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師傅趙斌——穿著三件厚棉襖出攤兒

2021-01-15 瀟湘晨報

本報記者 李聖哲 攝影報導

昨天清晨7點半,趙斌像往常一樣在市區光榮路街頭擺起修鞋攤兒(上圖)。

綠色的軍大衣、破舊的厚氈帽、露手指頭的線手套,這是68歲的修鞋師傅趙斌冬天出攤兒的必備「三件套」。

這些天實在是太冷了,昨天出門前他在軍大衣裡又裹了兩層厚棉襖,一次性口罩裡又戴了一層加厚防寒口罩。坐在街口修鞋攤兒的馬紮上,他又拿起一個小棉被蓋在殘疾的腿上。

手套露出手指頭

方便幹活兒

露手指頭的手套是趙斌自己剪的。他將手套上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剪掉,工作時戴上能露出手指,方便操作。可這樣一來,他裸露的手指經常被凍得通紅。

記者一邊採訪,一邊記錄,碳素筆和原子筆都凍得出水不暢,接連換了3支筆。這時,來了一位修上衣拉鏈的顧客。

「這可是我冬天最怵頭的活兒了。」他憨憨地笑著「抱怨」了一句,一手接過顧客的衣服。

趙斌把手套摘了下來,「拉鏈上掉了兩個牙口,得補牙。這是個精細活兒,戴著手套不好操作」。

再看他使用的工具,尖嘴鉗等全是鐵的,記者拿在手裡冰得一激靈。而趙斌幹活兒用的幾乎全是這些冷冰冰的家什。

趙斌的修鞋攤兒在市區光榮路與浮陽大道交叉口東北側,路口的風格外大、格外硬。幾分鐘後,裸露在外的雙手已經凍得麻木了。趙斌還要拿著尖嘴鉗,精準地將綠豆大小的牙口鑲嵌到拉鏈上,他哆嗦地嘗試了好幾次才成功。

「平時用不了10分鐘就修好了,這天寒地凍的,手不聽使喚。」10多分鐘後,趙斌將修好的衣服遞給了顧客。

事實上,給顧客換一條拉鏈更省事也多賺錢,可趙斌沒這麼做。「換拉鏈得幾十塊錢,修牙幾塊錢就好了,顧客能省點兒錢。」他說。

每天在室外工作

八九個小時

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位修鞋的顧客。這位顧客的一隻鞋子開膠了,趙斌得給它縫線。

幹活時,趙斌一會兒把口罩摘掉,一會兒又戴上。

「孩子怕我冷,讓我戴了兩層口罩。之前,我只戴一個一次性口罩,一會兒就被嘴裡呼出的氣打溼了,又凍上了,戴著冷冰冰的,很不舒服。孩子又給我買了這種加厚的純棉口罩戴在裡面。不過,戴著這兩層口罩,我悶得喘不過氣來,可摘了又很冷,就得摘一會兒,戴一會兒。」趙斌說。

鞋修好了,收費兩元。顧客拿出5元給他,他一看顧客手裡有張1元的錢,便說:「我沒零錢,你給1塊錢就行了。」

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位顧客要取前一天放下的鞋子。趙斌掀開蓋在腿上的小棉被,準備起身幫她找。他努力了好幾下才從馬紮上站起來,稍微停了一下,再一走,腳底下還是有些踉蹌。

「在這兒坐了兩個小時了,腿凍得跟木頭似的。」趙斌說。

可這才剛剛開始。每天,趙斌早晨7點半出攤兒,晚上5點半收攤兒,除了中午回家吃飯,他要在寒風裡工作八九個小時。

「今天好多了,不是最冷的時候,最冷那天最低氣溫零下20多度,一整天沒什麼顧客,我就掙了20塊錢。」趙斌說。

冬天幹活兒非常辛苦,可趙斌幹這行一幹就是20年。

他說:「兩個孩子都不讓我幹了,可我閒不住,一天不出攤兒,心裡就痒痒,這麼多年就是這麼過來的。我覺得,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你看,孩子給我買了熱貼貼在腿上,幹完活兒喝口熱水,也能讓身體暖和些。還能經常跟顧客聊個天兒,挺好的。」

【來源:滄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用錐子榔頭修鞋的範師傅
    周家棟範師傅今年67歲。他的曾祖在上海虹口開過定製皮鞋的店,他是第三代傳人。他來揚州已有五十年。剛開始時在皮鞋廠做工,當時做的是翻皮皮鞋,用手工雙線縫製。因為工資微薄,每月只有10多元的收入。不久,他就離廠單幹了。
  • 慕名趕來找他修鞋做鞋 他做的UGG款雪地靴暖著呢
    他做的UGG款雪地靴,暖著呢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  李女士7年前花了一千多元買了雙尖頭皮鞋,穿過兩三次後,因為頭太尖穿著不舒服,就一直閒置在家。前幾天,兒子告訴她有家店鋪可以改鞋,同學去改過,效果挺好。於是她試著將鞋子拿過去,結果讓她很驚喜——「花了125塊錢,一點都看不出改過的痕跡。這鞋子我現在基本上天天穿。」
  • ...藝術:東方甜點先生趙斌|美食公開課|甜品|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
    趙斌師傅:42歲,射手座,o型,網易旅遊:拿手作品、廚房之外的愛好?趙斌師傅:盤裝甜品、巧克力、造型蛋糕和糖藝,平時愛好攝影。網易旅遊:「行政總廚」、「甜品大師」的身份會帶來良好的異性緣嗎?趙斌師傅:在我身邊的甜品師胖人很少,愛吃巧克力不會發胖。網易旅遊:星級酒店餅房總廚算不算高薪行業?趙斌師傅:國內一線城市西點師的工資超過五位數的也就佔總體的30-35%,所以說薪酬不算太高。網易旅遊:甜點師有潔癖嗎,或者其他常見小怪癖?請舉例。
  • 修拉鎖、修鞋 鄭州這些消失老行業現在咋樣了?
    家住鄭州的周女士感嘆到,記得小時候,縫縫補補的小攤並不難找,可如今商場扎堆、寫字樓林立,想找個縫縫補補的地兒倒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隨著社會日益發展,一些老行當逐漸從我們視線中消失。對於出生於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那些行業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於80後來說,一些行業是他們童年的記憶。
  • 異鄉奮鬥十年 殘疾「修鞋哥」回成都開皮鞋店創業助殘
    原標題:「不僅要自己過得好,還要幫助其他殘疾人」殘疾「修鞋哥」開店40多家殘疾「修鞋哥」曾廣輝(左)。經過多年發展,曾廣輝已經擁有40多家修鞋連鎖店,其中大部分由他的學徒獨立開設。此外,他還成立了愛心公益助殘團體。曾廣輝稱,十多年來,自己先後幫助了約千名殘疾人從事皮具美容崗位培訓,為大約300多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
  • 磨刀、修鞋、配鑰匙、換拉鏈……
    經過中關村街道多方協調,解決磨刀、修鞋、換拉鏈這些生活中的小問題有了固定的去處,居民無需再走街串巷四處尋找。攤點設置:「四統一」標準規範管理修鎖、配鑰匙、修自行車、換拉鏈……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便民服務,在居民生活中卻必不可少。
  • 修鞋、修表、配鑰匙……北京居民離不了的小修攤,該如何升級?
    修鞋、改衣服、修表、配鑰匙、修自行車……城市裡的各類小修攤,方便和服務著萬千居民。近日,天津市楊柳青鎮首批26個便民修車修鞋鋪投入使用,全部免費提供給經營者,引發關注。其實,近年來北京也在加速便民網點和便民服務綜合體等的建設工作,推進便民服務精細化發展,其中就包含引導和扶持維修等業態。便民小修攤現狀如何、怎樣更好發展呢?
  • 網曝修鞋攤露天噴油漆 擔心漆霧影響學生健康
    對於網友反映的問題,附近一位報攤攤主表示,「修鞋的師傅很少給鞋噴漆,一年也噴不了幾次,而且噴漆時都對著箱子裡噴,是他多想了。」     網友發帖修鞋攤露天噴油漆?    市民反應這種噴漆確實危害人體     3月9日上午,記者根據網友反映的情況來到天山小區內,沿著小區內的安慶路往上走,記者發現修鞋的攤點還真不少,一位修鞋師傅告訴記者:「這種方法屬於老工藝,用噴槍噴,以前經常用,現在我們都不用了,不過附近一個師傅還在用。他噴的是一種亮光劑,噴上這種亮光劑後,鞋子可以恢復原來的光澤。」
  • 免費傳手藝還管飯 修鞋老闆:好日子大家分享
    修鞋老闆打出招牌,免費傳授皮具護理的技能,還管飯。此外,凡是小孩子修鞋,從不收費。這背後有著怎樣溫暖的故事? 免費傳授皮具護理手藝還管飯 在西安市東門外東方星苑C座東邊的小巷子裡,有一家羲彤皮具護理店,走進門,鞋架上擺滿鞋,架子上掛著皮衣。最顯眼的是一張「敬告」海報,「轉過身,伸出手,拉一把徘徊在小康門外的貧困者!
  • 夏不脫外套冬不穿棉襖,中學生著裝風向標,媽媽:我也發愁
    導語夏天的深圳,已經非常熱了,不管是在馬路上還是商場裡,人們早已穿著短袖、短褲和人字拖,這種天氣,哪怕坐著不動,都全身是汗。可是就有那麼一個群體,不管天氣多熱,都雷打不動的內穿短袖後再加一件春秋款外套,完全不顧路人驚奇的眼光,一副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樣子。
  • 修鞋大叔立雙語招牌 只因想做外國遊客生意
    19日,滄白路人行道邊,卓師傅擦鞋掛出英文招牌。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  看,修鞋大叔的雙語招牌  晨報記者昨天在九尺坎小巷子裡找到攤主卓師傅。鄰居們笑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卓師傅就是補鞋行當裡的狀元。  卓師傅老家在長壽,十幾年前就在九尺坎擺攤補鞋、擦鞋。「好多領導愛在我這裡擦鞋,說我認真、態度好。」
  • 周迅穿搭真奇怪,棉襖配碎花裙,同齡人誰敢這麼穿?
    通常,暖和的衣服很厚,如果你不注意它們,就會感到臃腫。如果你想達到既有溫度又有風度的效果,這對個人的時尚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不過我發現周迅的穿搭在現在這個季節剛好是適合的,下面就跟隨我一起看看吧。熟悉周迅的人都知道,她在機場的打扮很隨意,對衣服的選擇也不是很嚴格,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身穿著一件厚V領棉襖。它不僅款式單調,還很臃腫。
  • 溫小光: 幫母親修鞋賺學費
    溫小光: 幫母親修鞋賺學費 ——溫小光畢業學校:雙城市鐵路中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  報考學校: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身高1.80米的溫小光體重還不到60公斤,記者見到他時,他穿著一件洗得雪白
  • 手藝一做就是20年 陳師傅修的鞋居民們都說好
    修鞋師傅陳珧,一門修鞋手藝一做就是20年  浙江在線03月0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陳素萍)今年3月5日,是第52個學雷鋒日,也是第16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前天,由開發區文明辦、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開發區團工委、開發區婦工委主辦,下沙街道團工委、行政執法大隊團總支承辦,開發區「三·五」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拉開序幕。  在高沙社區都尚超市前廣場,志願者們設下攤位,為居民送上醫療衛生、手機維修、理髮修鞋等便民服務,還進行了五水共治、食品安全、公安禁毒、海關出入境、城管執法等政策法規宣傳。
  • 北京這些老裁縫鋪加了新服務:一攬子滿足改衣修鞋等生活需求
    修鞋師傅「老王」正在為顧客服務。「80後」師傅多項全能便民服務也有工匠精神「我一直在這兒改衣服,改褲腰、改褲長、修鞋底兒。」去年「五一」,匠心工坊正式入駐盒馬門店,雖然面積只有30平方米,但服務內容齊全,提供洗衣、服裝修改、皮衣洗護、鞋子洗護、修鞋、配鑰匙、手錶維修、名品養護共八項服務。其中,服裝修改、修鞋、配鑰匙、手錶維修都可以在店裡進行,其他服務會將相應物品送到公司的洗護中心。53歲的張大姐負責服裝修改,過硬的技術受到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
  • 修鞋師傅教你一個「土」辦法,穿爛不開膠
    20年的修鞋師傅教你一個「土」辦法,穿爛不開膠。相信大家家裡都有洗潔精、洗衣液和牙膏這3樣東西吧?還有蘇打粉,有些家裡有,家裡沒有的也可以上超市或者市場裡面買,都是非常常見的。將這4樣東西混合攪拌均勻,就做出來自製的粘鞋膠了。使用之前,記得將鞋子清理乾淨。
  • 新鞋舊鞋都換底,修鞋師傅發現的勤儉風
    這家在上海靜安區康定路上的修鞋鋪並不起眼,但店主趙紅妹從跟著父親在弄堂口擺攤學生意開始已經營了39年。過去多的是修補舊鞋,但據趙紅妹說,這兩年顧客要為新鞋貼底的需求激增,到現在為新鞋貼底幾乎佔到每天工作量的一半。得益於良好的口碑和合理的價格,越來越多的年輕客人通過生活服務類網站和APP來找趙紅妹為自己的新鞋貼底。
  • 一件藍布制服棉襖
    我當年插隊時,曾有一件藍布制服棉襖。這種棉襖今天已不多見。它的外表是制服,其實卻是一件棉衣。那時男人服裝的惟一款式就是制服,因此這種制服棉襖也就很流行。我插隊以後一直穿著它,衣服上的紐扣很快就掉光了,自己又懶得縫,於是就總是將兩個衣襟丏起來,在腰間扎一根麻繩,這樣暖和也利落。
  • 揭秘鋪子裡的修鞋手藝:補鞋為何要挑黃道吉日?
    原標題:鋪子裡的手藝(遇見)   一對街頭補鞋的師傅首先被我列入信任者名錄——當看到媒體上出現誠信企業名單以及失信者黑名單時,也在心裡替周圍並無密切關係的人打造了一本信用紀錄小冊子。顯然,這兩個人一直名列前茅。   坐在他們的面前,知道鞋子會被信得過的手藝補好,同時不加服務費、空調費、保管費,七費八費。
  • 豐縣農村男人的兩件寶——媳婦與棉襖
    冬天就不用說了,天寒地凍,數九嚴寒,那就老老實實穿上棉襖吧。有時候年輕人圖一時的瀟灑,臘月天還單衣薄衫的,那一定是沒結婚,拼著挨凍尋找愛情。結過婚的男人,冬天不穿棉襖,媳婦這一關也過不了。別充光棍了,啥名牌服裝也不如棉襖在保暖上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