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鞋舊鞋都換底,修鞋師傅發現的勤儉風

2020-12-19 上觀

12月26日一整天,56歲的趙紅妹給5雙嶄新的皮鞋貼了新底。5雙鞋中,最貴的一雙5000多元。趙紅妹說,這不是她「補過的最貴的新鞋」,今年8月份,她給一雙26000元的新鞋貼過底。

趙紅妹從倉庫裡取出幾雙需要貼底的新鞋。

磨削新鞋的底,可以方便上膠水。

丈夫同趙紅妹一起經營著這家店鋪。

這家在上海靜安區康定路上的修鞋鋪並不起眼,但店主趙紅妹從跟著父親在弄堂口擺攤學生意開始已經營了39年。過去多的是修補舊鞋,但據趙紅妹說,這兩年顧客要為新鞋貼底的需求激增,到現在為新鞋貼底幾乎佔到每天工作量的一半。得益於良好的口碑和合理的價格,越來越多的年輕客人通過生活服務類網站和APP來找趙紅妹為自己的新鞋貼底。

「過來貼底的新鞋子一般都是皮質的鞋底,不耐穿。貼了底以後就好很多了。現在大家消費水平上去了,穿的鞋子高檔了,但是勤儉節約的顧客還是很多的」,趙紅妹解釋說。

趙紅妹丈夫朱玉華正在磨削鞋底。

給鞋底上膠水。

新的鞋底需要裁邊才會上看去更加美觀。

貼底其實就是為新買的皮鞋重新貼一個橡膠底,從磨削鞋底到上膠貼合晾乾,直至最後裁邊拋光,給一雙新鞋貼底大致需要一到兩個小時。在趙紅妹店鋪的倉房裡,需要「修補」的新鞋不下十雙,其中有幾雙是由外省市寄過來專門請她貼底的。

「補」好的新鞋會拍好照發給顧客驗收。

趙紅妹正在修補一雙舊鞋。

對於新鞋、舊鞋,趙紅妹同等待遇:「都是勤儉節約。只要勤儉節約就好。這是人家對我們手藝的肯定。」最近十幾年間,趙紅妹的修鞋費用幾乎沒有變動過。

貨柜上放著已經修好的鞋子。

相關焦點

  • 手藝一做就是20年 陳師傅修的鞋居民們都說好
    修鞋師傅陳珧,一門修鞋手藝一做就是20年  浙江在線03月0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陳素萍)今年3月5日,是第52個學雷鋒日,也是第16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在高沙社區都尚超市前廣場,志願者們設下攤位,為居民送上醫療衛生、手機維修、理髮修鞋等便民服務,還進行了五水共治、食品安全、公安禁毒、海關出入境、城管執法等政策法規宣傳。  在理髮修鞋的志願服務小攤前,居民們排起了長隊。作為在下沙小有名氣的修鞋師傅,陳珧師傅一個上午忙個不停,2個小時接待了近30位居民,大都三下兩下就修好了。陳師傅修的鞋,居民們都說好。
  • 揭秘鋪子裡的修鞋手藝:補鞋為何要挑黃道吉日?
    陽光也沒有漲價的意思,涼風、樹蔭都不論價。其實最要緊的是他們的心思沒有漲價。   去那裡補鞋,總要挑一個黃道吉日:主要是天氣須晴朗,冬天要風不大,夏天要有風,春秋不論。   把一雙敝屣託付給他們,有時像交出一個傷痕,也像在交底。驗傷,銼削,找平,選擇合適的修復材料,縫補,粘合,修掉毛刺,最後將鞋子舉到眼面前平視,再放地上俯視,兩番端詳畢,終於確認修復。
  • 磨刀、修鞋、配鑰匙、換拉鏈……
    經過中關村街道多方協調,解決磨刀、修鞋、換拉鏈這些生活中的小問題有了固定的去處,居民無需再走街串巷四處尋找。攤點設置:「四統一」標準規範管理修鎖、配鑰匙、修自行車、換拉鏈……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便民服務,在居民生活中卻必不可少。
  • 為新鞋貼底的客戶多了起來 老修鞋鋪「補」新鞋
    5雙鞋中,最貴的一雙5000多元。趙紅妹說,這不是她「補過的最貴的新鞋」,今年8月份,她給一雙26000元的新鞋貼過底。趙紅妹經營了39年的修鞋鋪,過去多是修補舊鞋,但據趙紅妹說,這兩年顧客要為新鞋貼底的需求猛地起來了,到現在為新鞋貼底已經幾乎佔到每天工作量的一半。「過來貼底的新鞋子一般都是皮質的鞋底,不耐穿。貼了底以後就好很多了。
  • 修鞋師傅趙斌——穿著三件厚棉襖出攤兒
    本報記者 李聖哲 攝影報導昨天清晨7點半,趙斌像往常一樣在市區光榮路街頭擺起修鞋攤兒(上圖)。綠色的軍大衣、破舊的厚氈帽、露手指頭的線手套,這是68歲的修鞋師傅趙斌冬天出攤兒的必備「三件套」。這些天實在是太冷了,昨天出門前他在軍大衣裡又裹了兩層厚棉襖,一次性口罩裡又戴了一層加厚防寒口罩。
  • 修鞋大叔立雙語招牌 只因想做外國遊客生意
    19日,滄白路人行道邊,卓師傅擦鞋掛出英文招牌。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  看,修鞋大叔的雙語招牌  晨報記者昨天在九尺坎小巷子裡找到攤主卓師傅。鄰居們笑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卓師傅就是補鞋行當裡的狀元。  卓師傅老家在長壽,十幾年前就在九尺坎擺攤補鞋、擦鞋。「好多領導愛在我這裡擦鞋,說我認真、態度好。」
  • 修拉鎖、修鞋 鄭州這些消失老行業現在咋樣了?
    路邊周邊難找這樣的方便攤在豐慶路韓師傅的修鞋攤已經擺了27年。一大早,韓師傅周圍的小凳子上就坐滿了人。「我擺攤那會兒子才六七歲,如今我孫子都12歲了。」韓師傅一邊給人換鞋子上的刺毛,一邊頭也沒抬地說道,一副一共4元」,「五分鐘後韓師傅換好了一雙鞋的刺毛。現在每天早上七點出攤,晚上五點收攤,下雨天休息成了韓師傅的作息表。
  • 慕名趕來找他修鞋做鞋 他做的UGG款雪地靴暖著呢
    前幾天,兒子告訴她有家店鋪可以改鞋,同學去改過,效果挺好。於是她試著將鞋子拿過去,結果讓她很驚喜——「花了125塊錢,一點都看不出改過的痕跡。這鞋子我現在基本上天天穿。」  李女士所說的改皮鞋的小店位於秋濤路,而潘仲瑜就是那位手藝很好的皮鞋師傅。小小的門臉,連個店名都沒有,卻不斷有顧客慕名遠道而來。
  • 用錐子榔頭修鞋的範師傅
    周家棟範師傅今年67歲。他的曾祖在上海虹口開過定製皮鞋的店,他是第三代傳人。他來揚州已有五十年。剛開始時在皮鞋廠做工,當時做的是翻皮皮鞋,用手工雙線縫製。因為工資微薄,每月只有10多元的收入。不久,他就離廠單幹了。
  • 修鞋、修表、配鑰匙……北京居民離不了的小修攤,該如何升級?
    搬進超市,不怕冷熱收入增加永定門外革新南路甘其食超市裡,徐傑瑞正忙著給顧客修鞋。超市是去年2月7號開業的一家便民綜合體。除了主體超市部分,進門左手邊還有一塊1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區,為顧客提供修鞋、開鎖、配鑰匙等服務,這些工作都由徐傑瑞一手包辦。
  • 網曝修鞋攤露天噴油漆 擔心漆霧影響學生健康
    對於網友反映的問題,附近一位報攤攤主表示,「修鞋的師傅很少給鞋噴漆,一年也噴不了幾次,而且噴漆時都對著箱子裡噴,是他多想了。」     網友發帖修鞋攤露天噴油漆?    市民反應這種噴漆確實危害人體     3月9日上午,記者根據網友反映的情況來到天山小區內,沿著小區內的安慶路往上走,記者發現修鞋的攤點還真不少,一位修鞋師傅告訴記者:「這種方法屬於老工藝,用噴槍噴,以前經常用,現在我們都不用了,不過附近一個師傅還在用。他噴的是一種亮光劑,噴上這種亮光劑後,鞋子可以恢復原來的光澤。」
  • 免費傳手藝還管飯 修鞋老闆:好日子大家分享
    修鞋老闆打出招牌,免費傳授皮具護理的技能,還管飯。此外,凡是小孩子修鞋,從不收費。這背後有著怎樣溫暖的故事? 免費傳授皮具護理手藝還管飯 在西安市東門外東方星苑C座東邊的小巷子裡,有一家羲彤皮具護理店,走進門,鞋架上擺滿鞋,架子上掛著皮衣。最顯眼的是一張「敬告」海報,「轉過身,伸出手,拉一把徘徊在小康門外的貧困者!
  • 花700多買鑽石鞋,19天掉4次鑽,男子:不是修鞋就是在修鞋路上
    花700多買鑽石鞋,19天掉4次鑽,男子:不是修鞋就是在修鞋路上鑽石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抵抗力,只要是喜歡的鑽石首飾或者是其他的配飾,都會想辦法購買,當然了這也是建立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的。
  • 靠修鞋月入2萬,鄭州90後小夥畢業後成修鞋匠,客源來自全國各地
    在鄭州東大學城某商業街的一間小店裡,27歲的焦少華耐心地將剛換完鞋底的籃球鞋重新黏合,棉棒在他手裡快速塗抹,沒一會一雙被磨破了鞋底的籃球鞋,就又能重新登上賽場。籃球作為一項身體對抗激烈的運動,球鞋可以說一件易磨損的消耗品,「鞋底開膠、破損,換氣墊等等,到我這都能修。」
  • 農村這種最原始的補鞋攤子,生意非常好,城裡人恐怕見不到!
    今天小編去趕集,看到最少有三四個這樣的補鞋的攤子,而且生意還都不錯。是不是農村人比較會過日子?鞋子衣服壞了,縫縫補補接著穿。因為修個鞋子也就一兩塊錢最多不超過五塊,買個新的起碼要幾十吧。圖中的這位師傅正在給人換拉鏈。補鞋匠張師傅,已經從事補鞋工作二十多年。
  • 你的「愛鞋」貼膜了嗎?
    其實,給鞋貼膜指的就是給鞋底貼上一層保護膜,是不少修鞋攤點都提供的普通服務,不過,伴隨球鞋收藏的興起,「鞋迷」的增加,球鞋養護的需求明顯上升,給鞋貼膜的服務一方面變得越來越高端;另一方面,給愛鞋貼膜等獨特的護理也成為不少「鞋迷」自己的樂趣。
  • 異鄉奮鬥十年 殘疾「修鞋哥」回成都開皮鞋店創業助殘
    一天,一位修鞋匠來到他家補膠鞋,曾廣輝的母親就拜託修鞋師傅,收他為徒,讓他學門手藝。修鞋師傅同意收曾廣輝為徒後,曾廣輝買了雞和酒,開始拜師學藝,從此與「鞋」結緣。曾廣輝回憶,那時候,他每天拄著木棍和師傅一起在鄉裡跑來跑去,給師傅打下手,學了一年,就開始自己到場鎮上擺攤了。最開始是在樂山研經場鎮上擺攤,從家裡到場鎮有十幾裡土路,早上5點,他就要開始趕路,普通人1小時能走完的路,他大約要走3小時。
  • 北京這些老裁縫鋪加了新服務:一攬子滿足改衣修鞋等生活需求
    修鞋師傅「老王」正在為顧客服務。「80後」師傅多項全能便民服務也有工匠精神「我一直在這兒改衣服,改褲腰、改褲長、修鞋底兒。」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從匠心工坊開到家門口,自己很多衣服鞋子都被拯救了。去年「五一」,匠心工坊正式入駐盒馬門店,雖然面積只有30平方米,但服務內容齊全,提供洗衣、服裝修改、皮衣洗護、鞋子洗護、修鞋、配鑰匙、手錶維修、名品養護共八項服務。其中,服裝修改、修鞋、配鑰匙、手錶維修都可以在店裡進行,其他服務會將相應物品送到公司的洗護中心。
  • 56歲阿姨街頭修鞋30年,收費從2元上漲到最高時50元,漲了25倍
    修鞋這種職業,在早些年還比較常見,但是最近這幾年卻少多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之前的人們都比較節儉,生活條件不是那麼好,所以基本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一年」。如果鞋子壞了,第一件事就是想著修理,而不是直接丟掉。
  • 90後河南小夥創業兩年修鞋五千餘雙:修復的更是鞋子背後的情懷
    焦少華此時從工作位上站起,滿臉笑容打招呼,兩位學徒正在裡屋修鞋。兩年修5000餘雙球鞋,月收入兩萬多「鞋狗一面牆,鄭州一套房」的標語在牆上清晰可見,同時牆上還有籃球明星的塗鴉及海報。焦少華算了算,自己兩年時間大概修了5000餘雙籃球鞋,目前自己修的鞋子多數來自線上訂單,每個月大概能修兩百多雙籃球鞋,修鞋價格不等,幾十到上千都有,月收入大概兩萬元,自己還帶有學徒。小到用棉籤一點一點擦鞋底,大到用機器打磨、烘烤,每個流程都親歷親為。清洗、換鞋底、換氣墊是比較常見的問題,而換色、翻新是比較難的部分,塗層顏料配色需要一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