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2月5日,紀念羅清生獎學金設立35周年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羅清生教授的親屬、學生及歷屆「羅清生獎學金」獲獎者代表齊聚南農,共同緬懷這位現代獸醫教育和家畜傳染病學重要奠基人。
「羅清生,代表一種精神」
1923年,我國現代獸醫科學還處於引進初期,開設課程和授課教材極度匱乏。為培養現代化獸醫人才,羅清生自行著手翻譯外文、自編講義,編寫了我國第一部家畜傳染病教材《家畜傳染病學》,在而後的歲月裡,更是為獸醫學科、獸醫教育事業鞠躬盡瘁。這是在現場的視頻《一代宗師,後世楷模》中所追憶的羅清生教授與他摯愛的獸醫事業的故事。
1985年,羅清生教授家屬秉承先生遺願,將其過世後房產變賣款項捐贈予南京農業大學創辦「羅清生獎學金」。35年來,羅清生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南農獸醫人攻堅克難、知行合一的精神的象徵。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院長姜平介紹,自羅清生獎學金設立以來,學校先後有百餘名品學兼優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獲得「羅清生獎學金」。獲獎的學生不僅順利完成了學業,更是受到羅清生教授熱愛科學、刻苦學習精神的激勵,繼承和發揚羅老的學術思想和優秀品質,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大放光彩。
「獸醫人,接過這份接力棒」
全國著名家畜傳染病學家、年過九旬的蔡寶祥教授作為羅清生教授的學生代表,和在場師生分享了他跟隨羅清生教授學習家畜傳染病知識、支援家畜口蹄疫防疫、參與豬氣喘病防治研究的往事。「羅清生獎學金的設立是羅清生教授對促進我國獸醫教育所作的最後貢獻,更是對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如何踐行羅清生教授的殷殷期望?如何接好「獸醫人」的接力棒?1997年羅清生獎學金獲獎者潘國慶用行動完成了他的「答卷」。23年前他作為羅清生獎學金學生代表在臺上發言中講到「繼承羅清生先生熱愛教育、嚴謹治學的精神,踏踏實實做事,端端正正做人。」如今他踐行當初的諾言,作為西南農業大學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為教育和科研事業勤勉奮鬥,先後獲得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與完成了中國家蠶基因組計劃, 2018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獸醫未來,面向農業農村現代化進軍」
獸醫事業作為農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全面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保障動物源食品安全及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使命。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胡鋒指出,要推進高校獸醫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與行業、與產業等優勢資源的共享互動,為推動我國獸醫事業發展、加快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才智。同時,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董維春也提出青年一代要能夠秉承獸醫人的初心、擔起獸醫人的使命,勤於求知、投身實踐,做報國興邦、追求真理、紮根大地的獸醫人。
在本次紀念活動中,羅清生教授家屬、羅清生教授學生祝壽康教授分別向南京農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50萬元、30萬元。學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倡議設立「南京農業大學羅清生教育基金」,將基金資助範圍擴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以勉勵更多優秀學子以及教師能夠專心求學、潛心鑽研,為我國農業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據史料記載,羅清生先生(1898—1974)1923年畢業於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是我國最早獲獸醫博士學位人士之一。回國後,歷任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中央大學畜牧獸醫系主任、農學院院長、中央大學教務長,南京農學院教授、教務長、副院長等職。自20世紀20年代後期開始研究獸醫生物藥品的生產和應用,研製成功系列抗病血清、疫苗,為防治家畜家禽的傳染病作出了貢獻。曾主編中國最早的《畜牧獸醫季刊》,是畜牧獸醫學會和畜牧獸醫圖書出版社的創始人之一。
交匯點記者 王拓