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我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也意味著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都與這一目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
2018年1月獲得 LEED 鉑金級認證的中赫·萬柳書院,是由中赫集團打造的高端住宅。它是國內首個全盤(共14棟單體)悉數獲得LEED最高等級認證的住宅項目。碳中和強調的是碳排放和吸收的平衡,其本質就是節流與開源。萬柳書院作為高端綠色住宅項目,其實很早就在各種細微之處滲透著"碳中和"的理念。
節流——主動和被動式技術的應用
灰色磚牆與雙坡懸山屋頂是萬柳書院建築的形象特色,現代建築手法勾勒出的東方意境與其項目名字相得益彰。整個住宅採用的是框架結構,並採用了雙層外牆,在原本的牆體外,留有10釐米的空氣層,最後砌起我們所見到的磚牆,把牆體的保溫隔熱以及隔音效果做到極致。
看似不起眼的灰色磚牆,實則能夠隨著光線、氣候、時令呈現出靈動的變化。這也是中赫遍尋全球,才最終找到的手工燒制的暖灰色粘土磚,每塊磚成品都經過1200℃以上高溫燒制,其密度與耐久度遠優於同類產品,保溫、隔熱、降噪等功能也更為突出。
加上三層雙中空雙銀 LOW-E 鍍膜玻璃和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了室內的冷熱不均、空氣滲漏等現象。在保障了住戶舒適度的同時,也降低了室內的冷熱負荷,讓空調和地暖的使用效果以及運行效率也得到最大的保障,降低了能源的不必要消耗。
此外,萬柳書院所採用的集中式熱水供應系統,保障住戶可以即開即用,其效率比家用燃氣熱水器效率更高。住戶根據用量收費,其實也是一種避免無節制使用,造成巨大浪費的有效方式。
開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除了節流手段,利用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萬柳書院通過屋頂的太陽能光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用於地下照明;另一方面,通過優化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將自然光線納於室內。與此同時,地下車庫設置了六個6.5米×6.5米的採光天井,將自然光線充分引入,在優化地下採光的同時,也節約了資源。
萬柳書院的所有邊戶型,都做到了270°落地窗採光。中戶型南北通透,保證所有生活空間都最大程度地獲得自然採光。與此同時,三層雙中空雙銀 LOW-E 鍍膜玻璃避免了過度的太陽輻射和眩光,在窗邊看書也不會覺得刺眼和不適。即使是人工採光的部分,室內也全部採用防眩光的燈具,通過智能控制調節燈光亮度。房間內還設有人員感應控制的夜燈,方便住戶在夜間的使用,也避免忘記關燈時的浪費。
中國要實現到2060年達到淨零排放,綠色建築之於企業不再是充當標籤或體現情懷的可選項,而是面向未來的必要考量。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重塑了人們對於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而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提升樓宇中"人的健康與福祉",同時倡導更綠色的生活方式成為了開發商和企業的必要課題。
早在2013年萬柳書院建設初期,為了空氣、陽光與水的純淨,中赫就主動選擇了 LEED 鉑金級認證作為其目標。如今,時隔7年再看,項目依舊保有引領時代的先進性。高品質的居所,必然在功能布局、設計選材、產品細節和景觀開發等諸多方面都匠心打造。同時不忘關注自然生態,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也體現了中國企業的使命擔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