍膜玻璃和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了室內的冷熱不均、空氣滲漏等現象。在保障了住戶舒適度的同時,也降低了室內的冷熱負荷,讓空調和地暖的使用效果以及運行效率也得到最大的保障,降低了能源的不必要消耗。

此外,萬柳書院所採用的集中式熱水供應系統,保障住戶可以即開即用,其效率比家用燃氣熱水器效率更高。住戶根據用量收費,其實也是一種避免無節制使用,造成巨大浪費的有效方式。

開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除了節流手段,利用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萬柳書院通過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用於地下照明;另一方面,通過優化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將自然光線納於室內。與此同時,地下車庫設置了六個6.5米×6.5米的採光天井,將自然光線充分引入,在優化地下採光的同時,也節約了資源。

萬柳書院的所有邊戶型,都做到了270°落地窗採光。中戶型南北通透,保證所有生活空間都最大程度地獲得自然採光。與此同時,三層雙中空雙銀 LOW-E 鍍膜玻璃避免了過度的太陽輻射和眩光,在窗邊看書也不會覺得刺眼和不適。即使是人工採光的部分,室內也全部採用防眩光的燈具,通過智能控制調節燈光亮度。房間內還設有人員感應控制的夜燈,方便住戶在夜間的使用,也避免忘記關燈時的浪費。

中國要實現到2060年達到淨零排放,綠色建築之於企業不再是充當標籤或體現情懷的可選項,而是面向未來的必要考量。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重塑了人們對於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而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提升樓宇中"人的健康與福祉",同時倡導更綠色的生活方式成為了開發商和企業的必要課題。

早在2013年萬柳書院建設初期,為了空氣、陽光與水的純淨,中赫就主動選擇了 LEED 鉑金級認證作為其目標。如今,時隔7年再看,項目依舊保有引領時代的先進性。高品質的居所,必然在功能布局、設計選材、產品細節和景觀開發等諸多方面都匠心打造。同時不忘關注自然生態,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也體現了中國企業的使命擔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易綱:以碳中和目標為約束條件,完善綠色金融標準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 報告: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轉型將提升中國綠色經濟領域競爭力
    報告: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轉型將提升中國綠色經濟領域競爭力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20-12-13 18:17 來源
  • 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
    新華社記者 朱 崢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而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綠色金融如何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專家表示,要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充分發揮其支持綠色復甦的重要作用。同時,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保證綠色項目、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目錄中的項目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目標。
  • 碳中和目標拉動各類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業內指出,依靠現有路徑實現「碳中和」目標存在很大挑戰,需採取更強有力措施推動轉型進程。這一過程中將湧現出新產業、新增長點,撬動萬億元市場。「2019年全球碳排放330億噸,我國佔了100多億噸,且還沒有達峰,單位供電碳排放量也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實現我國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在近日召開的「新基建·綠色投資」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史玉波坦言,依靠現有路徑難以完成「碳中和」任務,亟需尋求新的路徑、取得較大突破,才有可能實現目標。
  • 碳中和目標帶給我們什麼?
    北極星大氣網訊: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向世界表明堅決履行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更是國內未來綠色發展的動員令。
  • 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原標題:阿德萊德:這樣打造全球首個碳中和城市   作為澳大利亞最環保的城市,阿德萊德(Adelaide)早在2015年就提出要打造全球首個「零碳」城市。
  • 解讀丨央行首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明年MPA是否加考綠色金融?
    央行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在此情況下,監管是否進一步加大對綠色金融的監管指標,引發業內關注。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專家建議加強金融環境信息披露等 推動達成碳中和目標
    來源:中證網原標題:專家建議加強金融環境信息披露等 推動達成碳中和目標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多位業內人士12月10日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的中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研討會」上表示,將致力於推動達成碳中和目標
  • 中研綠金參考丨關於試點開展「零碳園區」建設 助力江蘇提早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建議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省提出「要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努力在全國達峰之前率先達峰」。為實現這一目標,建議我省打造一批「低碳工廠、零碳園區」示範樣板,為提前實現「30·60碳中和」目標探索成功路徑。一、工業園區碳減排是率先實現碳達峰的關鍵碳達峰、碳中和對全球來說都是一場能源革命。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這並非央行首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020年12月25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 ...綠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此外,中方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第42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視頻會議】易綱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各方應加強政策協調,中方支持基金組織在全球金融安全網中發揮核心作用,以及基金組織關於增加綠色低碳投資的呼籲,人民銀行正積極推進綠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
  • 中國碳中和目標下儲能關鍵支撐作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歲末,「30·60」碳目標成為能源界無可置疑的第一「熱詞」。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世界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對銀行意味著什麼?
    為了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長期氣候目標,我國整個社會經濟體系都需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金融系統也不例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20年10月15日召開的第42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明確指出:人民銀行正積極推進綠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碳中和的目標。
  • 碳標籤力量-集結 電器電子行業落實碳中和目標研討會在深圳成功召開
    聚焦碳中和共話其發展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巡視員孫楨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和電器電子行業落實碳中和有關內容。生態環境部科技委委員、原政策法規司、生態司司長、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彭近新對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進行了闡述,並提出了目標未來發展展望。
  • 「碳中和」是什麼意思?為何很多車企紛紛邁向碳中和?
    一時間,「碳中和」便成為各大車企爭相追捧的目標,前有大眾「205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計劃」、保時捷祖文豪森工廠在製造純電動跑車Taycan的過程中實現碳中和,後有奔馳發布「雄心2039」計劃實現「碳中和」。那麼「碳中和」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實現「碳中和」就意味著什麼?為什麼奔馳、大眾等所有的車企都爭相邁向「碳中和」呢?
  • 迎接綠色復甦!中國碳中和,給地球降溫0.2度值多少萬億?
    碳中和:16萬億美元「綠色基建」在路上碳中和的第一步,是2030年實現碳達峰,這就要求2020-2030年的10年間,中國單位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要達到25%以上,森林蓄積量要增加60億立方米,以吸收二氧化碳。
  •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未來能源系統依靠誰?
    來自全球多家智庫的專家,就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系統設計與路徑選擇、國際能源地緣政治的新變化展開深入研討。今年9月,我國對國際社會莊嚴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什麼是碳中和?怎麼碳中和?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1月12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未來將通過新技術降低碳的排放。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減少的溫室氣體總量互相抵消,實現零碳排放。
  • 碳中和願景下國內料迎來「綠色金融浪潮」,潛在綠色低碳投資規模或...
    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近期在監管部門的提議和倡導下,綠色金融正成為市場熱門的詞彙和理念。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全球綠色金融標準發展並不成熟,但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未來趨勢,將產生巨大的投資機會,國內料迎來「綠色金融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